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九 (20)
卷之九 (20)
1. 遺尿
薛氏,曰:若脬中有熱,宜用加味逍遙散;若脾肺氣虛,宜用補中益氣湯加益智;若肝腎陰虛,宜用六味丸。
一妊婦遺尿內熱,肝脈洪數,按之微弱,或兩太陽作痛,脅肋作脹。余以為肝火血虛,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尋愈。後又寒熱,或發熱或恚怒,前證仍作,用八珍散、逍遙散,兼以清肝火、養肝血而痊。
白薇散,治妊娠尿出不知。
白薇,白芍藥(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前溫酒調服。(本草謂芍藥白補赤瀉,蓋金收而火散也,故子淋方中多用赤,而遺尿方中則用白也)
桑螵蛸散,治妊娠小便不禁。
桑螵蛸(炙黃,二十枚)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
一方
白礬,牡蠣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
一方益智為末,米飲下,亦效。
白話文:
薛氏說:如果膀胱有熱,應該使用加味逍遙散;如果脾肺氣虛弱,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加益智;如果肝腎陰虛,應該使用六味丸。
有一位懷孕婦女遺尿,體內有熱,肝脈搏動強大且頻繁,但按下去又感覺虛弱,有時兩側太陽穴會疼痛,脅肋脹痛。我認為這是肝火旺盛、血虛,所以使用加味逍遙散和六味地黃丸,很快就痊癒了。後來又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時而發熱時而煩躁易怒,之前的遺尿症狀又出現,使用八珍散和逍遙散,同時兼顧清肝火、養肝血而治好了。
白薇散,治療懷孕婦女小便失禁。
白薇,白芍藥(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飯前用溫酒調服。(本草綱目說芍藥白色補益紅色洩散,大概是金氣收斂而火氣發散的緣故,所以治療小便淋漓的方子中多用赤芍,而治療遺尿的方子中則用白芍。)
桑螵蛸散,治療懷孕婦女小便無法控制。
桑螵蛸(烤黃,二十枚)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米湯調服。
另一個方子:
白礬,牡蠣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服。
另一個方子是將益智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也有效果。
2. 尿血
大全,云:妊婦勞傷經絡,有熱在內,熱乘於血,血得熱則流溢,滲入子脬,故令尿血也。(按尿血之人,皆從勞心斫喪中來)
薛氏,曰:前證因怒動火者,宜小柴胡湯加山梔;因勞動火者,宜補中益氣湯;因厚味積熱,宜清胃散(方見雜病齒門)加犀角、連翹、甘草;因肝經血熱,宜加味逍遙散。
一妊婦因怒尿血,內熱作渴,寒熱往來,胸乳間作脹,飲食少用,肝脈弦弱,此肝經血虛而熱也,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兼服漸愈。又用八珍湯加柴胡、丹皮、山梔而痊。
續斷湯,治妊娠下血及尿血。
當歸,生地黃(各一兩),續斷(半兩),赤芍藥(二錢半)(分兩差等可法)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蔥白湯調下。
一方,治妊娠尿血。
阿膠(炒),熟地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空心粥飲調下二錢。
姜蜜湯,治妊娠小便尿血。
生薑(七片),蜜(半盞),白茅根(一握)
上入水濃煎服。
加減五苓散
本方去桂加阿膠炒,同為粗末,每服四錢,用車前子、白茅根濃煎溫服。
雜方(溫涼滑利不同,在人自擇)
用葵子一升,研細,水五升煮二升,分溫三服。
一方用生艾一斤,酒五升,煮二升,分三服。
一方用生地黃一斤,酒四斤煮二升,分三服。
一方豬苓為末,白湯調下一匙,日三。
一方白茅根濃煮湯,吞酒蒸黃連丸。
一方,治無故尿血(止血之劑)
龍骨(一兩),蒲黃(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日三服。
白話文:
《大全》這本書說:懷孕的婦女因為過度勞累傷到經絡,體內有熱,熱就會侵襲到血液,血液受熱就會流散,滲入膀胱,所以導致尿血。(總之,會尿血的人,多半是因為過度勞心傷神而造成的。)
薛氏說:先前說的尿血症狀,如果是因為發怒而導致火氣上升的,應該用小柴胡湯加上梔子;如果是因為勞累過度導致火氣上升的,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是因為吃了太多肥膩的食物,導致體內積熱的,應該用清胃散(這個方子在雜病齒門有記載)加上犀角、連翹、甘草;如果是因為肝經血熱的,應該用加味逍遙散。
有一個孕婦因為生氣而尿血,體內有熱感到口渴,忽冷忽熱,胸部和乳房之間脹痛,食慾不佳,肝脈細弱無力,這是肝經血虛而產生熱的現象,用加味逍遙散和六味地黃丸,一起服用後慢慢好轉。後來又用了八珍湯加上柴胡、丹皮、梔子,就痊癒了。
《續斷湯》這個方子,可以治療懷孕期間的下血和尿血。
藥材包含:當歸、生地黃(各一兩),續斷(半兩),赤芍藥(二錢半)(這些藥材的分量可以根據情況調整)。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蔥白湯調服。
還有一個方子,可以治療懷孕期間的尿血。
藥材包含:炒過的阿膠、熟地黃(各等分)。
把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空腹用粥水調服二錢。
《姜蜜湯》這個方子,可以治療懷孕期間的小便尿血。
藥材包含:生薑(七片),蜂蜜(半杯),白茅根(一小把)。
把以上藥材加水煎煮,煮好後濃縮服用。
《加減五苓散》
這個方子把原本的五苓散中的桂枝去掉,加入炒過的阿膠,一起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車前子、白茅根煎煮濃湯溫服。
還有一些雜方(藥性有溫有涼,有滑利作用,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使用):
用葵花籽一升,磨細,用水五升煮到剩兩升,分三次溫服。
或者用生艾一斤,用酒五升煮到剩兩升,分三次服用。
或者用生地黃一斤,用酒四斤煮到剩兩升,分三次服用。
或者把豬苓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服一匙,一天三次。
或者用白茅根煮濃湯,用湯送服酒蒸黃連丸。
還有一個方子,可以治療不明原因的尿血(是止血的藥方)。
藥材包含:龍骨(一兩),蒲黃(半兩)。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服,一天三次。
3. 眼目
一婦將臨月,忽然兩目失明,不見燈火,頭痛眩暈,項腮腫滿,不能轉頸,諸治不瘥,反加危困,偶得消風散服之,病減七分,獲安分娩,其眼吊起,人物不辨,乃以四物湯加荊芥、防風,更服眼科天門冬飲子,二方間服,目漸稍明(目病大都因火,而懷妊則胎熱居多,故以涼散之劑取效)。大忌酒面、煎炙、雞羊鵝鴨、豆腐、辛辣熱物,並房勞。
此證因懷妊多居火間,衣著太暖,伏熱在內,或酒面炙爆太過,以致胎熱也。
天門冬飲子,治妊娠肝經風熱上攻,眼目帶吊失明。
天門冬(去心),知母,茺蔚子,五味子,防風(去蘆),茯苓(去皮),川羌活(去蘆),人參(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後服。
白話文:
一位婦女快要生產時,突然雙眼失明,看不到燈火,同時頭痛、頭暈,脖子和臉頰腫脹,脖子無法轉動,各種治療都無效,反而更加危險。後來偶然服用消風散,病情減輕了七成,順利生產。但她的眼睛向上吊起,看不清東西,於是改用四物湯加上荊芥、防風,並同時服用眼科的「天門冬飲子」,兩種藥方交替服用,眼睛才慢慢恢復視力。(眼疾大多是因火氣引起,而懷孕時體內胎熱通常較多,所以用涼性且能疏散的藥方能見效。)要特別忌諱酒類、麵食、油炸燒烤食物、雞肉、羊肉、鵝肉、鴨肉、豆腐、辛辣燥熱的食物,以及性行為。
這種情況是因為懷孕期間體內火氣過盛,穿太多衣服導致熱氣鬱積在內,或是飲酒、吃太多油炸燒烤食物,導致胎熱所引起的。
「天門冬飲子」這個藥方,是治療懷孕時肝經風熱向上侵犯,導致眼睛上吊、失明的狀況。
藥方組成:天門冬(去除內心)、知母、茺蔚子、五味子、防風(去除蘆頭)、茯苓(去除外皮)、川羌活(去除蘆頭)、人參(各一錢)。
用法:以上藥材作為一帖,加入兩盅水,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一盅,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