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二 (3)
卷之二 (3)
1. 治勞傷崩漏
膠艾四物湯,治勞傷血氣,月水過多,或崩漏不止,及妊娠胎氣不安,或因損動,漏血傷胎者,亦宜。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阿膠(炒成珠),艾葉(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銼。水酒各半煎,空心服。(與奇效四物少異,彼用黃芩,此用甘草,彼以水煎,此又半酒,其溫涼不同如此)
當歸芍藥湯,治婦人經脈漏下不止,其色鮮紅,先因勞役,脾胃虛弱,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熱悶亂,惡見飲食,四肢倦怠,大便時泄。
黃耆(一錢半),白朮,蒼朮(泔浸去皮),當歸身,白芍藥(各一錢),陳皮,熟地黃(各五分),生地黃,甘草(炙,各三分),柴胡(二分)(據見證悉屬脾胃氣虛,當用補中益氣為主,今此方不用人參、升麻何也,蒼朮氣悍燥散,其色鮮紅,又何用之?況與地黃同用,豈不為時人所笑!要知古人皆因證立方,但求至理所在,而不必拘方以試病也)
上作一服,水煎,空心熱服。(東垣為一婦人制此方,一服之後,諸證悉去。予族一婦,因勞役下血,每來兩旬不止,醫者拘血熱之說,用四物加芩連,累治不愈。一日血大下,昏迷不醒,急以問予,予用此藥一劑,少頃頓醒,過兩時血遂止,後常用此藥,其病遂不復作。
蓋血虛須兼補氣,嘗譬之血猶水也,氣猶堤也,堤堅則水不橫決,氣固則血不妄行,自然之理也。此藥黃耆最多,白朮次之,所以神效。俗醫不達此理,專用涼藥,不知涼藥傷胃,服久則正氣愈弱,血安得固,故特為表而出之也)
歸脾湯,治婦人思慮傷脾,不能攝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不寐,或心脾傷痛,怠惰嗜臥,不思飲食。(此為氣猶夫也,血猶妻也,血隨氣升,夫唱婦隨之道耳。夫營出中焦,脾胃氣虛,則中氣下陷,是營血失其夫矣,此方益營助脾,而以氣藥為君者,正此意)
人參,黃耆(炒),白朮,白茯苓,當歸,遠志(去心),酸棗仁(炒,各一錢),木香,甘草(炙,各五分),龍眼肉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心脾氣虛氣結者宜之),加柴胡、山梔,名加味歸脾湯。
柏子仁湯,治婦人憂思過度,勞傷心經,不能藏血,遂致崩中下血不止。
柏子仁(炒),香附子(炒),芎藭,鹿茸(燎去毛,酒蒸焙),茯神(去木),當歸(各一錢半)川續斷(二錢),阿膠(炒),遠志(去心,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生薑五片,水煎,空心服。(此《濟生方》也,而立齋加柴、梔以清厥陰之火,以升甲膽之氣。鹿茸乃陰中至陽,陰體而陽用也,非血脫氣衰者不用)
養血平肝散,治大怒經血暴下。
當歸(酒浸),白芍藥(炒),香附(炒黑,各二錢),青皮(醋炒),柴胡,川芎,生地黃(各八分),甘草(五分)
白話文:
膠艾四物湯: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因為勞累損傷導致氣血不足、月經量過多、或是崩漏不止的狀況,以及懷孕期間胎氣不穩、因為損傷或動到胎氣而漏血傷胎的狀況,都適合使用。
藥材包含: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炒過的阿膠(炒成珠狀)、艾葉,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將這些藥材切碎。用水和酒各一半混合煎煮,空腹服用。(這個方子和奇效四物湯稍有不同,奇效四物湯使用黃芩,這個方子則使用甘草;奇效四物湯用水煎煮,這個方子則加入一半的酒,藥性的溫涼有所不同。)
當歸芍藥湯: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婦女經脈漏下不止,顏色鮮紅,通常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脾胃虛弱、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體發熱煩悶、不想吃東西、四肢疲倦、大便稀溏等症狀。
藥材包含:黃耆,一錢半;白朮、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去皮)、當歸身、白芍藥,各一錢;陳皮、熟地黃,各五分;生地黃、炙甘草,各三分;柴胡,二分。(從這些症狀來看,都是脾胃氣虛的表現,應該以補中益氣為主,但這個方子卻沒有使用人參和升麻。蒼朮的藥性強烈而乾燥,顏色鮮紅,為什麼要使用它呢?而且還和地黃一起使用,難道不怕被人嘲笑嗎!要知道,古人開方都是根據病症來決定,只求達到治療的效果,不必拘泥於既有的方子。)
將上述藥材作為一服,用水煎煮,空腹熱服。(這個方子是東垣先生為一位婦人所開,服用一劑後,各種症狀都消失了。我的族人中有一位婦女,因為勞累過度而下血,每次月經來潮都會持續十幾天不止。醫生拘泥於血熱的說法,用四物湯加上黃芩和黃連來治療,但一直都沒有效果。有一天,她突然大量出血,昏迷不醒,緊急來問我。我讓她服用這個方子一劑,很快就清醒過來,過了兩個時辰,血也止住了。後來她經常服用這個方子,病就再也沒有復發。
要知道,虛弱的血必須要同時補氣。我常常比喻說,血就像水一樣,氣就像堤壩一樣,堤壩堅固,水才不會氾濫;氣固,血才不會亂行,這是很自然的道理。這個方子中,黃耆的用量最多,白朮次之,所以效果特別好。現在的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只知道用涼藥來止血,不知道涼藥會傷胃,長期服用會導致正氣越來越虛弱,血怎麼能固守呢?因此特別提出來解釋說明。)
歸脾湯: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婦女因為思慮過度而損傷脾臟,導致脾臟無法攝血,造成血不正常地運行,出現健忘、心悸、驚嚇、失眠,或是心脾疼痛、疲勞嗜睡、不想吃東西等症狀。(這就好像氣是丈夫,血是妻子一樣,血隨著氣上升,這是丈夫唱和,妻子跟隨的道理。丈夫的氣營運在中焦,如果脾胃虛弱,中氣就會下陷,這樣營血就會失去丈夫的約束。這個方子可以益氣養血,以補氣的藥為主,就是這個道理。)
藥材包含:人參、炒黃耆、白朮、白茯苓、當歸、遠志(去心)、炒酸棗仁,各一錢;木香、炙甘草,各五分;龍眼肉。
將這些藥材切碎,加入三片生薑和一顆紅棗,用水煎煮服用。(對於心脾氣虛、氣結的患者特別適合。)若加入柴胡和山梔,就稱為加味歸脾湯。
柏子仁湯: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婦女因為憂思過度、勞傷心經,導致心臟無法藏血,而出現崩漏下血不止的狀況。
藥材包含:炒柏子仁、炒香附子、川芎、鹿茸(燒去毛後,用酒蒸過再烘乾)、茯神(去木)、當歸,各一錢半;川續斷,二錢;炒阿膠、遠志(去心),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將以上藥材作為一服,加入五片生薑,用水煎煮,空腹服用。(這個方子出自《濟生方》,而李東垣在此基礎上加入了柴胡和山梔來清瀉肝火,並升提肝氣。鹿茸是陰中至陽之物,屬陰體而陽用,不是血脫氣衰的情況,不宜使用。)
養血平肝散: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因為大怒而導致經血突然大量流下的情況。
藥材包含:酒浸過的當歸、炒白芍藥、炒黑的香附,各二錢;醋炒的青皮、柴胡、川芎、生地黃,各八分;甘草,五分。
將這些藥材切碎,用水煎煮,飯前服用。(因為大怒而使用這個方子,所以說是平肝。香附、青皮、柴胡、芍藥、甘草、川芎可以緩解肝氣、疏解肝鬱、升提肝氣;當歸、生地黃可以養血榮肝。但這個方子著重於大怒導致的病症,所以處方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