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

1. 卷之十

2. 臨產門

3. 論臨產調理法

(原有產圖此不載錄,亦祝由法也)

大全,云:凡妊娠至臨月,當安神定慮,時常步履,不可多睡飽食,過飲酒醴雜藥,宜先貼產圖,依位密鋪床帳,預請老練穩婆,備辦湯藥器物。欲產時,不可多人喧鬨愴惶,但用老婦二人扶行,及憑物站立,若見漿水,腰腹痛甚,是胎離其經,令產母仰臥,令兒轉身,若兒頭向產門,方可用藥催生坐草(催生藥切不可早,若兒未轉身,宜以補血為主,而寬氣佐之)。若心煩,用水調服白蜜一匙,覺飢吃糜粥少許,勿令飢渴,恐乏其力,不可強服催藥,早於坐草,慎之。

薛氏,曰:欲產之時,覺腹內轉動,即當正身仰臥,待兒轉身向下時,作痛,試捏產母手中指中節(中指屬心胞絡也),或本節跳動,方與臨盆。即產矣,若初覺不仰臥,以待轉胞,或未產而水頻下,此胞衣已破,血水先干,必有逆生難產之患。若胎衣破,而不得分娩者,保生無憂散,以固其血(固血之說宜玩),自然生息。如血已耗損,用八珍、湯料一斤,益母草半斤(八珍、益母,配法服法俱佳),水數十碗煎熟,不時飲之,亦有得生者。凡孕婦只腹痛,未產也;若連腰痛甚者,將產也。蓋腎候於腰,胞系於腎故也。凡孕家宜預請有仁心知事穩婆,當以恩結其心,先與說知,倘有生息不順,只說未產,或遇雙胎,只說胎衣未下,恐驚則氣散,愈難生息。余家親驗之,大抵難產多患於鬱悶安逸富貴之家,治法雖云,胎前清氣,產後補血,不可專執,若脾胃不實,氣血不充,宜預調補,不然臨產必有患難。

白話文:

論臨產調理法

(原文有附產圖,此處不記錄,也屬於祝由術的一種)

《大全》中提到:凡是懷孕到了臨產月份,應該保持心神安定,不要胡思亂想,要時常散步走動,不可貪睡或吃太飽,也不要過量飲酒或亂服藥。應該先貼上產圖,依照產圖位置仔細鋪好床鋪和蚊帳,事先請好有經驗的接生婆,準備好生產所需的湯藥和器物。快要生產時,不可以讓太多人在旁邊喧嘩吵鬧,造成產婦驚慌,只需要兩位老婦人攙扶著產婦走動,或者讓產婦扶著東西站立。如果看到羊水破裂,腰腹疼痛劇烈,表示胎兒已經脫離原位。這時應該讓產婦仰躺,幫助胎兒轉正,如果胎兒頭部朝向產門,才可以服用催生藥幫助生產(催生藥絕對不能太早使用,如果胎兒還沒有轉正,應該以補血為主,並搭配寬氣的藥物)。如果產婦感到心煩,可以用白蜜一匙用水調開服用;如果感覺飢餓,可以吃少許稀粥,不要讓產婦感到飢餓口渴,以免力氣不足。不可以強迫產婦服用催生藥,或太早開始生產,務必謹慎。

薛氏說:快要生產時,如果感覺腹部胎兒在轉動,就應該立即仰躺,等待胎兒轉正向下時,開始出現陣痛,可以試著捏產婦手中指中間的指節(中指屬於心包絡),或者這個指節有跳動感,表示即將生產。如果剛開始感覺要生產時,沒有仰躺等待胎兒轉正,或者還沒生產羊水就頻繁流出,這表示胎膜已經破裂,羊水會先流乾,很有可能發生胎位不正或難產的危險。如果胎膜破裂卻無法順利分娩,可以用保生無憂散來固住血液(關於固血的說法要仔細研究),自然就會順利生產。如果產婦氣血已經耗損,可以用八珍湯加一斤,益母草半斤(八珍湯和益母草的配方和服用方法都很好),用水幾十碗煎煮,時常飲用,也有可能順利生產。一般來說,孕婦只有腹痛,還沒到要生產的時候;如果連腰也痛得厲害,表示快要生產了。因為腎臟的脈絡連接著腰部,而胞胎又與腎臟相連。懷孕人家應該事先請好有仁慈心、懂事的接生婆,要對她們施以恩惠來得到她們的信任,事先告知她們,如果有生產不順的情況,只能說還沒有要生,或者遇到雙胞胎,只能說胎盤還沒下來,以免產婦受到驚嚇而氣散,反而更難順利生產。我家的親身經歷,難產大多發生在生活安逸富裕的人家,治療方法雖然說,產前要清氣,產後要補血,但不能太過執著,如果產婦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應該事先調養補益,不然臨產時一定會有危險。

4. 論臨產催生法

大全,云:大凡生產,自有時候,未見時候,切不可強服催生滑胎等藥,或勢不得已則服之。又云,切不可坐早,及令穩婆亂動手(凡催生藥必候腰痛甚,胎轉向下,漿水破,方可服)。大法滑以流通澀滯,苦以驅逐閉塞,香以開竅逐血,氣滯者行氣,胞漿先破,疾困者固血。(固血如閘水放舟,最穩當)

丹溪,云:催生只用佛手散,最穩當,又效捷。

白話文:

關於生產這件事,本來就有它自然的時間點。如果時間還沒到,千萬不要強行服用催生或滑胎的藥物。除非是迫不得已的情況,才可以服用。另外,切記不要太早催生,也不要讓產婆隨意亂動手腳。(通常催生藥必須等到腰痛劇烈、胎兒轉向下、羊水破了,才可以服用)。催生的原則,是利用滑利的藥物來疏通阻滯,用苦味的藥物來驅逐閉塞,用香氣的藥物來開竅、活血。如果是因為氣滯不順導致難產,就要用行氣的藥物。如果羊水已經破了,而且產婦身體虛弱,就要用固血的藥物。(固血就像控制水閘放船一樣,是最穩當的方法)。

丹溪說:催生只需要用佛手散,最穩當而且效果迅速。

5. 論難產由於安逸氣滯

大全,云:婦人以血為主,惟氣順則血和,胎安則產順。今富貴之家,過於安逸,以致氣滯而胎不轉,或為交合,使精血聚於胞中,皆致產難。若腹或痛或止,名元胎,穩婆不悟,入手試水,致胞破漿干,兒難轉身,亦難生矣。凡產直候痛極,兒逼產門,方可坐草,時當盛暑,倘或血暈血溢,當飲清水解之(血暈血溢,以水解之,在暑月尤宜,余月亦無害,惟少與之)。冬末春初,產室用火和暖,下部衣服,尤當溫厚,方免胎寒血結,若臨月洗頭濯足,亦致產難。

白話文:

《醫學大全》提到:婦女以血為根本,只有氣順暢,血才能調和,胎兒才會安穩,生產才會順利。現在富貴人家,過於安逸,導致氣滯,胎兒無法轉動,或者因為性行為,使精血聚積在子宮中,這些都會造成難產。如果肚子時痛時不痛,這是元胎(指尚未成熟的胎動),接生婆不明白,就用手去試探羊水,導致羊膜破裂羊水流失,胎兒難以轉動身體,也就難以生產。凡是生產,要等到痛到極點,胎兒已經逼近產門時,才可以開始接生。生產時如果正值盛夏,如果發生血暈或大量出血,應該飲用清水來緩解(血暈或大量出血,用水來緩解,在夏天尤其適合,其他月份也無妨,只是要少量給予)。在冬天末尾春天初時,產房要用火加熱保暖,下身的衣服,尤其要溫暖厚實,才能避免胎兒受寒血液凝結,如果臨近生產時洗頭洗腳,也會導致難產。

6. 論難產由於氣虛不運

丹溪,曰:世之難產者,往往見於鬱悶安逸之人,富貴奉養之家,若貧賤辛苦者,無有也。古方書止有瘦胎飲一論,而其方為湖陽公主作也,實非極至之言。何也?見有用此方者,其難自若。予表妹苦於難產,後遇胎孕,則觸而去之,予甚憫焉,視其形肥,勤於針黹,尋思旬日,忽自悟曰:此正與湖陽公主相反,彼奉養之人,其氣必實,耗其氣,使平和,故易產。今形肥,知其氣虛,久坐知其不運,必氣愈弱,兒在胞胎,用母氣不能自運耳,當補其母之氣,則兒健易產矣。令其有孕至六七個月來告,遂以大全方紫蘇飲(主紫蘇飲,最穩當可法),加補氣藥,與數十帖,因得兒而甚快。後遂以此方隨母形色性稟,參時令加減與之,無不應者,因名其方曰達生散。

白話文:

丹溪說:世間難產的情況,常常發生在生活鬱悶、安逸的人,以及富貴人家,貧窮辛苦的人反而很少發生。古老的醫書只記載了「瘦胎飲」這種說法,而這個藥方是為湖陽公主而設的,其實並不是最全面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我看到有人用了這個方子,難產的情況仍然沒有改善。我的表妹也深受難產之苦,後來懷孕時,就害怕的把胎兒拿掉,我非常同情她。我觀察她身材肥胖,又很勤勞的做針線活,思考了十幾天後,我忽然領悟到:這正好和湖陽公主的情況相反,湖陽公主是養尊處優的人,她的氣一定很充足,所以要消耗她的氣,使氣平和,這樣就容易生產。現在我的表妹身材肥胖,就知道她氣虛,而且久坐不動,氣肯定越來越弱,胎兒在子宮裡,要靠母親的氣才能活動,母親的氣虛弱,就無法順利生產。應該要補養母親的氣,那麼胎兒就會強壯,容易生產。於是,我讓她懷孕到六、七個月時來告訴我,我用「大全方紫蘇飲」(以紫蘇飲為主,這個方子最穩妥可靠),加上補氣的藥,給她吃了幾十帖,結果她很快就順利生產了。後來我就用這個方子,根據孕婦的體型、氣色、性格、稟賦,以及配合時令來加減藥物,給她們服用,沒有不見效的。因此,我把這個方子叫做「達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