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九 (22)
卷之九 (22)
1. 防胎自墮
丹溪,云:陽施陰化,胎孕乃成,血氣虛損,不足營養,其胎自墮。或勞怒傷情,內火便動,亦能墮胎,推原其本,皆因熱火消物,造化自然。《病源》乃謂風冷傷於子臟而墮,此未得病情者也。予見賈氏婦,但有孕,至三月左右必墮,診其脈,左手大而無力,重取則澀,知其血少也,以其妙年,只補中氣,使血自榮。時正初夏,教以濃煎白朮湯(單用白朮補中,以營出中焦,土生萬物也),下黃芩末一錢,服三四十帖,遂得保全其生。因而思之,墮因內熱而虛者,於理為多,曰熱曰虛,當分輕重,蓋孕至三月,正屬相火,所以易墮,不然何以黃芩、熟艾(熟艾性溫,亦助相火,若果有熱,或恐不宜)、阿膠等為安胎妙藥耶!好生之工,幸無輕視。
一婦年三十餘,或經住,或成形未具,其胎必墮。察其性急多怒,色黑氣實,此相火太盛,不能生氣化胎,反食氣傷精故也。因令住經第二月,用黃芩、白朮、當歸、甘草,服至三月盡,止藥,後生一子。
一婦住經三月後,尺脈或澀或微弱,其婦卻無病,知是子宮真氣不全,故陽不施陰不化,精血雖凝,終不成形,至產血塊,或產血胞。
一婦腹漸大如懷子,至十月求易產藥。察其神色甚困,難與之藥,不數日,生白蟲半桶。蓋由婦之元氣太虛,精血雖凝,不能成胎而為穢腐,蘊積之久,濕化為熱,濕熱生蟲,理之所有,亦須周十月之氣,發動而產,終非佳兆,其婦不及一月而死,濕熱生蟲,譬之溝渠汙濁,積久不流,則諸蟲生於其間矣。
汪石山治一婦長瘦,色黃白,性躁急,年三十餘,常患墮胎,已七八見矣。診其脈,皆柔軟無力,兩尺雖浮而弱,不任尋按,曰此因胎墮太多,氣血耗甚,胎無滋養,故頻墮。譬之水涸而禾枯,土削而木倒也,況三月五月,正屬少陽火動之時,加以性躁而急發之,故墮多在三、五、七月也。宜大補陰湯,去桂加黃柏、黃芩煎服,仍用研末,蜜丸服之,庶可保生。
服半年,胎固,而生二子。
錢仲陽治一孕婦病,醫言胎且墮。錢曰:妊者五臟傳養,率六旬,乃更候其月,偏補之,何必墮,已而母子皆全。
陳鬥岩治一婦有胎,四月墮下,逾旬腹腫發熱,氣喘脈洪盛,面赤,口鼻舌青黑。陳診之曰:脈洪盛者,胎未墮也,面赤,心火盛而血乾也;舌青,口鼻黑,肝既絕而胎死矣。內外皆曰,胎墮久矣。復診,色脈如前,以蛇蛻煎湯,下平胃散加芒硝、歸尾一倍,服之,須臾腹鳴如雷,腰腹陣痛,復一死胎隨下,病亦愈。
程仁甫治一婦,年近四十,稟氣素弱,自去其胎,五日內,漸漸腹脹如鼓,至心前,上吐不能食,用補藥不效。診六脈微弱,但只叫脹死,此乃損傷脾氣而作脹,然急則治標,若泥丹溪法,恐緩不及事,用桃仁承氣加枳實、厚朴,倍硝、黃,煎服四分,吐去其一,次早仍不通,事急,又服琥珀丸三錢,至申時大通,脹減,但體倦,四肢無力,口不知味,發熱,再用參、耆、歸、芍、楂、朮、陳皮,八劑而安。
白話文:
標題: [預防流產]
內容: 丹溪說,陽氣施發,陰氣轉化,才能形成胎兒,如果血氣虛弱受損,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胎兒就會自然流產。有時過度勞累或情緒激動會傷害身體,引發內火,也能導致流產。追根究底,都是因爲熱火消耗了體內物質,這是自然的生理過程。《病源》一書卻認爲,是因爲子宮受到風冷侵襲而導致流產,這並沒有完全理解病情。我曾遇到賈氏婦人,只要懷孕,在三個月左右就會流產。我爲她把脈,發現她的左手脈象大而無力,深按則澀,知道她血液量少。儘管她還年輕,我只給她補中氣,讓她的血液自行充盈。當時正值初夏,我讓她濃煎白朮湯(單獨使用白朮補中氣,因爲氣血從中焦產生,脾胃是後天之本),加入一錢黃芩末,服用三十到四十劑,終於保住胎兒,順利生產。由此思考,流產大多是因爲體內的熱和虛弱,理論上是合理的。對於熱和虛,應該區分輕重。懷孕三個月時,正是相火旺盛的時候,所以容易流產,否則爲什麼黃芩、熟艾、阿膠等會是安胎的妙藥呢!希望珍視生命的人不要輕視這個觀點。
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有時胚胎停止發育,有時胚胎未成形就流產。觀察她的性格急躁,容易生氣,皮膚黑,氣息強,這是因爲相火太旺,無法生成足夠的氣血來滋養胚胎,反而消耗氣血,損傷精氣。因此,我讓她在月經停後的第二個月開始,服用黃芩、白朮、當歸、甘草,一直服到第三個月結束,然後停藥,之後她生了一個兒子。
有一位婦女在懷孕三個月後,尺脈出現澀或微弱的情況,但她自己沒有明顯疾病,這表明子宮的真氣不足,所以陽氣無法施發,陰氣無法轉化,雖然精血已經凝結,但最終無法形成完整的胎兒,生產時可能只有血塊,或者產出的是血團。
有一位婦女腹部逐漸增大,看起來像懷孕,到了十個月時尋求催生藥物。觀察她的神態非常疲憊,難以給予藥物,沒過幾天,她生出了半桶白色的蟲子。這是因爲婦女的元氣太虛弱,雖然精血已經凝結,但無法形成胎兒,而是變成了污穢腐敗的物質,長期積聚,溼氣轉化爲熱,溼熱環境滋生蟲子,這是自然規律。這種情況也需要等待十個月的孕育期,最後發動生產,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預兆。那位婦女不到一個月就去世了,溼熱環境滋生蟲子,就像溝渠中的污水,長時間不流動,各種蟲子就會在其中繁殖。
汪石山治療一位瘦長的婦女,膚色黃白,性格急躁,三十多歲,經常流產,已經有七八次了。診斷她的脈象,都柔軟無力,兩尺脈雖浮但弱,不能承受按壓。汪石山說這是因爲流產太多,氣血嚴重消耗,胎兒得不到滋養,所以頻繁流產。他比喻說,就像水乾涸了,禾苗就會枯萎;土地被削薄,樹木就會倒下。況且在懷孕三月和五月時,正是少陽火動的時期,加上她性格急躁,容易激發火氣,所以流產多發生在三、五、七月份。建議她服用大補陰湯,去掉桂枝,加入黃柏、黃芩煎服,並同時服用研磨成末的藥物,用蜂蜜製成丸劑服用,這樣或許可以保住胎兒,順利生產。
她服用了半年的藥物,胎兒穩固,後來生了兩個兒子。
錢仲陽治療了一位孕婦的疾病,醫生說胎兒可能會流產。錢仲陽說:“懷孕期間,五臟輪流滋養胎兒,每六十天更換一次負責的臟器,只需要根據月份進行適當的補充,不必擔心流產。”結果,母子都平安無恙。
陳鬥巖治療了一位懷孕的婦女,四個月時胎兒流產,十多天後腹部腫脹發熱,呼吸急促,脈象洪大,面色紅潤,口鼻舌呈青黑色。陳鬥巖診斷後說:“脈象洪大表示胎兒尚未完全流產,面色紅潤是因爲心火旺盛,血液乾燥;舌頭青色,口鼻黑,表示肝臟功能衰竭,胎兒已經死亡。”內外科醫生都認爲胎兒早已流產。再次診斷,症狀依舊,於是用蛇蛻煎湯,加入平胃散和芒硝、歸尾加倍,讓她服用。不久,腹部發出雷鳴般的響聲,腰部和腹部陣痛,接着一個死胎隨之排出,病情得到緩解。
程仁甫治療了一位接近四十歲的婦女,先天體質虛弱,自己流產了胎兒。五天內,腹部逐漸膨脹如同鼓起,到達心臟前方,嘔吐不止,無法進食,使用補藥無效。診斷六脈微弱,她只是喊着脹痛難忍,這是脾氣溫養功能受損引起的腹脹。然而,緊急情況下應先治療表面症狀,如果按照丹溪的方法,恐怕緩不濟急。於是使用桃仁承氣湯,加入枳實、厚朴,加倍使用硝、黃,煎服四分之一劑量。她吐出了部分食物,第二天仍然沒有排便,情況危急,又服用了三錢琥珀丸。到了下午,大便通暢,腹脹減輕,但身體疲倦,四肢無力,口中無味,發熱。再次使用人參、黃芪、當歸、白芍、山楂、白朮、陳皮,連續服用八劑,病情得以穩定。
江應宿治療了汪鎬的妻子,她三十一歲,厭倦生產,誤服了打胎藥,出血如崩漏,十多天來,每次陣痛就會排出一些物質,有時還會出現鼻血,各種藥物無效。診斷得出,她的脈象數而微弦,這是厥陰經的火氣氾濫逆亂。於是使用四物湯替換生地黃,加入阿膠、炒黑山梔、蒲黃,一劑藥後病情好轉。
薛氏說,治療方法必須根據每個月所屬的經絡進行調整。
芎藭補中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血氣虛弱,無法保護和滋養胎兒,導致幾個月後流產,這種流產稱爲“半產”。(經常看到婦女懷孕不滿十個月就流產,服用此方可確保安全。)
藥物成分包括:川芎、五味子、阿膠(蛤粉炒)、乾薑(炮製)、黃芪(去蘆,蜜炙)、當歸(酒浸)、白芍藥、白朮(各一錢半)、人參、杜仲(去皮)、木香(不見火)、甘草(炙,各五分)。
將上述藥材製成一劑藥,加入兩杯水煎至一杯,不受時間限制隨時服用。
阿膠湯用於治療多次流產,小腹絞痛無法忍受。
藥物成分包括:阿膠(炙燥)、熟乾地黃(焙)、艾葉(微炒)、川芎、當歸(切焙)、杜仲(去粗皮炙,銼)、白朮(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三枚棗子,用水煎服,飯前溫服。
千金保胎丸用於所有女性受孕後,懷孕三個月時防止流產。即使氣血不足,也是因爲中衝脈受傷,中衝脈即陽明胃經,負責供應胎兒營養。在這個時候,必須節制飲食,斷絕慾望,避免憤怒,才能避免流產的風險。服用此藥可以保全胎兒。(懷孕三個月時,雖然手心主養胎,但實際上十二經絡都從陽明經絡接收氣血,陽明經絡屬於中衝脈,因此中衝脈受傷會導致流產。這個方子非常穩妥。)
藥物成分包括:白朮(土炒)、熟地黃(薑汁炒)、杜仲(薑汁炒,各四兩)、當歸(酒洗)、續斷(酒洗)、阿膠(蛤粉炒)、香附米(四制)、益母草、條芩(炒各二兩)、陳皮、川芎、艾葉(醋炙,各一兩)、砂仁(炒,五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煮熟的棗肉製成丸劑,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一百粒,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杜仲丸用於治療懷孕初期兩個月,胎兒不穩定,預防流產,建議提前服用。
藥物成分包括:杜仲(去粗皮,薑汁炒,去絲)。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棗肉搗成丸劑,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七十粒,用米湯送服。(胎兒與腎臟有關,因此使用杜仲補腎。如果提到胎兒不穩定,那麼可能存在脾虛、氣虛、血虛、寒冷、熱症等不同情況,應根據具體病情選擇藥物,不能一概而論。)
刪繁方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多次流產,胚胎無法穩定發育,或因寒或因熱,是多種疾病的根源。
藥物成分包括:黃芪、人參、白朮、甘草、川芎、地黃、吳茱萸(各等分)。
另一個方子還包含當歸、乾薑。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空腹時用溫酒調服二錢。禁忌食物包括菘菜、桃李、雀肉、醋製品。
樓氏說:根據丹溪的論述,流產都是由於虛熱引起,沒有考慮到寒冷因素。現在僅保留這個方子,以備不時之需。(這句話值得仔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