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二 (1)
卷之二 (1)
1. 論經閉由二陽之病治宜瀉心火養脾血
潔古,曰:女子月事不來者,先瀉心火,血自下也。《內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故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王啟玄注曰:大腸胃熱也。心脾受之,心主血,心病則血不流;脾主味,脾病則味不化,味不化,則精不足,故其病則不能隱曲。脾土已虧,則風邪勝,而氣愈消也。又經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屬於心,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先服降心火之劑,後服《局方》中五補丸,後以衛生湯治脾養血也。(瀉心火、養脾血,是從本文之義。愚謂當原隱曲推解,蓋人有隱情曲意,難以舒其衷者,則氣鬱而不暢,不暢則心氣不開,脾氣不化,水穀日少,不能變見氣血,以入二陽之血海矣,血海無餘,所以不月也,傳為風消者,陽明主肌肉,血不足則肌肉不榮,其不消瘦乎?風之名,火之化也,故當根不得隱曲上看,乃有本)
白話文:
幹古說:女子月經沒有來,首先應該瀉掉心火,血才能向下流動。《內經》說:二陽之病發作在心脾,沒有什麼隱情曲意,所以女子不來月經,其傳變為風消。王啟玄注釋說:是指大腸胃火熱。心脾受到影響,心主血,心病則血不能運行;脾主味,脾病則味覺不正常,味覺不正常,則氣血不足,所以這種病人不能隱藏自己的病情。脾土已經虧損,風邪就會加重,氣就更加消瘦。經書中又說:月經沒有來,是胞脈閉塞。胞脈屬於心,與胞中相連,現在氣向上逼迫肺,心氣不能向下通暢,所以不來月經。首先服用瀉心火的藥物,然後服用《局方》中的五補丸,然後用衛生湯來治療,以補脾養血。(瀉心火、養脾血,是從本文的意義上來說的。我認為應該從隱情曲意來推導,因為人有隱情曲意,難以舒展自己的胸懷,那麼氣鬱結而不暢,不暢則心氣不舒暢,脾氣不化,水穀日少,不能轉變為氣血,以進入二陽之血海。血海沒有餘血,所以不來月經,傳變為風消是指,陽明主宰肌肉,血不足則肌肉不能豐滿,那麼不消瘦嗎?風之名,是火之變化,所以應該從根源上找不出隱情曲意才能理解,纔有道理。)
2. 論經閉不行有三治宜補血瀉火
東垣,曰:經閉不行有三,婦人脾胃久虛,形體羸弱,氣血俱衰,而致經水斷絕不行;或病中消胃熱,善食漸瘦,津液不生。夫經者,血脈津液所化,津液既絕,為熱所爍,肌肉漸瘦,時見渴燥,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經絕,宜瀉胃之燥熱,補益氣血,經自行矣(立方固有法,然不必太泥,因人易轍可也)。此病或經適行而有子,子亦不成,而為胎病者有矣(此中焦胃熱結也)。或心包絡脈洪數,躁作時見,大便秘澀,小便雖清不利,而經水閉絕不行,此乃血海乾枯,宜調血脈,除包絡中火邪,而經自行矣(此下焦胞脈熱結也)。或因勞心,心火上行,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於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宜安心補血瀉火,經自行矣(此上焦心肺熱結也)。
白話文:
_東垣_說:經閉不通有三個原因。第一種是婦女脾胃長期虛弱,身體瘦弱,氣血衰敗,導致月經斷絕不通。第二種是疾病中,胃有熱,消化很快,逐漸消瘦,津液不生。月經是血脈和津液轉化而成的,津液既然已經斷絕,被熱氣灼燒,肌肉逐漸消瘦,時常感到口渴乾燥,血海枯竭,疾病的名字叫做「血枯經絕」,應該瀉去胃中的燥熱,補充氣血,月經自然會來了(治療方法有一定的法則,但是不必墨守成規,可以根據病人情況而改變)。這種疾病有的在月經剛剛來潮的時候就有,孩子也無法成活,而成為胎兒疾病的,也有(這是中焦胃的熱毒積聚)。第三種是心包絡脈搏數洪,煩躁焦慮時常見,排便困難,小便清卻不暢,而月經不通,這是血海乾枯,應該調和血脈,消除包絡中的火邪,月經自然會來了(這是下焦胞脈熱毒積聚)。第四種是婦女因為憂思過度,心火上升,月經不來,這是胞脈不通。胞脈屬於心,而與胞中相通。現在氣息上升壓迫肺,心氣不能下行,所以月經不來,應該安心補氣血,月經自然會來了(這是上焦心肺熱毒積聚)。
樓氏,曰:上東垣、潔古治血枯之法,皆主於補血瀉火也。補血者,四物之類,瀉火者,東垣分上中下。故火在中,則善食消渴,治以調胃承氣之類。火在下,則大小便秘澀,治以玉燭之類。玉燭者,四物與調胃承氣等分也。火在上,則得於勞心,治以芩連及三和之類。三和者,四物涼膈等分也。潔古先服降心火之劑者,蓋亦芩連三和玉燭之類,後服五補衛生者,亦補氣之劑也。(據此論當有四證,如胃熱、包絡熱、勞心熱三證,皆有餘,宜瀉火養胃是矣。而所言脾胃久虛,致經水斷絕,一症,又當以補脾胃為主,豈得舍而勿論耶。蓋水入於經,其血乃生,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去榮散,谷消衛亡。況脾統諸經之血,而以久虛之脾胃,以致氣血俱衰者,可不為之補益乎。即此以分虛實,明是四證無疑,而樓全善乃遺補虛一證,何歟)
白話文:
樓氏說:上東垣和潔古治療血枯的方法,都以補血瀉火為主。補血的藥物如四物湯之類,瀉火的藥物則有上中下之分。例如火在下焦,患者會出現大小便祕澀,這時可以用玉燭散之類的藥物治療。玉燭散是由四物湯與調胃承氣湯等分配製而成。火在上焦,患者可能因操勞過度而生病,這時可以用芩連、三和湯等藥物治療。三和湯是由四物湯、涼膈散等分配製而成。潔古在治療血枯時,先服用降心火的中藥,很可能就是芩連、三和、玉燭之類的藥物,然後再服用五補衛生湯等補氣的藥物。依據上述理論,應該有四種不同的證型:一是胃熱,二是包絡熱,三是勞心熱,這三種證型都有餘熱,所以宜瀉火養胃。還有一種證型是脾胃久虛,導致經水斷絕,這種證型應以補脾胃為主,怎麼可以忽略而不予討論呢?水谷是人體營養的重要來源,水液進入經絡,血液才能生成,飲食進入胃,經脈才能運行順暢。如果水液流失,榮血就會散失,飲食減少,衛氣就會虧虛。況且脾統攝全身經絡之血,如果脾胃久虛,氣血都會衰減,難道不應該給予補益嗎?從這裡可以看出虛實證型的劃分毫無疑問,而樓全善卻遺漏了補虛的證型,這是為什麼呢?
3. 論經閉因肝勞血傷
駱氏,曰:經云有病胸脅支滿,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曰血枯(此病機也,宜知)。此年少時因大脫血,或醉而入房,虧損腎肝。蓋肝藏血,受天一之氣以為滋榮,其經上貫膈,布脅肋。若脫血失精,肝氣已傷,肝血枯涸不榮,而胸脅滿,妨於食,則肝病傳脾而聞腥臊臭,出清液。若以肝病而肺乘之,則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出,皆肝血傷之症也。(胸脅滿證,人皆伐肝,豈知血枯之故,宜養肝血也,當須識此)
白話文:
_駱氏_說:經書中提到,如果出現胸脅滿悶,妨礙飲食,在疾病發作前,就會聞到腥臭的氣味,吐出清液,吐血,四肢清冷,頭暈目眩,時有時無地吐血,這種疾病就叫做血枯。造成血枯的原因,一是年輕時發生過大量失血,二是房事過度,損傷了腎和肝。肝臟儲藏血液,接受天一之氣的滋養,經絡上貫膈肌,分佈在脅肋部位。如果失血傷精,肝氣受損,肝血枯竭,就會出現胸脅滿悶,妨礙飲食的症狀,肝病傳至脾,就會聞到腥臭的氣味,吐出清液。如果肝病又累及肺,就會吐血,四肢清冷,頭暈目眩,時有時無地吐血,這些都是肝血受損的症狀。胸脅滿悶的證候,醫家們通常會責之於肝,卻不瞭解血枯的原因,只知養肝血是不夠的,應該認識到這一點。
4. 論經閉因勞傷當大補脾胃
良方,云:婦人月水不通,或因醉飽入房,或因勞役過度,或因吐血失血,傷損肝脾,但滋其化源,其經自通,若小便不利,苦頭眩痛,腰背作痛,足寒時痛,久而血結於內,變為癥瘕;若血水相併,脾胃虛弱,壅滯不通,變為水腫;若脾氣衰弱,不能制水,漸漬肌肉,變為腫滿。當益其津液,大補脾胃,方可保生。王節齋曰:婦人女子經脈不行,多有脾胃損傷而致者,不可便認作經閉死血,輕用通經破血之藥(發所未發,極是。但有肝氣鬱滯,以致脾土失運不能化血者,又須和肝氣為要,醫者知之)。遇有此證,便須審其脾胃如何?若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少食惡食,泄瀉疼痛,或因誤服汗下攻克藥,傷其中氣,以致血少而不行者,只宜補養脾胃,用白朮為君,茯苓、芍藥為臣,佐以黃耆、甘草、陳皮、麥芽、川芎、當歸、柴胡等分,脾肝藥能生血而經自行矣。又有飲食積滯,致損脾胃者,亦宜消積補脾。若脾胃無病,果有血塊凝結,方宜行血通經。
白話文:
婦人月經不來,可能是因為飲酒飽食後行房,或是過度勞累,或者吐血失血,傷了肝脾。只要滋養其血氣的源頭,經脈自然會通暢。如果小便不順暢,頭昏眼花,腰背疼痛,腳部寒冷時疼痛,久而久之血塊積聚在體內,就會變成癥瘕;如果血液和水液混合,脾胃虛弱,阻塞不通暢,就會變成水腫;如果脾氣衰弱,無法控制水液,逐漸浸潤肌肉,就會變成腫滿。應該要補充津液,大力補益脾胃,才能保住性命。
王節齋說:婦女經脈不通,大多是因為脾胃受損導致的,不可輕易地認為是經閉死血,隨便使用通經破血的藥物(這個觀點非常正確。但如果肝氣鬱滯,導致脾土運化失常,無法化血,就需要調和肝氣,醫生必須明白這個道理)。遇到這種病症,就必須仔細觀察其脾胃狀況。如果因為飲食勞累,損傷了脾胃,食慾不振,厭惡進食,腹瀉疼痛,或者因為誤服汗下攻克藥物,傷了中氣,導致血量減少而不來,就應該只補益脾胃,用白朮為主藥,茯苓、芍藥為輔藥,再加上黃耆、甘草、陳皮、麥芽、川芎、當歸、柴胡等藥,脾肝藥能夠生血,經血自然會來。如果因為飲食積滯,損傷了脾胃,也應該消積補脾。如果脾胃沒有病,確實有血塊凝結,才應該使用行血通經的藥物。
5. 論室女經閉成勞因思慮傷心
寇宗奭,曰:夫人之生,以氣血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傷其血氣者,若室女童男,積想在心,思慮過度,多致勞損,男子則神色消散,女子則月水先閉。蓋憂愁思慮則傷心,而血逆竭,神色先散,月水先閉;且心病,則不能養脾,故不嗜食;脾虛則金虧,故發嗽,腎水絕,則木氣不榮,而四肢干痿,故多怒,鬢髮焦,筋骨痿,若五臟傳遍則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藥扶持,庶可保生。切不可用青蒿(此用青蒿者亦不妨,以其清氣中熱也)、虻蟲等涼血行血,宜用柏子仁丸、澤蘭湯,益陰血,制虛火。(暗室一炬)
白話文:
寇宗奭說:人的生命,以氣血為根本。人的疾病,沒有不先傷到它的氣血的,像處於懷春、思春狀態的男女,心思經常積鬱在心中,思慮過度,多會導致勞損,男子就會精神萎靡、臉色發黃,女子就會月經先閉。憂愁思慮會傷害心臟,而使血逆竭,精神萎靡、臉色發黃,月經先閉;而且心臟有病,就不能滋養脾胃,所以不想吃東西;脾胃虛弱,就會金氣虧損,所以會咳嗽,腎水枯竭,就會肝木受損,而四肢肌肉萎縮,因此容易發怒,鬢髮焦枯,筋骨痿弱,如果五臟都傳遍,就會死去。只要能夠改變心志,用藥物扶持,才能保住生命。一定要避免使用青蒿(用青蒿者也沒什麼妨礙,因為它是清氣中的熱藥)、虻蟲等涼血行血的藥物,應該用柏子仁丸、澤蘭湯,來滋補陰血,制止虛火。(暗室一炬)
薛氏,曰:經云五穀入於胃,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養五臟六腑(亦須兼脾,盡胃陽脾陰,主治有異也)。若服苦寒之劑,復傷胃氣,必致不起。
白話文:
薛氏說:經書上說五穀進入胃,它的糟粕、津液和宗氣,分為三種管道。所以宗氣積聚在胸中,從喉嚨流出,貫穿心肺,並進行呼吸。榮氣則分泌津液,注入脈搏,轉化為血液,以滋養四肢,並在內部滋養五臟六腑(也必須兼顧脾,盡胃陽脾陰,主治有所不同)。如果服用苦寒的藥物,又損傷胃氣,必定會導致不起作用。
一室女年十七,癧久不愈,天癸未通,發熱咳嗽,飲食少思,欲用通經丸。余曰:此蓋因稟氣不足,陰血未充故耳,但養氣血,益津液,其經自行。彼惑於速效,仍用之。余曰:非其治也。此乃剽悍之劑,大助陽火,陰血得之則妄行,脾胃得之則愈虛。後果經血妄行,飲食愈少,遂致不救。
白話文:
有一個十七歲的女孩,長期患病沒有痊癒,月經還沒有來,常常發熱咳嗽,飲食沒有胃口,想用通經丸來治療。我說:這大概是因為她的先天稟賦不足,陰血不足的緣故,只要調理氣血,滋補體液,月經自然會來。病人想快速治癒,還是使用了通經丸。我說:這不是適合她的治療方法。通經丸是一種峻烈剛猛的藥物,大補陽氣,陰血碰到它就會妄行,脾胃碰到它就會更虛。後來果然月經亂七八糟的不按時來,飲食更少了,最終無法救治。
脈經,云,有一婦將一女子,年十五所來診。言女子年十四時,經水自下,今經反斷,其母言恐怖。師曰:若是夫人親女,必夫人年十四時,亦以經水下,所以斷,此為避年(既有避年之名,不必強求其治),勿怪,後當自下。此真氣猶怯,稟賦素弱而然也。宜固天元真氣,使水升火降,則五臟自和,而經脈通矣。
白話文:
有一名婦女帶著她十五歲的女兒來看診。母親說女兒十四歲時開始來月經,但現在月經卻停了,這讓母親感到很擔心。醫生說:如果這是夫人的親生女兒,那麼夫人您在十四歲時也應該是開始有月經的情況,所以現在的停止可能只是暫時的現象(既然有這種叫做避年的說法,就不必強求治療),不用太過驚訝,之後月經自然會再來。這是因為她的元氣還比較虛弱,天生體質就比較弱所導致的。應該要鞏固先天的真氣,促進水升火降的調和,這樣五臟就能夠協調,而經脈也就會通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