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十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 (7)

1. 產後陰下有物脫出產腸不收

硫黃,烏賊魚骨(各半兩)(硫黃、烏賊溫而固脫也),五味子(二錢半)

上為末,摻患處,日三易。

烏椒湯,治陰下挺出。(溫法)

蜀椒(一方不用此味),烏頭,白及(各半兩)

上為末,以方寸匕綿裹,納陰中入三寸,腹中熱易之,一日一度,明旦乃復著,七日愈。

寸金散,治婦人子腸下不收。(溫澀清涼,妙妙)

蛇床子,龍腦,葫蘆巴,紫梢花(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五七錢,煎水半碗,淋洗之,三二遍為效。

復元湯,治產後子宮不收。

荊芥穗,藿香葉,臭椿皮(各等分)

上㕮咀,煎湯熏洗,子宮即入。

一方,有臨產子腸先出,產後腸不收,名曰盤腸獻花產。

治法:命產母仰臥,卻用好米醋半盞和新汲水七合,攪勻,忽噀產母面或背,每一噀令一縮。三噀三縮,腸則盡收,此良法也。

一方,產腸出,俗用冷水噀母面,其腸自收,此法虛弱之人切不可用。恐驚怯成病,或即脫絕,以此方治之。

用蓖麻子四十粒(一方云十四粒),去殼研爛,塗產母頭頂。自能收上,如收了,即以水洗去頂上蓖麻。

又方,治腸出久而不收,為風吹乾,不能收者。

以磨刀水少許火上溫過,以潤盤腸,仍煎好磁石湯一杯,與產母飲之,自收。(取意)

丹溪方,治產後腸不收。

用香油五斤煎熱,盛盆俟溫,坐油盆中。約一頓食時,以皂角末吹入鼻中,嚏作立上,妙。(有法)

雜方,治盤腸產。

半夏為末,搐鼻中,腸自上。(取嚏之義)

一方,全蠍不拘多少為末,口噙水,鼻內搐之,立效。

一方,以大紙捻蘸香油,點燈吹滅,以熏產母鼻中,腸即上。

雜方,治產後陰腫下脫。

鐵精羊脂二味攪令稠,布裹炙熱熨,推納之。

一方,用枳殼二兩,去穰銼碎,煎湯溫浸,良久即入。

一方,用人尿,燒酒調下方寸匕。

一方,腸出,盛以潔淨漆器,濃煎黃耆湯浸之,腸即上。

一方,蛇蛻、蛇床子二味炒熱,布裹熨患處,亦治產後陰痛。

一方,單用蛇床子一升,炒熱,帛裹熨患處,亦治產後陰痛。

一方,燒兔頭末,敷之。

一方,以溫水洗軟,卻用雄鼠糞燒煙燻入。

灸法,治產後陰脫,灸臍下橫紋二七壯。

一法,婦人陰挺出,四肢淫濼,身悶,少海主之。(一作照海)

一法,婦人胞胎門落頹不收常濕,灸神闕、玉泉(五十壯)、陰交。(臍下一寸指縫中,灸五十壯,三報)

又法,玉泉旁開三寸。(灸隨年壯,三報)

一法,女人陰門冷腫,灸歸來。(三十壯)

白話文:

產後陰道有異物脫出,子宮和腸道無法收回

外用散劑:

將硫磺和烏賊骨(各半兩,硫磺和烏賊骨性溫,有固脫作用),以及五味子(二錢半)一起磨成粉末,敷在患處,一天更換三次。

烏椒湯:

此方用於治療陰道有異物脫出的情況。(使用溫熱的方法) 將蜀椒(有的方子不用這個藥材)、烏頭和白及(各半兩)一起磨成粉末,用一小勺的量,用棉布包好,塞入陰道內三寸深,腹部感到溫熱時更換,一天一次,隔天早上取出,使用七天即可痊癒。

寸金散:

此方用於治療婦女子宮下垂無法收回。(具有溫熱、收澀、清涼的功效,效果極佳) 將蛇床子、龍腦、葫蘆巴和紫梢花(各等份)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用半碗水煎煮,用藥液淋洗陰部,清洗兩三次就會見效。

復元湯:

此方用於治療產後子宮無法收回。 將荊芥穗、藿香葉和臭椿皮(各等分)切碎,煎煮成湯藥,用藥湯熏洗,子宮就會自行歸位。

其他方法:

  • 方法一: 若在生產時腸子先跑出來,或產後腸子無法收回,稱為「盤腸獻花產」。 治療方法:讓產婦仰臥,用半杯好米醋混合七合新打的水,攪拌均勻,然後突然噴在產婦的臉上或背上,每噴一次,腸子就會收縮一些。噴三次,腸子就會完全收回。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 方法二: 產後腸道脫出,民間習慣用冷水噴產婦的臉,腸道就會自行收回。但是這個方法對於體質虛弱的人絕對不能用,以免驚嚇導致疾病,甚至造成脫肛,所以用以下方法治療: 用蓖麻子四十粒(有的方子說是十四粒),去殼搗爛,塗在產婦的頭頂上。腸子就會自行收回,收回後,立即用水洗去頭頂上的蓖麻。

  • 方法三: 若腸道脫出很久無法收回,因風吹乾而無法收回,可以用少許磨刀水加熱,潤濕脫出的腸子,再煎煮一杯好的磁石湯,讓產婦喝下,腸道就會自行收回。(取其收斂之意)

  • 方法四: 這是朱丹溪的方子,用於治療產後腸道無法收回。 用五斤香油加熱,倒入盆中,待油溫稍降後,讓產婦坐在油盆中,約一頓飯的時間,再將皂角末吹入產婦鼻中,讓她打噴嚏,腸子就會立刻收回,效果很好。(此方法確實有效)

  • 方法五: 其他方法,用於治療盤腸產。 將半夏磨成粉末,吹入鼻中,腸子就會自行收回。(取其打噴嚏之意)

  • 方法六: 將全蠍磨成粉末,用口含水,將藥粉吹入鼻中,立即見效。

  • 方法七: 用大紙捻沾上香油,點燃後吹滅,用煙熏產婦的鼻孔,腸子就會立刻收回。

其他方法,用於治療產後陰部腫脹脫出:

將鐵精和羊脂攪拌均勻成稠狀,用布包好,加熱後熱敷,並將脫出物推回。

  • 方法一: 用枳殼二兩,去瓤切碎,煎湯溫熱浸泡,過一會兒脫出物就會收回。
  • 方法二: 用人尿和燒酒調和,服用一小勺。
  • 方法三: 如果腸道脫出,用乾淨的漆器盛著,用濃煎的黃耆湯浸泡,腸道就會收回。
  • 方法四: 將蛇蛻和蛇床子兩種藥材炒熱,用布包好熱敷患處,也可以治療產後陰部疼痛。
  • 方法五: 單獨用一升蛇床子炒熱,用布包好熱敷患處,也可以治療產後陰部疼痛。
  • 方法六: 將兔頭燒成灰,敷在患處。
  • 方法七: 先用溫水將患處洗軟,然後用雄鼠糞燒煙燻入。

灸法:

用艾灸治療產後陰道脫垂,灸肚臍下橫紋處,每次灸十四壯。

  • 方法一: 婦女陰部脫出,四肢無力,身體悶熱,可灸少海穴(也叫照海穴)。
  • 方法二: 婦女胞胎門脫垂,無法收回且常濕,可灸神闕穴、玉泉穴(灸五十壯)、陰交穴(臍下一寸,手指寬處,灸五十壯,灸三次)。
  • 方法三: 玉泉穴旁開三寸處(艾灸的次數隨著年齡增加,灸三次)。
  • 方法四: 婦女陰部冷腫,可灸歸來穴(灸三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