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一 (16)
卷之一 (16)
1. 治月水不利
牛膝散,治月水不利,臍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氣攻胸膈。
牛膝(酒洗,一兩),桂心,赤芍藥,桃仁(去皮尖),玄胡索(炒),當歸(酒浸),木香,牡丹皮(各七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下;或五六錢,水煎亦可。
牡丹散,治月候不利,腹臍疼痛,不欲食。
牡丹皮,大黃(炒,各一兩),赤茯苓,桃仁,當歸,生地黃,桂心,赤芍藥,白朮(各七錢半),石韋(去毛),木香(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七分,空心溫服。(此症重在疼痛,不重在不欲食,如白朮用治不食則可,而痛則不可,大黃、地黃,痛則可用,而不食不可用,處方者須得其本)
養榮湯,治婦人血海虛弱,心中恍惚,時多驚悸,或發虛熱,經候不利。(此方只重不利二字,與恍惚驚悸,絕無相干。若因不利而致者,則可)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青橘皮,薑黃,川薑,五加皮,牡丹皮,海桐皮,白芷(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烏梅一個,煎至一盞,溫服,不拘時。
玄歸散,治月經壅滯,臍腹絞痛。
當歸,玄胡索(各等分)(簡當,妙在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稍熱服。
歸漆丸,治月經不利,臍下憋逆氣脹滿。
當歸(四錢),乾漆(三錢,炒令煙盡)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下。
白話文:
牛膝散,治療月經不順,導致肚臍周圍和腹部疼痛,有時疼痛會從腹部牽引到腰部,氣向上衝到胸腔和膈肌。
藥材包含:牛膝(用酒洗過,一兩)、桂心、赤芍藥、桃仁(去掉皮和尖端)、玄胡索(炒過)、當歸(用酒浸過)、木香、牡丹皮(各七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在空腹時送服;也可以用五六錢的藥量,用水煎煮後服用。
牡丹散,治療月經不順,導致腹部和肚臍周圍疼痛,不想吃東西。
藥材包含:牡丹皮、大黃(炒過,各一兩)、赤茯苓、桃仁、當歸、生地黃、桂心、赤芍藥、白朮(各七錢半)、石韋(去掉毛)、木香(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和三片生薑,煎煮至七分,在空腹時溫服。(這個症狀的重點在於疼痛,而不是不想吃東西。如果白朮是用來治療不想吃東西,那還可以;但若用來止痛則不適合。而大黃和地黃可以用來止痛,但如果患者不想吃東西則不宜使用。開藥方的人必須了解病症的根本原因。)
養榮湯,治療婦女血氣虛弱,導致精神恍惚、時常感到驚悸、或者出現虛熱、月經不順。(這個藥方的重點在於治療月經不順,與精神恍惚和驚悸並無直接關係。如果精神恍惚和驚悸是由於月經不順引起的,那就可以使用。)
藥材包含: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青橘皮、薑黃、川薑、五加皮、牡丹皮、海桐皮、白芷(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碗半水、五片生薑和一個烏梅,煎煮至一碗,溫服,不拘時間。
玄歸散,治療月經淤滯,導致肚臍和腹部絞痛。
藥材包含:當歸、玄胡索(各等份)(配方簡單,妙在等份使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稍微熱的時候服用。
歸漆丸,治療月經不順,導致肚臍下悶脹、氣體脹滿。
藥材包含:當歸(四錢)、乾漆(三錢,炒至煙盡)。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溫酒送服。
2. 治月水不斷
止經湯,治婦人困倦,多睡少食,經水時時淋瀝,或成片,或下赤白黃水,面色青黃,頭眩目花,四肢痠疼,此證急宜調理,免致崩漏。(據此證俱屬脾胃元氣不足,當用人參養榮、歸脾、補中、十全之類,而此亦穩當,如加參、耆更佳)
當歸,川芎,白芍藥(炒),熟地黃(各一錢),白朮,黃芩,阿膠(炒),蒲黃(炒),柏葉(鹽水炒,各七分),香附(一錢),砂仁,甘草(各五分)
上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空心服。
蒲黃散,治經血不止。
黃芩(五分),當歸,柏葉,蒲黃(各四分),生薑(二分),艾葉(一分),生地黃(二十四分),伏龍肝(十二分)
上㕮咀。用水二升,,煎取八合,分二服。(此方以生地為主,而艾葉止用一分,又無補氣之藥,讀者要知此意)
固經丸,治經水過多不止,乃陰虛挾熱所致,法當補陰清熱。
黃柏,白芍藥(各三兩),黃芩(二兩),龜板(炙,四兩),樗根皮,香附子(童便制,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此丹溪先生法也。以肝腎之陰為主,四物中止用一物,豈尋常所知)
白話文:
止經湯,治療婦女疲倦、嗜睡、食慾不振,月經時來時斷、滴滴答答,有時成片狀,或排出紅、白、黃色分泌物,臉色青黃、頭暈眼花、四肢痠痛的狀況。這種情況需要盡快調理,以免發展成崩漏(大量出血)。(根據這些症狀,都屬於脾胃元氣不足,應該使用人參養榮湯、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之類的藥方,這些都比較穩妥,如果加入人參、黃耆效果更好)。
藥方組成:當歸、川芎、炒白芍、熟地黃(各一錢),白朮、黃芩、炒阿膠、炒蒲黃、鹽水炒柏葉(各七分),香附(一錢),砂仁、甘草(各五分)。
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蒲黃散,治療月經血流不止。
藥方組成:黃芩(五分),當歸、柏葉、蒲黃(各四分),生薑(二分),艾葉(一分),生地黃(二十四分),伏龍肝(十二分)。
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二升煎煮至八合,分兩次服用。(這個方子以生地為主,艾葉只用一分,又沒有補氣的藥材,讀者要明白這個用意)
固經丸,治療月經量過多、久久不止,是由於陰虛內熱引起的,治療方法應當滋陰清熱。
藥方組成:黃柏、白芍藥(各三兩),黃芩(二兩),炙龜板(四兩),樗根皮、童便製香附子(各一兩半)。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糊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白開水送服。(這是朱丹溪先生的方子。以滋養肝腎陰為主,四物湯中只用了一味,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