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九 (4)
卷之九 (4)
1. 瘈瘲
薛氏,曰:瘈者,筋脈急而縮也;瘲者,筋脈緩而伸也。一縮一伸,手足相引,搐搦不已,與嬰兒發搐相似,謂之瘈瘲也。此證多屬風,蓋風主搖動也。駱龍吉云:心主脈,肝主筋,心屬火,肝屬木,火主熱,木主風,風火相熾,則為瘈瘲也。治法,若因風熱,(此風皆本內熱,故立方亦皆從內)用鉤藤湯加柴胡、山梔、黃芩、白朮,以平肝木,降心火,養氣血;若風痰上湧,加竹瀝、南星、半夏;若風邪急搐,加全蠍、殭蠶,虧損氣血,用八珍湯加鉤藤、山梔為主。若無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者,肝絕也,皆不治。一妊婦四肢不能伸,服祛風燥血之劑,遺屎痰甚,四肢抽搐,余謂肝火血燥,用八珍湯加炒黑黃芩為主,佐以鉤藤湯而安。後因怒,前證復作,小便下血,寒熱少寐,飲食少思,用鉤藤散加山梔、柴胡而血止,用加味逍遙散,寒熱退而得寐,用六君子湯加芍藥、鉤藤鉤,飲食進而漸安。
鉤藤湯,方見胎動不安。
白話文:
薛氏說:瘈,是指筋脈因為收縮而變得急迫;瘲,是指筋脈因為放鬆而伸展。一收縮一伸展,手腳互相牽引,抽搐不停,和嬰兒發作的抽搐相似,這就叫做瘈瘲。這個病症大多屬於風邪,因為風的主要特性就是搖動。駱龍吉說:心臟主管脈搏,肝臟主管筋,心屬火,肝屬木,火主要表現為熱,木主要表現為風,風和火相互助長,就會形成瘈瘲。
治療方法,如果是因為風熱引起的(這些風邪都源於體內的熱,所以開的藥方也都從內部著手),就用鉤藤湯加上柴胡、山梔、黃芩、白朮,來平息肝木,降低心火,並補養氣血;如果是因為風痰上湧,就加上竹瀝、南星、半夏;如果是因為風邪導致的抽搐很急,就加上全蠍、殭蠶;如果是因為氣血虧損,就用八珍湯加上鉤藤、山梔為主。如果出現無力抽搐,眼睛向上翻,汗像珠子一樣冒出來,這是肝臟衰竭的表現,都屬於不治之症。
有一個孕婦四肢無法伸直,服用了祛風燥血的藥物,結果大便失禁,痰液很多,四肢還抽搐。我認為是肝火旺盛、血燥,所以用八珍湯加上炒黑的黃芩為主,輔以鉤藤湯,病就痊癒了。後來因為生氣,之前的症狀又發作了,小便出血,忽冷忽熱,難以入睡,沒有食慾,就用鉤藤散加上山梔、柴胡,血就止住了,再用加味逍遙散,忽冷忽熱的症狀消退了,也能睡著了,又用六君子湯加上芍藥、鉤藤,飲食慢慢恢復,身體也逐漸好轉。
鉤藤湯的藥方,在治療胎動不安的章節有記載。
2. 子喑
大全,云:孕婦不語,非病也。間有如此者,不須服藥,臨產月,但服保生丸、四物湯之類,產下便語得,亦自然之理,非藥之功也。醫家不說與人,臨月則與尋常之藥,產後能語,則以為醫之功,豈其功也哉。
黃帝問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為何也?岐伯對曰:胞之絡脈絕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脈,貫腎,系舌本,故不能言。(亦腎氣之不足)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無治也,當十月復。
白話文:
婦女懷孕期間不說話,並不是生病。偶爾有這種情況,不需要吃藥。等到快要生產時,只要服用保生丸、四物湯之類的藥,生下孩子後自然就能說話了,這是自然現象,並不是藥物的功效。醫生通常不會告訴別人這些,到了產期就給孕婦服用一般的藥,結果產後能說話,就認為是醫生的功勞,這實在不是他們的功勞啊。
黃帝問:有人懷孕,到了九個月卻不能說話,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這是因為胎兒的經絡斷絕了。黃帝問:你怎麼知道的?岐伯說:胎兒的經絡連繫著腎臟,腎臟是少陰經的循行之處,它貫穿腎臟,並連繫到舌根,所以不能說話。(這也是腎氣不足的表現)黃帝問:那要怎麼治療呢?岐伯說:不用治療,等到十個月的時候自然就會恢復了。
3. 咳嗽
大全,云:夫肺內主氣,外司皮毛,皮毛不密,寒邪乘之,則咳嗽。秋則肺受之,冬則腎受之,春則肝受之,夏則心受之。其嗽不已,則傳於腑。妊娠嗽久不已,則傷胎也。
薛氏,曰:前證若秋間風邪傷肺,用金沸草散(雜咳嗽);夏間火邪剋金,用人參平肺散(雜喘);冬間寒邪傷肺,用人參敗毒散(雜傷濕);春間風邪傷肺,用參蘇飲(雜發熱)。若脾肺氣虛,用六君、芎、歸、桔梗;若血虛,四物加桑白皮、杏仁、桔梗;腎火上炎,用六味丸加五味子煎服;脾胃氣虛,風寒所傷,用補中益氣加桑皮、杏仁、桔梗。蓋肺屬辛金,生於己土,嗽久不愈者,多因脾土虛,而不能生肺氣,以致腠理不密,外邪復感,或因肺氣虛不能生水,以致陰火上炎所致。治法當壯土金,生腎水為善。
一妊婦嗽則便自出,此肺氣不足,腎氣虧損,不能司攝,用補中益氣湯,以培土金,六味丸加五味,以生腎水而愈。
一妊婦咳嗽,其痰上湧,日五六碗許,諸藥不應,予以為此水泛為痰,用六味丸料及四君子湯各一劑,稍愈,數劑而安。
一妊婦因怒咳嗽吐痰,兩脅作痛,此肝火傷肺金,以小柴胡湯加山梔、熾殼、白朮、茯苓,治之而愈。但欲作嘔,此肝侮脾也,用六君子加升麻、柴胡而愈。
桔梗散,治妊娠肺壅,咳嗽喘急,不食。
天門冬(去心),赤茯苓(各一錢),桑白皮,桔梗,紫蘇(各五分),麻黃(去節,三分),貝母,人參,甘草(炙,各二分)
一方有杏仁,無貝母。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
馬兜鈴散,治妊娠氣壅塞,咳嗽氣喘。
馬兜鈴,苦梗,人參,甘草,貝母(各五分),桑白皮,陳皮(去白),大腹皮(黑豆水浸洗),紫蘇(各一錢),五味子(二分半)
一方有枳殼,無人參、貝母、桑白皮三味。
上銼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百合散,治妊娠風壅咳嗽,痰多喘滿。
百合(蒸),紫菀茸(洗),貝母(去心),白芍,前胡,赤茯苓,桔梗(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溫服。(風壅咳嗽,而用百合、白芍,恐非所宜,必久嗽者方可)
紫菀湯,治妊娠咳嗽不止,胎動不安。
紫菀,天門冬(去心,各一兩),桔梗(半兩),杏仁,桑白皮,甘草(各一錢半)
一方有防風五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加竹茹一塊,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一二沸,溫服。(加蜜法妙)
白話文:
咳嗽
《醫書大全》提到,肺臟主要掌管體內的氣,對外則主導皮膚和毛髮。如果皮膚毛孔不緊密,寒邪就會侵入,導致咳嗽。秋季咳嗽多因肺受邪,冬季咳嗽多因腎受邪,春季咳嗽多因肝受邪,夏季咳嗽多因心受邪。咳嗽久不癒,邪氣會傳入其他臟腑。孕婦咳嗽太久,會傷害胎兒。
名醫薛氏認為,如果是秋季風邪傷肺引起的咳嗽,可以用金沸草散來治療(適用於各種咳嗽);如果是夏季火邪剋肺引起的咳嗽,可以用人參平肺散來治療(適用於各種喘氣);如果是冬季寒邪傷肺引起的咳嗽,可以用人參敗毒散來治療(適用於各種因濕氣引起的傷害);如果是春季風邪傷肺引起的咳嗽,可以用參蘇飲來治療(適用於各種發熱)。如果因為脾肺氣虛弱,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芎、歸、桔梗來治療;如果是血虛,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桑白皮、杏仁、桔梗來治療;如果是腎火上炎,可以用六味丸加上五味子煎服;如果是脾胃氣虛,又受風寒侵襲,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桑皮、杏仁、桔梗來治療。肺屬辛金,需要脾土來滋養,如果咳嗽久久不好,多半是因為脾土虛弱,無法滋養肺氣,導致皮膚毛孔不緊密,容易再次感受外邪,或者因為肺氣虛弱,無法滋養腎水,導致虛火上炎。治療方法應該強壯脾土和肺金,並滋養腎水,才是上策。
一位孕婦咳嗽時會漏尿,這是因為肺氣不足,腎氣虧損,無法控制排尿,用補中益氣湯來增強脾土和肺金,用六味丸加上五味子來滋養腎水,便可痊癒。
一位孕婦咳嗽,痰液上湧,一天能咳出五六碗,各種藥物都不見效。我認為這是水液上泛形成痰,用六味丸和四君子湯各一劑,稍有好轉,服用數劑後痊癒。
一位孕婦因為生氣而咳嗽吐痰,兩脅疼痛,這是肝火傷了肺金,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枳殼、白朮、茯苓來治療,便可痊癒。如果想嘔吐,這是肝木侵犯脾土,用六君子湯加上升麻、柴胡便可痊癒。
桔梗散,可以治療孕婦肺氣壅塞,咳嗽喘急,食慾不佳。藥方組成:天門冬(去心)、赤茯苓(各一錢)、桑白皮、桔梗、紫蘇(各五分)、麻黃(去節,三分)、貝母、人參、炙甘草(各二分)。另一藥方有杏仁,沒有貝母。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用水煎服。
馬兜鈴散,可以治療孕婦氣機壅塞,咳嗽氣喘。藥方組成:馬兜鈴、苦梗、人參、甘草、貝母(各五分),桑白皮、陳皮(去白)、大腹皮(用黑豆水浸洗)、紫蘇(各一錢),五味子(二分半)。另一藥方有枳殼,沒有人參、貝母、桑白皮這三味藥。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服。
百合散,可以治療孕婦風邪壅盛引起的咳嗽,痰多喘滿。藥方組成:蒸百合、紫菀茸(洗)、貝母(去心)、白芍、前胡、赤茯苓、炒桔梗(各一錢)、炙甘草(五分)。將以上藥材做成一服,用水兩盅,加入生薑五片,煎至一盅,溫服。(風邪引起的咳嗽,使用百合、白芍可能不適合,應該是久咳的人才可以使用)
紫菀湯,可以治療孕婦咳嗽不止,胎動不安。藥方組成:紫菀、天門冬(去心,各一兩),桔梗(半兩),杏仁、桑白皮、甘草(各一錢半)。另一藥方有防風五分。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服用三錢,加入竹茹一塊,用水煎煮,去藥渣,加入蜂蜜半匙,再次煎煮一兩沸,溫服。(加入蜂蜜的方法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