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一 (15)
卷之一 (15)
1. 治經候先期
先期湯,治經水先期而來,宜涼血固經。(此方妙在分兩之減半,雖謂血生於氣而氣旺生火,故不多焉。按自總方四物湯以下諸丸方丸法,各有次序,各具妙理,誠為學者津梁,病人砭石,調劑者宜法之)
當歸,白芍藥(炒),生地黃(各二錢),黃柏(炒),知母(炒,各一錢),條芩(炒),黃連(炒)川芎,阿膠(炒,各八分),艾葉,香附子,甘草(炙,各七分)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溫服。(先期血熱也,艾葉乃溫下元之藥,非先期所宜,而少加於寒涼之中者,即復卦之義。亦有不必用者,在自酌之)
金匱土瓜根散,治帶下經水不利,小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
土瓜根,芍藥,桂枝,䗪蟲(各七錢半)
上四味,搗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治經候先期]
先期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月經提前到來的狀況,應該用清涼血液、穩固經脈的方法來處理。(這個方子的奧妙在於藥材的份量都減半,雖然說血液由氣所生,而氣旺則容易產生火氣,所以藥量不能多。按照整體方劑四物湯以下各種丸劑的製法,都有它們的順序和巧妙道理,實在是學者學習的橋樑,也是病人的良方,調劑藥物的人應該遵循這些原則。)
藥材組成:當歸、炒白芍、生地黃(各八錢),炒黃柏、炒知母(各四錢),炒條芩、炒黃連、川芎、炒阿膠(各三錢二分),艾葉、香附子、炙甘草(各二錢八分)。
使用方法:以上藥材為一劑,用水兩碗煎成一碗,飯前溫服。(月經提前是因為血熱的緣故,艾葉是溫暖下元(指下腹部)的藥,並不適合月經提前的情況,但少量加在寒涼藥中,就如同復卦的道理。也有不一定要用艾葉的情況,可以自行斟酌。)
金匱土瓜根散,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帶下病(女性陰道分泌物異常),月經不順,小腹脹滿疼痛,以及月經一個月來兩次的情況。
藥材組成:土瓜根、芍藥、桂枝、䗪蟲(各三錢)。
使用方法:以上四種藥材,搗成粉末。用酒送服一小匙,每天三次。
2. 治經候過期
過期飲,治經水過期不行,乃血虛氣滯之故,法當補血行氣。(此方補血行血,溫氣破氣,故為氣寒氣滯者所宜。而脾虛不能生血,以致過期者,無與也)
當歸,白芍藥,熟地黃,香附(各二錢),川芎(一錢),紅花(七分),桃仁泥(六分),蓬莪朮,木通(各五分),甘草(炙,各四分),肉桂(四分)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溫服。
滋血湯,治婦人心肺虛損,血脈虛弱,月水過期。(此八珍湯之變,如脾肺元氣不足者,尤宜)
人參,黃耆,山藥(各一錢),白茯苓(去皮),當歸,川芎,白芍藥(炒),熟地黃(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食前服。
白話文:
經期延遲的治療
延遲飲,用來治療經期延遲不來,這是因為血虛氣滯的緣故,治療方法應該補血並疏通氣機。(這個藥方具有補血、活血、溫通氣機、破除氣滯的作用,所以適合氣虛、氣滯的人使用。但是如果是因為脾虛不能生血而導致經期延遲的人,就不適合用這個藥方。)
藥方組成:當歸、白芍藥、熟地黃、香附(各八克),川芎(四克),紅花(二點八克),桃仁泥(二點四克),蓬莪朮、木通(各二克),炙甘草(各一點六克),肉桂(一點六克)
用法:以上藥材為一劑,用水兩碗煎成一碗,在飯前溫服。
滋血湯,用來治療婦女心肺虛損,血脈虛弱,導致經期延遲。(這是八珍湯的變化方,特別適合脾肺元氣不足的人使用。)
藥方組成:人參、黃耆、山藥(各四克),白茯苓(去皮)、當歸、川芎、炒白芍藥、熟地黃(各八克)
用法:以上藥材為一劑,用水兩碗煎成一碗,在飯前服用。
3. 治經水過多
當歸飲(即芩術四物湯),抑陽助陰,調理經脈,若月水過多,別無餘證。
當歸(微炒),川芎,白芍藥,熟地黃(酒蒸焙,),白朮,黃芩(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如久不止成血崩者,加阿膠(炒)、山梔子(炒)、地榆、荊芥、甘草;或再不止,更加搗茅根汁,磨墨同服。(久不止而熱者,固宜矣,若脾氣下陷,血不歸經者,不宜如此加法)
膠艾湯,治勞傷氣血,衝任虛損,月水過多,淋瀝不止,及妊娠調攝失宜,胎氣不安,或因損動下血並治。(自古調經每多用艾,所以暖下元也。如下元虛而血隨氣降者宜之。血熱者,當不必也)
熟地黃,白芍藥(各一錢),當歸,艾葉(各七分半),阿膠(炒成珠),川芎,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一方加地榆、黃耆。
丹溪方,治婦人稟受弱,氣不足攝血,故經水來多。(此方不用一味血藥,學者要知此意)
白朮(一錢半),黃耆(生),陳皮(各一錢),人參(五分),甘草(炙,二分)
上銼。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月經量過多
**當歸飲(也就是芩術四物湯):**能抑制體內陽氣過盛,幫助陰氣滋長,調理經絡,如果月經量過多,但沒有其他不適症狀,可以使用此方。
藥材包含:當歸(稍微炒過)、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用酒蒸過再烘乾)、白朮、黃芩(各取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經血長期不止,形成血崩,可以加入阿膠(炒過)、山梔子(炒過)、地榆、荊芥、甘草;如果還是止不住,可以再加入搗碎的茅根汁,用墨汁磨開後一起服用。(長期不止而且發熱的情況,這樣加藥是很適合的,但如果脾氣虛弱下陷,導致血不歸位,就不適合這樣加藥。)
**膠艾湯:**能治療因勞累損傷氣血、衝任二脈虛損,導致月經量過多、滴滴答答不止,以及妊娠期間調養失當、胎氣不穩,或因損傷導致出血等情況。(自古以來調經經常使用艾葉,是因為它能溫暖下焦。如果下焦虛弱而血隨氣下降,就適合使用此方。如果是血熱導致的,就不適合。)
藥材包含:熟地黃、白芍藥(各取一錢)、當歸、艾葉(各取七分半)、阿膠(炒成珠狀)、川芎、甘草(炙過,各取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有個方子會再加入地榆、黃耆。
**丹溪方:**能治療婦女天生體質虛弱,氣不足以攝住血液,導致月經量過多的情況。(這個方子不使用任何一味補血的藥材,學者應該明白這個用意)
藥材包含:白朮(一錢半)、黃耆(生的)、陳皮(各取一錢)、人參(五分)、甘草(炙過,二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
4. 治經水澀少
七沸湯,治榮衛虛,經水愆期,或多或少,腹痛,一云陰勝陽,月候少者,用此。(本方以血藥治愆期,以氣藥治腹痛,重在腹痛上,妙在等分,不然後三味何以用也)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蓬朮,川薑,木香(各等分)
上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溫服。
四物加葵花湯,治經水澀少。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葵花(各二錢)
一方又加紅花、血見愁。(此方全在血分,葵花須用紅者,乃潤燥之藥)
上銼。水煎服。
四物湯加熟地黃當歸湯,治經水少而色和。(妙在色和二字,尤妙在加後二物)
四物湯(四兩),(再加)熟地黃,當歸(各一兩)
上每服一兩,水煎服。
白話文:
七沸湯,可以用來治療身體虛弱、氣血不足,導致月經週期不規律,可能多或少,或是腹痛的情況。有一種說法是陰氣過盛陽氣不足,造成月經量少,可以用這個方子來調理。(這個方子用補血的藥來調理月經週期不規律的問題,用理氣的藥來治療腹痛,重點在於治療腹痛,而最巧妙的地方在於所有藥材都等量使用,不然最後三味藥怎麼發揮作用呢?)
藥材包含: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蓬朮、乾薑、木香(每種藥材都等量)。
使用方法: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碗半水,煎煮至剩八分,溫熱服用。
四物加葵花湯,可以用來治療月經量少,且經血不順暢的情況。
藥材包含: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葵花(每種藥材各二錢)。
也有人會在這個方子中加入紅花、血見愁。(這個方子著重在補血,葵花要用紅色的,有滋潤乾燥的作用。)
使用方法:將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
四物湯加熟地黃當歸湯,可以用來治療月經量少但經血顏色正常的情況。(最巧妙的地方在於「顏色正常」這兩個字,更巧妙的地方在於加入後面兩味藥。)
藥材包含:四物湯(四兩),再加入熟地黃、當歸(各一兩)。
使用方法: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