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4)

1. 治虛損帶下

衛生湯,治帶下不止,脈微弱腹痛。(以下皆以正氣為本,此亦建中法)

黃耆(三兩),當歸,白芍藥(炒,各二兩),甘草(炙,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煎,空心服。一方下苦楝丸三十粒(以腹痛,故兼苦楝丸),虛者加人參一兩。

補中益氣湯,治勞役過度,飲食不節,損傷脾胃,以致陽氣下陷,白帶下,久不止。(讀東垣先生書,方知立方之旨,讀立齋先生書,又知善東垣之方)

黃耆,人參,白朮,甘草(炙,各一錢),當歸,陳皮(各七分),升麻,柴胡(各三分)

上作一服,水煎服。

六君子湯,治胃虛有痰,飲食減少,中氣不和,時時帶下。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炙),陳皮(去白),半夏(湯泡七次,各一錢)

上銼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服。(補中湯有升柴,以升下陷之氣,此方有茯苓、半夏。以燥中宮之痰)

歸脾湯,治思慮過傷心脾,以致健忘怔忡,驚悸不寐,怠惰嗜臥,不思飲食,時常白帶不止。(本方補心血以榮脾,補其母也,調肝氣以和下,去其賊也,母補賊去則脾氣健矣,故曰歸脾。昔真人云,補脾不愈當先補心,此方其近之)

方見血崩門(勞傷條)

加味八珍湯,治婦人氣血兩虛,赤白帶下。

當歸,川芎,白芍藥(酒炒),生地黃,人參,白朮,山藥(炒),杜仲(酒炒),白茯苓,香附(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加烏梅一個,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食前溫服。肥人,加半夏;瘦人,加黃柏;飽悶,去人參,加砂仁;腹痛,去人參加小茴香、玄胡;冬月,加煨乾姜;日久元氣下陷,加升麻、柴胡升提之。(為總司者也,其山藥、杜仲、烏梅,又補帶脈之不足,而加減法亦皆得理,宜法之)

當歸澤蘭丸,治婦人經脈不調,赤白帶下,久無子者。(平而當理,亦可為調經聖藥宗之)

香附子(用極大子杵去毛一斤,分四分,童便浸四兩,酒浸四兩,醋浸四兩,米泔浸四兩,各浸一宿,取出曬乾),當歸(酒浸),白芍藥,川芎,熟地黃(酒洗),生地黃(各二兩),艾葉,澤蘭葉,白朮(各一兩半),黃芩(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赤小豆大。每服六十丸,空心白湯或酒下。

止帶丸(補氣調血,強腰益腎,溫燥不偏,與氣虛白帶相宜,乃補塞中正法)

當歸(酒洗),川芎,白朮,人參,山藥,杜仲(薑汁、酒炒去絲),香附,破故紙(酒炒)牡蠣(火煅),椿根皮(酒炒),續斷(各等分),青黛(減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下。腹痛,加玄胡索、小茴香;肥人,加薑製半夏;瘦人,加酒炒黃柏;冬月,加炮乾薑少許;夏月,加黃柏。(加法亦正)

白話文:

衛生湯,治療帶下不止,脈象微弱且腹痛。(以下所有方劑都是以扶持正氣為根本,此方也採用了建中湯的思路)

藥材:黃耆(112.5克),當歸、炒白芍藥(各75克),炙甘草(37.5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18.75克,用水煎煮,空腹服用。另外,如果腹痛,可以同時服用苦楝丸30粒(因為腹痛,所以兼顧使用苦楝丸)。如果體質虛弱,可以加入人參37.5克。

補中益氣湯,治療因為過度勞累、飲食不節制,損傷脾胃,導致陽氣下陷,出現白帶不止的症狀。(讀過李東垣先生的書,才知道這個方子的立意,讀過張景岳先生的書,又知道他很善於運用李東垣的方子)

藥材:黃耆、人參、白朮、炙甘草(各3.75克),當歸、陳皮(各2.625克),升麻、柴胡(各1.125克)

將上述藥材作為一副藥,用水煎服。

六君子湯,治療胃虛有痰、食慾減退、中氣不調、時常出現帶下的症狀。

藥材: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去白)、半夏(用湯水浸泡七次,各3.75克)

將上述藥材粗磨成一副藥。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服。(補中湯用升麻、柴胡來提升下陷的氣,而這個方子用茯苓、半夏來燥化中焦的痰濕)

歸脾湯,治療因為思慮過度,損傷心脾,導致健忘、心悸、驚慌、失眠、精神疲憊、嗜睡、食慾不振、時常出現白帶不止等症狀。(這個方子補心血來滋養脾,是補其母;調肝氣來疏和下焦,是去除其賊,母氣足,賊氣去,則脾氣健旺,所以叫做歸脾。以前有位真人說,補脾效果不好,應該先補心。這個方子很符合這個觀點)

此方藥材配伍見於《血崩門》的勞傷條。

加味八珍湯,治療婦人氣血兩虛,出現赤白帶下的症狀。

藥材:當歸、川芎、酒炒白芍藥、生地黃、人參、白朮、炒山藥、酒炒杜仲、茯苓、炒香附(各3.75克),炙甘草(1.875克)

服用時,加入烏梅一個、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用水煎煮,飯前溫服。體型肥胖的人,加入半夏;體型瘦弱的人,加入黃柏;如果感到胸腹悶脹,去掉人參,加入砂仁;如果腹痛,去掉人參,加入小茴香、玄胡;冬天服用,加入煨乾薑;如果病程較久,導致元氣下陷,加入升麻、柴胡來提升陽氣。(這個方子是治療婦女疾病的總綱,其中的山藥、杜仲、烏梅,又能補益帶脈的不足,而且加減法也很有道理,應該好好學習應用)

當歸澤蘭丸,治療婦人月經不調、赤白帶下、久不懷孕的症狀。(藥性平和且符合醫理,也可以當做調經的良藥來應用)

藥材:香附子(用很大的香附子一斤,去毛後,分成四份,分別用童便、酒、醋、米泔浸泡四兩,各浸泡一夜,取出曬乾),當歸(酒浸),白芍藥,川芎,熟地黃(酒洗),生地黃(各75克),艾葉,澤蘭葉,白朮(各56.25克),黃芩(37.5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醋糊做成丸藥,如赤小豆大小。每次服用60丸,空腹用白開水或酒送服。

止帶丸(補氣調血,強壯腰腎,藥性溫和且不偏頗,適合氣虛引起的白帶,是補塞的正規方法)

藥材:當歸(酒洗),川芎,白朮,人參,山藥,杜仲(用薑汁、酒炒過,去除絲),香附,破故紙(酒炒),煅牡蠣,椿根皮(酒炒),續斷(各等份),青黛(減半)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蜜做成丸藥,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50丸,空腹用米湯送服。如果腹痛,加入玄胡索、小茴香;體型肥胖的人,加入薑製半夏;體型瘦弱的人,加入酒炒黃柏;冬天服用,加入少許炮乾薑;夏天服用,加入黃柏。(這些加減法也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