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4)

1. 論痰積用吐下

子和,云:戴人過譙,遇一卒,說出妻事,戴人問其故。答曰:吾婦為室女時,心下有冷積如覆杯,按之如水聲,以熱手熨之如冰,娶來已十五年矣,恐斷我嗣,是故棄之。戴人曰:公勿黜也,如用我藥,病可除,孕可得(知脈病相應,故病可除,子可得)。卒從之,戴人診其脈沉而遲,尺脈洪大而有力,非無子之候也,可不逾年而孕。其良人笑曰:試之。先以三聖散吐涎一斗,心下平軟,次服白朮調中湯五苓散,後以四物湯和之,不再月氣血合度,數月而娠一子。戴人嘗曰:用吾此法,無不子之婦。此言不誣。(三聖散用防風、瓜蒂各三兩,黎蘆一兩為粗末,以齏汁煎服,制煎法詳見《儒門事親》。白朮調中湯,用白朮、茯苓澤瀉橘紅各半兩,甘草一兩,乾薑、官桂、砂仁藿香各二錢半,為末,白湯化,蜜調服二錢,無時。)陽夏張主簿之妻,病肥氣初如酒杯大,發寒熱,十五餘年,後因性急悲感,病益甚,惟心下三指許無病,滿腹如石片,不能坐臥,針灸匝矣,徒勞人耳。乃邀戴人診之曰,此肥氣也,得之季夏戊己日,在左脅下,如覆杯,久不愈,令人發痎瘧,瓜蒂散吐之,魚腥黃涎約一二缶,(魚腥黃涎,能發濕熱,用法痛快)至夜繼用舟車丸通經散投之,五更,黃涎膿水相半五六行,凡有積處皆覺痛,後用白朮散當歸散和血流經之藥,如斯湧泄,凡三次愈。(瓜蒂散、舟車丸,方見雜病傷食痰飲二門。通經散,用橘紅、當歸甘遂,以麵包不令透水,煮百餘沸,用冷水浸過,去面曬乾,三味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臨臥溫淡酒調下。白朮散,白朮、黃芩、當歸各等分為末,每服二三錢,水煎食前眼。當歸散,當歸、杜蒺藜等分為末,米飲調服,食前。此吐下兼施,且甘遂等逐水太峻,用者審之。)

白話文:

戴人說:曾經有一位戴姓人士,在橋上遇到一位士兵,士兵正說著自己妻子無法懷孕的事,戴人就問他原因。士兵回答說,我的妻子在未嫁之前,就覺得心下有冷氣積聚著,彷彿一個倒扣的杯子,用手按下去有水聲,用熱手熨燙她的心下時就像冰塊一樣,自從娶她回來已經十五年了,擔心她會斷了我的香火,因此將她遺棄了。戴人說,你不要放棄她,如果用我的藥方來治療,她的病可以治好,而且可以生孩子(戴人根據士兵的脈象,知道士兵的妻子並非無法生育,所以說她的病可以治好,也能生孩子)。士兵聽從戴人的建議,戴人診斷出士兵妻子的脈象沉穩而緩慢,尺脈洪大而有力,這並不是沒有子嗣的徵兆,不超過一年就可以懷孕。士兵聽了笑了說,那我就試一試吧。一開始用三聖散讓她吐痰涎一斗,心下變得平穩柔軟,接下來服白朮調中湯和五苓散,最後用四物湯來調和氣血,不到一個月,氣血就已調和,幾個月後就懷孕生下了一個兒子。戴人曾經說,用我的這個方法,沒有不生孩子的婦女。這句話一點也不假。(三聖散的用法:防風、瓜蒂各三兩,黎蘆一兩,研磨成粗末後,用齏汁煎煮服用,煎煮的方法詳見《儒門事親》。白朮調中湯的用法:白朮、茯苓、澤瀉、橘紅各半兩,甘草一兩,乾薑、官桂、砂仁、藿香各二錢半,研磨成粉末後,用白湯沖泡,加蜂蜜調和後服用二錢,不拘時間。)

陽夏張主簿的妻子,罹患肥氣,最初的症狀如酒杯般大小,發作時會寒熱交替,已經十五年了,後來因為性情急躁,加上悲傷感觸,病情加重,只有心下三指寬的地方沒有病痛,滿肚子像石片一樣,無法坐臥,針灸都已經試過了,卻都徒勞無功。於是,請來了戴人診治,戴人說,這就是肥氣,發病時間是在季夏戊己日,在左脅下,像一個倒扣的杯子一樣,長久不治,會讓人發高燒、發瘧疾,用瓜蒂散讓她把痰涎吐出來,大約吐了一兩罐魚腥色的黃痰(魚腥色的黃痰,能發出濕熱,用藥的方式很痛快),到了晚上再用舟車丸、通經散投服,到了五更天,吐出了黃痰和膿水,交替出現了五六次,凡是有積聚的地方都覺得疼痛,後來用白朮散、當歸散和血流經的藥,這樣吐下三次就治好了。(瓜蒂散、舟車丸的方子,請參閱雜病傷食痰飲二門。通經散的用法:橘紅、當歸、甘遂,用麵麵包著,不要讓水滲透進去,煮沸一百多次,用冷水浸泡過,去掉麵粉曬乾,三味藥等分,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睡前用溫淡酒沖服。白朮散的用法:白朮、黃芩、當歸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三錢,用白開水煎煮後,於飯前服用。當歸散的用法:當歸、杜蒺藜等分研磨成粉末,用米湯調和服用,於飯前服用。這種方法是吐法和下法同時並用,而且甘遂等藥逐水太過峻烈,服用時要謹慎。)

2. 脈法

脈經,曰:婦人疝瘕積聚,脈弦急者生,虛弱者死。少陰脈浮而緊,緊則疝瘕,腹中痛,半產而墮傷,浮則亡血,惡寒絕產。

白話文:

《脈經》中提到,婦女的疝氣、瘕積聚等疾病,脈搏弦緊的可以活命,脈搏虛弱的就會死亡。少陰脈浮起而緊,緊的話就有疝氣、瘕積聚,腹中疼痛,月經中期前後墮胎或分娩的傷害,脈浮就是失血,畏寒及中斷生育。

3. 通治諸積

開鬱正元散,治痰飲血氣,鬱結食積,氣不升降,積聚脹痛。宜此利氣行血,和脾消導。

白話文:

開鬱正元散,這個藥方用於治療痰飲血氣,鬱結食積,氣不升降,積聚脹痛。適合用於疏通氣血,調和脾胃,消導食物積滯。

白朮陳皮青皮香附山楂海粉桔梗茯苓砂仁,玄胡索,神麯(炒),甘草(炙,各等分)

白話文:

白朮、陳皮、青皮、香附、山楂、海粉、桔梗、茯苓、砂仁、玄胡索、神麯(炒)、甘草(炙),各等份。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每服一兩,生薑三片,水煎服。(按此諸藥方,治氣血痰食平和之劑,海粉不入煎,若作丸更佳)

白話文:

將藥材以上銼的方法切碎,加入生薑,加水煎煮,每次服用一兩,生薑三片,加水煎煮服用。(這些藥方,治療氣血痰食平和的疾病,海粉不加入煎煮,如果製成藥丸則更好。)

大七氣湯,治積聚癥瘕,隨氣上下,心腹絞痛,上氣窒塞,小腹脹滿,大小便不利。(此惟病氣形氣俱實者可用,總重在隨氣上下句,若氣鬱生火者忌之)

白話文:

大七氣湯,治療積聚、癥瘕,隨着氣的流動而上下遊走,心腹絞痛、上氣窒塞、小腹脹滿,大小便不利。(此方藥性強勁,只有病氣和體內元氣都很足的情況下才適用,關鍵在於隨着氣的流動而上下遊走這一句,如果氣鬱化火的人忌用)

三稜,蓬朮(各煨切),青皮(去白),陳皮(去白),香附(炒),藿香葉益智仁,桔梗,肉桂(不見火),甘草(炙,各七錢半)

白話文:

  • 京三稜:又名川芎,為中藥材的一種,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 蓬朮:又名白朮,為中藥材的一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功效。

  • 青皮:又名橘皮,為中藥材的一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陳皮:又名橘紅,為中藥材的一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香附:又名益母草,為中藥材的一種,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

  • 藿香葉:又名藿香,為中藥材的一種,具有解暑化濕、理氣止痛的功效。

  • 益智仁:又名益智子,為中藥材的一種,具有補腎益智、健脾開胃的功效。

  • 桔梗:為中藥材的一種,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的功效。

  • 肉桂:又名桂皮,為中藥材的一種,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 甘草:又名甜草,為中藥材的一種,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的功效。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溫服。

助氣丸,治三焦痞閉,胸膈滿悶,氣不流通,蘊結成積,痃癖氣塊,並皆治之。

白話文:

《助氣丸》,治療三焦痞閉,胸膈滿悶,氣不流通,蘊結成積,痃癖氣塊。無論哪種,都能治癒。

京三稜,蓬朮(以上二味,各用濕紅包,灰火中煨透切片,各二斤),青皮(去白),陳皮(去白),白朮(各十五兩),枳殼(麩炒去穰),檳榔木香(各十兩)

白話文:

京三稜、蓬朮(以上兩種藥物,各裝入用濕紅包,以灰火中烘烤透切成薄片,各二斤),青皮(去除白色部分),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白朮(各十五兩),枳殼(用麩炒去除內皮),檳榔,木香(各十兩)。

上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滾水下。(此方削堅積、破滯氣,雖用白朮為佐,而氣虛者,不可輕服)

勝紅丸,治脾積氣滯,胸膈滿悶,氣促不安,嘔吐清水,丈夫酒積,女人脾血積,小兒食積,(胃寒氣實者可用)

白話文:

勝紅丸,用於治療脾胃積滯、氣滯,引起胸膛、橫膈部位飽脹、悶熱,喘不過氣、坐立不安,嘔吐清水,男人喝酒過多,女人脾血積滯,小孩吃積食,(胃寒氣實的患者也可以服用)。

京三稜,莪朮(二味同醋煮),青皮,陳皮,乾薑(炮),良薑(炒,各一兩),香附子(淨炒,二兩)

白話文:

京三稜、莪朮(此兩味藥材均以醋煮)、青皮、陳皮、乾薑(炮製過的)、良薑(炒過的,各一兩)、香附子(淨炒過的,二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虛者,以補藥下之(用藥巧處)。一方加神麯、麥芽

白話文:

製成藥粉,用醋糊做成丸藥,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湯送下。如果患者虛弱,則用補藥送下(這是用藥的技巧)。另一種藥方中加入了神曲和麥芽。

三稜煎,治婦人血瘕血癥,食積痰滯。

三稜,莪朮(各一兩),青皮(去白),半夏(湯泡七次),麥芽(炒,各二兩)

上用好醋六升,煮乾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醋湯下(此在氣行血流,痰消食消也,妙在用醋之多)。痰積薑湯下。

白話文:

用上好的醋六升,煮到醋乾了,搗成粉末,和醋和成丸,每個丸子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淡醋湯送服(這個方法適用於氣血運行不暢,痰多食積的症狀,妙在用醋的多)。痰積可以用薑湯送服。

香稜丸,治一切積聚,破痰癖,消癥塊。

木香,丁香(各半兩),枳殼(麵炒),三稜(酒浸一夕),莪朮(細銼,每一兩用巴豆三十粒去殼同炒,待巴豆黃色,去巴豆不用),青皮(制),川楝子肉,蘹香(炒,各等分)

白話文:

  • 木香,丁香(各120克)

  • 枳殼(炒熟)

  • 三稜(浸泡於酒中一晚)

  • 莪朮(研磨成細粉,每60克加入30粒巴豆,去殼並一同炒至巴豆呈黃色,然後取出巴豆)

  • 青皮(處理過)

  • 川楝子肉

  • 蘹香(炒熟,以上成分各等份)

上為末,醋煮,(此溫行之法,峻而不猛,行而得中,妙在用醋)麵糊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姜鹽湯或溫酒下,無時。

白話文:

研成細末,用醋煮,(這種溫行的方法,強烈而不猛烈,運行得當,妙在用醋)用麵糊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外層包裹硃砂,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鹽湯或溫酒送服,不限時間。

大硝石丸,治七癥八瘕,聚結痞塊,及婦人帶下絕產,腹中有癥瘕者,當先下。此藥但去癥瘕,令人不困。(凡消塊俱用熱藥行氣削堅之劑,而此方又以補中寓消,真千金方也,用者試之)

白話文:

大硝石丸,可以治療七種癥狀和八種瘕積,以及聚集的痞塊,還有婦女帶下、絕產,以及腹部中有癥瘕的患者,應該先服用此藥。這種藥可以去除癥瘕,讓患者不會感到睏倦。(治療腫塊的所有藥方都採用溫熱藥物來行氣和削弱堅硬的塊狀物,而這個藥方還加入了補益中氣的藥物,真是千金難得的藥方,服用過的人可以試驗一下。)

硝石(三兩),大黃(四兩),人參,甘草(各一兩)

白話文:

  • 硝石:三兩

  • 大黃:四兩

  • 人參:一兩

  • 甘草:一兩

上為末,以三年苦酒三升,置銅石器中,先用大黃微火熬微沸,常攪不息,至七分,入余藥復熬成膏,至可丸即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三日一服。婦人服之,或下如雞肝,或如米泔、赤黑等物二三升,後忌風冷。

白話文:

將藥方研磨成粉末,然後用三升三年份的苦酒,放置在銅或石器皿中。首先用大黃以小火稍微熬煮至微沸,並且不斷攪拌,煮到只剩下七分時,加入其他的藥材一起熬煮至膏狀。當藥膏可以製成丸狀時,將其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以米湯送服,每三天服用一次。女性服用時,可能會排出如雞肝、米泔或赤黑色等物質,總共二、三升。服用後應忌食風寒食物。

阿魏膏,治一切痞塊。

羌活獨活,元參,官桂,赤芍藥,穿山甲生地黃,大黃,白芷天麻,兩頭尖(各五錢),紅花(四錢),木鱉子(十粒,去殼),槐柳桃枝(各三錢),亂髮(雞子大一團)

白話文:

羌活,獨活,元參,官桂,赤芍藥,穿山甲,生地黃,大黃,白芷,天麻,兩頭尖(各五公克),紅花(四公克),木鱉子(十顆,去殼),槐柳桃枝(各三公克),亂髮(雞蛋大小一團)

上用香油二斤四兩,煎黑去渣入發,煎發化,仍去渣,徐下黃丹煎,軟硬得中,入芒硝阿魏、蘇合油、乳香沒藥各五錢,麝香三錢,調勻,即成膏矣。攤貼患處,鋪平半指厚,以紙蓋,用熱熨斗熨良久,如硝耗,再加熨之,二時許,方貼膏藥。

白話文:

先將香油二斤四兩煎至發黑後,去除渣滓,繼續煎煮至油發出香味,再去除渣滓,慢慢加入黃丹煎熬,直到軟硬適中,再加入芒硝、阿魏、蘇合油、乳香、沒藥各五錢,麝香三錢,全部攪拌均勻,即成為膏藥。將膏藥平攤貼敷於患處,厚度約半個手指,用紙蓋上,再用熱熨斗熨燙良久,如果芒硝消耗殆盡,再繼續熨燙,約莫過兩個時辰,才貼上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