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九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9)

1. 子淋

大全,云:妊娠小便淋者,乃腎與膀胱虛熱,不能制水。然妊娠胞系於腎,腎間虛熱,而成斯證,甚者心煩悶亂,名曰子淋也。

薛氏,曰:前證若小便澀少淋瀝,用安榮散;若腿足轉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緩則不救;若服燥劑而小便頻數,或不利,用生地黃、茯苓、牛膝、黃柏、知母、芎、歸、甘草;若頻數而色黃,用四物加黃柏、知母、五味、麥門、玄參;若肺氣虛而短少,用補中益氣加山藥、麥門;若陰挺痿痹而頻數,用地黃丸;若熱結膀胱而不利,用五淋散;若脾肺燥不能化生,宜黃芩清肺飲;若膀胱陰虛,陽無所主,用滋腎丸;若膀胱陽虛,陰無所化,用腎氣丸。

萬密齋,曰:子淋之病,須分二證,一則妊母自病,一則子為母病。然好母自病,又分二證,或服食辛熱,因生內熱者;或自汗自利,津液燥者。其子為母病,亦分二證,或胎氣熱壅者;或胎形迫塞者。證既不同,治亦有別也,大抵熱則清之,燥則潤之,壅則通之,塞則行之,此治之之法也。

五淋散,治孕婦熱結膀胱,小便淋瀝。

赤芍藥,山梔子(各二錢),赤茯苓(一錢二分),當歸(一錢),子芩(六分),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一方加生地黃、澤瀉、木通、滑石、車前子各等分。

子淋散,治妊娠小便澀痛頻數。

麥門冬(去心),赤茯苓,大腹皮,木通,甘草,淡竹葉(等分)

上銼,水煎,空心服。一方無甘草、大腹皮二味。

安榮散,治妊娠小便澀少,遂成淋瀝,名曰子淋。

麥門冬(去心),通草,滑石,人參,細辛(各二錢),當歸(酒浸),燈草,甘草(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麥門冬湯調下。(此用細辛自有深意,蓋腎苦燥,故用辛以潤之,欲使天降之陰,沛然於陰分也)

一方無滑石、燈心,有車前、萹蓄。

此方恐滑石太重而滑胎,若臨月可用,若六七個月以前,宜斟酌之。

加味木通湯,治妊婦奉養太厚,喜食炙爆酒面辛熱之物,以致內熱,小便赤澀作痛者。

木通,生地黃,赤芍藥,條芩,甘草梢(各等分)

上銼,加淡竹葉十二片,水煎服。

生津湯,治妊婦嘗病自汗,或因下痢後,小便短少不痛者,此津液不足也。

當歸,甘草(炙,各五錢),麥門冬(去心),通草,滑石(各三錢),人參,細辛(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六七錢,燈心煎湯,空心調服。

冬葵子湯,治妊婦素淡滋味,不嗜辛酸,病小便赤澀而痛者,此胎熱也,此方主之。

冬葵子(一兩),赤芍藥,條芩(各半兩),赤茯苓,車前子(各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服,不拘時。如小便不通,恐是轉胞,加發灰少許極效。(發灰能使氣血上行,故轉胞加之妙)

大腹皮散,治妊婦八九月,胎形肥碩,小便短少,小腹脹,身重惡寒,起則暈眩欲倒,此胎氣逼寒,膀胱之氣不行也,宜此方主之。

赤茯苓(三錢),大腹皮,枳殼(麩炒),甘草(炙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濃煎蔥白湯下。

地膚子湯,治孕婦小便澀數,名曰子淋。(此方寓升於降,妙)

地膚子,車前子,知母,黃芩,赤茯苓,白芍藥,枳殼(麩炒),升麻,通草,甘草(炙,各三分)

上切一劑,水煎服。

地膚大黃湯,治妊娠子淋,宜下。(此治實熱而淋者,大便通則小便自利矣)

大黃(炒),地膚草(各三兩),知母,黃芩(炒),豬苓,赤芍藥,通草,升麻,枳實(炒),甘草(各三兩)

上銼,每服四五錢,水煎服。

療妊娠數月小便淋瀝疼痛心煩悶亂不思飲食方

瞿麥穗,赤茯苓,桑白皮,木通,葵子(各一兩),黃芩,芍藥,枳殼,車前子(各半兩)

上銼,每服四錢,水煎服。

忘憂散,治妊娠心經蘊熱,小便赤澀,淋瀝作痛。

琥珀(不拘多少),萱草根(一握)

上琥珀為細末,每服五分,濃煎萱草根調服。

補遺方,治胎前諸般淋瀝,小便不通。(此可治氣淋,恐與熱淋無與)

檳榔,赤芍藥(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溫服,甚效。

一方,治子淋,小便數出,或熱疼痛,及子煩。

地膚草四兩,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或新取地膚草搗取自然汁服亦可。不獨治子淋,凡小便淋閉,服之無不效。

雜方,治妊娠子淋。

葵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一方葵根一把,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一方蕪菁子七合為末,水和服方寸匕,日三。一方豬苓為末,白湯調方寸匕,加至二匕。

白話文:

[子淋]的內容如下:

大全記載,懷孕期間如果出現小便頻繁且有灼熱感,這可能是腎臟和膀胱虛弱,導致無法正常控制水分的排出。因為懷孕時子宮會影響到腎臟,若腎臟虛弱且有熱氣,就會產生這種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感到心煩意亂,這種情況被稱為「子淋」。

薛氏提到,對於子淋的症狀,如果小便排出困難且量少,可以使用安榮散;如果腳部肌肉抽筋且小便不順暢,應立即使用八味丸,否則可能來不及救治;如果服用燥熱藥物後小便次數增加,或者小便不順暢,可以使用生地黃、茯苓、牛膝、黃柏、知母、芎、歸、甘草;如果小便次數多且顏色偏黃,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黃柏、知母、五味、麥門、玄參;如果肺氣虛弱且呼吸短促,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山藥、麥門;如果下體萎縮無力且小便頻繁,可以使用地黃丸;如果膀胱有熱結而小便不順暢,可以使用五淋散;如果脾肺乾燥無法正常運作,可以使用黃芩清肺飲;如果膀胱陰虛,無法得到陽氣的支援,可以使用滋腎丸;如果膀胱陽虛,無法化生陰氣,可以使用腎氣丸。

萬密齋表示,子淋的病因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母親本身的疾病,另一種是胎兒造成的母親疾病。對於母親本身疾病,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食用辛辣熱性食物,導致體內產生熱氣;二是出汗過多或拉肚子,導致體內津液乾燥。對於胎兒造成的母親疾病,也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胎兒熱氣過盛;二是胎兒形態壓迫造成。既然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會有所區別。大體上來說,如果是熱氣過盛,就應該清熱;如果是津液乾燥,就應該滋潤;如果是熱氣過盛造成,就應該疏通;如果是胎兒形態壓迫造成,就應該疏通胎兒的通道。

五淋散,適用於懷孕婦女膀胱熱結,小便排泄不順暢的情況。藥方包括赤芍藥、山梔子、赤茯苓、當歸、子芩和甘草。所有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另一種配方則加入生地黃、澤瀉、木通、滑石和車前子等量的成分。

子淋散,適用於懷孕婦女小便頻繁且疼痛的情況。藥方包括麥門冬、赤茯苓、大腹皮、木通、甘草和淡竹葉等量的成分。所有藥材研磨後,用水煎煮,空腹服用。另一種配方則不包含甘草和大腹皮。

安榮散,適用於懷孕婦女小便排出困難且量少,進而發展成子淋的情況。藥方包括麥門冬、通草、滑石、人參、細辛、當歸、燈草和甘草等成分。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水煎煮麥門冬湯調和服用。

加味木通湯,適用於懷孕婦女營養過剩,喜歡吃燒烤、油炸、酒精和辛辣食物,導致體內熱氣過盛,小便呈現紅色且排出困難的情況。藥方包括木通、生地黃、赤芍藥、條芩和甘草梢等成分。

生津湯,適用於懷孕婦女曾經有自汗或下痢後,小便排出量少且不痛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津液不足所導致。藥方包括當歸、甘草、麥門冬、通草、滑石、人參和細辛等成分。

冬葵子湯,適用於懷孕婦女口味清淡,不愛吃辛辣酸味的食物,導致小便呈現紅色且排出困難的情況。這是因為胎兒熱氣過盛所導致。藥方包括冬葵子、赤芍藥、條芩、赤茯苓和車前子等成分。

大腹皮散,適用於懷孕婦女在八九個月時,胎兒體型較大,小便排出量少,小腹腫脹,身體沉重且畏寒,起身時會感到頭暈眼花,這是由於胎兒熱氣過盛,導致膀胱功能失調所導致。藥方包括赤茯苓、大腹皮、枳殼和甘草等成分。

地膚子湯,適用於懷孕婦女小便頻繁且排出困難的情況,被稱為子淋。藥方包括地膚子、車前子、知母、黃芩、赤茯苓、白芍藥、枳殼、升麻、通草和甘草等成分。

地膚大黃湯,適用於懷孕婦女子淋的情況,需要進行排便。藥方包括大黃、地膚草、知母、黃芩、豬苓、赤芍藥、通草、升麻、枳實和甘草等成分。

治療懷孕數月後小便頻繁且疼痛、心煩意亂、不想吃飯的情況。藥方包括瞿麥穗、赤茯苓、桑白皮、木通、葵子、黃芩、芍藥、枳殼和車前子等成分。

忘憂散,適用於懷孕婦女心臟部位熱氣過盛,小便呈現紅色且排出困難的情況。藥方包括琥珀和萱草根等成分。

補遺方,適用於懷孕婦女各種小便排出困難的情況。藥方包括檳榔和赤芍藥等成分。

另一種配方,適用於子淋,小便頻繁且熱痛,以及胎兒躁動不安的情況。藥方包括地膚草等成分。

綜合配方,適用於懷孕婦女子淋的情況。藥方包括葵子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