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2)

1. 不語

大全,云:人心有七孔三毛,產後虛弱,多致停積敗血,閉於心竅,神志不能明瞭。又心氣通於舌。心氣閉塞則舌亦強矣,故令不語,但服七珍散。(本論所重在敗血,而七珍散不用破血之味,為其本於虛也)

薛氏,曰:經云:大腸之脈散舌下。又云:脾之脈,是動則病舌本強,不能言。又云:腎之別脈,上入於心,系舌本,虛則不能言。竊謂前證若心腎氣虛,用七珍散;腎虛風熱,地黃飲:大腸風熱,加味逍遙散加防風白芷;脾經風熱。秦艽升麻湯;肝經風熱,柴胡清肝散加防風白芷;脾氣鬱結,加味歸脾湯加升麻;肝木太過,小柴胡加鉤藤鉤;脾受土侮,六君加升麻白芷鉤藤鉤;肝脾血虛。用佛手散;脾氣虛,用四君子;氣血俱虛,八珍湯,如不應,用獨參湯,更不應。急加附子,補其氣而生其血,若竟用血藥則誤矣。

一產婦不語,用七珍散而愈,後復不語,內熱晡熱,肢體倦怠,飲食不進,用加味歸脾湯為主,佐以七珍散而愈。後因怒不語(凡新產怒不可有),口噤,腰背反張,手足發搐,或小便見血,面赤,或青或黃,或時兼赤。余曰:面青,肝之本色也;黃者,脾氣虛也;赤者,心血虛也。用八珍湯加鉤藤鉤、茯苓、遠志,漸愈,又用加味歸脾湯而痊。

李氏,曰:有臨產服湯藥過多,胃濕使然者,熟料五積散六君子湯;痰熱迷心不語者(不語由於胃濕,謂生痰也,而謂湯藥過多何歟,五積散之用又難解),導痰湯;或痰氣鬱滯,閉目不語者,用孤鳳散。

七珍散,治產後虛弱,多致停積敗血,閉於心竅,神志不明,又心氣通於舌,心氣閉塞則舌亦強,故令不語。

人參,石菖蒲,生地黃,川芎(各一兩),細辛(一錢),防風,辰砂(另研,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薄荷煎湯調服。

胡氏孤鳳散,治產後閉目不語。

生白礬為末,每服一錢,熱水調下。

一方,冶產後不語。

人參,石蓮肉(不去心),石菖蒲(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服。

逐血補心湯,產後失音不語者,心肺二竅為血所侵,又感傷風故也。

當歸(一錢半),赤芍,生地,桔梗,蘇葉,前胡,茯苓,防風,膽星,黃連,粉葛,紅花(各一錢),人參,薄荷,升麻(各七分),甘草(五分),半夏(一錢二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大全》說:人的心有七個孔和三個毛細孔,產婦產後身體虛弱,容易導致瘀積的敗血停留在體內,阻塞心竅,使得神智不清。而且心氣是通向舌頭的,心氣閉塞,舌頭也會僵硬,所以就導致說不出話來,這時應該服用七珍散。(這裡的重點在於敗血,但七珍散不用破血的藥材,是因為考慮到病人的根本原因是虛弱。)

薛氏說:醫書上記載:大腸的經脈分佈在舌頭下面。還說:脾的經脈如果發生病變,會導致舌根僵硬,不能說話。又說:腎的支脈向上進入心臟,連接舌根,如果虛弱就會導致不能說話。我認為,如果是心腎氣虛引起的產後失語,可以用七珍散;腎虛而有風熱,可以用地黃飲;大腸有風熱,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再加防風和白芷;脾經有風熱,可以用秦艽升麻湯;肝經有風熱,可以用柴胡清肝散再加防風和白芷;脾氣鬱結,可以用加味歸脾湯再加升麻;肝木過於旺盛,可以用小柴胡湯再加鉤藤;脾臟受到肝臟的侵犯,可以用六君子湯再加升麻、白芷和鉤藤;肝脾血虛,可以用佛手散;脾氣虛弱,可以用四君子湯;氣血都虛弱,可以用八珍湯,如果還沒效果,可以用獨參湯,如果再沒效果,就趕快加入附子,補足氣血,如果直接用補血的藥就錯了。

曾經有一個產婦說不出話,吃了七珍散後好了,後來又說不出話,而且有內熱、午後發熱、肢體疲倦、食慾不佳,就以加味歸脾湯為主,再配合七珍散,就好了。後來又因為生氣而說不出話(產婦剛生完孩子絕對不能生氣),出現了牙關緊閉、腰背反張、手腳抽搐、小便出血、臉色發紅、發青或發黃,有時還會出現紅色的情況。我說:臉色發青,是肝臟的本色;發黃,是脾氣虛弱;發紅,是心血虛弱。就用八珍湯再加鉤藤、茯苓、遠志,慢慢就好了,之後又用加味歸脾湯就痊癒了。

李氏說:有的是因為產婦臨產前喝太多湯藥,導致胃部濕氣過重,應該用五積散或六君子湯;有的是因為痰熱擾亂心神而說不出話(說不出話是因為胃部濕氣產生痰,但說是因為喝太多湯藥是什麼原因呢,五積散的用法也難以理解),可以用導痰湯;或是因為痰氣鬱結,閉上眼睛說不出話,可以用孤鳳散。

七珍散,用來治療產後身體虛弱,導致瘀積的敗血停留在體內,阻塞心竅,神志不清,而且心氣是通向舌頭的,心氣閉塞,舌頭也會僵硬,所以就導致說不出話。

藥方組成:人參、石菖蒲、生地黃、川芎(各一兩),細辛(一錢),防風、辰砂(另外研磨,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薄荷煎湯調服。

胡氏孤鳳散,用來治療產後閉上眼睛說不出話的情況。

藥方組成:生白礬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熱水調服。

另一個藥方,用來治療產後說不出話的情況。

藥方組成:人參、石蓮肉(不用去除蓮心)、石菖蒲(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服。

逐血補心湯,用來治療產後失聲說不出話,是因為心肺兩竅被瘀血侵擾,又加上感受了風寒所導致的。

藥方組成:當歸(一錢半),赤芍、生地、桔梗、蘇葉、前胡、茯苓、防風、膽星、黃連、粉葛、紅花(各一錢),人參、薄荷、升麻(各七分),甘草(五分),半夏(一錢二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服,空腹服用。

2. 妄言譫語

大全,云:產後語言顛倒,或妄言譫語,如見鬼神者,其源不一,須仔細辨證,用藥治療。產後驚風,語言亂道,如見鬼神,精神不定者,研好硃砂調酒下龍虎丹(方見《局方》三丸,作一服,兼琥珀地黃丸服之,(諸條俱不言痰)一則因產後心虛,敗血停積,上干於心,而狂言獨語者,當在乍見鬼神條求之。二則產後臟虛,心神驚悸,志意不安,言語錯亂,不自覺知,神思不安者,當在驚悸條求之。三則宿有風毒,因產心虛氣弱,腰背強直,或歌哭嗔笑,言語亂道,當作風痙治療,當在心驚中風條求之。四則產後心虛中風,心神恍惚,言語錯亂,當在中風恍惚條求之。五則產後多因敗血迷亂心經而癲狂,言語錯亂無常,或暈悶者,當於本卷血暈類求之。六則因產後感冒風寒,惡露斬然不行,憎寒發熱如瘧,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當作熱入血室治之,宜琥珀地黃丸及四物湯,只用生乾地黃加北柴胡等分煎服,如不退者,以小柴胡湯加生乾地黃如黃芩分兩,煎服愈。雖然,以上諸症,大抵胎前產後,自有專門一定之法,毫髮不同,如產後,首當逐敗生新,然後仔細詳辨疾證,不可妄立名色,自生新意,加減方藥,大宜對證,依古法施治,未有不安者也。

薛氏,曰:前證當固胃氣為主,而佐以見證之藥,若一干攻痰則誤矣。

一產婦形體甚倦,時發譫語,用柏子散稍愈,又用加味歸脾湯而愈,又因怒,仍狂言脅痛,小便下血,用加味逍遙散以清肝火養肝血,頓瘥,又佐以加味歸脾湯而安。

一靈三聖散,治產後敗血衝心,發熱,妄言奔走,脈虛大者。

乾荷葉,生乾地黃,牡丹皮,生蒲黃(另研,各二錢)

上前三味濃煎湯,調入蒲黃末,一服即定。

奪命散,治產後血入心經,語言癲狂,健忘失志。

方見前血暈。

調經散,治血氣虛損,陰虛發熱,或瘀血停滯,以致心神煩躁,如見鬼神,或言語譫妄。

沒藥,琥珀(並細研),桂心(各一錢),赤芍(炒),當歸(酒浸,各一錢),細辛(二錢半),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生薑汁溫酒各少許調服(此方重在瘀血停滯,不治陰虛發熱,故用桂心麝香)。或用蘇合香丸一錢,以童便調服即醒。(產後用蘇合香,恐芳香太過,走散真氣,以童便調服,具見妙用)

柏子仁散,治產後元氣虛弱,瘀血停滯,妄言亂語,乍見鬼神。

柏子仁,遠志,生地黃(焙),人參,當歸,桑寄生(桑寄生治產後余疾,益血脈),防風,琥珀(另研),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粗末,先用白羊心一個切片,以水三盞煮取清汁七分,入藥末五錢,煎至六分服。

妙香散,治產後心神顛倒,語言錯亂,如見鬼神。

白話文:

【胡言亂語】

《大全》指出:產後出現言語顛倒,或說胡話,好像見到鬼神,這種情況成因多樣,必須仔細診斷,用藥治療。產後受驚風,說話混亂,好像見到鬼神,精神狀態不穩定,這可能是研究硃砂配酒送服龍虎丹(《局方》中的配方,三丸做一劑服用,同時服用琥珀地黃丸,各條目均未提及痰)一種情況是因爲產後心虛,敗血積聚,上擾於心,導致狂言自語,應當在乍見鬼神的條目中尋求治療方法。另一種情況是產後臟器虛弱,心神受驚,意志不安,言語錯亂,自己無法察覺,神智不安,應當在驚悸的條目中尋求治療方法。第三種情況是原本就有風溼,因爲產後心虛氣弱,腰背僵硬,或者唱歌哭泣、憤怒歡笑,言語混亂,應當作爲風溼痙攣治療,在心驚中風的條目中尋求治療方法。第四種情況是產後心虛中風,心神恍惚,言語錯亂,應當在中風恍惚的條目中尋求治療方法。第五種情況是產後大多因爲敗血擾亂心經而發瘋,言語錯亂無常,有時暈眩,應當在本卷血暈類中尋找治療方法。第六種情況是因爲產後感染風寒,惡露突然停止,寒戰發熱像瘧疾,白天清醒,傍晚說胡話,好像見到鬼魂,應當作爲熱入血室治療,適合服用琥珀地黃丸和四物湯,只使用生地黃加北柴胡等量煎服,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可以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如黃芩量,煎服後會痊癒。儘管如此,以上各種症狀,大體上孕期和產後,都有專門的固定療法,稍有差異,對於產後,首先應當清除敗血,生成新血,然後仔細辨別疾病,不能隨便定名,自創新藥,加大減小藥方,應該對症下藥,按照古法治療,沒有不穩定的。

《薛氏》說:前面的症狀應當以鞏固胃氣爲主,輔以對症藥物,如果一味攻擊痰,則是錯誤的。

一位產婦身體非常疲倦,時常說胡話,用柏子散稍微好轉,再用加味歸脾湯治癒,又因爲生氣,仍然狂言脅痛,小便出血,用加味逍遙散來清肝火養肝血,立刻好轉,再輔以加味歸脾湯得以安寧。

《一靈三聖散》,治療產後敗血衝心,發熱,說胡話奔走,脈象虛大的症狀。

幹荷葉,生地黃,牡丹皮,生蒲黃(單獨研磨,各兩錢)

前三味藥濃煎成湯,調入蒲黃粉末,一服即可穩定。

《奪命散》,治療產後血入心經,言語癲狂,健忘失志。

方子見前血暈。

《調經散》,治療氣血虛損,陰虛發熱,或瘀血停滯,導致心神煩躁,好像見到鬼神,或言語胡亂。

沒藥,琥珀(並細研),桂心(各一錢),赤芍(炒),當歸(酒浸,各一錢),細辛(兩錢半),麝香(少許)

以上爲細末,每次服半錢,用生薑汁溫酒少許調服(此方重點在於瘀血停滯,不治療陰虛發熱,所以使用桂心麝香)。或者使用蘇合香丸一錢,用童便調服即醒。(產後使用蘇合香,恐怕香氣太重,走散真氣,用童便調服,可見其妙用)

《柏子仁散》,治療產後元氣虛弱,瘀血停滯,說胡話,乍見鬼神。

柏子仁,遠志,生地黃(焙),人參,當歸,桑寄生(桑寄生治療產後餘疾,益血脈),防風,琥珀(單獨研磨),甘草(炙,各等分)

以上爲粗末,先用一個白羊心切片,用水三盞煮取清汁七分,加入藥末五錢,煎至六分服。

《妙香散》,治療產後心神顛倒,言語錯亂,好像見到鬼神。

幹山藥,白茯苓,茯神(去木),黃芪,遠志(去心,各一兩),人參,桔梗,甘草(各五錢),辰砂(三錢),麝香(一錢),木香(兩錢五分)

以上爲末,每次服兩錢,溫酒調服。

一方使用生地黃當歸兩味,煎湯調服,立即見效。

《烏金散》,治療產後三五日或半月間,忽然說胡話,目見鬼神等症狀。

當歸,川芎,赤芍藥,熟地黃,白朮,遠志肉,茯神(去木),羌活,酸棗仁,辰砂(單獨研磨入),防風,香附子(各兩錢),半夏(三錢),白芷,陳皮(各一錢五分),人參,牛膝,麥門冬,天麻,全蠍(各一錢),甘草(九分)

以上銼作二服,姜三片,蔥三枝,加入金銀同煎服。(經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神並非心有,而是天賦予的。天賦予的,是清淨光明之氣,因此心室清淨,則意志治理而神明居住,稍有邪氣侵襲,則神無所歸,意志無法確定,而有胡言亂語的症狀,所以心室不可一日不清,而神明不可一日不居。生神者是氣,養心者是血,所以氣血旺盛則神明旺盛而思考精確,氣血虛則神明衰退而思考減少。

例如產後三五個月之間,氣血確實虛弱,如果突然受到驚嚇,則神出舍空,邪氣侵襲其室,使得神無所歸,心無所主,而產生混亂。所謂的邪氣是風痰,敗血,本方以羌活、芷、蠍、天麻、半夏去除風痰,四君四物培養氣血,血有瘀滯,則用牛膝、赤芍行之,氣有滯留,則用香附、陳皮理之,神不歸則用茯神、棗仁招之,意志不定則用辰砂、遠志寧之,而麥冬是清心要藥,金銀是安鎮靈丹,用蔥引之上通天氣,加姜之內通神明。制方者,其神全者與。

曰烏金,是尊貴的詞語。血脫益氣,所以不用血藥,尤其妙在成膏)

《四物補心湯》,治療產後言語恍惚,顛倒錯亂。

當歸(五錢),川芎,白芍藥,生地黃,白朮,半夏,桔梗,茯神(各四錢),陳皮(三錢),甘草(一錢)

以上銼爲散,分成六服,每次用姜三片,水煎,空腹服用。有熱,加酒炒黃連兩錢,無熱則不用。

《寧神膏》,治療失血過多,心神昏悶,言語失常,不能睡臥。

辰砂,乳香,酸棗仁(炒),人參,茯苓(各一兩),琥珀(七錢半)

以上爲末,每次服一錢,燈心棗子煎湯調服,或者製成蜜丸彈子大小,薄荷煎湯化下一丸。

《琥珀地黃丸》,治療心血虛而言語胡亂。

琥珀(單獨研磨),玄胡索(糯米炒紅,去米),當歸(各一兩),蒲黃(炒,四兩),生地黃,生薑(各兩斤)

以上地黃生薑各自搗汁留渣,用生薑汁炒地黃渣,地黃汁炒生薑渣,各自乾燥,與前四味一起研磨爲末,煉蜜製成丸如彈子大,每次服一丸。當歸煎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