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4)

1. 治血澀經閉

桃奴飲子,治婦人室女月經不通,漸成脹滿,及治男子墜馬跌撲損傷,以致瘀血停積,欲成血蠱病者,悉皆治之。

桃奴(桃樹上嫩桃干朽不落者,冬月及正月收),鼠糞(即雄鼠糞也,兩頭尖者是),玄胡索,五靈脂,肉桂,香附子,砂仁,桃仁(去皮尖,另研,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下。(類濁陰之物,以破汙積之血,佐溫熱之味,以行停滯血氣,蓋為氣血流也)

萬病丸,治經事不來,繞臍寒疝痛。

乾漆(杵碎炒煙盡,須青白,如此一時),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乾,各一兩)

上為末,以生地黃汁一升,入二藥末,銀器內慢火熬,(妙在以生地汁熬破血藥,大有見解)可丸即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丸,空心米飲或酒下。

以上諸方俱輕劑,隨寒熱選用。

通經丸,治經閉不通,及血塊疼痛。(不用虻蟲、水蛭、斑蝥之類,是重劑中之輕者,最穩)

歸尾,桃仁(去皮尖),大黃(煨),牡丹皮,乾漆(炒煙盡),肉桂,牛膝,莪朮(各一兩),三稜(醋炒,五錢),麝香(八分)

上為末,皂角五錢,芫花二錢,水煎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

產寶方,治月經不通,腹中痛。

牛膝(六分),大黃,桃仁(去皮尖,炒),細辛(各五分),川芎,當歸(各四分),水蛭(三分,糯米炒黃,水蛭須炒十分焦,蓋生則害人也)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

千金桃仁煎,治血積癥瘕,月水不行。(此涼行之劑,血因熱結者宜之)

大黃(濕紙裹煨),桃仁(去皮尖,炒),朴硝(各二兩),虻蟲(一兩,去足翅炒黑)

上為細末,醋二升半,銀石器中,慢火熬膏,卻入大黃、虻蟲、桃仁末,不住攪,度可丸,卻入朴硝再攪,良久出之,丸如桐子大。五更初,溫酒下五丸。至日午取下如赤豆汁雞肝蝦蟆衣樣,候鮮紅住,仍以調氣藥補之。

和血通經丸,治婦人經水凝滯不行,腰背臍腹疼痛,漸成血塊。(按方廣云:月候不通,有血滯者、血枯者。此方用之於血滯則可,用之於血枯是求千金於乞丐矣,審之)

芍藥(一兩),當歸,木香,肉桂,乾漆(炒煙盡),五靈脂,大黃,廣朮(煨,各半兩),水蛭(炒,二錢半),虻蟲(三十四個去頭足翅,焙)(蛭虻皆蝕血,故用之以破堅,苟非血塊,不宜用),桃仁(二十七個,湯浸,去皮尖)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食前醋湯或酒下二十丸。

斑蝥通經丸,治經候閉塞,亦治乾血氣。

班蝥(二十個,糯米炒)(斑蝥大毒之物,服之能令小便秘澀不通,以木香、滑石解之。然云乾血氣,則當先以血藥潤之,不宜輕服此類,致乾澀),桃仁(四十九個,炒),大黃(錦紋者,五錢)

白話文:

桃奴飲子: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婦女或少女月經不來,逐漸腹脹的狀況,也可以治療男子因為跌打損傷導致瘀血停積,快要形成血蠱病的人。

藥材包含:桃奴(桃樹上嫩桃乾枯後不掉落的,冬月或正月採收),鼠糞(雄鼠的糞便,兩頭尖的),玄胡索,五靈脂,肉桂,香附子,砂仁,桃仁(去皮尖,另外研磨,每種藥材的份量相同)。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溫酒調服。(因為這些藥材偏向濁陰之物,可以破除積聚的瘀血,再加上溫熱的藥材,可以幫助停滯的氣血運行,讓氣血流通。)

萬病丸: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月經不來,以及繞著肚臍周圍的寒疝疼痛。

藥材包含:乾漆(搗碎後炒到冒煙,要呈現青白色),牛膝(去掉莖葉,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再烘乾,每種藥材的份量都是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生地黃汁一升,放入兩種藥粉中,在銀製的容器內用小火熬煮。(妙用之處在於用生地黃汁熬煮破血的藥材,很有見解)熬到可以搓成丸狀,搓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丸,空腹用米湯或酒送服。

以上這些藥方都是輕劑,可以根據病人的寒熱狀況來選擇使用。

通經丸: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月經不通,以及血塊疼痛。(這個藥方沒有使用虻蟲、水蛭、斑蝥等比較強烈的藥材,是在重劑中比較溫和的,效果也比較穩定。)

藥材包含:當歸尾,桃仁(去皮尖),大黃(煨過),牡丹皮,乾漆(炒到冒煙),肉桂,牛膝,莪朮(每種藥材的份量都是一兩),三稜(用醋炒過,五錢),麝香(八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皂角五錢,芫花二錢,用水煎成糊狀做成藥丸,大小如同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

產寶方: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月經不來,腹部疼痛。

藥材包含:牛膝(六分),大黃,桃仁(去皮尖,炒過),細辛(每種藥材的份量都是五分),川芎,當歸(每種藥材的份量都是四分),水蛭(三分,用糯米炒黃,水蛭要炒到非常焦,因為生的水蛭對人體有害)。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蜜做成藥丸,大小如同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

千金桃仁煎: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血積腫塊,月經不來。(這個藥方是偏涼性的藥劑,適合因熱導致血結的人使用。)

藥材包含:大黃(用濕紙包裹煨過),桃仁(去皮尖,炒過),朴硝(每種藥材的份量都是二兩),虻蟲(一兩,去掉足和翅膀炒黑)。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加入醋二升半,在銀製或石製的容器中用小火熬成膏狀,再放入大黃、虻蟲、桃仁的粉末,不停攪拌,等到可以搓成藥丸時,再放入朴硝攪拌,過一會兒取出,搓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五更初(凌晨三點到五點),用溫酒送服五丸。等到中午排出像赤豆汁、雞肝、蝦蟆衣一樣的血塊時,如果鮮紅的狀況停止,再用調氣的藥物來補養身體。

和血通經丸: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婦女月經停滯不來,腰背、肚臍周圍疼痛,逐漸形成血塊。(按古籍廣方記載:月經不通的原因有血瘀和血枯。這個藥方適用於血瘀的情況,如果用於血枯則沒有效果,需要仔細辨別。)

藥材包含:芍藥(一兩),當歸,木香,肉桂,乾漆(炒到冒煙),五靈脂,大黃,廣朮(煨過,每種藥材的份量都是半兩),水蛭(炒過,二錢半),虻蟲(三十四個,去掉頭、足和翅膀,焙乾)(水蛭和虻蟲都是蝕血的藥材,因此用來破除堅硬的血塊,如果不是血塊就不適合使用),桃仁(二十七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藥丸,大小如同桐子。飯前用醋湯或酒送服二十丸。

斑蝥通經丸: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月經閉塞,也治療因血乾導致的氣滯。(斑蝥是有劇毒的藥材,服用後可能導致小便困難,可以使用木香、滑石來解毒。但是提到血乾的氣滯,應該先用補血的藥材來滋潤,不適合輕易服用這類藥物,以免導致更加乾燥澀滯。)

藥材包含:斑蝥(二十個,用糯米炒過),桃仁(四十九個,炒過),大黃(帶有錦紋的,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