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十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 (5)

1. 大便出血

薛氏,曰:產後便血,或飲食起居,或六淫七情,以致元氣虧損,陽絡外傷。治法:若因膏粱積熱,用加味清胃散;若因淳酒濕毒,葛花解酲湯;若因怒動肝火,加味小柴胡湯;若因鬱結傷脾,加味歸脾湯;若因思慮傷心,妙香散;若因大腸風熱,四物加側柏、槐花;若因大腸血熱,四物加芩、連、槐花;若因腸胃虛弱,六君加升麻、柴胡;若因腸胃虛寒,六君加肉蔻、木香;若因元氣下陷,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若因胃氣虛弱,用六君、升麻;若因血虛,用四物、升麻;若因氣血俱虛,用八珍、柴胡、升麻。大凡元氣虛弱而發熱者,皆內真寒而外假熱也,但用六君子或補中益氣加炮姜,溫補脾氣,諸證悉退,若四肢畏冷,屬陽氣虛寒,急加附子。病因多端,當臨症制宜,庶無誤矣。

一產婦糞後下血,諸藥不愈,飲食少思,肢體倦怠,此中氣虛弱,用補中益氣加吳茱萸、炒黃連五分,四劑頓止,用歸脾湯治之而痊。

一婦人怒則便血,寒熱口苦,或胸脅脹痛,或小腹痞悶,此肝木乘脾土,用六君子加山梔、柴胡而愈,又用補中益氣加味逍遙二藥而不復作。

一婦人久下血在糞前,屬脾胃虛寒,用補中益氣湯加連炒吳萸一錢,數劑稍效,乃加生吳萸五分,數劑而愈。

一產婦大便後血,口乾飲湯,胸脅膨滿,小腹悶墜,內熱晡熱,食少體倦,日晡面赤,灑淅惡寒,此脾肺氣虛,先用六君加炮薑、木香漸愈,用補中益氣將愈,用歸脾湯而愈。後因勞役兼怒氣,發熱血崩,夜間譫語,此熱入血室,用加味小柴胡二劑而熱退,用補中益氣而血止,用逍遙散、歸脾湯調理而康。

加味清胃散,治因膏粱積熱便血。

當歸身(酒浸,一錢),黃連,生地黃(酒洗),升麻(各二錢),牡丹皮(一錢半),石膏(三錢)

上銼,水煎服。

一方無石膏,有犀角、連翹、甘草。

的奇散,治產後惡露不行,余血滲入大腸,洞瀉不禁,下青黑物,亦驗。

用荊芥大者四五穗,於盞內燃火燒成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少許,研勻,沸湯一兩呷調下。此藥雖微,能愈大病,幸勿忽之。(妙理入神)

白話文:

大便出血

薛氏說:產後大便出血,可能是因為飲食、作息不當,或是受到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的影響,導致元氣虧損,陽絡受傷。治療方法:如果是因為吃太多油膩厚味導致積熱,用加味清胃散;如果是因為喝太多烈酒、濕毒入侵,用葛花解酲湯;如果是因為發怒導致肝火旺盛,用加味小柴胡湯;如果是因為情緒鬱悶傷到脾胃,用加味歸脾湯;如果是因為思慮過度傷到心,用妙香散;如果是因為大腸風熱,用四物湯加上側柏葉、槐花;如果是因為大腸血熱,用四物湯加上黃芩、黃連、槐花;如果是因為腸胃虛弱,用六君子湯加上升麻、柴胡;如果是因為腸胃虛寒,用六君子湯加上肉豆蔻、木香;如果是因為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茯苓、半夏;如果是因為胃氣虛弱,用六君子湯加上升麻;如果是因為血虛,用四物湯加上升麻;如果是因為氣血兩虛,用八珍湯加上柴胡、升麻。一般來說,元氣虛弱而發熱的人,都是體內真寒而外表假熱,只要用六君子湯或是補中益氣湯加上炮薑,溫補脾氣,各種症狀都會消退。如果四肢冰冷,屬於陽氣虛寒,要趕快加上附子。病因有很多種,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辨證施治,才不會出錯。

有一個產婦大便後出血,吃了很多藥都沒效,而且食慾不佳、四肢疲倦。這是中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吳茱萸、炒黃連各一點點,吃了四帖就止血了,再用歸脾湯調養就痊癒了。

有一個婦人一生氣就會大便出血,而且會發冷發熱、口苦,有時胸脅脹痛,有時小腹悶悶的。這是肝木剋脾土,用六君子湯加上山梔子、柴胡就痊癒了,之後再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加味逍遙散調理,就沒有再復發。

有一個婦人長期大便前出血,這是脾胃虛寒,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炒吳茱萸一點點,吃幾帖稍微有效,後來又加了一點生吳茱萸,吃幾帖就痊癒了。

有一個產婦大便後出血,而且口渴想喝水,胸脅脹滿,小腹悶墜,身體內發熱,下午更熱,食慾不佳、身體疲倦,下午臉色發紅,有時發冷。這是脾肺氣虛,先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木香,病情慢慢好轉,再用補中益氣湯快要痊癒,最後用歸脾湯調理就痊癒了。後來因為過度勞累加上生氣,導致發熱、血崩,晚上說胡話,這是熱邪入侵血室,用加味小柴胡湯吃了兩帖就退燒了,再用補中益氣湯止血,最後用逍遙散、歸脾湯調理就康復了。

加味清胃散,是治療因為吃太多油膩厚味導致積熱而大便出血的方子。

當歸身(用酒浸泡過,一錢)、黃連、生地黃(用酒洗過)、升麻(各二錢)、牡丹皮(一錢半)、石膏(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碎,用水煎煮服用。

另一個配方沒有石膏,有犀角、連翹、甘草。

的奇散,是治療產後惡露排不乾淨,殘餘的血滲入大腸,導致腹瀉不止,拉出青黑色東西,也很有效。

用比較大的荊芥四五穗,放在盞內點火燒成灰,不能碰到油火,加入一點點麝香,磨均勻,用一兩沸水沖泡,調勻後喝下。這個藥雖然很簡單,但是能治大病,千萬不要輕忽。(藥理非常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