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八 (1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8)

1. 胎水腫滿(即子腫子滿子氣)

千金鯉魚湯,治妊娠腹脹滿,或渾身浮腫,小便赤澀。

當歸,白芍藥(各一錢),白茯苓(一錢半),白朮(二錢),橘紅(五分),鯉魚(一尾)

上作一服,將鯉魚(鯉魚治懷妊身腫,及胎氣不安,煮食又下水氣,利小便)去鱗腸,白水煮熟,去魚,用汁一盞半,入生薑三片,煎至一盞,空心服,胎水即下。如未盡,腹悶未除,再合一劑服之。

一方

澤瀉,葶藶(各二兩),茯苓,枳殼,白朮(各六兩)

上銼,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溫二服。

防己湯,治妊娠脾虛,遍身浮腫,腹脹喘促,小便不利。

防己(一錢半),桑白皮(炒),紫蘇莖葉,赤茯苓(各二錢),木香(五分)

上銼一服,加生薑四片,水煎服,如大便不通,加枳殼、檳榔。

澤瀉散,治妊娠遍身浮腫,上氣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澀,謂之子滿。(子滿,大都在五六月以後,病此氣與腫不同,蓋胎大則腹滿,滿則氣浮,遍身腫,邪無所挾,但一瀉氣利水則愈)

澤瀉,桑白皮(炒),木通,枳殼(麵炒),檳榔,赤茯苓(各一錢半)

上銼一服,加生薑五片,水煎服。

天仙藤散,治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後,兩足自腳面漸腫至腿膝,行步艱難,喘悶妨食,狀似水氣,甚至足趾間有黃水出者,謂之子氣。

天仙藤(洗,略炒,即青木香藤),香附子(炒),陳皮,甘草,烏藥,木香(各等分,一方作木瓜)

上銼,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紫蘇五葉,水煎,日三服,腫消止藥。

產寶方,療妊娠身腫有水氣,心腹脹滿,小便少。(以下三方,不甚相遠,但郁李與白朮補瀉不同,黃芩與乾薑冷熱不同,而旋覆散結痰,杏仁瀉肺氣,亦略相似,惟在用者審之)

茯苓(四兩),杏仁,檳榔(各三兩),旋覆花,郁李仁(各一兩)

上為粗末,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通即瘥。

崔氏方,療妊娠體腫有水氣,心腹急滿。

茯苓,白朮(各四兩),旋覆花(二兩),杏仁,黃芩(各三兩)

上細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忌桃、李、雀肉、酢物。

腎著湯,治妊娠腰腳腫。

茯苓,白朮(各二錢),乾薑(炮),甘草(各一錢),杏仁(一錢半)

上㕮咀,水煎服。

子和方,治妊娠從腳上至腹腫,小便不利,微渴。

豬芩五兩為末,以熱水調服方寸匕,日三服。(即仲景豬芩湯法,而服法更巧)

白話文:

鯉魚湯,治療懷孕期間腹部脹滿,或全身浮腫,小便呈現紅色且排尿困難。

藥材包含:當歸、白芍藥(各四克)、白茯苓(六克)、白朮(八克)、橘紅(二克)、鯉魚(一條)。

將以上藥材做成一帖。鯉魚(鯉魚能治療懷孕時身體腫脹、胎氣不穩,煮食又能消除水腫,幫助排尿)去鱗和內臟後,用清水煮熟,撈出魚肉,取用一碗半的魚湯,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碗,空腹服用,胎水就會排出。如果還沒有完全消退,腹部悶脹沒有解除,就再服用一帖。

另一種藥方

藥材包含:澤瀉、葶藶子(各八十克)、茯苓、枳殼、白朮(各二百四十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六升水煎煮至剩二升半,分兩次溫服。

防己湯,治療懷孕時因脾虛導致全身浮腫,腹脹、呼吸急促,小便不暢。

藥材包含:防己(六克)、炒過的桑白皮、紫蘇的莖葉、赤茯苓(各八克)、木香(二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做成一帖,加入四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大便不通暢,加入枳殼、檳榔。

澤瀉散,治療懷孕時全身浮腫,呼吸急促,大便不通暢,小便呈現紅色且排尿困難,這種情況稱為「子滿」。(子滿,大多在懷孕五六個月以後發生,這種病症的脹氣和腫脹不同,是因為胎兒長大導致腹部脹滿,脹滿則氣浮,引起全身腫脹。因為邪氣沒有依附的部位,所以只要能夠瀉氣利水就能痊癒。)

藥材包含:澤瀉、炒過的桑白皮、木通、麩皮炒過的枳殼、檳榔、赤茯苓(各六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做成一帖,加入五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天仙藤散,治療懷孕三個月後,孕婦雙腳從腳背開始逐漸腫脹至腿部和膝蓋,行走困難,呼吸不暢,食慾不佳,情況類似水腫,甚至腳趾縫間有黃水流出,這種情況稱為「子氣」。

藥材包含:天仙藤(洗淨略炒,即青木香藤)、炒過的香附子、陳皮、甘草、烏藥、木香(各等量,有的藥方用木瓜)。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十克,加入三片生薑、五片紫蘇葉,用水煎煮,每天服用三次,等腫脹消退就停止用藥。

產寶方,治療懷孕時身體腫脹有水氣,心腹脹滿,小便減少。(以下三種藥方,效果大致相似,只是郁李仁和白朮的補瀉作用不同,黃芩和乾薑的寒熱性質不同,而旋覆花能散結痰,杏仁能瀉肺氣,也有些許相似之處,重點在於用藥者要仔細斟酌。)

藥材包含:茯苓(一百六十克)、杏仁、檳榔(各一百二十克)、旋覆花、郁李仁(各四十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加入六升水煎煮至剩二升,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小便通暢後病症即可痊癒。

崔氏方,治療懷孕時身體腫脹有水氣,心腹急迫脹滿。

藥材包含:茯苓、白朮(各一百六十克)、旋覆花(八十克)、杏仁、黃芩(各一百二十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七升水煎煮至剩二升半,分三次溫服。忌食桃子、李子、麻雀肉、酸味食物。

腎著湯,治療懷孕時腰部和腿部腫脹。

藥材包含:茯苓、白朮(各八克)、炮製過的乾薑、甘草(各四克)、杏仁(六克)。

將以上藥材略微搗碎,用水煎煮後服用。

子和方,治療懷孕時腫脹從腳部向上蔓延至腹部,小便不暢,略感口渴。

藥材:豬苓(二百克)磨成粉末,用熱水調和服用,每次服用約為一方寸匕的量(約為一克),每天服用三次。(這是張仲景豬苓湯的用法,但服用方法更加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