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七 (3)
卷之七 (3)
1. 治陰癢生蟲
大黃散,治婦人陰癢。(陰癢總是心肝二火遊行)
大黃(微炒),黃芩,黃耆(炙,各一兩),赤芍藥,元參,丹參,山茱萸,蛇床子(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服。
硫鯉丸,治陰中生蟲,亦治茄子疾。(生蟲由穢惡不潔,外治無非殺蟲,內治無非清火養陰)
大鯉魚一個,去頭皮,入硫黃一兩,黃泥固,用火煅煙盡,為末,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
廣濟方,療婦人陰癢不止。
蚺蛇膽,雄黃,硫黃,硃砂,硝石,蕪荑(各半兩),藜蘆(二錢半)
上為細末,以臘月豬脂和如膏,用故布作纏子,如指長一寸半,以藥塗上,納陰中,日一易之,易時宜用花椒根三五兩,水煮稍熱洗,干拭納之。(先師云,一婦患此,日用熱水洗滌數次,百方不效,後隨夫任至山東,食小米飯數月而愈,豈亦補土而制濕歟?觀此則治法又須補脾燥濕矣,姑試之)
一方,治陰中生細蟲,癢不可忍,若食人臟腑,即死。
梓樹皮(焙乾為末,二錢),枯礬(五分),麝香(少許)
上和一處,研勻敷之,立效。
又方,桃仁、雄黃研勻納陰中,乃服清肝解鬱之藥。
又方,蛇床子、白礬煎水,淋洗即止。
又方,狼牙(二兩細銼),蛇床子(三兩),以米三升,煮汁沸熱洗。
又方,取牛肝或豬肝截五寸,繩緊納陰中半日,蟲入肝,取出立效。
又方,取雞肝乘熱納陰中,如有蟲,當盡下。
又方,新桃葉搗爛,綿裹納陰中,日三兩易。
又方,生艾汁調雄黃末,燒煙燻之,更用雄黃末納陰中。
聖惠方,療陰中有蟲,癢且痛,目腫身黃,欲得男子,漏血下白,少氣思美食。
用鯉魚長一尺,去頭肉,取骨搗末,熬黃黑,以豬脂和,以絹袋盛,如常法納陰中,至痛處即止,蟲當自出。
崔氏療陰癢不可忍方
杏仁燒作灰,乘熱綿裹納陰中,日二易之。
又方,蒜煮湯洗之。
又方,枸杞根煎湯洗。
又方,小薊不拘多少,水煎作湯熱洗,日三次。
白話文:
治療陰部搔癢生蟲
大黃散,治療婦女陰部搔癢。(陰部搔癢通常是心肝二火運行導致)
大黃(稍微炒過)、黃芩、炙黃耆(各一兩),赤芍藥、元參、丹參、山茱萸、蛇床子(各半兩)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前用溫酒調服。
硫鯉丸,治療陰部生蟲,也治療茄子病。(生蟲是由於污穢不潔造成,外治的方法無非是殺蟲,內治的方法無非是清除火氣、滋養陰液)
取一條大鯉魚,去除頭部和魚皮,將一兩硫黃放入魚腹中,用黃泥封固,用火燒到冒煙,直到泥土燒乾,將魚燒成灰後磨成粉,用米糊做成丸子,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酒送服。
廣濟方,治療婦女陰部搔癢不止。
蚺蛇膽、雄黃、硫黃、硃砂、硝石、蕪荑(各半兩),藜蘆(二錢半)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臘月豬油調成膏狀,用舊布做成纏子,約手指長一寸半,將藥膏塗在纏子上,塞入陰道中,每天更換一次,更換時宜用花椒根三五兩,用水煮開後稍微熱一點,用來清洗陰部,擦乾後再放入藥纏。(前輩醫生說,曾有一位婦女患此病,每天用熱水清洗數次,各種方法都沒效果,後來隨丈夫到山東,吃了幾個月小米飯就好了,難道也是因為補脾土而制濕嗎?由此看來,治療方法也需要補脾、乾燥濕氣,姑且試試看)
一方,治療陰道內有細蟲,癢得難以忍受,如果蟲吃掉人的內臟,就會死亡。
梓樹皮(烘乾磨成粉,二錢)、枯礬(五分)、麝香(少許)
以上藥材混合在一起,磨勻後敷在患處,立刻見效。
又方,將桃仁、雄黃磨勻後塞入陰道,並服用清肝解鬱的藥。
又方,用蛇床子、白礬煎水,清洗陰部即可止癢。
又方,狼牙(二兩,細銼)、蛇床子(三兩),用米三升煮成汁,煮沸後用熱水清洗陰部。
又方,取牛肝或豬肝切下一段五寸長,用繩子緊緊綁住塞入陰道中半天,蟲會進入肝臟,取出後即可見效。
又方,取雞肝趁熱塞入陰道中,如果裡面有蟲,會全部出來。
又方,將新鮮桃葉搗爛,用棉布包裹塞入陰道中,每天更換二到三次。
又方,將新鮮艾草汁調和雄黃粉,燒煙燻患處,再將雄黃粉塞入陰道中。
聖惠方,治療陰道中有蟲,又癢又痛,眼睛腫脹、身體發黃、想親近男子、漏血、白帶多、氣短、想吃東西。
用一條一尺長的鯉魚,去除頭部和魚肉,取出魚骨搗成末,熬成黃黑色,用豬油調和,用絹布袋裝起來,像平常一樣塞入陰道中,塞到痛的地方就停止,蟲就會自己出來。
崔氏治療陰部搔癢難忍的方子
將杏仁燒成灰,趁熱用棉布包裹塞入陰道中,每天更換兩次。
又方,用蒜煮水清洗。
又方,用枸杞根煎水清洗。
又方,用小薊(不論多少),用水煎煮成湯,用熱水清洗陰部,每天三次。
2. 治陰戶生瘡
補心湯,治婦人陰戶生瘡,名曰䘌瘡,或痛或癢,如蟲行狀,膿水淋瀝,陰蝕已盡,治之當補心養胃。(湯名補心,我不知其所以補?能治陰瘡,我不知其所以治?當問之知者)
人參,茯苓,前胡,半夏(湯泡七次),川芎(各七錢半),陳皮,枳殼(去穰,麩炒),紫蘇,桔梗,乾薑,甘草(各五錢),當歸,白芍藥(各一兩),熟地黃(一兩半)
上銼,每服四錢,加薑棗煎服。如濕熱有蟲者,去薑、蘇、參、梗四味,加苦參、北艾、桃仁、吳茱萸水炒黃連。
藿香養胃湯,治陽明經虛,不榮肌肉,陰中生瘡不愈。(此名養胃固宜,第以陰中生瘡,而歸之陽明經虛,豈以上失生氣而自腐歟?以此而推,則食小米而陰䘌乃愈者,亦此意也)
藿香,薏苡仁,神麯(炒),烏藥(去木),砂仁,半夏曲,茯苓,白朮,人參(各五分),蓽澄茄,甘草(各三分半)
上銼,薑棗煎服。
一方,治陰內生瘡,膿水淋瀝,或癢痛。(此方清熱導濕,活血排膿生肌,乃太陰陽明少陰厥陰正法也)
升麻,白芷,黃連,木通,當歸,川芎,白朮,茯苓
上銼,水煎服,更用塌腫湯浴洗。
塌腫湯,治婦人陰戶生瘡或癢痛,或膿水淋瀝。
甘草,乾漆(各三錢),生地黃,黃芩,當歸,川芎(各二錢),鱉甲(炙,五分)
上銼作一劑,用水數碗煎數沸,去滓,時常洗患處。
治陰瘡方
蕪荑,川芎,黃芩,甘草,黃連,白芷,附子,礬石,雄黃(各六銖)
上㕮咀,取豬脂四兩,合煎敷之。
治婦人陰瘡與男子妒精瘡大同小異方
黃丹,枯白礬,萹蓄,藁本(各一兩),荊芥,蛇床子(研極細),白蛇皮(一條,燒灰),硫黃(各半兩)
上為細末,另以荊芥、蛇床子煎湯溫洗,軟帛滲干,清油調塗。如瘡濕,乾末摻之。
治疳瘡方,因月後便行房,致成湛濁(湛濁為經事斷續不了了也),伏流陰道,疳瘡遂生,瘙癢無時,生用胡椒、蔥白作湯,一日兩三度淋洗,卻服後藥。
黃耆(鹽水炙),菟絲子(酒浸蒸),沙苑蒺藜(炒),黑牽牛(以補藥配牽牛,以燥濕合通利,何也),赤石脂,龍骨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燕窩蒸酒澄上清者吞下。(燕窩酒奇)
黃芩湯洗方,療婦人陰中生瘡。(活血清熱,燥濕殺蟲)
當歸,大黃,黃芩,川芎,雄黃,礬石(各二分),黃連(一分,凡方中有云分者,音作忿,每一分,二錢半也。)
上切,以水五升,取四升,洗瘡,日三度。
雄黃散(活血開結殺蟲)
雄黃,川芎,當歸,北細辛,川椒,藜蘆,辰砂
上為末,綿裹納陰中,又敷外瘡上,忌如常法。
當歸湯,治陰蝕。
當歸,川芎,芍藥,甘草(各二兩),地榆(三兩)
白話文:
補心湯:治療婦女陰部生瘡,叫做「䘌瘡」。這種瘡可能會有疼痛或搔癢,感覺像有蟲在爬,會流出膿水,甚至侵蝕陰部組織。治療的重點是補養心臟和脾胃。(湯名叫補心,我不知道它為什麼能補心?能治療陰瘡,我也不知道它為什麼能治療?應該請教了解的人)
藥方組成:人參、茯苓、前胡、半夏(用湯水泡七次)、川芎(各七錢半)、陳皮、枳殼(去除內膜,用麩皮炒過)、紫蘇、桔梗、乾薑、甘草(各五錢)、當歸、白芍藥(各一兩)、熟地黃(一兩半)。
使用方法:將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入生薑和紅棗一起煎煮服用。如果屬於濕熱體質且有蟲者,則去除生薑、紫蘇、人參、桔梗這四味藥,改為加入苦參、北艾、桃仁、吳茱萸(用水炒黃連)。
藿香養胃湯:治療陽明經虛弱,導致肌肉失養,造成陰部生瘡久不癒合。(這個方子叫養胃固然合適,但是陰部生瘡卻歸咎於陽明經虛,難道是因為陽氣不足導致組織腐敗?由此推論,吃小米而能治好陰瘡,也是這個道理)
藥方組成:藿香、薏苡仁、神麴(炒過)、烏藥(去除木心)、砂仁、半夏曲、茯苓、白朮、人參(各五分)、蓽澄茄、甘草(各三分半)。
使用方法:將藥材切碎,加入生薑和紅棗一起煎煮服用。
一方:治療陰道內部生瘡,膿水不斷流出,或有搔癢疼痛感。(這個方子清熱導濕,活血排膿,促進組織生長,是針對太陰、陽明、少陰、厥陰經的正確療法)
藥方組成:升麻、白芷、黃連、木通、當歸、川芎、白朮、茯苓。
使用方法:將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服用,同時用塌腫湯清洗患處。
塌腫湯:治療婦女陰部生瘡,可能伴隨搔癢或疼痛,或膿水淋漓。
藥方組成:甘草、乾漆(各三錢)、生地黃、黃芩、當歸、川芎(各二錢)、鱉甲(炙烤過,五分)。
使用方法:將藥材切碎,用數碗水煎煮數次,去除藥渣,經常用來清洗患處。
治陰瘡方:
藥方組成:蕪荑、川芎、黃芩、甘草、黃連、白芷、附子、礬石、雄黃(各六銖)。
使用方法:將藥材搗碎,取豬油四兩,一起煎煮,然後塗抹在患處。
治婦人陰瘡與男子妒精瘡大同小異方:
藥方組成:黃丹、枯白礬、萹蓄、藁本(各一兩)、荊芥、蛇床子(研磨成極細粉末)、白蛇皮(一條,燒成灰)、硫黃(各半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另外用荊芥和蛇床子煎湯溫洗,用軟布擦乾,然後用清油調和藥末塗抹患處。如果瘡口濕潤,則直接撒上乾粉。
治疳瘡方:因為月經後發生性行為,導致經血斷斷續續不清淨,停留在陰道內,產生疳瘡,搔癢難耐。先用生胡椒、蔥白煮湯,每日淋洗兩三次,然後服用以下藥方。
藥方組成:黃耆(用鹽水炙烤)、菟絲子(用酒浸泡蒸煮)、沙苑蒺藜(炒過)、黑牽牛(用補藥搭配牽牛,目的是燥濕和通利)、赤石脂、龍骨。
使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製作成丸子,像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燕窩蒸過的酒清吞服。
黃芩湯洗方:治療婦女陰部生瘡。(活血清熱,燥濕殺蟲)
藥方組成:當歸、大黃、黃芩、川芎、雄黃、礬石(各二分)、黃連(一分)。(這裡的一分,是指二錢半)
使用方法:將藥材切碎,用水五升,煎煮至剩四升,用來清洗瘡口,每日三次。
雄黃散:(活血散結,殺蟲)
藥方組成:雄黃、川芎、當歸、北細辛、川椒、藜蘆、辰砂。
使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棉布包裹塞入陰道,同時敷在外部瘡口上,禁忌事項如一般用法。
當歸湯:治療陰部潰爛。
藥方組成:當歸、川芎、芍藥、甘草(各二兩)、地榆(三兩)。
另一個方子有蛇床子,不用川芎。
使用方法:將藥材切碎,用水五升,煮至剩三升,去除藥渣,用來熏洗,每日三次,晚上二次。
又方:(燥濕生肌)
藥方組成:五倍子、甘草、滑石、黃丹(各等份)。
使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先用甘草湯清洗患處,然後塗抹藥粉。
肘後方:治療婦女陰部生瘡,伴隨搔癢或疼痛。(燥濕殺蟲)
藥方組成:杏仁(炒過)、雄黃、白礬(各五錢)、麝香(二分)。
使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敷入陰道。另一個方子單獨用硫黃研磨成細末,敷在患處也有效。
銅綠散:治療男女陰部濕爛的瘡。(燥濕去腐,促進組織生長)
藥方組成:五倍子(五錢)、白礬(一錢)、乳香(五分)、輕粉(一字)、銅綠(少許)。
使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清洗乾淨患處後,撒上藥粉。
麝香杏仁散:治療婦女陰瘡。(入肝經,開竅,殺蟲)
藥方組成:麝香(少許)、杏仁(不拘數量,燒至存性)。
使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如果瘡口較深,用兩個小絹布袋裝滿藥粉,封口,臨睡前加熱後,放在陰道內,可立即見效。
柏蛤散:治療下疳濕瘡。
藥方組成:黃柏(用磁器刮取粉末)、蛤粉(各等份)。
使用方法:將藥粉撒在患處即可痊癒。因為黃柏可以清熱,蛤粉可以燥濕。
又方:
藥方組成:平胃散加上貫眾粉末(貫眾能殺蟲清熱),每次服用二錢,用煮熟的豬肝拌藥,放入陰道,數日可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