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1)

1. 調經通用諸方

,治瘡疾,加荊芥,酒煎常服。奶癰,加連翹、慈菇子、茜草、白芷、茭白、荊芥、牛膝、山蜈蚣、乳香、沒藥、漏蘆、生地黃。赤眼頭風疾,加薄荷、清茶。赤眼生風,加防風、黃芩。風瘡赤腫,加荊芥、牛蒡子、何首烏、甘草、防風、羌活、地黃、鹽酒。腳腫,加大腹皮、赤小豆、茯苓皮、生薑皮。

若婦人傷寒汗下後,飲食減少,血虛者,加黃耆、白朮、茯苓、甘草,宜八物湯。若妊娠傷寒中風,表虛自汗,頭痛項強,身熱惡寒,脈浮而弱,太陽經病,宜表虛六合湯,四物湯四兩,桂枝、地骨皮各七錢。若妊娠傷寒,頭痛身熱無汗,脈浮緊,太陽經病,宜表實六合,四物湯四兩,麻黃、細辛各半兩。

若妊娠傷寒,中風濕之氣,肢節煩疼,脈浮而熱,頭痛,此太陽標病也,宜風濕六合湯,四物湯四兩,防風、蒼朮各七錢。若妊娠傷寒下後,過經不愈,溫毒發斑如錦紋,宜升麻六合,四物湯四兩,柴胡、黃芩各七錢。若妊娠傷寒,胸脅滿痛脈弦,少陽頭昏項強,宜柴胡六合,四物湯四兩,柴胡、黃芩各七錢。

若妊娠傷寒,大便硬、小便赤,氣滿而脈沉數,陽明太陽本病也,急下之,宜大黃六合,四物湯四兩,大黃半兩,桃仁十個(去皮尖,麩炒)。若妊娠傷寒,汗下後,咳嗽不止,宜人參六合,四物湯四兩,人參、五味子各半兩。若妊娠傷寒,汗下後,虛痞脹滿者,陽明本虛也,宜厚朴六合,亦治咳嗽喘滿,四物湯四兩,厚朴、枳實(麩炒)各半兩。若妊娠傷寒,汗下後,不得眠者,宜梔子六合,四物湯四兩,梔子、黃芩各半兩。

若妊娠傷寒,身熱大渴,蒸蒸而煩,脈長而大者,宜石膏六合,四物湯四兩,石膏、知母各半兩。若妊娠傷寒,小便不利,太陽本病,宜茯苓六合,四物湯四兩,茯苓、澤瀉各半兩。若妊娠傷寒,小便不利,太陽本病,小便赤如血狀者,宜琥珀六合,四物湯四兩,琥珀、茯苓各半兩。

若妊娠傷寒,汗下後,血漏不止,胎氣損者,宜膠艾六合,四物湯四兩,阿膠、艾各半兩(一方加甘草同上,一方加乾薑、甘草、黃耆)。若妊娠傷寒,四肢拘急,身涼微汗,腹中痛,脈沉而遲,少陰病也,宜附子六合,四物湯四兩,附子(炮,去臍皮)、桂各半兩。若妊娠傷寒,蓄血證,不宜墮胎藥下之,宜四物大黃湯,四物湯四兩,生地黃、大黃(酒浸)各半兩。

四物與麻黃、桂枝、白虎、柴胡、理中、四逆、茱萸、承氣、涼膈等,皆可作各半湯,不能闡述,此易老用藥大略也。安胎及漏下血,加阿膠、大艾、甘草、蒲黃(炒過)。若胎動不安,下血不止,每服加艾葉五七片,更加蔥白、阿膠末、黃耆,減四味之半,當歸只用小半,如疾勢甚者,以四味各半兩細銼,以水四盞,熟艾六塊,如雞子大,阿膠五七片,煎至二盞半,去滓,分作四服,一日令盡;一方加粉草、乾薑、黃耆,日二三服,至二臘(以一七日為一臘),加阿膠、艾葉水煎服,名六物湯,胎前產後,每日可一二服,亦治血痢不止,腹痛難忍;一方加黃耆、柏葉、阿膠、甘草、續斷,治平常經血淋漓不斷,或多或少,或赤或白,非時漏下,多服有效。受胎小腸氣痛,加木香、蘹香。

白話文:

治療瘡瘍疾病,加入荊芥,用酒煎服,經常服用。治療乳癰,加入連翹、慈菇子、茜草、白芷、茭白、荊芥、牛膝、山蜈蚣、乳香、沒藥、漏蘆、生地黃。治療紅眼頭痛,加入薄荷、清茶。紅眼生風,加入防風、黃芩。治療風瘡紅腫,加入荊芥、牛蒡子、何首烏、甘草、防風、羌活、地黃、鹽酒。治療腳腫,加大腹皮、赤小豆、茯苓皮、生薑皮。

如果婦人傷寒發汗或瀉下後,食慾減少,屬於血虛的,加入黃耆、白朮、茯苓、甘草,適合服用八物湯。如果懷孕期間傷寒中風,出現表虛自汗、頭痛、頸部僵硬、身體發熱怕冷、脈象浮而無力,這是太陽經的病症,適合服用表虛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桂枝、地骨皮各七錢。如果懷孕期間傷寒,出現頭痛、身體發熱而無汗、脈象浮而緊,這是太陽經的病症,適合服用表實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麻黃、細辛各半兩。

如果懷孕期間傷寒,又感受風濕之氣,導致肢體關節疼痛、脈象浮而發熱、頭痛,這是太陽經的表症,適合服用風濕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防風、蒼朮各七錢。如果懷孕期間傷寒瀉下後,病情沒有好轉,出現溫毒發斑如錦紋,適合服用升麻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柴胡、黃芩各七錢。如果懷孕期間傷寒,胸脅脹滿疼痛、脈象弦,屬於少陽病,同時出現頭昏、頸部僵硬,適合服用柴胡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柴胡、黃芩各七錢。

如果懷孕期間傷寒,出現大便乾燥、小便赤黃、氣脹滿、脈象沉而數,這是陽明和太陽經的本病,應當緊急瀉下,適合服用大黃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大黃半兩,桃仁十個(去皮尖,麩炒)。如果懷孕期間傷寒發汗或瀉下後,咳嗽不止,適合服用人參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人參、五味子各半兩。如果懷孕期間傷寒發汗或瀉下後,出現虛弱、痞悶脹滿,屬於陽明本虛,適合服用厚朴六合湯,此方也可用於治療咳嗽喘滿,配方是四物湯四兩,厚朴、枳實(麩炒)各半兩。如果懷孕期間傷寒發汗或瀉下後,出現失眠,適合服用梔子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梔子、黃芩各半兩。

如果懷孕期間傷寒,出現身體發熱、口渴嚴重、心煩、脈象長而大,適合服用石膏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石膏、知母各半兩。如果懷孕期間傷寒,出現小便不暢,屬於太陽經的本病,適合服用茯苓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茯苓、澤瀉各半兩。如果懷孕期間傷寒,出現小便不暢,而且小便赤紅如血,屬於太陽經的本病,適合服用琥珀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琥珀、茯苓各半兩。

如果懷孕期間傷寒發汗或瀉下後,出現血漏不止,胎氣受損,適合服用膠艾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阿膠、艾葉各半兩(其中一個配方加甘草,另一個配方加乾薑、甘草、黃耆)。如果懷孕期間傷寒,出現四肢拘攣、身體發涼、微汗、腹痛、脈象沉而遲,屬於少陰病,適合服用附子六合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附子(炮製,去臍皮)、桂枝各半兩。如果懷孕期間傷寒,出現蓄血症狀,不宜使用墮胎藥,應當使用四物大黃湯,配方是四物湯四兩,生地黃、大黃(酒浸)各半兩。

四物湯與麻黃、桂枝、白虎、柴胡、理中、四逆、茱萸、承氣、涼膈等藥物搭配,都可以組成各半湯,無法一一詳述,這只是易老先生用藥的大概情況。安胎和治療漏下血,加入阿膠、大艾葉、甘草、蒲黃(炒過)。如果胎動不安、下血不止,每次服藥加入艾葉五到七片,再加入蔥白、阿膠末、黃耆,並將其他四味藥的用量減半,當歸只用一小半。如果病情嚴重,則將這四味藥各用半兩,切碎,用水四碗,加入煮熟的艾葉六塊(如雞蛋大小),阿膠五到七片,煎至兩碗半,去藥渣,分作四次服用,一天內服完;另一個配方加入粉草、乾薑、黃耆,一天服用兩到三次,連續服用兩週,再加入阿膠、艾葉用水煎服,稱為六物湯。此方在懷孕前和產後,每天可以服用一到兩次,也可以治療血痢不止、腹痛難忍;另一個配方加入黃耆、柏葉、阿膠、甘草、續斷,可以治療平常經血淋漓不斷,或多或少,或赤或白,非經期漏下,多服有效。如果懷孕後出現小腸氣痛,加入木香、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