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九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23)

1. 防胎自墮

江應宿治汪鎬妻三十一歲,厭產,誤服打胎藥,下血如崩,旬余,腹痛一陣即行,或時鼻衄,諸藥不效,診得六脈數而微弦,乃厥陰之火泛逆,投四物換生地黃,加阿膠、炒黑山梔、蒲黃一劑愈。

薛氏,云:大抵治法,須審某月屬某經育養而藥之。

芎藭補中湯,治懷妊血氣虛弱,不能衛養,以致數月而墮,名曰半產。(每見婦人孕不滿十月而損墮,得服此遂安全。)

川芎,五味子,阿膠(蛤粉炒),乾薑(炮,各一錢),黃耆(去蘆,蜜炙),當歸(酒浸),白芍藥,白朮(各一錢半),人參,杜仲(去皮),木香(不見火),甘草(炙,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阿膠湯,治妊娠數墮胎,小腹絞痛不可忍。

阿膠(炙燥),熟乾地黃(焙),艾葉(微炒),川芎,當歸(切焙),杜仲(去粗皮炙,銼),白朮(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棗三枚,水煎,食前溫服。

千金保胎丸,凡女人受孕,經三月而胎墮者,雖氣血不足,乃中衝脈有傷,中衝脈即陽明胃經,供應胎孕,至此時必須節飲食,絕欲戒怒,庶免小產之患,服此可以保全。(三月雖手心主養胎,而實十二經皆受氣於陽明,陽明屬中衝,故中衝傷,胎亦墮也,此方極穩當)

白朮(土炒),熟地黃(薑汁炒),杜仲(薑汁炒,各四兩),當歸(酒洗),續斷(酒洗),阿膠(蛤粉炒),香附米(四制),益母草,條芩(炒各二兩),陳皮,川芎,艾葉(醋炙,各一兩),砂仁(炒,五錢)

上為細末,煮棗肉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湯下。

杜仲丸,治妊娠三兩個月,胎動不安,防其欲墮,宜預服之。

杜仲(去粗皮,薑汁炒,去絲)

上為末,棗肉杵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飲下。(胎繫於腎,故用杜仲補腎。若云胎動不安,則有脾虛、氣虛、血虛、有寒、有熱之不同,又當因病而藥之,不可執也)

刪繁方,治妊娠懷胎,數落而不結實,或冷或熱,百病之源。

黃耆,人參,白朮,甘草,川芎,地黃,吳茱萸(各等分)

一方有當歸、乾薑。

上為末,空心溫酒調下二錢。忌菘菜、桃李、雀肉、醋物。

樓氏曰:按丹溪論,俱是虛熱而無寒者,今姑存此一方,以俟施之於千百而一者也。(此言宜玩)

白話文:

江應宿醫治汪鎬的妻子,她三十一歲,不想要孩子,誤服了墮胎藥,導致下身出血如崩潰一般,持續十多天。腹痛時好時壞,有時還會流鼻血,用了很多藥都不見效。診斷後發現她的六脈呈現細數且略帶弦象,判斷是厥陰之火上逆導致的。於是開了四物湯,把熟地黃換成生地黃,再加入阿膠、炒黑山梔和蒲黃,一劑就治好了。

薛氏說:一般來說,治療方法必須仔細審查懷孕的月份對應哪個經脈,然後根據這個經脈的特性來用藥。

「芎藭補中湯」,治療懷孕婦女因氣血虛弱,無法充分滋養胎兒,導致懷孕幾個月就流產,稱為「半產」。(常常看到婦女懷孕不到十個月就流產,服用此方就能夠保住胎兒。)

藥材包含:川芎、五味子、阿膠(用蛤粉炒過)、乾薑(炮製過,各一錢),黃耆(去除蘆頭,用蜂蜜炙過)、當歸(用酒浸過)、白芍藥、白朮(各一錢半),人參、杜仲(去皮)、木香(不經過火處理)、甘草(炙過,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做成一帖,用水兩碗煎至一碗,不拘時間服用。

「阿膠湯」,治療婦女多次流產,小腹絞痛難忍。

藥材包含:阿膠(炙乾)、熟乾地黃(烘乾)、艾葉(稍微炒過)、川芎、當歸(切片烘乾)、杜仲(去除粗皮,炙過,挫成碎塊)、白朮(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三枚紅棗,用水煎煮,在飯前溫服。

「千金保胎丸」,凡是婦女懷孕,在三個月時發生流產,雖然可能是因為氣血不足,但更可能是因為衝脈受到損傷。衝脈就是陽明胃經,負責供應胎兒發育所需的能量。到了這個時候,必須節制飲食,戒絕慾望和怒氣,才能避免小產的發生。服用此藥可以保住胎兒。(懷孕三個月雖然是由手心主經脈在養胎,但實際上十二經脈都受到陽明經的氣的滋養,陽明經屬於衝脈,因此衝脈受損,胎兒也會因此流產。此方非常穩妥有效。)

藥材包含:白朮(用土炒過)、熟地黃(用薑汁炒過)、杜仲(用薑汁炒過,各四兩),當歸(用酒洗過)、續斷(用酒洗過)、阿膠(用蛤粉炒過)、香附米(經過四次炮製)、益母草、條芩(炒過,各二兩),陳皮、川芎、艾葉(用醋炙過,各一兩),砂仁(炒過,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煮爛的棗肉做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杜仲丸」,治療懷孕三、兩個月,胎動不安,預防流產,應該事先服用。

藥材包含:杜仲(去除粗皮,用薑汁炒過,去除絲)。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棗肉搗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十丸,用米湯送服。(胎兒依附在腎臟,因此用杜仲來補腎。如果說胎動不安,則有脾虛、氣虛、血虛、有寒、有熱等不同的情況,應該根據不同的病因來用藥,不能固執己見。)

「刪繁方」,治療婦女懷孕時,多次流產且胎兒無法穩固,或冷或熱,是各種疾病的根源。

藥材包含:黃耆、人參、白朮、甘草、川芎、地黃、吳茱萸(各等分)。

另一方還有當歸、乾薑。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空腹時用溫酒調服二錢。忌食菘菜、桃李、雀肉和醋類食物。

樓氏說:根據丹溪的理論,這些情況大多是虛熱而沒有寒象的,現在姑且保留此方,以便應用在千百個病例中可能出現的一個特殊情況。(這句話值得仔細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