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二 (10)
卷之二 (10)
1. 治崩漏血瘀昏暈疼痛
五靈脂散,治血崩不止,及昏不省。
五靈脂(不拘多少,炒令煙盡研末)
白話文:
五靈脂散,用於治療血崩不止以及昏迷不醒。 五靈脂(用量不限,炒至煙盡後研磨成粉)。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一方治血崩不止,五靈脂二錢,炒熱,加當歸酒同煎,或水酒、童便各半盞,同煎服(五靈脂行汙濁之血如神,童便降火,亦行穢濁,而同煎尤妙)。一方五靈脂半生半熟,為末,酒調服。一方水煎五靈脂半乾,去渣,澄清,再煎成膏,入神麯末為丸(神麯丸法,原用醋煎,丹溪先生嘗言之),如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二三十丸便止。
白話文:
將其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調和後服用。有一種方法可以治療血崩不止,那就是將五靈脂二錢炒熱,加入當歸酒一起煎煮,或者用水酒、童便各半盞,一起煎煮後服用(五靈脂有如神一般行走污濁之血,童便可降火,也能行走穢濁,一起煎煮尤其妙)。另一種方法是將五靈脂一半生一半熟,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服用。還有一種方法是將五靈脂用水煎煮至半乾,去渣,澄清,再煎煮成膏,加入神麯末做成丸子(神麯丸的製作方法,原本是用醋煎煮,丹溪先生曾經說過),像桐子般大小,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二三十丸,即可止血。
一方每服三錢,水酒童便各半盞,煎至八分,通口服,名抽刀散,治產後有病,服三服,散惡血,或心腹脅肋腳痛不可忍者,或止用童子小便尤佳。或中風,即入草烏頭半錢同煎,亦治腸風下血。如不飲酒者,煎烏梅、柏葉湯調下。如心煩口乾渴者,加蒲黃炒減半。
白話文:
一帖藥,每次服三錢,用水、酒、童便各半杯,煎煮至只剩八分之量,然後一口喝下,此名為抽刀散。此方可治療產後疾病,服用三貼即可散去惡血。對於心腹、脅肋、腳部的劇烈疼痛,也可以用此方治療,甚至單獨服用童子的尿液效果更好。如果患有中風,立即加入半錢的草烏頭一同煎煮,也可以治療腸風下血。如果不能喝酒,可用烏梅、柏葉湯送服。如果出現心煩、口乾、口渴的症狀,可以加入炒蒲黃,減少一半的用量。
一方同蒲黃各炒等分,名失笑散,治失血,及產後半產惡血攻心,昏迷不省(產後瘀血必崩,不論久近,服之如神),及心腹絞痛欲死者,其效如神,真救急之良方也,人家不可不備。此藥兼能解毒,及蛇蠍蜈蚣咬,塗傷處立愈。
白話文:
將方劑中的同參、蒲黃各炒兩者分量相等來配製,這種方劑被命名為「失笑散」。它可以治療血虛、產後血崩、產後子宮淤血攻入心臟,使產婦昏迷不清醒的疾病(產後瘀血遲早會崩裂,不論產後多長時間服用此藥都有非常好的療效)。還可以用來治療心腹絞痛,即使病情嚴重到即將死亡的程度,此藥也有很好的療效,真的可以救急和治病。即使沒有患病,也應該備一些這種藥在家中。這種藥還有解毒的功能,萬一被蛇、蠍子、蜈蚣咬傷,把此藥塗在傷患處立馬就會痊癒。
香附子散,治血崩不止,或成五色。亦治產後腹痛,及小產血不止。大是婦人仙藥,常服益血調氣。
香附子(不拘多少,舂去毛,中斷之,略炒)
白話文:
香附子散,治療血崩不止,或者血崩呈現出五種顏色。也用於治療產後腹痛,以及小產血不止。它對於婦女而言,是如同仙丹妙藥,長期服用可以補益氣血,調理氣機。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清米飲調下,能止血;好酒調下,能破積;冷氣,薑湯下;帶下,艾湯入醋少許下。(四法俱良)
白話文: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清米湯送服,可以止血;如果以冷酒送服,可以破積;如果出現受寒(冷氣)症狀,就以加了生薑的熱水送服;如果是痢疾,就以艾葉浸泡的米醋,取少許送服。(四種方法都良效)
煮附丸,治崩漏帶下,積聚癥瘕,臍腹絞痛。(方見調經門疼痛條)(氣寒則凝,而癥瘕腹痛皆氣凝之故。香附體重氣溫味苦辛,苦以入血分,辛以散結氣,氣行血流,故痛自止)
備金散,治婦人血崩不止。(崩而內有瘀者,宜之)
白話文:
煮附丸,治療崩漏帶下、積聚癥瘕、臍腹絞痛。(具體方劑請參看調經門疼痛條)(陽氣受寒就會凝滯,癥瘕腹痛都是由於氣凝滯的緣故。香附藥性溫和,氣味苦辛,苦可以進入血脈,辛可以散結氣,氣血運行,疼痛自然停止)
香附子(炒四兩),當歸尾(一兩二錢),五靈脂(炒一兩)
白話文:
-
香附子(炒四兩):炒香附子四兩。
-
當歸尾(一兩二錢):當歸尾一兩二錢。
-
五靈脂(炒一兩):炒五靈脂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醋湯調下,空心服,立效。
如神散,治血崩不止,赤白帶下。
香附子(炒),赤芍藥(炒各等分)
上為末。入鹽一捻,水煎,食前溫服。(一方用香附白芷為丸)
立效散,治婦人血崩,臍腹痛。(數方皆用破血之劑)
香附(炒三兩),當歸(一兩),赤芍藥,良薑(炒),五靈脂(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酒一盞,童便少許,同煎服。
一方,治血崩臍腹痛。
白話文:
上方製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用醋湯調和,空腹服用,立刻見效。 如神散,用於治療血崩不止,赤白帶下。 香附子(炒),赤芍(炒,各等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一小撮鹽,用水煎煮,飯前溫服。(另有一方是用香附與白芷製成丸劑) 立效散,用於治療婦女血崩,臍腹疼痛。(多個方劑都使用了破血藥物) 香附(炒,三兩),當歸(一兩),赤芍藥,良姜(炒),五靈脂(各半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酒,少量童便,一同煎煮後服用。 另有一方,用於治療血崩及臍腹疼痛。
當歸,赤芍藥,熟地,香附子,牡丹皮,木賊(去節,各二兩),沒藥,丁香,桂(去皮,各三錢)
白話文: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赤芍藥:活血化瘀,清熱涼血。
-
熟地:補血養陰,滋補肝腎。
-
香附子:理氣活血,調經止痛。
-
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
木賊(去節):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
沒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丁香:溫中降逆,止嘔止瀉。
-
桂(去皮):溫陽散寒,活血化瘀。
上為細末。酒調三錢,溫服。
縮砂散,治血崩。
縮砂不拘多少(於新瓦上炒香)為細末。米飲調下三錢。
白話文:
上方磨成細粉。用酒調和三錢,溫熱後服用。 縮砂散,用於治療血崩。 縮砂不限量(在新磚瓦上炒香)磨成細粉。用米湯調和三錢服用。
加減四物湯,治室女二七天癸至,亦有當時未至而後至者,亦有卒然暴下,淋瀝不止,有若崩漏者,失血過多,變生諸證,悉宜服之。
四物湯(四錢),香附子(炒去毛,一錢半)
白話文:
加減四物湯,用於治療女子二十七歲時月經開始來潮,但也可能出現月經尚未來潮卻突然出現,淋漓不止,好像崩漏的症狀,因失血過多,導致各種症狀出現,都應該服用此藥方。
上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服。如血色鮮而不止者,去熟地黃加生地黃。(去熟加生,可不思之)
白話文:
在藥方中加入生薑五片,加入水煎煮,在飯前服用。如果血色鮮紅且血流不斷,則去除熟地黃,加入生地黃。(去除熟地黃,加入生地黃,可以不出現這種情況)
2. 治崩漏虛寒
丁香膠艾湯,治崩漏不止。蓋心氣不足,勞役及飲食不節所得,經隔少時,其脈兩尺俱弦緊而洪,按之無力。(東垣所論脈證必析,宜宗之)其證自覺臍下如冰,求厚衣被,以御其寒,白帶白滑之物雖多,間下如屋漏水,下時有鮮血不多,右尺脈時微洪,屋漏水多暴下者,是急弦脈,為寒多,而洪脈時見,乃熱少,合而言之,急弦者,北方寒水多也,洪脈時出者,命門包絡之火也,黑物多,赤物少,合成屋漏水之狀也。
白話文:
丁香膠艾湯,用於治療崩漏不斷。這是由於心氣不足,加上勞累過度以及飲食不節制所導致的。經隔一段時間後,兩尺脈都弦緊而洪大,按之無力。(東垣所論述的脈證必須加以分析,值得重視)其證自覺臍下如冰,需要厚衣被,以抵禦寒冷,白色粘滑之物雖多,但間斷向下流出如屋漏水,向下流時有少量鮮血,右尺脈有時微洪,屋漏水多暴下者,這是急弦脈,是寒多,而洪脈時見,是熱少,合而言之,急弦者,北方寒水多也,洪脈時出者,命門包絡之火也,黑物多,赤物少,合成屋漏水之狀也。
當歸(一錢二分),白芍藥,熟地(各三分),川芎,丁香(各四分),阿膠(炒,六分,另後入),生艾葉(一錢,後入)
白話文:
-
當歸:1錢2分
-
白芍藥:3分
-
熟地:3分
-
川芎:4分
-
丁香:4分
-
阿膠:6分(炒過,最後加入)
-
生艾葉:1錢(最後加入)
上為細末。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五沸,去滓,入膠艾,再上火煎至一大盞,空心,宿食消盡,帶熱服,三服效。(服藥有法有時)
白話文:
將藥材搗成細末。服用時稱取一份藥粉,加入兩杯水,煎煮到沸騰五次,去除藥渣,加入膠艾,再次加熱煎煮到只剩一杯,空腹時服用,在宿便全部排出後,趁藥還熱時服用,服用三劑藥便會開始見效。(服用藥物有特定的方法和時間)
芎藭湯,治帶下漏血不止,及風寒冷熱,勞損衝任,月水不調,崩中暴下,腰重裡急,淋瀝不斷,及產後失血過多,虛羸腹痛;或妊娠胎動不安,下血連日,小便頻數,肢體煩倦,頭暈目暗,不欲飲食。
白話文:
芎藭湯,用於治療帶下漏血不止,以及風寒風熱侵襲,勞累損傷衝任二脈,月經不調,崩漏突然向下不止,腰痛腹急,小便淋漓不斷,以及產後失血過多,身體虛弱腹痛;或者懷孕時胎動不安,連續多天出血,小便頻繁,四肢倦怠,頭暈眼花,不想吃東西。
川芎,黃耆,芍藥,乾地黃,吳茱萸,甘草(炙,各二兩),當歸,乾薑(各一兩)
白話文:
川芎,黃耆,芍藥,乾地黃,吳茱萸,甘草(烘烤過的,每樣二兩),當歸,乾薑(每樣一兩)
上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月經後,因有赤白不止者,除地黃、茱萸,加杜仲、人參各二兩。(好加減)
白話文:
上㕮咀。取水一斗煮沸至三升,分三次服用。如果月經後,有赤白帶不停留的情況,除了生地黃、茱萸之外,再加入杜仲、人參各二兩。(視情況加減劑量)
斷下湯,治衝任氣虛(重在氣虛二字),崩中漏下,經脈不調,每遇月候將來,臍腹腰腳先痛,漸減飲食,四肢乏力,及帶下三十六疾,悉能療之。
白話文:
斷下湯,治療衝任氣虛(重點在氣虛二字),崩漏下血,經脈不調,每逢月經將來,臍腹、腰、腳先痛,逐漸減少飲食,四肢乏力,以及帶下三十六種疾病,都能治療。
人參(去蘆),熟地黃,艾葉(醋炒,各一兩),烏賊骨(燒灰),當歸(酒洗,各二兩),阿膠(蛤粉炒成珠),川芎(各七錢),乾薑(炮,半兩)
白話文:
人蔘(去除鬚根),熟地黃,艾葉(用醋炒,各一兩),烏賊骨(燒成灰),當歸(用酒清洗,各二兩),阿膠(用蛤粉炒成珠),川芎(各七錢),乾薑(用火炮製,半兩)
上㕮咀。水煎,食前服。烏賊骨,即海螵蛸。(此即膠艾四物之變局也,彼有芍藥,此有人參、烏賊、乾薑,大概崩在肝氣不斂者,宜芍藥之酸寒以收之;氣脫而不溫者,宜參、薑、烏賊之類,溫補而澀之;阿膠者,益金水以成收藏之用也)
白話文:
上㕮咀,用清水煎煮,在吃飯之前服用。烏賊骨,就是海螵蛸。(這如同膠艾四物湯的變化,不同的成分是烏賊骨,此方有黨參、烏賊骨、乾薑,總的來說,崩漏是因為肝氣不收斂,所以可以用芍藥的酸寒來收斂它;氣血脫落又不溫暖的,可以用黨參、乾薑、烏賊骨之類藥物,像阿膠的特性是金水同源,所以可以幫助氣血保存。)
加味四物湯,治崩漏。
四物湯(一兩),人參(二錢),吳茱萸(一錢)
白話文:
加味四物湯,用於治療崩漏。 四物湯(三十克),人參(六克),吳茱萸(三克)。
上銼碎。每服半兩,薑棗煎,食前服,五六服,寒熱腹痛皆退。崩漏未止,續服後熟附丸。
熟附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半兩,用薑和棗煎煮成藥湯,在飯前服用,服用五、六次後,寒熱腹痛的症狀都會消失。如果崩漏仍然沒有停止,繼續服用後熟附丸。
熟附子,木賊(去節),龍骨(煅),赤石脂(煅各半兩),川芎,當歸(各一兩)
白話文:
熟附子、木賊(除去節後入藥)、煅龍骨、煅赤石脂(各半兩),川芎、當歸(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米飲下。(陽虛則寒,陰虛則熱,故以此主之。而腹痛一症,人皆以為瘀血者多,而此以為漏不止者,服熟附丸,正元禮所謂崩而腹痛者,崩止而痛除也)
白話文:
上為粉末,與醋混合成丸,如小桐樹子般大小。每服50到60丸,飯前以米湯吞服。(陽虛則寒,陰虛則熱,故以此治療。而眾人皆以為腹痛一症,多為瘀血所致,而此則以為漏精所致,服用熟附丸,正如元禮所說的崩漏而引起腹痛,崩止而痛除也)
鹿茸丸,治經候過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呼吸少氣,臍腹冷極,則汗出如雨,尺脈微小。由衝任虛衰,為風冷客乘胞中,氣不能固。(此溫澀之劑也,久崩漏脫者宜之)可灸關元百壯,在臍下正中三寸。
白話文:
「鹿茸丸」是治療經期出血過多,經血顏色瘀黑,嚴重的會崩漏不止,呼吸短促,臍腹冰冷極了,就會汗流如雨,尺脈微弱。是由於衝任虛衰,風寒之邪乘虛侵襲胞宮,氣血不能固攝所致。(這是一種溫補腎陽、澀精固攝的藥方,適合久漏不止的患者服用。)可以灸關元穴一百壯,關元穴位於臍下正中三寸。
鹿茸(燎去毛,酥炙),赤石脂(制),禹餘糧(制各一兩),當歸,熟地黃,續斷(各二兩)附子(炮),艾葉(一方無),柏葉(各半兩)
白話文:
鹿茸(用火燎去毛,然後用酥油烤一下),赤石脂(經過加工製備),禹餘糧(經過加工製備,各取一兩),當歸,熟地黃,續斷(各取二兩),附子(經過炮製),艾葉(一方沒有),柏葉(各取半兩)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煉蜜丸亦可。(丹溪以紫黑為熱,而此言瘀黑者,乃下焦氣寒,血凝而黑,各有治法。然女子氣海在上,血海在下,故下焦溫而後氣升血行。
白話文:
(丸藥)上面要覆蓋細末,酒糊丸則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以溫酒送服,也可以將藥煉成蜜丸服用。(丹溪認為紫色和黑色是熱的症狀,而這裡所說的瘀黑色,則是下焦氣候寒冷,血液凝結而變黑,各自有不同的治療方法。然而,女性的氣海在上,血海在下,所以要先溫暖下焦,然後氣才能上升,血液才能運行。
如鹿茸者,以血成形,由氣而長,血隨氣上而成角,故入血分以生焉;又以附子、艾葉,佐而溫之,以石脂、餘糧鎮而固之;柏葉清之;歸、地、續斷,補而續之,誠下元虛寒之全方也。不加人參,豈無意焉,而灸關元之意,蓋可想矣)
白話文:
如鹿茸,是由血液形成形狀,又由氣而生長,血液跟著氣往上走而長出角,所以歸屬於血的範疇;再用附子、艾葉,輔佐並溫暖它,以石脂、餘糧鎮住並鞏固它;柏葉清涼之;用歸地、續斷,補充並延續它,這確實是下元虛寒的完整方劑。不加人參,難道沒有用意嗎,而那灸關元的用意,大概可以想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