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附 (3)

回本書目錄

附 (3)

1. 夜啼方

雞糞塗兒臍中,極佳,男雌女雄。

初生夜啼,用燈花燒灰塗乳,或用燈花四五丸捻爛,以燈心湯化下,即安。

牛甲為末,調敷臍上,即安。

黃連一錢五分,薑汁炙,人參一錢五分,甘草五分,竹葉二十片,作二劑,每劑加姜一片,水煎服。

兒月內啼者,用真牛黃、飛辰砂極細末各五釐,塗兒舌上,立止。

白話文:

[夜啼方]

用雞糞塗抹在嬰兒的肚臍上,效果非常好,男嬰用母雞的糞便,女嬰用公雞的糞便。

剛出生的嬰兒夜裡啼哭,可以用燈花燒成灰塗在乳頭上,或者將四五個燈花捻爛,用燈心湯送服,馬上就會安靜下來。

將牛的指甲磨成粉末,調和後敷在肚臍上,馬上就會安靜下來。

黃連一錢五分,用薑汁炙烤,人參一錢五分,甘草五分,竹葉二十片,做成兩份藥,每一份加一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如果嬰兒在滿月內啼哭,可以用純牛黃、飛辰砂都磨成極細的粉末,各五釐,塗在嬰兒的舌頭上,馬上就會停止啼哭。

2. 稀痘方

臍帶乾落,安淨瓦上,四圍以炭炙之,止令煙盡,勿使成灰,取起以碗覆地上,良久出炙毒,研極細,每一分加辰砂半分共研,次日以乳汁調敷乳上,令兒食乳,隨一日內作二三次服盡,永不生瘡疹,即生亦小。或云:兒生一十三日服之。未知何說。

產家要訣,云:予嘗得方士秘傳出胎稀痘小金丹一方,不惟鎮心解毒,痘瘡必稀,更能助胃辟邪,斷除百病。予曾制而試驗矣,方用箭頭砂一兩五錢,敲如綠豆粒大,以黃連、甘草各一兩,河水五碗,於新砂鍋內文武火同煮一日,水於則旋添之,煮訖研末,更煮甘草湯,飛去黑腳,止取隨水過者一兩,牛黃三錢,此藥市賣多假,須看層相裹輕鬆而有香氣者乃真,川大黃錦紋者切大片,以粗紙厚裹,於高黃酒內泡濕,略捻成團,埋灰火中煨乾,又泡又煨,如此七次,取出,以紙攤淨地上一宿,出火氣,研末三錢,燈心白色者以水和漿粉揉濕曬乾,或焙乾,急研為極細末,入水再研,加水漂取浮者,曬乾,用二錢,粉草去皮研末二錢,上五味共研勻,煉蜜和劑,分作三十丸,乘濕以金箔為衣,黃蠟為櫃,毋令泄氣,可以久收丸。嬰兒出胎,未曾吃乳之先,用江西淡豆豉以河水熬,取濃汁少許,用前丸一粒,指研如稀糊,盛以小杯,坐於湯碗中,不時抹兒口內,既吃乳後,即抹乳上亦可,只用一丸,胎毒盡從大小便消釋而去,真聖藥也。但苦牛黃難得真耳,此而不真,雖用弗效矣。

又方,云:小兒能吃食,取冷窯糞水,以頭窠雞子每日投一個在內,七日投完,第八日取第一個起來,洗淨煮熟,與小兒吃,依次吃完,不特稀痘,竟可不出矣。

白話文:

[稀痘方]

嬰兒的臍帶脫落後,將其放在乾淨的瓦片上,四周用炭火烤,只要讓它冒煙就好,不要燒成灰,然後拿起來用碗倒蓋在地上,過一會兒取出裡面的烤過的毒素,磨成極細的粉末,每一分加入半分的辰砂一起研磨,隔天用乳汁調和塗抹在母親的乳房上,讓嬰兒吸吮,一天內分兩三次吃完,這樣就能永遠不長痘疹,就算長了也會很少。有人說,嬰兒出生十三天後服用也可以,但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否正確。

產家要訣

我曾經從一位道士那裡得到一個秘傳的「出胎稀痘小金丹」的藥方,這個藥方不僅可以鎮定心神、解毒,更能使痘瘡變得稀少,還可以幫助消化、驅除邪氣,斷除各種疾病。我曾經製作並試驗過,藥方如下:用箭頭砂一兩五錢,敲成綠豆大小,搭配黃連、甘草各一兩,用五碗河水,放在新的砂鍋裡,用文火和武火一起煮一天,水如果少了就隨時加,煮好後磨成粉末。再煮甘草湯,把雜質去除,只取隨水漂浮的那部分一兩,牛黃三錢,這種藥市面上多有假貨,要仔細看,真的牛黃應該是層層包裹,質地輕鬆且有香氣。川大黃要選錦紋的,切成大片,用粗紙厚厚地包起來,在高粱酒裡浸濕,稍微捏成團,埋在灰火中煨乾,再浸泡再煨,這樣重複七次,取出後放在紙上,攤在乾淨的地面過夜,去除火氣,再磨成粉末三錢。燈心的白色的部分,用水和漿粉揉濕曬乾,或者烘乾,快速磨成極細的粉末,放入水中再研磨,加水漂洗取出浮在上面的部分,曬乾,用二錢。粉草去皮磨成粉末二錢。將以上五種藥材一起研磨均勻,用煉好的蜂蜜調和成藥丸,分成三十丸,趁濕用金箔包上,用黃蠟密封,不要讓空氣跑進去,可以長期保存。嬰兒出生後,還沒吃母乳之前,用江西淡豆豉加河水熬煮,取濃汁少量,用一顆藥丸,用手指研磨成稀糊狀,放在小杯子裡,坐在熱水碗中,時不時地塗抹在嬰兒的口內,吃過母乳後,塗在母親的乳房上也可以,只要用一顆藥丸,胎毒就會從大小便中排出,真是神奇的藥。但是,牛黃很難得到真的,如果不是真的,用了也沒效果。

又方

嬰兒能吃東西後,取用冷的舊式廁所的糞水,每天將一個雞蛋投放在裡面,連續投七天,第八天取出第一個雞蛋,洗乾淨煮熟,給嬰兒吃,依照順序吃完,不僅能使痘疹稀少,甚至可以完全不長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