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三 (13)
卷之三 (13)
1. 治白濁白淫
上以茯苓為末,熔黃蠟杵為丸,如彈子大。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為度。忌米醋,只吃糠醋,尤忌使性氣。(味之淡者,莫過於蠟,而淡之滲者,,莫過於茯苓,蓋淡者天之陰,天氣降則水生,水生則火有制,而又以豬苓煮茯苓者,欲其滲之速,以蠟為丸者,欲其降之深也,亦忌使性之句,戒助肝氣也)
烏金散,治身熱口燥氣塊築痛,下黃水如葵汁。
百草霜(炒),紫金皮(米泔浸煮,炒黃),粉草(炙,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艾湯或醋湯,空心調下。心嘈,豬血入鹽酒下。白帶,用鯉魚一尾,去腸不去鱗,將油發一團,入魚肚內,黃泥固濟,炭火內煅存性,去泥,研魚為末,每用一錢,以陳酒調,同前藥服。(紫金皮通血中之氣而散血,百草霜止葵汁之水而除黃,氣通血行,塊痛自止,妙在甘草等分,不然何以能治身熱口燥也)
一方,治婦人久積虛寒,小便白濁,滑數不禁。
鹿茸屑(炒黃)
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服。(此方簡切,久服彌佳)
白話文:
治療白濁白淫
將茯苓磨成粉末,融化黃蠟,將茯苓粉與融化的黃蠟混合製作成丸,大小如彈珠。在空腹時慢慢咀嚼,使其在口中產生唾液,再慢慢吞服,直到小便變得清澈為止。要忌吃米醋,只能吃糠醋,尤其要避免情緒激動。(味道最淡的莫過於蠟,而淡味能滲透的莫過於茯苓。淡味屬天的陰氣,天氣下降則水生,水生則火受到抑制。又用豬苓與茯苓一起煮,是為了加快滲透的速度;用蠟做成藥丸,是為了讓藥效深入。說要避免情緒激動,也是為了戒除助長肝氣的行為。)
烏金散,治療身體發熱、口乾舌燥、胸腹脹痛,以及排出像葵花汁一樣的黃色液體。
將炒過的百草霜、用米泔水浸泡後煮過並炒黃的紫金皮、炙甘草,各取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艾草湯或醋湯在空腹時調服。如果心裡煩躁不安,就用豬血加入鹽和酒一同服用。如果是白帶,就用一條鯉魚,去除內臟但不去鱗,將一團油髮塞入魚肚中,用黃泥封固,放在炭火中煅燒,等燒成炭後去除黃泥,將魚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陳酒調服,與之前的藥一同服用。(紫金皮能疏通血中的氣,散瘀血;百草霜能止葵汁一樣的黃水。氣機通暢,血脈運行,腫塊疼痛自然停止。妙處在於甘草用量相等,否則如何能治療身體發熱、口乾舌燥呢?)
另一個藥方,治療婦女長期虛寒,小便白濁,失禁且頻繁。
將炒黃的鹿茸屑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在空腹時用溫酒調服。(此方簡潔有效,長期服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