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九 (21)
卷之九 (21)
1. 臟躁悲傷
仲景,云:婦人臟躁,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臟躁者,肺金燥也,肺之志為悲,胎熱則火炎,肺不能自持,故無故悲哭,茲治以甘緩,佐以涼瀉,無不愈矣)
許學士,云:鄉里有一婦人,數次無故悲泣不止,或謂之有祟,祈禳請禱備至,終不應。予忽憶《金匱》有一證云:婦人臟躁,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數欠伸者,宜甘麥大棗湯。予急令治藥,盡劑而愈。古人識病制方,種種絕妙如此。
薛氏,曰:前證或因寒水攻心,或肺有風邪者,治當審察。
一妊婦無故自悲,用大棗湯二劑而愈。後復患,又用前湯,佐以四君子加山梔而安。
一妊婦悲哀煩躁,其夫詢之,云我無故,但自欲悲耳,用淡竹茹湯為主,佐以八珍湯而安。
甘麥大棗湯,治婦人臟躁,悲傷不止。(悲傷肺病,此方補脾,所謂補母也,且甘能生濕,濕生則又何燥焉)
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
上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
淡竹茹湯,治妊婦心虛驚悸,臟躁,悲傷不止。又治虛煩甚效。
麥門冬(去心),小麥,半夏(湯泡,各一錢半)人參,白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
一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棗一枚,淡竹茹一團如指大,水煎服。
一方,治胎臟躁,悲哭,及自笑自哭。
用紅棗燒存性,米飲調下。
白話文:
張仲景說:「婦人患有臟躁,會悲傷想哭,情況像被神怪作祟一樣,而且會頻頻打呵欠伸懶腰,可以用甘麥大棗湯來治療。(所謂臟躁,是肺金乾燥的表現,肺的情志對應的是悲傷,懷孕時胎火過旺,導致肺無法自我調節,因此會無緣無故的悲傷哭泣,治療時用甘味緩和,輔以涼性藥物來清瀉,沒有不痊癒的)」
許學士說:「我鄉里有個婦人,多次無緣無故的悲傷哭泣,有人說她是被邪魔附身,於是各種祈求祭祀都做了,但都沒有效果。我忽然想起《金匱要略》中有一個病症說:『婦人患有臟躁,會悲傷想哭,情況像被神怪作祟一樣,而且會頻頻打呵欠伸懶腰,可以用甘麥大棗湯來治療。』我趕緊讓人給她煎藥服用,服完藥就好了。古人辨識疾病、制定方藥,真是非常高明啊!」
薛氏說:「前面提到的病症,有可能是因為寒水侵襲心臟,或者是肺部有風邪引起的,治療時要仔細分辨。」
有一個孕婦無緣無故的感到悲傷,用甘麥大棗湯服用了兩次就好了。後來又發病,再次服用甘麥大棗湯,再加入四君子湯及山梔子後才痊癒。
有一個孕婦感到悲哀煩躁,她的丈夫問她原因,她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想哭而已,用淡竹茹湯為主,輔以八珍湯,病就好了。
甘麥大棗湯,是用來治療婦人臟躁,悲傷不止的。(悲傷屬於肺病,這個方子是補脾的,所謂補母,而且甘味可以產生濕潤,有濕潤就不會燥熱了)
藥方組成: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
用法:將以上藥材加水六升煮到剩三升,溫熱分三次服用,也可以補養脾氣。
淡竹茹湯,是用來治療孕婦心虛驚悸、臟躁、悲傷不止的。也可以治療虛煩,效果很好。
藥方組成:麥門冬(去心)、小麥、半夏(用開水泡過,各一錢半)、人參、白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
用法:一次煎服一劑,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一枚,以及像手指頭大小的淡竹茹一團,加水煎服。
還有一個方子,治療懷孕時臟躁,會悲傷哭泣,或自己又哭又笑的狀況:
將紅棗燒到存留藥性,用米湯調服。
2. 妊病下胎
大全,云:妊娠羸瘦,或挾疾病,臟腑虛損,氣血枯竭,不能養胎,致胎動而不堅固,若終不能安者,則可下之,免害妊婦也。
薛氏,曰:前證宜用腰腹背痛門方論主治。其胎果不能安者,方可議下,慎之慎之!
大中丞許少微公向令金壇時,夫人胎漏,療治不止,時迫於上計,公欲因其勢遂下之,謀於余。余第令服佛手散,以為可安即安,不可安即下,順其自然而已。既數服,公憂疑不決,女科醫者檢方以進,乃用牛膝一兩,酒煎服。謂牛膝固補下部藥耳,用之何害?公遂信而服之,而胎果下。
余時有從母之戚,未及知此,知而馳至,則聞盈庭皆桂麝氣,蓋因胞衣未下,女醫又進香桂散矣,血遂暴下,如大河決,不可復止,亟煎獨參湯未成而卒。公哀傷甫定,而過余謝,且詢余曰,牛膝補藥而能墮胎,何也?余對曰:生則宣而熟則補(生宣熱補之說,似是而實非,宜思之),故破血之與填精,如箭鋒相拄,豈獨牛膝哉?鹿角亦墮胎破血,而煎為白膠,則安胎止血,因其熟而信其生,此之謂粗工。公嘆恨無已,余故特著之,以為世戒。
桂心散,治妊娠因病,胎不能安者,可下之。
桂心,栝蔞,牛膝,瞿麥(各五分),當歸(一錢)
上銼,水煎服。
一方單用牛膝一兩,酒一盅,煎七分,作二服。
千金神造湯,婦人脈陰陽俱盛,名曰雙軀。若少陰微緊者,血即凝濁,經養不周,胎即偏夭,其一獨生,其一獨死,不去其死,害母失胎,此方主之。
蟹爪(一升),阿膠(三兩),甘草(二兩)
上銼,取東流水一斗,先煮蟹爪、甘草至三升,去滓,下膠令烊,頓服之,不能分再服。(阿膠固胎,蟹爪破血、甘草和中,並行不悖,奇哉)
下胎方,治妊母因疾病,胎不能安,可下之。
取七月七日法面(《大全》作曲)四兩,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三分,綿瀝去滓,分溫三服,立下。
又方大麴五升,清酒一斗煮二沸,去滓,分五服,隔宿勿食。但再服,其子如糜,母無疾苦,千金不傳妙方。
又方麥櫱(麥櫱能破血)一升為末,和水煮二升,服之即下,神效。
又方附子二枚為末,以淳苦酒和塗右足,去之大良。
又方取雞子一枚,以三指撮鹽放雞子中,服之立出。
按陳良甫以列有牛膝湯、桂心散諸方,樓全善皆不之取,而獨取此數方,其見卓矣。
白話文:
懷孕生病導致胎兒不穩
《大全》裡說:孕婦如果身體虛弱消瘦,或者同時有其他疾病,導致臟腑虛損、氣血枯竭,無法供給胎兒足夠的營養,就會造成胎動不安穩。如果最終胎兒還是保不住,就可以考慮讓胎兒流掉,以免傷害孕婦的健康。
薛氏說:前面提到的這些情況,應該先用治療腰腹背痛的方子來處理。如果胎兒真的保不住,才可以考慮墮胎,要非常謹慎!
當時,大中丞許少微在金壇當官時,他的夫人懷孕時有漏胎的現象,治療了很久都沒有好轉。當時他剛好要進京匯報工作,時間緊迫,就想趁著這個情況把胎兒打掉。他來問我的意見,我只是讓他服用佛手散,覺得胎兒能保住就保住,保不住就順其自然。他吃了幾次藥,還是很擔心,猶豫不決。有個女科醫生檢查了方子後,給他開了用牛膝一兩,用酒煎服的藥方,說牛膝是補下部的藥,用了沒有壞處。許少微就相信了,讓他夫人服用了,結果胎兒就真的流掉了。
當時,我的親戚家裡有事,我還不知道這件事。等我趕到時,就聞到滿屋子的桂麝香氣,原來是因為胎盤沒有順利排出,女醫生又開了香桂散。結果導致孕婦大出血,就像大河潰堤一樣,根本止不住。急忙煎煮獨參湯還沒煮好,孕婦就過世了。許少微處理完後事,來向我道歉,並問我,牛膝是補藥,為什麼會導致墮胎呢?我回答說:生的藥有宣洩的作用,熟的藥才有補益的作用(這種生宣熱補的說法,好像有道理,其實不對,應該要好好思考)。所以,活血化瘀的藥和填補精血的藥,就像箭鋒相對一樣,不只是牛膝這樣,鹿角也有墮胎活血的效果,但是煎煮成鹿角膠卻可以安胎止血。只因為它煮熟了就認為它本性如此,這就是庸醫的看法。許少微非常懊悔,所以我特別把這件事記錄下來,告誡世人。
桂心散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孕婦因為生病,胎兒不穩,需要墮胎的情況。
配方:桂心、栝蔞、牛膝、瞿麥(各五分)、當歸(一錢)。
將這些藥材切碎,用水煎服。
另一個方子,單獨用牛膝一兩,用一杯酒煎煮成七分,分兩次服用。
千金神造湯 這個方子,如果孕婦的脈象陰陽都很強盛,就叫做「雙軀」。如果少陰脈稍微緊繃,表示血液凝滯不暢,無法充分滋養胎兒,就會導致胎兒發育不全,一個活著,另一個死掉。如果不去除死胎,就會傷害母體,導致流產。這個方子就是用來處理這種情況。
配方:蟹爪(一升)、阿膠(三兩)、甘草(二兩)。
將這些藥材切碎,用東邊的流水一斗,先煮蟹爪和甘草,煮到剩三升時,把藥渣濾掉,再放入阿膠,讓阿膠融化。一次性服用,如果無法一次服完,可以分兩次服用。(阿膠可以固胎,蟹爪可以活血化瘀,甘草可以調和藥性,三者並用不衝突,非常神奇)
下胎方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孕婦因為生病,胎兒不穩,需要墮胎的情況。
取七月七日製作的麵粉四兩(出自《大全》的製法),用水兩大碗煎煮成一碗三分,用棉布過濾掉藥渣,分三次溫服,效果很快。
另一個方子,用酒麴五升,加入清酒一斗,煮開兩次,濾掉藥渣,分五次服用,隔夜不要吃東西。只要再服一次,胎兒就會像稀粥一樣被排出,孕婦沒有什麼痛苦。這是千金難買的秘方。
另一個方子,把麥芽(麥芽可以活血化瘀)一升研磨成粉末,加水煮成兩升服用,效果也很好。
另一個方子,把附子兩枚研磨成粉末,用純苦酒調成糊狀,塗在右腳底,效果很好。
另一個方子,取一個雞蛋,用三指捏一些鹽放入雞蛋中,服用後胎兒就會立刻排出。
按:陳良甫的醫書裡列有牛膝湯、桂心散等方子,樓全善都沒有採用,只選用了這幾個方子,可見他的見解非常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