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2)

1. 產難治驗

淳于意治淄州王美人懷子而不乳,召於意往,飲以莨菪藥一撮,以酒飲之,旋乳,意復診其脈,而脈躁,躁者,有餘病,即飲以硝石一劑,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不乳不產也,莨菪是迷藥,其根惡毒,考之本草,並無催生語,然是毒藥,亦或感其毒氣而胎下也)

滑伯仁治一婦難產,七日而不乳,且食甚少。伯仁視之,以涼粥一盂(粥用涼者,以其煩也,又涼則性降),搗楓葉煎湯調啖之,旋乳。或詰其理?滑曰:此婦食甚少,未有無穀氣而生者,夫楓葉先生先落,後生後落,故以作湯飲也。(本草楓葉亦能催生,今村婦亦每用之臨月洗浴,第不知胃氣不足者,亦可用否耳)

龐安常治一婦,產七日而子不下,百治不效,龐視之,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自為上下拊摩,孕者覺腸胃微痛,呻吟間,生一男,其家驚喜,而不知所以。龐曰:兒已出胞,但一手誤執母腸不能脫,非符藥所能為,吾隔腹捫兒手所在,針其虎口,痛即縮手,所以遽生(法術神奇,罕聞見耳),無他術也。取兒視之,右手虎口,針痕存焉。

一婦累日產不下,服催生藥不效,龐曰,此必坐草太早,心下懷懼,氣結而不行,非不順也。素問曰:恐則氣下。蓋恐則精神怯,怯則上焦閉,閉則氣逆,逆則下焦脹,氣乃不行矣。以紫蘇飲一服,便產,及治婦人子懸證。紫蘇飲見胎前脹滿。

吳茭山治一婦產難,三日不下,服破血行經之藥俱罔效。吳因制一方,以車前子為君(芣芣苢即車前,或用草亦可,性最溫利,故君之),冬葵子為臣,白芷、枳殼為佐使,巳服午產,眾醫異之。吳曰:本草謂催生以此為君,毛詩採芣苢以防產難是也。

劉復真遇府判女產不利,已斂。劉取紅花濃煎,扶女於凳上,以綿帛蘸湯罨之,連以澆帛上,以器盛水,又暖又淋,久而甦醒,遂生男子。蓋遇嚴冬血冷,凝滯不行,溫即產,見亦神矣(凍產治驗,法奇而正,妙妙)。一醫宿客店,值店婦產數日不下,下體已冷,無藥甚窘,以椒、橙、茱萸等煎湯,可下手,則和臍腹產門處,皆淋洗之,氣溫血行遂產。

白話文:

淳于意醫治淄州王的美人,懷孕卻無法分泌乳汁。淳于意被召前往,讓她服用一撮莨菪藥,用酒送服,隨即就有了乳汁。淳于意再次診脈,發現脈象急躁,急躁代表還有其他疾病,於是讓她服用硝石一劑,排出少量血,像五六顆豆子大小。(無法分泌乳汁也無法生產,莨菪是麻醉藥,它的根有毒。查閱本草綱目,並沒有催生的記載,但既然是毒藥,或許是因為毒性刺激導致胎兒下降。)

滑伯仁醫治一位難產的婦人,七天都無法分泌乳汁,而且食慾極差。滑伯仁診視後,給她喝一碗涼粥(用涼粥是因為她煩躁,而且涼性可以降火),再搗爛楓葉煎湯,調入粥中讓她吃,很快就有了乳汁。有人問他道理,滑伯仁說:這位婦人食慾極差,沒有穀氣就無法產生乳汁。楓葉是先長出來後落下的,所以用它來煎湯飲用。(本草綱目記載楓葉也能催生,現在鄉村婦女也常用它在臨產前洗澡,只是不知道胃氣不足的人是否也適用。)

龐安常醫治一位婦人,生產七天胎兒都沒有生下來,各種治療都無效。龐安常診視後,讓她家人用熱水溫敷腰腹,自己則上下撫摸她的腹部,孕婦感覺腸胃微微疼痛,呻吟間,就生下一個男孩。她家人又驚又喜,卻不知道原因。龐安常說:孩子已經出了胞宮,但有一隻手誤抓了母親的腸子,無法脫身,這不是藥物可以解決的。我隔著腹部摸到孩子手的位置,用針刺他的虎口,疼痛就會縮手,所以才很快生下來。(這醫術真是神奇,很少聽說。)看孩子,右手的虎口確實有針刺的痕跡。

一位婦人多日無法生產,服用催生藥也無效。龐安常說,這一定是太早坐草,心中害怕,氣結而不暢通,不是生產不順。素問說:恐懼則氣下。這是因為恐懼則精神怯弱,怯弱則上焦閉塞,閉塞則氣逆,氣逆則下焦脹滿,氣就無法順暢運行。用紫蘇飲服用一劑,就順利生產了,紫蘇飲也可用於治療婦女子宮下垂的病症。紫蘇飲的配方在胎前脹滿一節有記載。

吳茭山醫治一位婦人難產,三天胎兒都沒有生下來,服用破血行經的藥物都沒有效果。吳茭山於是開了一個方子,以車前子為君藥(芣苢就是車前子,也可以用草代替,藥性最溫和通利,所以作為君藥),冬葵子為臣藥,白芷、枳殼為佐使藥。服用後在中午就順利生產了,其他醫生都覺得很奇怪。吳茭山說:本草綱目說用車前子催生是作為君藥,毛詩也有採集芣苢來預防難產的說法。

劉復真遇到一位府判的女兒難產,已經奄奄一息。劉復真取紅花濃煎,扶著女子坐在凳子上,用棉布蘸著藥湯敷在她身上,並不斷往棉布上澆淋,用容器盛水,又溫又淋,過了一段時間,女子甦醒過來,就生下一個男孩。這是因為嚴冬血冷,凝滯不通,溫熱就可以生產,真是神奇。(這是一個寒冷導致難產的治療案例,方法奇特而正確,非常高明。)一位醫生住在客棧,遇到客棧婦人難產數日,下體已經冰冷,沒有藥物十分窘迫,就用花椒、橙子、茱萸等煎湯,可以下手時,就和著臍腹產門處,都淋洗,氣溫血行就順利生產了。

2. 論交骨不開

薛氏,曰:交骨不開,產門不閉,皆由元氣素弱,胎前失於調攝,以致血氣不能運達而然也。交骨不開,陰氣虛也,用加味芎歸湯、補中益氣湯;產門不閉,氣血虛也,用十全大補湯。

地官李孟卿,娶三十五歲女為繼室,妊娠,慮其產難,索加味芎歸湯四帖備用,至期果產門不開,止服一帖,頓然分娩。

上舍費懷德之室,產門不開,兩日未生,服前藥一劑,即時而產,上舍傳此方,用之者無有不驗。

一婦人分娩最易,至四十妊娠,下血甚多,產門不開,與前湯一劑,又以無憂散斤許煎熟,時時飲之,以助其血而產。

白話文:

薛氏說:恥骨聯合不開,產道不閉合,都是因為本身元氣虛弱,懷孕前沒有好好調養,導致氣血無法順利運行而造成的。恥骨聯合不開是因為陰氣虛,使用加味芎歸湯、補中益氣湯治療;產道不閉合是因為氣血虛,使用十全大補湯治療。

地官李孟卿,娶了三十五歲的女子為繼室,她懷孕後,擔心生產困難,便事先準備了加味芎歸湯四帖。到了預產期,果然產道不開,只服用一帖,就立刻順利生產。

進士費懷德的妻子,產道不開,兩天都生不出來,服用加味芎歸湯一劑,就馬上生產。費懷德將這個方子傳下來,用過的人沒有不靈驗的。

有一個婦人生產都很順利,到了四十歲懷孕,卻出血很多,產道不開。給她服用加味芎歸湯一劑,又用無憂散一斤左右煎煮,讓她隨時飲用,幫助她補血而順利生產。

3. 論胎死腹中

準繩,云:產難子死腹中者,多因驚動太早,或觸犯禁忌,致令產難,胞漿已破,無血養胎,枯涸而死故也。須驗產母舌,若青黑,其胎死矣,當下之。

大法寒者,熱以行之;熱者,涼以行之;燥者,滑以潤之;危急者,毒藥下之。

一穩婆之女,勤苦負重,妊娠腹中陰冷重墜,口中甚穢,余意其胎必死,令視其舌,果青黑,與朴硝半兩許服之,隨下穢水而愈。(其有用攻擊之藥而無益者,以產母之本氣竭而神不使也,宜補之)

一婦胎死,服朴硝而下穢水,肢體倦怠,氣息奄奄,用四君為主,佐以四物、薑、桂調補而愈。(愚意虛劇者,朴硝同補劑下之,何如)

白話文:

關於胎兒死在腹中的情況,通常是因為孕婦太早受到驚嚇,或觸犯了某些禁忌,導致生產困難。羊水破了之後,沒有血液供應胎兒,胎兒就會因為乾枯而死。必須檢查孕婦的舌頭,如果舌頭呈現青黑色,就代表胎兒已經死亡,應該要趕快將胎兒取出。

治療的大原則是:如果是寒症導致的,就用熱藥來疏通;如果是熱症導致的,就用涼藥來疏通;如果是乾燥導致的,就用滑潤的藥來滋潤;如果是危急的情況,就用藥性強烈的藥物來促使胎兒排出。

有一個接生婆的女兒,因為勤勞又勞累,懷孕後覺得肚子陰冷、沉重下墜,嘴巴裡的味道也很難聞。我認為她肚子裡的胎兒必定已經死亡,要她伸出舌頭檢查,果然呈現青黑色,於是給她吃了半兩左右的朴硝,接著就排出污穢的水而痊癒了。(有些人使用攻伐的藥物卻沒有效果,是因為產婦的元氣已經耗竭,精神無法支撐,應該要給予補益。)

有一個婦人胎兒死在腹中,吃了朴硝之後排出污穢的水,但身體卻非常疲倦,呼吸微弱。於是給她服用以四君子湯為主的藥方,再搭配四物湯、生薑、桂枝來調養補氣,最後痊癒了。(我認為如果虛弱的狀況很嚴重,那麼朴硝應該和補藥一起服用,效果會更好。)

4. 臨產脈法

(附驗看生死法)

脈經,云:懷妊六七月,脈實大牢強弦緊者生,沉細者死。脈勻細易產,大浮緩氣散難產。

脈訣,云:欲產之婦脈離經,沉細而滑也同名,夜半覺痛應分誕,來朝日午定知生。身重體熱寒又頻,舌下之脈黑復青,反舌上冷子當死,腹中須遺母歸冥。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定應難,唇口俱青沫又出,母子俱死總教棄;面青舌赤沫出頻,母死子活定知真。不信若能看應驗,尋之賢哲不虛陳。

白話文:

懷孕六七個月時,如果脈象呈現有力、大而堅實、強硬、像弓弦般緊繃,表示胎兒是活的;如果脈象沉細微弱,則表示胎兒可能死亡。脈象均勻細微的孕婦容易生產,脈象大而浮散、氣息渙散的孕婦則生產困難。

快要生產的婦女,脈象會脫離常規,變得沉細而滑,這是相同的特徵。如果婦女在半夜感到疼痛,就應該準備迎接生產;如果在隔天早上或中午生產,則可以確定母子平安。生產時如果孕婦感到身體沉重、發熱,卻又頻繁感到寒冷,舌頭下方的脈絡呈現黑色或青色,如果舌頭反而感覺寒冷,表示胎兒可能已經死亡,腹中胎兒如果沒有順利產出,則母親也將死亡。如果孕婦面色赤紅、舌頭青紫,仔細觀察之後,會發現是母親存活,但胎兒已經死亡,這情況很難處理。如果孕婦嘴唇和口部都呈現青色,並且口吐白沫,表示母子都會死亡,應當放棄治療。如果孕婦面色青紫、舌頭赤紅,並且頻繁口吐白沫,則表示母親死亡,但胎兒是活的。如果不相信這些說法,可以觀察驗證,這些都是賢哲們經驗累積的真實論述。

5. 臨月束胎

束胎丸,胎瘦易生,服至產則已。

白朮,枳殼(去穰麩炒,各等分)

上為末,燒飯丸如桐子大,入月,一日食前服三五十丸,溫水下。(燒飯用荷葉煎湯更妙)

達生散,孕至八九個月內,服十數帖,甚好,易產。

大腹皮(三錢),人參,陳皮,紫蘇莖葉(各五分),歸身尾,白朮(各一錢),白芍藥(炙,一錢),甘草(炙,二錢)

上切作一服,入青蔥五葉,黃楊腦七個,(即黃楊樹葉梢,見食少胎瘦者,不須用。)水煎服。或加枳殼、砂仁。春加川芎。夏加黃芩。秋加澤瀉。冬加砂仁。氣虛倍參、術。氣實加香附、陳皮。血虛加當歸、地黃。形實倍紫蘇。性急多怒,加黃連、柴胡。熱甚加黃芩。濕痰加滑石、半夏。食積加山楂。食後易飢,倍黃楊腦。腹痛加木香、官桂。(加法俱妙甚)

又方,第九個月服。(即束胎丸變法也,若氣血不足者,當再酌之)

酒芩(酒炒,一兩,虛弱人不宜涼藥者減半),白朮(一兩),枳殼(麩炒),滑石(各七錢半,臨月十日前用,小便多者,減此一味)

上為末,粥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熱湯下。氣實人宜服,多則恐損元氣。

滑胎枳殼散,妊孕七八個月,常宜服,滑胎易產。湖陽公主每產累日不下,南山道人進此方。

商州枳殼(麩炒,二兩),粉甘草(炙,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百沸湯點服,日三服。(兩方兼服固妙,然與氣虛者非宜),溫隱居加當歸、廣木香各等分。許學士云:枳殼性苦寒,若單服之,恐有胎寒、胎痛之疾,以地黃、當歸蜜丸,佐之可也,名內補丸。蓋枳殼散破氣有餘,而內補丸補血不足也。

內補丸,治妊娠衝任脈虛,補血安胎,與枳殼散間服。

熟地黃(二兩),當歸(一兩,微炒)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溫酒或滾湯下。

張氏方,治妊娠胎肥壅隘,動止艱辛,臨月服之,縮胎易產。兼治腸中諸疾,下氣寬膈。(氣實者宜之)

枳殼(五兩),甘草(一兩半),香附子(三兩,炒去毛)

上為末,薑湯點服。如丈夫婦人,冷氣攻刺脅肋疼痛者,用蔥白三寸同煎服。婦人脾寒,血氣成塊作刺,熱酒調服。大小便不通,白牽牛湯調服。(牽牛太峻,恐非胎產所宜)

保生無憂散,治妊娠身居安逸,口厭甘肥,憂樂不常,食物不節,致胞胎肥厚,根蒂堅牢,或瘦人血少胎弱,臨蓐難產,入月服之,則易生也。

當歸,川芎,白芍藥,枳殼(麩炒),木香,甘草(炙,各一錢半),乳香(另研),血餘(燒存性,另研,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入乳香、血餘和勻,不拘時服。

神寢丸,瘦胎滑利易產,臨入月服之神效。(惟宜氣盛者,故臨月可服)

通明乳香(半兩,另研),枳殼(麩炒,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

白話文:

臨月束胎

束胎丸,如果胎兒偏小容易生產,吃到生產時就可以停止服用。

成分:白朮、枳殼(去除內瓤,用麩皮炒過,兩者等量)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燒飯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進入懷孕最後一個月時,每天飯前服用三、五十丸,用溫水送服。(用荷葉煎湯煮飯來製作藥丸更好)

達生散,懷孕到八、九個月時,服用十幾帖效果很好,容易生產。

成分:大腹皮(三錢)、人參、陳皮、紫蘇莖葉(各五分)、當歸身尾、白朮(各一錢)、白芍藥(炙過,一錢)、甘草(炙過,二錢)

做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成一份,加入蔥白五段、黃楊腦七個(即黃楊樹葉的嫩梢,如果孕婦食慾不好、胎兒偏小,則不需要用)。用水煎服。也可以加入枳殼、砂仁。春天加入川芎。夏天加入黃芩。秋天加入澤瀉。冬天加入砂仁。氣虛時,人參和白朮的用量加倍。氣盛時,加入香附和陳皮。血虛時,加入當歸和地黃。體格強壯時,紫蘇的用量加倍。性情急躁、容易發怒時,加入黃連和柴胡。熱症嚴重時,加入黃芩。有濕痰時,加入滑石和半夏。有食積時,加入山楂。飯後容易餓時,黃楊腦的用量加倍。腹痛時,加入木香和官桂。(這些加減變化都很好)

又一藥方,在第九個月服用。(這是束胎丸的變通方法,如果氣血不足,應當再做調整)

成分:黃芩(用酒炒過,一兩,體質虛弱、不宜服用涼性藥物的人減半)、白朮(一兩)、枳殼(用麩皮炒過)、滑石(各七錢半,臨近生產十天前服用,小便多的人,減去滑石)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粥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熱湯送服。體質強壯的人適合服用,服用過多可能會損傷元氣。

滑胎枳殼散,懷孕七、八個月時,經常服用,可以幫助滑胎、容易生產。湖陽公主每次生產都拖延多日無法順利生產,南山道人獻上此方。

成分:商州枳殼(用麩皮炒過,二兩)、粉甘草(炙過,一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滾開的水沖泡服用,一天三次。(兩種藥方一起服用效果更好,但是不適合氣虛的人)。溫隱居在此方中加入了當歸、廣木香,用量各等份。許學士認為:枳殼性味苦寒,如果單獨服用,可能會有胎兒寒冷、胎痛等疾病,用熟地黃、當歸製成蜜丸,輔助服用,取名為「內補丸」。因為枳殼散破氣有餘,而內補丸補血不足。

內補丸,治療妊娠期間衝脈、任脈虛弱,補血安胎,與枳殼散交替服用。

成分:熟地黃(二兩)、當歸(一兩,稍微炒過)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煉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溫酒或滾熱的開水送服。

張氏藥方,治療妊娠期間胎兒肥大、造成身體擁擠,行動困難,臨近生產時服用,可以縮小胎兒,容易生產。兼能治療腸道疾病,降氣寬胸。(體質強壯的人適合服用)

成分:枳殼(五兩)、甘草(一兩半)、香附子(三兩,炒過去除毛)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湯沖服。如果丈夫或婦人,因寒氣侵襲導致脅肋疼痛,可以用蔥白三寸一同煎服。婦人脾寒,導致血氣凝結成塊引起刺痛,可以用熱酒調服。大小便不通暢,用牽牛子湯調服。(牽牛子藥性太猛烈,恐怕不適合孕產婦服用)

保生無憂散,治療妊娠期間生活安逸、厭食肥膩食物、心情時好時壞、飲食不節制,導致胎兒肥大,胎盤堅硬牢固;或者體質瘦弱、血氣不足導致胎兒虛弱,臨產時難產。在懷孕最後一個月服用,可以幫助順利生產。

成分:當歸、川芎、白芍藥、枳殼(用麩皮炒過)、木香、甘草(炙過,各一錢半)、乳香(另外研磨)、血餘(燒成灰,另外研磨,各五分)

做法:將以上藥材配成一份,用水煎煮,加入乳香和血餘攪拌均勻,不拘時間服用。

神寢丸,縮小胎兒、幫助滑胎、容易生產,臨近生產時服用效果神奇。(只適合氣盛的人,所以臨近生產時可以服用)

成分:通明乳香(半兩,另外研磨)、枳殼(用麩皮炒過,一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煉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