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八 (11)
卷之八 (11)
1. 心腹脹滿
陳曰:此子懸也。若是胎死,卻有辨處,面赤舌青,子死母活;面青舌赤,吐沫,母死子活;唇口俱青,子母俱死。今面不赤,舌不青,其子未死,是胎上逼心,宜以紫蘇飲治之。至十服,而胎近下矣。
訶黎勒散,療妊娠心腹脹滿,氣衝胸膈煩悶,四肢少力,不思飲食。
訶黎勒,赤茯苓,前胡(各一兩),陳皮,大腹皮,桑白皮(各七錢半),枳殼,川芎,白朮(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姜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保胎和氣飲,專治胎前四五個月,身體困倦,氣急發熱,飲食無味,貪睡頭暈等證。
枳殼(四錢),厚朴,香附子(各三錢),砂仁,蒼朮,橘紅(各二錢),蘇葉(一錢),甘草(九分),小茴香(一錢半)
上銼,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服。
瘦胎飲,專治胎前五六個月,胎娠困弱,體重貪睡,食不知味,肚腹胎動。
當歸(二錢),白芍藥,益母草,枳殼(各四錢),砂仁,香附子,益智(各三錢),甘草(一錢)
上銼,分作三服,每服水一盅半,煎至七分,空心溫服。
枳殼湯,治婦人妊娠胎腹脹。
枳殼(三兩),黃芩(二兩,一方只用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服。如腹滿,身體沉重,加白朮一兩。
蔥白湯,治胎上逼心煩悶,又治胎動困篤。
用蔥白二七莖,濃煮汁飲之,若胎未死即安,已死即出,未效再服。(蔥白安胎,人所未知)
樓全善云:此方神效,脈浮滑者宜之。《本草》云:蔥白通陽氣安胎。
一方,治胎動,上逼心痛。
取艾葉如雞子大一團,以頭醋四升,煎至二升半,溫服。
倉公下氣湯,治心腹兩脅脹悶,飲食少思,四肢無力。
羌活,檳榔,青皮,大腹皮,赤芍藥(炒),甘草(炙),陳皮,赤茯苓,半夏(薑製),桑白皮(炒各五分),桂心(二分),紫蘇莖(二錢)
上銼,加生薑五片,棗一枚,水煎服。
當歸湯,治胎動衝心,煩悶欲死,安胎止痛。
當歸(酒洗),川芎,人參,阿膠,甘草(炙,各一兩半),連根蔥白(一握)
上細銼,以水二升,煎四味至升半,去滓,下蔥再煎,減三合,入阿膠溫服,一劑分為二三服。
大聖散,治婦人怔悸,睡中多驚,腹脅膨脹,坐臥不寧。
白茯苓,川芎,黃耆(蜜炙),當歸(酒浸),麥門冬(去心,各一錢),人參,甘草(炙),木香(不見火,各五分),
上㕮咀,加生薑五片,水煎服。
治妊娠遍身痛或衝心欲死不能飲食
白朮(五兩)(此症禁用白朮,而此方獨用白朮為君,非認症之確者不可),黃芩(二兩),芍藥(四兩)
上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一方,治妊娠心下滿,氣急切痛。
白話文:
陳醫師說:這種情況是胎兒向上頂住了。如果是胎死腹中,還是有跡可循的,例如:母親臉色發紅、舌頭青紫,是胎兒死亡而母親活著;母親臉色青紫、舌頭發紅、口吐白沫,則是母親死亡而胎兒活著;如果母親和嘴唇都呈現青紫色,那就是母子雙亡。現在母親臉色不紅,舌頭也不青紫,表示胎兒還沒死,只是胎兒向上頂住了心臟,應該用紫蘇飲來治療。服用十劑後,胎兒就會下降一些了。
訶黎勒散,用來治療孕婦心腹脹滿、氣衝胸口、煩悶不安、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藥材包含:訶黎勒、赤茯苓、前胡(各一兩)、陳皮、大腹皮、桑白皮(各七錢半)、枳殼、川芎、白朮(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加三片生薑、一顆紅棗,用水煎服。
保胎和氣飲,專門治療懷孕四五個月時,身體疲倦、呼吸急促發熱、食慾不佳、嗜睡頭暈等症狀。
藥材包含:枳殼(四錢)、厚朴、香附子(各三錢)、砂仁、蒼朮、橘紅(各二錢)、蘇葉(一錢)、甘草(九分)、小茴香(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分成三份,每次用一碗半水煎至七分服用。
瘦胎飲,專門治療懷孕五六個月時,胎兒虛弱、孕婦身體沉重嗜睡、食不知味、腹部胎動等症狀。
藥材包含:當歸(二錢)、白芍藥、益母草、枳殼(各四錢)、砂仁、香附子、益智(各三錢)、甘草(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分成三份,每次用一碗半水煎至七分,空腹溫服。
枳殼湯,用來治療婦女懷孕時腹部脹滿的症狀。
藥材包含:枳殼(三兩)、黃芩(二兩,也有方子只用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服。如果腹脹嚴重、身體沉重,可以加白朮一兩。
蔥白湯,用來治療胎兒向上頂住心臟引起的煩悶,也治療胎動不安穩的狀況。
取帶根蔥白十四根,熬煮濃汁飲用,如果胎兒未死就能安定下來,如果胎兒已死就會排出,如果沒效果就再服用。(蔥白有安胎的作用,這是人們不太知道的。)
樓全善說:這個方子效果很好,脈象浮滑的人適合使用。《本草》記載:蔥白能通陽氣,安定胎兒。
另一個方子,用來治療胎動不安、向上頂住心臟引起的疼痛。
取艾葉如雞蛋大小的一團,用醋四升熬煮到剩兩升半,溫服。
倉公下氣湯,用來治療心腹和兩肋脹悶、食慾不振、四肢無力等症狀。
藥材包含:羌活、檳榔、青皮、大腹皮、赤芍藥(炒過)、甘草(炙過)、陳皮、赤茯苓、半夏(用生薑處理過)、桑白皮(炒過,各五分)、桂心(二分)、紫蘇莖(二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五片生薑、一顆紅棗,用水煎服。
當歸湯,用來治療胎動不安、衝撞心臟、煩悶想死的情況,能安胎止痛。
藥材包含:當歸(用酒洗過)、川芎、人參、阿膠、甘草(炙過,各一兩半)、帶根蔥白(一把)。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二升煎煮至一升半,去除藥渣,加入蔥白再煎,煎至剩下一升多一點,再加入阿膠溫服,一劑藥分兩三次服用。
大聖散,用來治療婦女心悸、睡中容易驚醒、腹部和肋部膨脹、坐立不安等症狀。
藥材包含:白茯苓、川芎、黃耆(用蜂蜜炙過)、當歸(用酒浸過)、麥門冬(去除心,各一錢)、人參、甘草(炙過)、木香(不用火烤,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加入五片生薑,用水煎服。
治療妊娠期間全身疼痛或衝心欲死、不能進食的症狀
藥材包含:白朮(五兩)(這種症狀禁用白朮,而這個方子獨獨用白朮為主藥,如果不是確診,不可輕易使用)、黃芩(二兩)、芍藥(四兩)。
用水六升煮至剩二升半,分三次服用。
另一個方子,用來治療妊娠時心下脹滿、氣喘急促疼痛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