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 (1)

1. 鼻衄

郭稽中,曰:產後口鼻黑氣起及鼻衄者何。答曰:陽明者經脈之海,起於鼻交𩹾中,還出頰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產後氣虛血散,榮衛不理,散亂入於諸經,卻還不得,故令口鼻黑氣起,及變鼻衄,此緣產後虛熱,變生此症,胃絕脈敗,不可治。經驗方云:急取緋線一條,併產婦頂心發兩條,緊繫中指節上即止,無藥可治,亦禳壓之一端也。(真良法也,當備之胸中,以待不時之用)

薛氏,曰:按胃脈挾口繞承漿,蓋鼻準屬脾土,鼻孔屬肺金,謂胃虛肺損氣脫血死之證,急用二味參蘇飲加附子五錢,亦有得生者。

汪石山治一婦人,產後血逆上行,鼻衄口乾,心躁舌黑,蓋因瘀血上升,遂用益母丸二丸,童便化下,鼻衄漸止,血漸通。(益母童便妙,治虛熱)

李氏,曰:此產後虛熱所致,犀角地黃湯救之。加味參蘇飲

人參(二兩),蘇木(二兩),附子(五錢)

上銼,水煎服。(此治虛熱亦良,熱加童便更妙)

白話文:

郭稽中說:產後出現口鼻有黑氣,以及流鼻血是什麼原因呢?回答說:陽明經是經脈的海洋,起於鼻子的兩側,向上到眼眶的下方,然後再出來到臉頰的口邊,交會於人中,左邊的經脈會走到右邊,右邊的經脈會走到左邊。產後氣虛血散,身體的營養和防禦功能失調,氣血散亂地進入各個經脈,卻回不到原位,所以導致口鼻出現黑氣,以及流鼻血。這都是因為產後虛熱,變化產生這種症狀。如果胃氣衰竭,脈象散亂,就無法醫治了。經驗方說:趕快取一條紅色的線,連同產婦頭頂的兩根頭髮,緊緊地綁在中指的關節上就能止血。沒有其他藥可以治療,這也算是一種禳解壓制的方法。(這方法確實不錯,應該記在心裡,以備不時之需。)

薛氏說:按照胃脈的走向,是夾著口部繞過承漿穴的,鼻子中間的部位屬於脾土,鼻孔屬於肺金,這都是因為胃虛弱、肺氣受損,導致氣血虛脫而死的徵兆。應該趕緊服用二味參蘇飲,再加附子五錢,也有機會可以救活。

汪石山治療一位婦人,產後血氣逆行向上,流鼻血、口乾、心煩躁、舌頭發黑,這是因為體內瘀血向上衝的關係,於是就用了兩顆益母丸,用童便化開後服用,流鼻血的情況就逐漸停止,血氣也逐漸暢通。(益母丸配童便真是太好了,可以治療虛熱。)

李氏說:這是產後虛熱所導致的,可以用犀角地黃湯來救治。還可以服用加味的參蘇飲:人參(二兩)、蘇木(二兩)、附子(五錢)。把這些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這個方法治療虛熱效果也不錯,如果加入童便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