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二 (5)
卷之二 (5)
1. 治血澀經閉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五丸,甚者十丸。如血枯經閉者,用四物湯送下。一方加虻蟲半錢,水蛭一錢。
大黃膏(一名將軍丸),治婦人乾血氣。
川大黃四兩為末,用釅醋熬成膏子,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酒化開,臨臥溫服。大便利一二行,紅脈自下,是調經之仙藥也。(乾血氣者,熱也,故用大黃一味,解熱通經,其加當歸頭、香附者,一榮血,一調氣也,在人自擇之)一方加當歸頭,一方加香附二兩,童便浸炒為末,入膏丸桐子大,熱酒下四十丸。
聖惠方,治婦人月水澀滯不快,結成瘕塊,脹大欲死。(單行血脈最穩當)
馬鞭草根苗五斤銼細,水五斗,煎至一斗,去渣,別以淨器盛,熬成膏,食前溫酒調下半匙。
通經丸,治婦人室女月候不通,或成血瘕。
當歸,桂心,青皮,乾薑(炒),川椒(炒去汗),川烏(炮),蓬莪朮,乾漆(炒煙盡),大黃(炮),桃仁(去皮尖炒,各等分)
上為末,先將四分用米醋熬成膏,和餘六分成劑,臼中杵,丸如桐子大,曬乾。每服二十丸,用淡醋湯下,加至三十丸,溫酒亦得,空心食前服。(此方類聚大熱之藥,非因寒凝氣滯、血結成瘕者,不可服)。濟生方去川烏,加紅花。(本草入雞子清同丸,畏漆,入腸胃生瘡也)
以上諸方俱重劑,隨寒熱斟酌用。
白話文:
治療血澀經閉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和成糊狀,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酒送服五顆,情況嚴重者可服十顆。如果是因為血枯導致的經閉,則改用四物湯送服。有一個方子會加入虻蟲半錢,水蛭一錢。
大黃膏(又名將軍丸),治療婦女因血瘀氣滯導致的閉經。
將四兩大黃研磨成粉末,用濃醋熬成膏狀,做成如雞頭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顆,用酒化開,睡前溫服。服用後會排出一兩次大便,之後會排出瘀血,是調理月經的良藥。(乾血氣是因為熱,所以只用大黃來解熱通經。如果加入當歸頭或香附,則分別具有滋養血和調理氣的作用,可以依個人情況選擇)。另有一個方子會加入當歸頭,還有一個方子會加入香附二兩,用童子尿浸泡後炒乾磨成粉,再加入膏中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用熱酒送服四十顆。
聖惠方,治療婦女月經不暢,導致腹部結成腫塊,脹痛欲死。(此方能穩妥地活血通經)。
將五斤馬鞭草根莖切碎,用水五斗煎煮至剩下一斗,濾去藥渣,將藥汁倒入乾淨的容器中,熬成膏狀,飯前用溫酒調服半匙。
通經丸,治療婦女或未婚女子月經不通,或形成血腫。
將當歸、桂心、青皮、乾薑(炒)、川椒(炒至無汗)、川烏(炮製)、蓬莪朮、乾漆(炒至無煙)、大黃(炮製)、桃仁(去皮尖炒,各等份)研磨成粉末。先取四成藥粉,用米醋熬成膏狀,與剩餘六成藥粉混合均勻,在臼中搗成泥,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曬乾。每次服用二十顆,用淡醋湯送服,可以增加到三十顆,用溫酒送服也可以,最好是空腹飯前服用。(此方所用的都是性熱的藥材,不是因為寒氣凝結、氣滯血瘀造成的經閉,不可服用)。《濟生方》則去除了川烏,加入了紅花。(有本草記載,此方藥丸可加入雞蛋清同製,但畏懼漆,漆會進入腸胃引起生瘡)。
以上這些藥方都屬於藥力較強的方劑,應根據個人體質的寒熱情況酌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