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十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 (8)

1. 自汗

升麻,芍藥(炒,各三錢),當歸,柴胡,防風,羌活,獨活,葛根,甘草(炒,各一錢),川芎,藁本(各一錢五分),生地黃,熟地黃(各一錢),細辛,蔓荊子(各五分),紅花(三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熱服,(此方以風升之劑而治自汗盜汗,誰其信之。然東垣主此湯者,益陽焉。《素問》曰:陰者從陽而亟起也。陰不從陽則陽外散,故多汗也。而升麻葛根升陽明之氣,柴胡、防風升厥陰之氣,羌活、藁本升太陽之氣於背,細辛、獨活升少陰之氣於前,蔓荊子涼諸經之血,甘草和諸陽之氣,四物養血於諸陰之經,紅花活血於諸陽之絡。然則升而不斂,非所以藏陰,故用白芍為君;升而太過,非所以益氣,故用甘草為佐。

言雖如此,誰敢用也。觀其曰冒悶發熱,口乾頭暈,行步欹側,皆邪客經絡也,以邪客經絡,兩者不和,故為自汗盜汗之症,以此方和之,則外者得入,內者得出,使經絡通,邪氣散,陰陽和,筋骨用矣,而安有以上諸症也)

白話文:

升麻、炒過的芍藥(各三錢),當歸、柴胡、防風、羌活、獨活、葛根、炒過的甘草(各一錢),川芎、藁本(各一錢五分),生地黃、熟地黃(各一錢),細辛、蔓荊子(各五分),紅花(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這個方子用的是能向上升散的藥來治療自汗和盜汗,誰會相信呢?然而李東垣用這個湯方,是為了增強陽氣。《素問》說:「陰氣是跟著陽氣而快速升發的。」如果陰氣不跟著陽氣升發,陽氣就會向外散失,所以會多汗。而升麻、葛根可以提升陽明經的氣,柴胡、防風可以提升厥陰經的氣,羌活、藁本可以提升太陽經的氣到背部,細辛、獨活可以提升少陰經的氣到前部,蔓荊子可以清涼各經的血,甘草可以調和各陽經的氣,四物湯可以滋養各陰經的血,紅花可以活絡各陽經的血脈。這樣看來,如果只是一味升散而不收斂,就不能夠收藏陰氣,所以用白芍作為主藥;如果升散太過,就不能夠補益氣,所以用甘草作為輔助藥。

話雖這樣說,誰敢用這個方子呢?觀察到病人說的胸悶發熱、口乾頭暈、走路搖晃不穩,這些都是邪氣侵入經絡所導致的。因為邪氣侵入經絡,導致陰陽不協調,所以才會出現自汗和盜汗的症狀。用這個方子來調和,就可以使外來的邪氣入內,使內在的病邪排出,使經絡暢通,邪氣散去,陰陽調和,筋骨才能正常運作,那麼以上那些症狀自然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