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6)

1. 論氣陷血脫法當升舉

東垣,云:一婦人經候黑血,凝結成塊,左廂有血瘕,水瀉不止,穀食有時化,有時不化,至今歲四月,血塊暴下,並水注俱作,是前後二陰有形之血脫竭於下;既久,經候尤不調,水瀉日見三兩行,食罷心煩不快,飲食減少,甚至瘦弱。東垣先生曰:夫聖人治病,必本四時升降沉浮之理,權變之宜。若不本四時,以順為逆,非其治也。且治之大法,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遺人夭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故聖人云: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陽盛是言陽邪盛於內,故可下;陰盛是言寒邪盛於外,故可汗)。大抵聖人立法,各自有義。且如升陽或發散之劑,是助春夏之陽氣,令其上升,乃瀉秋冬收藏殞殺寒冰之氣,此病是也,當用此法治之,乃升降浮沉之至理也。夫天地之氣,以升降浮沉,乃從四時,如治病逆之,則殺人矣。故經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可不畏哉。夫人之身,亦有天地四時之氣,不可止認在外,人體亦同天地也。今經漏不止,是前陰之氣血已下脫矣;水瀉數年不愈,是後陰之氣血,又下陷矣。後陰者,主有形之物也,前陰者,精氣之門戶,俱下竭,是病人周身之氣,常行秋冬之令。陰主殺,此等收藏之病是也。陽生陰長,春夏是也。在人身之中,令氣升浮者,穀氣上行是也,既病則周身血氣,皆不生長,穀氣又不升,其肌肉消少,是兩儀之氣,俱將絕矣。既下元二陰俱脫,血氣消竭,假令當日元是熱證,今下焦久脫,已化為寒矣。此病久沉久降,寒濕大勝,當急救之,瀉寒以熱,降濕以燥,大升大舉,以助生長,補養氣血,不致偏竭。聖人立治之法,既濕氣大勝,以所勝治之,助甲(甲膽也),風木上升是也。故經云:風勝濕(風勝濕,正是舉下陷之氣,今人以為風來則干之意,非也),是以所勝平之也。當先調和胃氣,次用白朮之類,以燥其濕,而滋元氣,如其不止,後用風藥以勝濕,此之謂也。此便是大舉大升,以助春夏二濕久陷下之至治也。又一本云:此病次用四物,隨濕證加減。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有一位婦女經期經血發黑,並凝結塊狀,左腹有血塊,腹瀉不止,有時食物消化正常,有時不消化,直到四月,血塊突然排出,並伴隨大量水樣便,這是因為前後兩陰有形之血往下流失;時間久了,經期更加不調,腹瀉每天三至四次,飯後心情煩躁不快,食慾減少,甚至消瘦虛弱。東垣先生說:聖人治病,一定要根據四季升降沉浮的道理,權衡變通,合宜而治。如果不依循四季,以順為逆,就不是正確的治法。另外,治病的大原則,一定要先考慮當年的氣候,不要違逆天和,不要盛上加盛,不要虛上加虛,以免使人夭折;不要招致邪氣,不要失去正氣,以免使人短命。因此聖人說:陽氣盛而陰氣虛,用瀉法可以痊癒,用汗法則會死亡;陰氣盛而陽氣虛,用汗法可以痊癒,用瀉法則會死亡(陽盛是說體內陽邪盛,所以可以用瀉法;陰盛是說體外寒邪盛,所以可以用汗法)。總之,聖人制定治病方法,各自都有道理。例如升陽或發散的藥劑,是幫助春夏陽氣上升,去除秋冬收藏、衰敗、寒冷的氣,這個病人就是這種情況,應該用這個方法治療,這就是升降浮沉的至理。天地之氣,以升降浮沉,順應四季,如果治病的方法違逆了這些原理,就會殺人。因此經書說:順應天意的人昌盛,違逆天意的人滅亡,不可不畏懼啊!人體也有天地四時之氣,不要只認為在體外,人體與天地是一樣的。現在這位病人經漏不止,是前陰之氣血已經下脫;腹瀉多年不愈,是後陰之氣血也下陷了。後陰主導有形之物,前陰是精氣的門戶,兩者都下陷竭脫了,表示病人全身之氣,常常運行秋冬之令。陰主收斂,這種收藏的病症就是這樣產生的。陽生陰長,這是春夏的現象。在人體來說,讓氣上升浮動的,是穀氣上升,生病了之後,全身血氣都不生長,穀氣也不上升,肌肉消瘦減少,這是兩儀之氣都將要絕盡了。由於下元二陰俱脫,血氣消竭,假設當天原本是熱證,現在下焦久脫,已經化為寒證了。這個病久沉久降,寒濕大勝,應該趕快救治,用熱藥瀉寒,用燥藥降濕,大升大舉,以幫助生長,補養氣血,不致偏竭。聖人制定治病的方法,由於濕氣大勝,以互相勝之的原則來治療,協助甲(甲膽也),讓風木上升。因此經書說:風勝濕(風勝濕,正是舉下陷之氣,現在的人以為風來則幹之意,不是這樣的),所以可以用互相勝之的原則來平定。應當先調和胃氣,再用白朮之類的藥物,以燥其濕,而滋元氣,如果仍然不止,再用風藥以勝濕,這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大舉大升,以幫助春夏二濕久陷下的最佳治療方法。另外一種說法是:這個病再用四物湯,隨濕證加減。

2. 論血瘀腹痛法當收止

戴氏,曰:血大至,曰崩中,或清或濁,或純下瘀血成腐,勢不可止,證狀非一,所感亦異,甚則頭目昏暈,四肢厥冷,並宜膠艾湯、咽震靈丹(震靈丹能止能行,非元禮不能道不能用),佐以三灰散,或以童子小便煎理中湯,或以沉香降氣湯加入百草霜,米飲調下。血崩甚而腹痛,人多疑惡血未盡(有此特見),又見血色瘀黑,愈信惡血之說,不敢止截。大凡血之為患,欲出未出之際,停在腹中,即成瘀色,難盡以瘀為惡(妙論),又焉知瘀之不為虛冷乎?若必待見瘀血之後截之,恐並與人無之矣。此腹痛更有說瘀而腹痛,血通而痛止,崩而腹痛,血住則痛止,宜芎歸湯加乾薑、熟附一錢(非久崩氣脫者,不可用),止其血,而痛自止(以下皆止澀之法,而蟹殼、黃麻又有破血之能),仍以刺花繡拭黑片,燒灰研末,米飲調下。一方以毛蟹殼燒存性,米飲下。亦有以早黃麻根,燒灰為末,米飲下。

白話文:

戴氏說:出血量大的稱為崩中,可以是清血或濁血,或者只有瘀血塊,血崩勢不可擋,症狀不一,誘因也有差異,嚴重時會頭暈目眩,四肢冰冷,都可以用膠艾湯、咽震靈丹(震靈丹既能止血也能通血,只有元禮才能明白它的道理而使用方法),加上三灰散,或用童子小便煎煮理中湯,或在沉香降氣湯中加入百草霜,用米湯送服服用。血崩嚴重並伴有腹痛,很多人懷疑是惡血沒有排淨,特別是看到血色發黑,更相信是惡血的緣故,不敢止血。其實所有的血癥都是在血要排出而還沒排出時,停在肚子裡就會變瘀血色,不應把瘀血都看做是壞的,又怎麼知道瘀血不是因為虛寒造成的呢?如果一定要等到看到瘀血之後才止血,恐怕連正常的血都沒有了。另外一種腹痛是因為血瘀而痛,血一通暢,疼痛就消失了,崩漏而腹痛,血止住疼痛就消失了,可以用芎歸湯加上乾薑、熟附子一錢(但若是崩漏加上氣脫的病人,不能用),止住出血,疼痛自然就會消失(以下都是止血的方法,而蟹殼、黃麻又有破血的功效)。還可以將刺花繡燒成黑色片狀,研磨成粉,用米湯送服。另一個方法是用毛蟹殼燒成灰,用米湯送服。也有人用早黃麻根燒成灰,用米湯送服。

3. 論過服寒涼法當溫補

薛氏,曰:表弟方健甫內五十歲,辛丑患血崩,諸藥罔效,壬寅八月,身熱體痛,頭暈涕出,吐痰少食,眾作火治,展轉發熱,絕粒數日。余診之曰:脾胃久虛,過服寒藥,中病未已,寒病復起。遂用八味丸料一服,翌早遂索粥數匙,再服,食倍熱減痛止,乃服八味丸而愈。癸卯秋因勞役憂怒,甲辰夏病復作,胸飽發熱,脊痛腰疼,神氣怫鬱,或作中暑,崩血便血,煩渴引飲,粒米不進,昏憒時作,脈洪大,按之微弱,此無根之火,內虛寒而外假熱也,以十全大補加附子一劑,遂食粥三四匙,崩血漸減,日服八味丸,始得痊愈。(種種得竅,如此大法,自有知者)

白話文:

薛氏說:我的表弟方健甫,五十歲那年得了血崩,許多藥物都沒有效果,第二年的八月,他身體發熱、疼痛,頭暈、流鼻涕,吐痰、吃不下飯,眾人都用熱性藥物治療,結果病情更加的嚴重,甚至絕食了好幾天。我診斷後說:他的脾胃虛寒已經很久了,以前服用的寒涼藥物過多,導致他原本的疾病沒有治好,反而又引起了新的寒病。於是我用八味丸的藥方給他服用了一劑,第二天早上,他就想吃粥,吃了幾匙粥;再服用了一次藥,食量就增加,發熱減輕,疼痛停止,繼續服用了八味丸終於痊癒了。第二年的秋天,由於勞累憂慮,他的症狀又復發,胸悶、發熱,脊柱疼痛、腰痛,精神鬱悶,有的人說是中暑,有的是崩血、便血,煩渴想喝水,一點飯也吃不進去,時常昏迷糊塗的。他的脈象洪大,按下去卻很微弱,這是無根之火,是內在虛寒而外在假熱的現象。於是我用十全大補湯加入附子,給他服了一劑,他就能吃三四匙粥了,崩血也逐漸減少,每天服用了八味丸,終於痊癒了。(種種治療方法的訣竅,像這樣的大法則,自然有懂得的人)

大尹王天成之內,久患崩,自服四物涼血之劑,或作或輟,因怒發熱,其血不止,服前藥不應,乃主降火,更加腹脅大痛,手足俱冷。余曰:此脾胃虛寒所致,先用附子理中湯,體熱痛止,又用《濟生》歸脾、補中益氣二湯,崩血頓愈。若泥痛無補法,則誤矣。(因怒發熱,不主於肝,而專溫補脾胃,此得治本之道。然與前中寒之症,方藥迥別,又孰是耶)

白話文:

大尹王天成患崩漏很久了,自己服用四物涼血的藥物,時用時停,因生氣而發熱,崩漏加劇,服先前藥物無效,於是著重降火氣,反而腹脅劇烈疼痛,手腳冰冷。我說:這是脾胃虛寒所致,先用附子理中湯,體熱止痛,又用《濟生》歸脾、補中益氣二湯,崩漏頓時痊癒。如果固執於疼痛,不用補養之法,就會誤治。(由於生氣而發熱,不主治於肝,而專注於溫補脾胃,這是治本之道。可是和先前的中寒之症,藥方迥然不同,那又是如何呢)

錦衣楊永興之內,患前證,過服寒涼之劑,其證益甚,更加肚腹痞悶,飲食不入,發熱煩躁,脈洪大而虛。余曰:此脾經氣血虛而發躁也。當急用八珍湯加炮薑以溫補之,緩則不救。不信,乃服止血降火之劑,虛證蜂起,始信余言,緩不及治矣。(均一寒涼過劑,而方藥應用不同,然皆不捨薑、附,是必有道。又兩服之而愈,一不聽而歿,可不知所集之意哉)

白話文:

在錦衣衛楊永興的府內,有一位病人患有以上症狀,由於過量服用寒涼藥劑,病情惡化,出現腹部脹滿,飲食不進,發熱煩躁,脈搏洪大而虛弱。我診斷為脾經氣血虛弱而導致煩躁,應立即服用八珍湯加炮薑溫補治療,否則情況危急。病人不信,繼續服用止血降火藥劑,病情更加嚴重,才開始相信我的話,但為時已晚,無法治癒。

(同樣是服用寒涼藥劑過量,但方劑應用不同,然而都不捨棄薑、附子,這其中必有道理。另外,一位病人服用兩劑藥後痊癒,另一位病人不聽勸告而死亡,可見不遵循醫生指示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