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九 (6)
卷之九 (6)
1. 霍亂
大全,云:飲食過度,觸冒風冷,陰陽不和,清濁相干,謂之霍亂(論霍亂詳明,雜症亦不外此)。其間或先吐,或腹痛吐利,是因於熱也;若頭痛體疼發熱,是挾風邪也。若風折皮膚,則氣不宣通,而風熱上衝為頭痛;若風入腸胃,則泄利嘔吐,甚則手足逆冷,此陽氣暴竭,謂之四逆。妊娠患之,多致傷胎也。
薛氏,曰:前證若因內傷飲食,外感風寒,用藿香正氣散;若因飲食停滯,用平胃散;若果脾胃頓傷,陽氣虛寒,手足逆冷者,須用溫補之劑。治當詳審,毋使動胎也。
萬密齋,曰:霍亂者,陽明胃經之病名也。蓋因平日五味肥釀,腐積成痰,七情鬱結,氣盛為火,停蓄胃中,乍因寒熱之感,邪正交爭,陰陽相混,故令心腹絞痛,吐利並作,揮霍變亂,故名霍亂。如邪在上胃脘,則當心而痛,其吐多;邪在下胃脘,則當臍而痛,其利多;邪在中脘,其腹中痛,吐利俱多。吐多則傷氣,利多則傷血,血氣受傷,不能護養其胎,況邪氣鼓擊胎元,母壽未有不殞者矣。此危惡之證,不可不亟治也,宜香蘇散加藿香葉主之。
香蘇散加藿香方,治妊娠霍亂。(此方平正可法)
香附(炒),紫蘇(各二錢),陳皮(一錢),甘草(炙),藿香葉,縮砂(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如轉筋,加木瓜一錢。胎動不安,加白朮一錢半。如夏月得之,加黃芩一錢半,黃連一錢,香薷二錢。如冬月得之,加人參、白朮各一錢,乾薑炮五分。
回生散,治中氣不和,霍亂吐瀉,但一點胃氣存者,服之回生,(此方甚良)
陳皮(去白),藿香(各五分)
上為末,水煎,溫服。
七味白朮散,治脾胃虛弱,吐瀉作渴不食。
白朮,人參,茯苓,甘草(炙),木香,藿香(各半兩),乾葛(一兩)
上為末,沸湯調服二錢。吐甚者,加生薑汁頻頻服之。
理中湯,治妊娠霍亂腹痛,四肢逆冷,汗出脈虛弱者。
白朮,人參,乾薑(炮),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甚者,加熟附子五分。
人參散,治妊娠霍亂吐瀉,心煩腹痛,飲食不入。(心煩腹痛而用人參、炮姜,豈煩非熱,而痛屬虛乎,虛實寒熱,用者須斟酌之)
人參,厚朴(薑製),橘紅(各二錢),當歸(炒),乾薑(炮),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白朮散,治妊娠霍亂腹痛,吐利不止。(此真虛寒腹痛吐利方也,勿妄用)
白朮(炒),益智仁,枳殼(麩炒),橘紅(各七錢半),草豆蔻(煨去皮),良薑(炒,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入生薑半分,水煎,去滓,溫服。
木瓜煎,治妊娠霍亂吐瀉,轉筋悶絕。(此方可常用)
吳茱萸(湯洗七次),生薑(切,各七錢半),木瓜(竹刀切,一兩半)
上細銼,水二盞煎一盞二分,去滓,分三服,熱服。
一方有蘹香七錢半,甘草一錢,茱萸半兩加紫蘇煎。
上四方,用乾薑、豆蔻、茱萸,俱大溫之劑(霍亂切忌溫藥,猶者必死,即不發熱煩渴者,亦不可輕用,慎之慎之)。若發熱煩渴,脈數陽證者,服之即死,宜用後方。
竹茹湯(方見胎前門惡阻)
益元散,桂苓甘露飲,冬葵子湯(並治霍亂,方見胎前門子淋)
白話文:
霍亂
《大全》裡說,飲食過量,又吹到冷風,導致身體陰陽不協調,清濁之氣互相干擾,就叫做霍亂(關於霍亂的詳細論述,各種雜病也逃不出這個道理)。有的霍亂會先吐,有的則是肚子痛後才吐又拉,這種通常是因為身體有熱;如果同時有頭痛、身體痠痛發熱,就是還夾雜了風邪。如果風寒侵襲到皮膚,導致氣血不通暢,風熱往上衝就造成頭痛;如果風寒進入腸胃,就會造成腹瀉嘔吐,嚴重時甚至會手腳冰冷,這是因為身體陽氣突然耗盡,叫做四肢逆冷。孕婦如果得了霍亂,多半會傷害到胎兒。
薛氏說,前面說的霍亂,如果是因為吃壞肚子,又受到風寒,可以用藿香正氣散;如果是因為食物積滯在腸胃,可以用平胃散;如果真的是脾胃嚴重受損,導致陽氣虛弱寒冷,手腳冰冷的,就必須用溫補的藥方。治療時要仔細判斷,不要傷到胎兒。
萬密齋說,霍亂是陽明胃經的疾病。通常是因為平日吃太多肥膩的食物,造成痰濕積聚,再加上情緒鬱悶,導致氣盛化火,這些都停留在胃裡,一旦遇到寒熱的刺激,邪氣和正氣就會互相抗衡,陰陽混亂,因此會造成心腹絞痛,又吐又拉,變化迅速,所以叫做霍亂。如果邪氣在上胃脘,就會感到心口痛,而且多吐;如果邪氣在下胃脘,就會感到肚臍周圍痛,而且多拉;如果邪氣在中脘,就會肚子痛,又吐又拉。吐多了會傷到氣,拉多了會傷到血,氣血受損,就不能保護胎兒,再加上邪氣衝擊胎兒,母體的生命就岌岌可危了。這是一種很危險的疾病,必須趕快治療,可以用香蘇散加上藿香葉來治療。
香蘇散加藿香方,可以用來治療孕婦的霍亂。(這個藥方很平穩,可以採用)
香附(炒過)、紫蘇(各二錢),陳皮(一錢),甘草(炙過)、藿香葉、縮砂(各五分)
把這些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出現抽筋,可以加木瓜一錢。如果胎動不安,可以加白朮一錢半。如果是夏天得病,可以加黃芩一錢半,黃連一錢,香薷二錢。如果是冬天得病,可以加人參、白朮各一錢,乾薑炮製過五分。
回生散,可以用來治療中氣不調、霍亂吐瀉,只要還有一點點胃氣存在,吃了就能起死回生。(這個藥方非常好)
陳皮(去白)、藿香(各五分)
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水煎煮後溫服。
七味白朮散,可以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吐瀉、口渴、吃不下飯。
白朮、人參、茯苓、甘草(炙過)、木香、藿香(各半兩),乾葛(一兩)
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開水沖調後服用二錢。如果吐得很厲害,可以加入生薑汁頻繁服用。
理中湯,可以用來治療孕婦霍亂腹痛、四肢冰冷、出汗、脈搏虛弱。
白朮、人參、乾薑(炮製過)、甘草(炙過,各一錢)
把這些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症狀嚴重,可以加熟附子五分。
人參散,可以用來治療孕婦霍亂吐瀉、心煩腹痛、吃不下飯。(用人參、炮薑來治療心煩腹痛,難道心煩不是因為有熱,腹痛是因為虛弱嗎?用藥時要斟酌虛實寒熱。)
人參、厚朴(薑汁製過)、橘紅(各二錢),當歸(炒過)、乾薑(炮製過)、甘草(炙過,各一錢)
把這些藥材作成一服,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白朮散,可以用來治療孕婦霍亂腹痛、吐瀉不止。(這真的是治療虛寒腹痛吐瀉的藥方,不要亂用。)
白朮(炒過)、益智仁、枳殼(麩炒過)、橘紅(各七錢半),草豆蔻(煨過去皮)、良薑(炒過,各半兩)
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生薑半分,用水煎煮,去除藥渣後溫服。
木瓜煎,可以用來治療孕婦霍亂吐瀉、抽筋昏厥。(這個藥方可以常常使用)
吳茱萸(用熱水洗過七次)、生薑(切片,各七錢半),木瓜(用竹刀切片,一兩半)
把這些藥材切碎,用水二盞煎煮成一盞二分,去除藥渣,分三次加熱服用。
還有一個藥方,是加入蘹香七錢半、甘草一錢、茱萸半兩,再加紫蘇一起煎煮。
上面這四個藥方,用了乾薑、豆蔻、茱萸,都是很溫熱的藥材(治療霍亂最忌諱用溫熱的藥,如果用了可能會死,即使沒有發熱、口渴的症狀,也不可以輕易使用,一定要謹慎!)。如果出現發熱、口渴、脈搏加快的陽證,吃了這些溫熱的藥反而會送命,應該用後面的藥方。
竹茹湯(藥方在胎前門惡阻裡有提到)
益元散、桂苓甘露飲、冬葵子湯(這些藥方都可以治療霍亂,藥方在胎前門子淋裡有提到)
2. 泄瀉
大全,云:妊娠泄瀉,或青或白,水穀不化,腹痛腸鳴,謂之洞泄;水穀不化,喜飲嘔逆,謂之協熱下利,並以五苓散利小便,次以黃連阿膠丸,或三黃熟艾湯以安之。若瀉黃有沫,腸鳴腹痛,脈沉緊數,用戊己丸和之;噯腐不食,胃脈沉緊,用感應丸下之,後調和脾胃;若風冷,水穀不化如豆汁,用胃風湯;寒冷臍下陰冷,洞泄,用理中湯、治中湯;伏暑煩渴瀉水,用四苓散;傷濕泄瀉,小便自利,用不換金正氣散、胃苓湯。此四證之大略也。
薛氏,曰:泄瀉若米食所傷,用六君加谷櫱;麵食所傷,用六君加麥櫱;肉食所傷,用六君加山楂;若兼寒熱作嘔,乃肝木侮脾土,用六君加柴胡、生薑,兼嘔吐腹痛,手足逆冷,乃寒水侮土,六君加薑、桂,不應,用錢氏益黃散;若元氣下陷,發熱作渴,肢體倦怠,用補中益氣湯;若泄瀉色黃,乃脾土之真色,用六君加木香、肉果;若作嘔不食,腹痛惡寒,乃脾土虛寒,用六君加木香、薑、桂;若瀉在五更侵晨,飲食少思,乃脾胃虛弱,五更服四神丸,日間服白朮散,如不應,或愈而復作,或飲食少思,急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以生脾土為善。
進士王徵之內,懷妊泄瀉,惡食作嘔。余曰:脾氣傷也。其夫憂之,強進米飲,余謂飲亦能傷胃,且不必強,俟脾胃醒,宿滯自化,飲食自進。不信,別用人參養胃湯飲之,吐水酸苦,又欲投降火寒藥。余曰:若然則胃氣益傷也。經云: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後不藥果愈。
胃苓湯,治脾濕太過,胃氣不和,腹痛泄瀉,水穀不化,陰陽不分,此平胃散與五苓散合方也。
蒼朮,厚朴,陳皮,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官桂,甘草(炙,各五分)
上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食遠服。
不換金正氣散,治妊婦傷濕泄瀉。
蒼朮,厚朴,陳皮,藿香,半夏(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加薑、棗,煎服。
胃風湯,治風冷乘虛,入客腸胃,米穀不化,泄瀉注下,及腸胃濕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或下魚腦,日夜無度。
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芍藥,肉桂(各等分)
上銼,每服八錢,入粟米一撮,水煎服。(此方治瀉久氣血兩虛誠妙。然肉桂非久虛臟冷者,斷不可用。其曰胃風,取其益胃而升舉也)如腹痛加木香。
加味理中湯,治妊娠泄瀉。
人參,白朮,白芍藥,白茯苓,乾薑,黃連,木香,藿香葉,訶子肉,肉豆蔻,甘草(各一錢)
上銼,水二盅,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煎一盅,飢時服。
加味治中湯,治飲食過多,脾胃之氣,不足以運化而瀉。
人參,白朮,乾薑(炮),甘草(炙,各一錢),陳皮(去白),青皮(各七分),砂仁(五分)
錢氏益黃散,治妊娠泄瀉,嘔吐腹痛,手足厥逆。
陳皮,青皮,訶子肉(各五錢),丁香(二錢),甘草(炙,三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煎服。
草果散,治臟腑虛寒腹痛,泄瀉無度。
厚朴(薑汁拌炒,三兩),肉豆蔻(十個,麵煨),草豆蔻(十個,煨)
上每服三錢,加生薑煎服。
白話文:
[泄瀉]
**綜合說法:**懷孕期間的腹瀉,大便可能呈現青色或白色,食物無法消化,腹痛且腸鳴,這稱為「洞泄」;食物無法消化,喜歡喝水卻又想嘔吐,這稱為「協熱下利」。這兩種情況都先用五苓散來利小便,接著再用黃連阿膠丸,或是三黃熟艾湯來調理。如果腹瀉排出黃色泡沫,腸鳴腹痛,脈象沉緊且跳動快速,就用戊己丸來調和;如果打嗝有腐敗氣味,食慾不振,胃脈沉緊,就用感應丸來疏通,之後再調理脾胃。如果是因為風寒引起的,食物無法消化如同豆漿,就用胃風湯。如果是因為寒冷導致臍下發冷,腹瀉不止,就用理中湯或治中湯。如果是因為暑氣引起的煩渴腹瀉,就用四苓散;如果是因為濕氣引起的腹瀉,且小便正常,就用不換金正氣散或胃苓湯。以上是這四種情況的大致處理方式。
**薛氏的說法:**腹瀉如果是因為吃了米飯引起的,用六君子湯加上谷芽;如果是因為吃了麵食引起的,用六君子湯加上麥芽;如果是因為吃了肉食引起的,用六君子湯加上山楂。如果同時有寒熱、想嘔吐的症狀,這是肝木剋脾土,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生薑。如果同時有嘔吐、腹痛、手腳冰冷的症狀,這是寒水侵害脾土,用六君子湯加上薑、桂,如果沒有效,就用錢氏益黃散。如果因為元氣虛弱下陷,導致發熱、口渴、身體疲勞,就用補中益氣湯。如果腹瀉的顏色是黃色,這是脾土正常的顏色,用六君子湯加上木香、肉果。如果想嘔吐、不想吃東西、腹痛且怕冷,這是脾土虛寒,用六君子湯加上木香、薑、桂。如果腹瀉發生在清晨五更時分,食慾不佳,這是脾胃虛弱,五更時服用四神丸,白天服用白朮散,如果沒有效果,或者痊癒後又復發,或者食慾不振,就要趕緊服用八味丸,來補腎的命門之火,以幫助脾土恢復功能。
**進士王徵之的妻子:**懷孕期間腹瀉,食慾不振且想嘔吐。我說:「這是脾氣受損。」她的丈夫很擔心,勉強她喝米湯,我說喝米湯也會傷害胃,而且不必勉強,等脾胃恢復正常,宿食自然消化,食慾就會恢復。他們不相信,另外用了人參養胃湯給她喝,結果吐出酸苦的水,又想用降火寒涼的藥。我說:「這樣會更傷害胃氣。」《黃帝內經》說:「損傷脾臟,要調理飲食,注意保暖。」後來沒有用藥就自己好了。
**胃苓湯:**用來治療因為脾濕過重,胃氣不和,導致腹痛腹瀉、食物無法消化、陰陽失調。這是平胃散和五苓散的合方。
藥材組成:蒼朮、厚朴、陳皮、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官桂、炙甘草各五分。
用法:加生薑三片,紅棗二顆,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不換金正氣散:**用來治療孕婦因受濕氣而引起的腹瀉。
藥材組成:蒼朮、厚朴、陳皮、藿香、半夏各一錢,甘草五分。
用法:加薑、紅棗,用水煎煮服用。
**胃風湯:**用來治療風寒趁虛進入腸胃,導致食物無法消化、腹瀉,以及腸胃濕毒,大便像豆汁,或者排出瘀血,或者排出像魚腦一樣的物質,日夜不止。
藥材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芍藥、肉桂等量。
用法:將藥材切碎,每次取八錢,加入少量小米,用水煎煮服用。(這個藥方治療久瀉、氣血兩虛效果很好。但肉桂如果不是久病體虛、內臟寒冷的人,千萬不可使用。這裡說的「胃風」,是指這個方子可以幫助胃氣恢復,並向上提升。)如果腹痛,可以加木香。
**加味理中湯:**用來治療孕婦腹瀉。
藥材組成:人參、白朮、白芍藥、白茯苓、乾薑、黃連、木香、藿香葉、訶子肉、肉豆蔻、甘草各一錢。
用法:將藥材切碎,加入兩盅水,生薑三片,紅棗二顆,煎煮至剩下一盅,肚子餓時服用。
**加味治中湯:**用來治療因飲食過多,脾胃之氣不足以運化而導致腹瀉。
藥材組成:人參、白朮、炮乾薑、炙甘草各一錢,去白陳皮、青皮各七分,砂仁五分。
**錢氏益黃散:**用來治療孕婦腹瀉,嘔吐腹痛,手腳冰冷。
藥材組成:陳皮、青皮、訶子肉各五錢,丁香二錢,炙甘草三錢。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服用。
**草果散:**用來治療臟腑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不止。
藥材組成:厚朴(用薑汁拌炒三兩)、肉豆蔻(用麵包裹煨十個)、草豆蔻(煨十個)。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加生薑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