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八 (9)
卷之八 (9)
1. 胎水腫滿(即子腫子滿子氣)
產寶論,曰:妊娠腫滿,由臟氣本弱,因妊重虛,土不剋水,血散於四肢,遂致腹脹,手足面目皆浮腫,小便秘澀。陳無擇云:凡婦人宿有風寒冷濕,妊娠喜腳腫,俗呼為皺腳。亦有通身腫滿,心腹急脹,名曰胎水。
白話文:
《產寶論》中記載著,懷孕時出現腫脹、充盈,是因為臟腑的氣本就虛弱,加上懷孕的負擔使得氣血虛弱,土氣無法約束水氣,血液散佈到四肢,導致腹部脹氣,手腳和臉部浮腫,大便乾澀難以排出。
陳無擇說,婦女懷孕前若就有風寒濕氣,會容易出現腳腫,俗稱「皺腳」。也有少部分人全身腫脹、充盈,心腹急促脹滿,這種情況叫做「胎水」。
論曰:凡妊娠之人,無使氣極,若心靜氣和,則胎氣安穩,若中風寒邪氣,及有所觸犯,則隨邪而生病也。凡妊娠經血壅閉以養胎,若忽然虛腫,乃胎中挾水,水血相搏,脾胃惡濕,身之肌肉溫漬,氣弱則肌肉虛,水氣流溢,故令身腫滿也。然其由有自,或因泄瀉下痢,臟腑虛滑,耗損脾胃,或因寒熱瘧疾,煩渴引飲太過,濕漬脾胃,皆能使頭面或手足浮腫也。
白話文:
論曰:凡婦女懷孕期間,不可使心情極度激動,若心情平和、氣息和順,則胎氣安穩。若因中風、寒邪或受到驚嚇等因素,則胎氣會隨邪氣而生病。懷孕期間,經血會淤積以養胎,若突然虛腫,是胎中挾水,水血互相衝擊,脾胃不喜濕,身上的肌肉受濕氣浸漬,氣血虛弱,則肌肉虛浮,水氣四處流竄,所以才會身體腫脹。但引起水腫的原因是有的,有可能是因為腹瀉下痢,臟腑虛弱滑利,損耗脾胃;或是因寒熱瘧疾,煩渴而飲水過多,濕氣浸漬脾胃,這些因素都能使頭面或手足浮腫。
然水漬於胞,兒未成形,則胎多損壞,及臨產日,腳微痛者,乃胞髒水少血多,水出於外,故現微腫,則易生也,宿有寒氣,因寒冷所觸,故能令腹脹滿腫也。
白話文:
如果水份浸漬在胞衣中,嬰兒未成形,則胎兒容易損壞,等到分娩的日子,腳部微微疼痛的,是因胞衣中的污血較多,水份流出到外頭,因此出現輕微的腫脹,因此容易生產,如果體內有宿有寒氣,因寒冷而受刺激,所以會導致腹部脹滿腫脹的情況。
產乳集,論曰: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後,兩足自腳面漸腫腿膝以來,行步艱辛,以至喘悶,飲食不美,似水氣狀,至於腳趾間有黃水出者,謂之子氣,直至分娩方消。此由婦人素有風氣,或衝任經有血風,未可妄投湯藥,亦恐大段甚者,慮將產之際費力,有不測之憂,故不可不治於未產之前也,古方論中少有言者。元豐中,淮南陳景初,名醫也,獨有論治此證,方名初謂之香附散,李伯時名曰天仙藤散也。(子氣者,因子而肝脾氣阻,土遂不能制水,故一香附散足以療之,然不服藥亦無害)
白話文:
《產乳集》中說:懷孕三個月後,胎兒成形,從腳面逐漸腫到小腿和膝蓋,行走艱難,甚至喘不過氣來,飲食不佳,類似水腫的症狀,甚至腳趾間有黃水流出,這就是所謂的"子氣",一直到分娩後才會消退。這是由於孕婦本身就有風氣,或者衝任經有血風,不能隨意服用湯藥,恐怕病情嚴重,分娩時用力過度,會有不可預測的危險,所以在分娩前就要治療。古方的論述中很少提到這種情況。元豐年間,淮南的陳景初是一位名醫,專門研究治療這種疾病,並取名叫"香附散"。李伯時也稱它為"天仙藤散"。(子氣是因胎兒而肝脾氣滯,導致土(脾)不能制水(腎),所以用香附散即可治癒,但如果不服藥,對胎兒也沒有害處)
薛氏,曰:前證若胸滿腹脹,小便不通,遍身浮腫,用鯉魚湯;脾胃虛弱,佐以四君子;若面目虛浮,肢體如水氣,用全生白朮散,如未應,用六君子湯;脾虛濕熱,下部作腫,用補中益氣加茯苓,若飲食失宜,嘔吐泄瀉,用六君子湯;若腿足發腫,喘悶不安,或趾縫出水,用天仙藤散,脾胃虛弱,兼四君子湯,如未應,用補中益氣湯;若脾肺氣滯,用加味歸脾湯,佐以加味逍遙散。
白話文:
薛氏說:前述證狀,若是胸悶、腹脹、小便不通、全身浮腫,可以使用鯉魚湯治療;脾胃虛弱時,輔以四君子湯。若是臉色浮腫、四肢像水腫,可以使用白朮散,若仍然沒有效果,可以改用六君子湯。脾臟虛弱且有濕熱症狀,下半身浮腫,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如果飲食失宜,導致嘔吐、腹瀉,可以用六君子湯治療。如果是腿腳浮腫、呼吸困難、煩悶不適,甚至從趾縫滲出水,可以使用天仙藤散;脾胃虛弱時,可以輔以四君子湯,如果仍無效,可以改用補中益氣湯。若是脾肺氣滯,可以使用加味歸脾湯,輔以加味逍遙散治療。
白朮散,治妊娠面目虛浮,四肢腫如水氣,名曰子腫。(子腫與子氣相類,然子氣在下體,子腫在頭面,須識之)
白話文:
白朮散,用於治療孕婦面部虛浮,四肢腫脹如水腫的疾病,這種病症被稱為「子腫」。(「子腫」和「子氣」的症狀相似,但「子氣」在孕婦的下體,「子腫」在孕婦的面部和頭部,需要區分清楚)
白朮(二錢半),茯苓皮(一錢半),陳皮,生薑皮,大腹皮,桑白皮(各一錢)
白話文:
白朮(2.5 錢),茯苓皮(1.5 錢),陳皮、生薑皮、大腹皮、桑白皮(各 1 錢)
上銼,水煎服,或為細末,每服三錢,米飲調下。本方去白朮名五皮散,或加木香。
木通散,治妊娠身體浮腫,四肢脹急,小便不利。
白話文:
把藥材粗略地切碎,用水煎成藥汁服下,或者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米湯調和後服用。如果把白朮這味藥材去掉,這個方子就叫做「五皮散」,或者可以增加木香這味藥材。
木通,香薷,紫蘇莖葉(各一錢),枳殼(麵炒),檳榔,條芩(各五分),木香,訶子皮(各三分)
白話文:
-
木通:1錢
-
香薷:1錢
-
紫蘇莖葉:1錢
-
枳殼(麵粉炒):5分
-
檳榔:5分
-
條芩:5分
-
木香:3分
-
訶子皮:3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前服。
葶藶散,治妊娠遍身洪腫。(補膽瀉肺,利大腸)
白話文:
將上述材料切碎,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在飯前服用。 葶藶散可以治療懷孕期間全身嚴重水腫的症狀。(此方劑具有補膽、瀉肺和通利大腸的作用)
葶藶子(一兩),白朮(五兩),茯苓,桑白皮,郁李仁(各二兩)
白話文:
葶藶子(60克),白朮(300克),茯苓,桑白皮,郁李仁(各120克)
上為粗末,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服,小便利即瘥。
千金鯉魚湯,治妊娠腹脹滿,或渾身浮腫,小便赤澀。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粗末,加入六升水煎煮至剩下兩升,分三次服用。小便通暢即表示病情好轉。 千金鯉魚湯用於治療孕婦腹部脹滿或全身浮腫、小便色紅且排尿困難的情況。
當歸,白芍藥(各一錢),白茯苓(一錢半),白朮(二錢),橘紅(五分),鯉魚(一尾)
白話文:
-
當歸:1錢
-
白芍藥:1錢
-
白茯苓:1.5錢
-
白朮:2錢
-
橘紅:0.5錢
-
鯉魚:1條
上作一服,將鯉魚(鯉魚治懷妊身腫,及胎氣不安,煮食又下水氣,利小便)去鱗腸,白水煮熟,去魚,用汁一盞半,入生薑三片,煎至一盞,空心服,胎水即下。如未盡,腹悶未除,再合一劑服之。
白話文:
首先製作一劑藥,將鯉魚(鯉魚可治療懷孕期間的身體腫脹,以及胎氣不安,煮食後又有促進下水氣、利小便的功效)去除鱗片和腸子,放入清水中煮熟,撈出魚,保留湯汁一盞半,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一盞,在空腹時服用,胎水即可排出。如果胎水沒有完全排出,腹脹未消,可以再依照相同的劑量和做法再服用一劑。
一方
澤瀉,葶藶(各二兩),茯苓,枳殼,白朮(各六兩)
上銼,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溫二服。
防己湯,治妊娠脾虛,遍身浮腫,腹脹喘促,小便不利。
白話文:
這一方劑包含澤瀉、葶藶(各二兩),茯苓、枳殼、白朮(各六兩)。將這些藥材切碎,加入六升水中煮至剩下二升半,然後分兩次溫服。 防己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脾臟虛弱導致的全身浮腫、腹部脹滿、呼吸困難和小便不暢。
防己(一錢半),桑白皮(炒),紫蘇莖葉,赤茯苓(各二錢),木香(五分)
上銼一服,加生薑四片,水煎服,如大便不通,加枳殼、檳榔。
白話文:
防己(1.5錢),炒過的桑白皮、紫蘇莖葉、赤茯苓(各2錢),木香(0.5錢)
澤瀉散,治妊娠遍身浮腫,上氣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澀,謂之子滿。(子滿,大都在五六月以後,病此氣與腫不同,蓋胎大則腹滿,滿則氣浮,遍身腫,邪無所挾,但一瀉氣利水則愈)
澤瀉,桑白皮(炒),木通,枳殼(麵炒),檳榔,赤茯苓(各一錢半)
上銼一服,加生薑五片,水煎服。
白話文:
澤瀉散,治療懷孕後全身浮腫、上氣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澀,這叫做子滿。(子滿,大多在五月、六月以後發作,這種病的氣與腫不同,大概是胎兒大了,肚子就滿了,滿了則氣上浮,全身浮腫,邪氣沒有什麼依附的地方,只要一瀉氣利水的方法治療就會痊癒)
天仙藤散,治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後,兩足自腳面漸腫至腿膝,行步艱難,喘悶妨食,狀似水氣,甚至足趾間有黃水出者,謂之子氣。
白話文:
天仙藤散,用於治療妊娠三月成胎後,雙足從腳面逐漸腫脹到腿膝,行走困難,喘悶妨礙飲食,狀似水氣,甚至足趾間有黃水流出的情況,這種病症稱為子氣。
天仙藤(洗,略炒,即青木香藤),香附子(炒),陳皮,甘草,烏藥,木香(各等分,一方作木瓜)
上銼,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紫蘇五葉,水煎,日三服,腫消止藥。
白話文:
天仙藤(洗淨、略微炒過,就是青木香藤),香附子(炒過),陳皮,甘草,烏藥,木香(各等分,另一種藥方使用木瓜)
產寶方,療妊娠身腫有水氣,心腹脹滿,小便少。(以下三方,不甚相遠,但郁李與白朮補瀉不同,黃芩與乾薑冷熱不同,而旋覆散結痰,杏仁瀉肺氣,亦略相似,惟在用者審之)
白話文:
產寶方,治療妊娠期間身體腫脹且伴有水腫、心腹脹滿、小便量少。
(以下三種方劑相差不大,但郁李和白朮具有不同的補瀉作用,黃芩和乾薑具有冷熱的性質不同,旋覆散結化痰、杏仁瀉肺氣也略有相似,只是在使用時要仔細辨別)
茯苓(四兩),杏仁,檳榔(各三兩),旋覆花,郁李仁(各一兩)
上為粗末,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通即瘥。
崔氏方,療妊娠體腫有水氣,心腹急滿。
茯苓,白朮(各四兩),旋覆花(二兩),杏仁,黃芩(各三兩)
上細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忌桃、李、雀肉、酢物。
腎著湯,治妊娠腰腳腫。
茯苓,白朮(各二錢),乾薑(炮),甘草(各一錢),杏仁(一錢半)
上㕮咀,水煎服。
子和方,治妊娠從腳上至腹腫,小便不利,微渴。
豬芩五兩為末,以熱水調服方寸匕,日三服。(即仲景豬芩湯法,而服法更巧)
白話文:
茯苓(四兩),杏仁,檳榔(各三兩),旋覆花,郁李仁(各一兩) 將以上材料磨成粗末,用水六升煮至剩二升,去除渣滓,分成三次溫服。當小便通暢時即痊癒。 崔氏方,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身體浮腫且有水氣、心腹部緊脹不適。 將以上材料細切後,用水七升煮至剩二升半,分三次溫服。服用期間避免食用桃子、李子、雀肉和酸味食物。 腎著湯,適用於懷孕期間腰腳浮腫的治療。 茯苓,白朮(各二錢),乾薑(炮製),甘草(各一錢),杏仁(一錢半) 將上述藥材咀嚼碎,然後用水煎煮服用。 子和方,針對懷孕期間從腳到腹部浮腫、小便不通暢以及稍微口渴的情況。 使用豬苓五兩磨成粉末,以熱水調勻後服用一小勺量,每日服用三次。(這是根據仲景豬苓湯的方法調整了更靈活的服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