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十三 (2)
卷之十三 (2)
1. 虛煩
以上治余血奔心之劑。
人參當歸湯,治產後去血過多,血虛則陰虛,陰虛生內熱,以致心煩短氣,自汗頭痛。
人參,當歸,熟地黃,門冬(去心),肉桂(各二錢),白芍藥(炒,二錢半)
上用水二盅,粳米一合,竹葉十片,煎至一盅,食遠服。(此方以四物去川芎,惡其散氣也,用肉桂助其止汗也,但與眾藥等分,亦須斟酌,而以粳米竹葉加之,治心煩短氣之良法矣,血熱加生地尤佳,如肉桂所當去也)血熱甚者,加生地黃二錢。
竹葉湯,治產後短氣欲絕,心口煩悶。
竹葉(切細),麥門冬(去心),小麥(各一升),甘草(一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切,以水一斗煮竹葉、小麥至八升,去渣,納余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此方以小麥補心,麥門竹葉除煩,甘草大棗益氣,安其子並培其母,亦良法也,生薑佐之,更有贊襄之力,而曰虛悸加參,多多益善,糯米用之,為少力之助,又養陰也)。虛悸,加人參二兩;少氣力,加糯米五合。
甘竹茄湯,治產後內虛,煩熱短氣。
甘竹茹(一升),人參,麥門冬(去心),茯苓,甘草(各一兩),黃芩(三兩)
上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三服,日三。(此治虛煩短氣神方,雖品味數少,而藥力精專,可法可法。如黃芩又可去取者也)
薤白湯,治產後胸中煩熱逆氣,(此治胸痹法之變也,原方出自仲景,薤白、半夏所以治逆氣,栝蔞根、麥門所以治煩熱,人參、甘草補虛,知母石膏之加,非熱甚不用,蓋為血虛所忌故也)
薤白,半夏,人參,甘草(各一兩),栝蔞根(二兩),麥門冬(半斤)
熱甚,加知母、石膏。
上㕮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
芍藥梔豉湯,治產後虛煩不得眠。
白芍,當歸,梔子(各五錢),香豉(半合)
上用水二盅半先煮前三味,得二盅,納香豉煮取一盅半,去滓,分二服,溫服。(此雖云岐法,不若仲景酸棗湯穩當。仲景治傷寒虛煩不眠,有梔子豉湯,而此加白芍、當歸者,乃云岐變傷寒法,以治產後也。人常謂傷寒方可通於雜症,有是哉)
以上治血氣虛煩之劑。
仲景二物黃芩湯,婦人在草蓐,自發露得風,四肢苦煩熱,頭痛者,與小柴胡湯,頭不痛,但煩者,此湯主之(要在風字上看,以頭痛不痛為法)。
黃芩(一兩),苦參(二兩)(此大苦寒之劑,與產後非宜,意者熱病成煩歟,要以但煩二字上體貼),乾地黃(四兩)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蟲。
竹皮大丸,治婦人產後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
生竹茹,石膏(各二分),桂枝,白薇(各一分),甘草
白話文:
以上是治療產後血虛導致心煩的藥方。
人參當歸湯:治療產後失血過多,導致血虛而陰虛,陰虛會產生內熱,引起心煩、氣短、自汗、頭痛。
藥方組成:人參、當歸、熟地黃、麥門冬(去心)、肉桂(各二錢),炒白芍藥(二錢半)。
使用方法:以上藥材加水兩盅,粳米一合,竹葉十片,煎至一盅,飯後服用。(這個藥方是將四物湯中的川芎去除,因為川芎會散氣。用肉桂幫助止汗,但是肉桂用量與其他藥材相同,用量需要仔細斟酌。加入粳米和竹葉,是治療心煩氣短的好方法。如果血熱嚴重,可以加入生地黃,效果更好,但可能需要減少肉桂的用量。)血熱嚴重者,可以加生地黃二錢。
竹葉湯:治療產後氣短到快要斷氣,心口煩悶。
藥方組成:竹葉(切細)、麥門冬(去心)、小麥(各一升),甘草(一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二枚)。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一斗先煮竹葉、小麥至八升,去渣,再加入剩餘藥材煮至三升,去渣,溫服。(這個藥方用小麥補心,麥門冬和竹葉除煩,甘草和大棗補氣,照顧產婦的身體,是很好的方法。生薑輔助,效果更佳。如果虛弱引起心悸,可以加人參,越多越好。如果體力不足,可以加糯米,糯米可以稍微增加體力,又能養陰。)虛弱引起心悸,可以加人參二兩;體力不足,可以加糯米五合。
甘竹茄湯:治療產後體內虛弱,煩熱氣短。
藥方組成:甘竹茹(一升),人參,麥門冬(去心),茯苓,甘草(各一兩),黃芩(三兩)。
使用方法:以上藥材切碎,用水六升煮至二升,去渣,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這是治療虛煩氣短的良方,雖然藥材種類不多,但藥效精專,值得效仿。黃芩可以酌情使用。)
薤白湯:治療產後胸中煩熱、氣逆。(這個方子是從治療胸痹的方法變化而來的,原方出自張仲景的醫書。薤白、半夏用來治療氣逆,栝蔞根、麥門冬用來治療煩熱,人參、甘草用來補虛。知母、石膏的加入,是針對熱象嚴重的情況,一般來說,血虛不適合用這兩味藥。)
藥方組成:薤白、半夏、人參、甘草(各一兩),栝蔞根(二兩),麥門冬(半斤)。
熱象嚴重,可以加知母、石膏。
使用方法: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一斗三升煮至四升,去渣,分五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兩次。
芍藥梔豉湯:治療產後虛煩無法入睡。
藥方組成:白芍、當歸、梔子(各五錢),香豉(半合)。
使用方法:先用水兩盅半煮前三味藥材,煮至二盅,再加入香豉煮至一盅半,去渣,分兩次溫服。(這個藥方雖然也可用,但不如張仲景的酸棗仁湯穩妥。張仲景用梔子豉湯治療傷寒引起的虛煩不眠,而這個方子加入了白芍、當歸,是為了治療產後虛煩不眠。人們常說傷寒的藥方可以應用於其他疾病,確實如此。)
以上是治療血氣虛弱導致心煩的藥方。
仲景二物黃芩湯:婦女在產褥期,受風後四肢煩熱,頭痛,服用小柴胡湯。如果頭不痛,只是心煩,就用這個藥方治療。(重點在「受風」二字,以頭痛與否作為判斷依據。)
藥方組成:黃芩(一兩),苦參(二兩)(這兩味藥性大苦大寒,不適合產後使用,可能是熱病導致心煩才用。要仔細分析「但煩」這兩個字。)乾地黃(四兩)。
使用方法:以上三味藥材,用水八升煮至二升,溫服一升,可能會導致吐出或拉出蟲子。
竹皮大丸:治療婦女產後中焦虛弱,煩亂嘔吐,用以安中益氣。
藥方組成:生竹茹、石膏(各二分),桂枝、白薇(各一分),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