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七 (1)
卷之七 (1)
1. 治陰戶腫痛
龍膽瀉肝湯,治肝經濕熱,下部兩拗腫焮作痛,小便澀滯,陰挺如菌,或出物如蟲等證。
龍膽草(酒炒),澤瀉(各一錢),車前子(炒),木通,當歸(酒拌),生地黃(酒炒),山梔子(炒),黃芩(炒),生甘草(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瀉肝而兼導赤,瀉其子也,瀉肝而用利水,肝主疏瀉也,龍膽、山梔,假以降火,當歸、生地,以滋肝陰,生甘草緩肝之急,炒黃芩助肝之氣)。玉門腫脹,加木香。
加味四物湯,治陰戶腫痛。
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柴胡,山梔子,牡丹皮,龍膽草
上銼,水煎服。
九味柴胡湯,治肝經濕熱下注,便毒腫痛,或小腹脅肋結核。凡肝膽經部分一切瘡瘍,或風熱結核瘰癧,並皆治之。
柴胡,黃芩(炒,各一錢),人參,山梔(炒),半夏,龍膽草(炒焦),當歸,芍藥(炒),甘草(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治肝經下部腫脹,小便不利,或寒熱往來,或晡熱,或胸脅作痛。
柴胡(二錢),黃芩(炒一錢),人參,半夏,山梔子,牡丹皮(各七分),甘草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
加味逍遙散,治婦人肝脾血虛,濕熱流注下部,陰內潰爛癢,發熱晡熱寒熱等證。
當歸,芍藥,白朮(炒),茯苓,甘草(炙,各一錢),山梔,牡丹皮,柴胡(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外以鶴蝨草煎湯洗。
菖蒲散,治婦人陰戶腫痛,月水澀滯。
菖蒲,當歸(各一兩,炒),秦艽(一兩),吳茱萸(制,五錢)
上為末,每服五錢,空心蔥湯調下,或水煎服。(陰戶屬厥陰,腫痛則氣壅血聚,故用此四味以行心肝之氣血耳,尤妙在蔥湯)
麻黃湯洗方,治婦人陰腫,或瘡爛。
麻黃,黃連,蛇床子(各一兩),北艾葉(一兩半),烏梅(十個)
上銼細,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熱洗,避風冷。(其妙又在麻黃,以麻黃氣悍,能開竅而通氣也,艾葉暖其下,以其瘡爛,故又佐以連、床、烏梅云)
經心錄方,治婦人陰中腫痛不可忍。
艾葉(五兩),防風(三兩),大戟(二兩)
上銼細,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熱洗,日三次,宜避風冷。(陰腫者,肝木之風也,以防風瀉肝木之風邪,以艾葉溫厥陰之結氣,大戟瀉腫消毒,故加之)
白礬散,治婦人陰腫堅痛。(治熱腫)
白礬(半兩),甘草(半分,生),大黃(一分)
上為末,水和丸如棗大,綿裹納陰中,日兩換,以愈為度。
黑白散,治婦人陰中腫痛。
小麥,朴硝,白礬,五倍子,蔥白
煎湯頻洗。
枳橘熨,治婦人陰腫如石,(如石者,氣凝血滯也,厥陰之經環陰器,用此熨之,是行其氣耳)痛不可忍,二便不利。
枳實,陳皮(各四兩)
白話文:
治療陰部腫痛
龍膽瀉肝湯: 用於治療肝經濕熱引起的陰部兩側腫脹疼痛,小便不暢,陰部突出如蘑菇,或有蟲狀分泌物等症狀。
藥方組成:龍膽草(用酒炒過)、澤瀉(各1錢)、車前子(炒過)、木通、當歸(用酒拌過)、生地黃(用酒炒過)、山梔子(炒過)、黃芩(炒過)、生甘草(各5分)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服。(此方能瀉肝火,同時引導小便排出濕熱,因為肝臟主導疏泄。用龍膽草、山梔子來降低火氣,用當歸、生地黃來滋養肝陰,用生甘草來緩解肝氣的急迫。若陰部腫脹,可加木香。)
加味四物湯: 用於治療陰部腫痛。
藥方組成: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柴胡、山梔子、牡丹皮、龍膽草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服。
九味柴胡湯: 用於治療肝經濕熱下注引起的陰部腫痛、便毒腫痛,或小腹、脅肋出現結塊。凡是肝膽經部位的各種瘡瘍,或是因風熱引起的結核、瘰癧,都可用此方治療。
藥方組成:柴胡、黃芩(炒過,各1錢)、人參、山梔子(炒過)、半夏、龍膽草(炒焦)、當歸、芍藥(炒過)、甘草(各5分)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 用於治療肝經下部腫脹,小便不暢,或出現忽冷忽熱,或午後發熱,或胸脅疼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柴胡(2錢)、黃芩(炒過,1錢)、人參、半夏、山梔子、牡丹皮(各7分)、甘草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生薑,用水煎服。
加味逍遙散: 用於治療婦女肝脾血虛,濕熱下注陰部,導致陰部潰爛發癢,發熱、午後發熱、忽冷忽熱等症狀。
藥方組成:當歸、芍藥、白朮(炒過)、茯苓、甘草(炙過,各1錢)、山梔子、牡丹皮、柴胡(各5分)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服,同時用鶴蝨草煎湯清洗患處。
菖蒲散: 用於治療婦女陰部腫痛,月經不暢。
藥方組成:菖蒲、當歸(炒過,各1兩)、秦艽(1兩)、吳茱萸(制過,5錢)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5錢,用蔥湯調服,或用水煎服。(陰部屬於厥陰經,腫痛是因為氣血壅塞,所以用這四味藥來調暢心肝之氣血,特別是用蔥湯來輔助)
麻黃湯洗方: 用於治療婦女陰部腫脹或潰爛。
藥方組成:麻黃、黃連、蛇床子(各1兩)、北艾葉(1兩半)、烏梅(10個)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趁熱清洗患處,注意避風寒。(此方妙處在於麻黃,其藥性強烈,能開竅通氣,艾葉能溫暖下部,因為有潰爛,所以加入黃連、蛇床子、烏梅等藥。)
經心錄方: 用於治療婦女陰部腫痛難忍。
藥方組成:艾葉(5兩)、防風(3兩)、大戟(2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一斗,煮取五升,趁熱清洗患處,每日三次,注意避風寒。(陰部腫脹是肝風所致,用防風來祛除肝風,用艾葉來溫暖厥陰經的結氣,用大戟來消腫解毒。)
白礬散: 用於治療婦女陰部腫脹堅硬疼痛。(治療熱性腫脹)
藥方組成:白礬(半兩)、甘草(生,半分)、大黃(1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成棗子大小的丸,用棉布包裹,塞入陰道,每日更換兩次,直到痊癒。
黑白散: 用於治療婦女陰部腫痛。
藥方組成:小麥、朴硝、白礬、五倍子、蔥白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煎湯,頻繁清洗患處。
枳橘熨: 用於治療婦女陰部腫脹如石,疼痛難忍,大小便不暢。(如石頭般堅硬,是因為氣血凝滯。厥陰經環繞陰部,用此方來疏通氣血。)
藥方組成:枳實、陳皮(各4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兩味藥材炒香炒熱,用絹布袋裝好,從頭到腳全身及陰部腫脹處反覆熨燙,冷了就更換,直到喉嚨感覺到枳實的氣味,疼痛就會停止,腫脹消退,大小便也會順暢。
雜方: 用於治療婦女陰部腫痛。
- 用枳實半斤切碎,炒熱,用布包著熨燙患處,冷了就更換,也有方子用枳殼。
- 也有方子用鐵精粉敷在患處。
- 也有方子將甘菊花苗搗爛,用開水淋洗熏蒸患處。
- 也有方子用馬鞭草搗爛塗抹患處。(鐵精粉能平肝熱,甘菊花能清肝熱並散瘀,馬鞭草能散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