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十三 (9)
卷之十三 (9)
1. 浮腫
大調經散,治產後腫滿,喘急煩渴,小便不利。
方見前往來寒熱。
小調經散,治敗血乘虛停積,流入經絡,四肢浮腫。
沒藥,琥珀,桂心,芍藥,當歸(各一錢),細辛,麝香(各五分)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薑汁溫酒各少許調服。
經驗方,治產後遍身青腫疼痛,及產後血水疾。(青腫者,血瘀也,以血化為水,故用此,乃簡便良法)
乾漆,大麥芽(各等分)
上各為細末,以新瓦罐子中鋪一重麥櫱,一重乾漆,如此填滿,用鹽泥固濟,火煅通赤,放冷,研為散,但是產後諸疾,熱酒調下二錢。
白朮湯,治心腹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名曰氣分。(此仲景方也,易老變而為丸)
枳實(一兩半),白朮(三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腹中軟,即當散也。
正脾散,治產後通身浮腫,及治婦人大病後脾氣虛弱,中滿腹脹等症。(此行氣法,謂之正脾者,氣行而脾得運也)
蓬莪朮,香附子(童便浸),茴香,甘草(炙),陳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燈心草木通湯下。
小調中湯,治產後一切浮腫,但用此藥,無不效者。(補脾胃,行瘀血,妙在調服法)
茯苓,當歸,白芍藥,陳皮(各一錢),白朮(一錢半)
上切作一劑,煎湯調後藥未:
沒藥,琥珀,桂心(各一錢),細辛,麝香(各五分)
橘皮酒,治產後肌浮,以此行氣。
橘皮為末,每服二錢,酒調服。
丹溪方,婦人產後浮腫,小便少,口渴,惡寒無力,脈皆沉,此體虛而有濕熱之積,必上焦滿悶,宜補中導水行氣可也。
白朮(二兩半),陳皮(一兩),川芎(半兩),木通(六錢),茯苓(三錢)
上用水煎,下與點丸二十五丸。(黃芩為末糊丸,名與點丸,亦名清金丸。此方以白朮為君,陳皮為佐,川芎調血,通苓利水,與點丸清金)
奪魂散,治產後虛腫滿促,利小便則愈。(此方甚奇,大概中宮有濕痰留積,致小便不利者宜之,猶服二陳湯,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也)
生薑(三兩,取汁),白麵(三兩),大半夏(七枚)
上以生薑汁溲麵,裹半夏為七餅子,煨焦熟為末,水調一盞,小便利為效。
張氏方,治產後血虛,風腫水腫。
澤蘭葉,防己(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飲者醋湯調亦可,(澤蘭之性,能通瘀血,利水道,同防己則又為利水絕藥矣)
漢防己散,治產後風虛氣壅,上攻頭面浮腫。(此藥虛人戒服,瀉肺利水之急劑也)
漢防己,豬苓,枳殼,桑白皮(各一兩),商陸,甘草(各七錢半)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生薑三片,水煎,空心溫服。
七聖丸,治產後風氣壅盛,面目四肢浮腫,涕唾稠黏,咽乾口燥,心脅脹滿,大便秘,小便赤,睡臥不安。(此方為實熱者設)
白話文:
大調經散: 用於治療產後身體腫脹,呼吸急促,口渴煩躁,小便不順暢等症狀。這個方子的內容請參考之前所提的「來往寒熱」的相關內容。
小調經散: 用於治療產後惡露等敗血停滯,進入經絡,導致四肢浮腫的狀況。 藥材包含:沒藥、琥珀、桂心、芍藥、當歸(各一錢)、細辛、麝香(各五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分,用少量薑汁和溫酒調服。
經驗方: 用於治療產後全身出現青腫疼痛,以及產後惡露不淨的狀況(青腫是由於血瘀,導致血轉化為水腫,此方是簡便有效的方法)。 藥材包含:乾漆、大麥芽(各等份)。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在新瓦罐中鋪一層麥芽,再鋪一層乾漆,如此交替填滿,用鹽泥封固,用火燒到通紅,冷卻後研磨成散劑。產後各種疾病,用溫熱的酒調服二錢。
白朮湯: 用於治療腹部堅硬腫大如盤,邊緣像旋盤的症狀,這是因為水飲停滯所導致,在中醫上稱為氣分的問題(這是張仲景的方子,經過李杲改良成藥丸)。 藥材包含:枳實(一兩半)、白朮(三兩)。 使用方法: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煎至七分,去渣,溫服。當腹部變軟時,表示藥效已發揮。
正脾散: 用於治療產後全身浮腫,以及婦女大病後脾氣虛弱、腹部脹滿等症狀(這是透過行氣的方法來調理脾胃,當氣運行順暢,脾胃功能自然恢復)。 藥材包含:蓬莪朮、香附子(用童便浸泡)、茴香、甘草(炙)、陳皮(各等份)。 使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燈心草木通湯送服。
小調中湯: 用於治療產後各種浮腫,效果顯著(這個方子可以補脾胃,活血化瘀,妙在調服的方法)。 藥材包含:茯苓、當歸、白芍藥、陳皮(各一錢)、白朮(一錢半)。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切碎,煎湯,再調入以下藥末:沒藥、琥珀、桂心(各一錢)、細辛、麝香(各五分)。
橘皮酒: 用於治療產後身體肌肉浮腫,利用橘皮的功效來行氣。 使用方法:將橘皮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服。
丹溪方: 用於治療婦女產後浮腫,小便量少,口渴,怕冷無力,脈象沉,這是因為體虛且有濕熱積聚,導致上焦滿悶。治療方法宜補中氣、利水、行氣。 藥材包含:白朮(二兩半)、陳皮(一兩)、川芎(半兩)、木通(六錢)、茯苓(三錢)。 使用方法:將藥材用水煎煮,再配服「與點丸」二十五丸(與點丸是以黃芩研末糊製成的丸劑,也叫清金丸。此方以白朮為主,陳皮為輔,川芎調血,茯苓利水,搭配與點丸來清熱)。
奪魂散: 用於治療產後虛弱、腫脹、胸悶不適,利尿後症狀可緩解(此方非常獨特,主要針對中焦有濕痰堆積,導致小便不暢的情況,類似服用二陳湯,可以使大便通暢,小便增多)。 藥材包含:生薑(三兩,取汁)、白麵(三兩)、大半夏(七枚)。 使用方法:將生薑汁和麵粉揉成團,包裹住半夏,做成七個餅,烤焦研末。用水調服一盞,小便順暢即見效。
張氏方: 用於治療產後血虛引起的風腫和水腫。 藥材包含:澤蘭葉、防己(各等份)。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服;不飲酒者,可用醋湯調服。(澤蘭有活血化瘀、利水的作用,搭配防己則更利水)。
漢防己散: 用於治療產後因風虛導致氣機壅滯,向上衝擊頭面部引起的浮腫(此方藥性較為峻猛,體虛者應避免服用,是瀉肺利水的急救方)。 藥材包含:漢防己、豬苓、枳殼、桑白皮(各一兩)、商陸、甘草(各七錢半)。 使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空腹溫服。
七聖丸: 用於治療產後風氣壅盛,導致面部四肢浮腫,鼻涕唾液濃稠,咽喉乾燥,口渴,胸脅脹滿,大便秘結,小便赤紅,睡眠不安(此方適用於實熱體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