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六 (5)
卷之六 (5)
1. 治血虛不孕
當歸身(酒洗),熟地黃,香附子(童便煮,各四兩),乾山藥,白朮(各二兩五錢),枸杞子,人參(各二兩),蘄艾葉(去梗筋,二兩,同香附用陳醋老酒煮一時,搗爛焙乾),川芎,白芍藥,牡丹皮,紫石英(火煅淬,各一兩五錢),澤蘭(一兩),紫河車(一具,在淨水內洗去穢血,用銀針挑去紫筋)
上各藥,俱咀片,同河車入砂鍋內,用陳老酒三碗,陳米醋一碗,清白童便一碗,米泔水數碗和勻,傾入鍋內,浮於藥寸許,如尚少,再加米泔,以鍋蓋蓋密,勿令透氣,桑柴火慢煮,以河車融化,汁干為度,同藥俱取出,在石臼內搗極爛,捻作餅子,日曬夜露三晝夜,宜在月滿之時,以受日精月華,仍焙乾為末,煉蜜搗千餘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漸加至八九十丸,空心淡鹽湯下,隨用早飯,使藥下行。
忌食生蘿蔔(竊謂此方妙在氣血虛之人而先期者,將行腹痛者,經水紫黑者,肥人濕者,婢妾多郁者,如此之類,皆非所宜,雖有加減亦須斟酌)。凡月經過期而行,或少或不行,皆血寒血少也,尺脈必微弱,加桂心五錢(夏月三錢),黃耆一兩(炙)。先期而來者,血熱也,脈來必數,加條實黃芩二兩炒,酒製生地黃一兩五錢,腹痛加白芍藥一兩。
凡經將行而腹中先作痛者,血實而氣滯也,去血成塊者,氣凝也,脈來弦數滑大,加玄胡索一兩(酒炒),陳皮八錢,廣木香、柴胡梢各五錢。凡經水行後作痛者,氣血俱虛也,尺脈必虛澀而兼緊,加炒乾姜三錢,白茯苓一兩,桂心夏月二錢,余月五錢。凡經行三五日後,腹中綿綿作痛,或淋瀝不止,血因氣滯未盡也,尺脈見沉澀或沉弦,加廣木香五錢,柴胡六錢。
凡經水紫色及黑色,血熱之甚也,尺脈見洪數,加條實黃芩一兩,黃柏一兩(炒),生地黃一兩五錢,酒浸。凡過期行經而色淡者肥人則有濕痰,加白茯苓(水淘)、陳皮、蒼朮(米泔浸一宿,鹽水炒)各一兩,白朮五錢,減去熟地黃一兩。瘦人則血虛少,而水混之,加桂心五錢。
經行或來或斷,或發寒熱者(或來或斷,或寒熱者,此肝經及心包絡氣血不調),加柴胡八錢,白茯苓一兩。凡經脈不調,多白帶者,肥人主胃中濕痰流注,加制過蒼朮、白茯苓各一兩五錢,減熟地黃一兩。凡瘦人氣多血少脾虛,加木香五錢,牡蠣(火煅)、赤石脂(火煅)、白茯苓各一兩。
凡多崩漏者,減香附、艾葉各一兩,加荊芥穗(炒黑)一兩,黃芩一兩五錢。血崩或多,加阿膠珠一兩,乾薑五錢(炒黑),黃耆一兩(炙)(以多崩漏,而減香附、艾葉,加荊穗、黃芩,則治崩漏者可想矣,阿膠、乾薑、黃耆之治崩,又可想其意也)。元氣虛弱,經水閉者,加牛膝二兩(酒洗)。
白話文:
將以下藥材:當歸身(用酒洗過)、熟地黃、香附子(用童子小便煮過,各150克),乾山藥、白朮(各90克),枸杞子、人參(各75克),蘄艾葉(去除梗筋,75克,與香附子一同用陳醋和老酒煮一個時辰,搗爛後焙乾),川芎、白芍藥、牡丹皮、紫石英(用火煅燒後淬過,各55克),澤蘭(30克),紫河車(一個,在淨水中洗去污血,用銀針挑去紫筋)。
將以上各藥材都切成片,與紫河車一同放入砂鍋中,加入陳年老酒三碗、陳米醋一碗、清澈的童子小便一碗、以及數碗洗米水攪拌均勻,倒入鍋中,液面高過藥材約一寸。如果水不夠,再加入洗米水,用鍋蓋蓋緊,不要讓氣透出。用桑樹木柴的微火慢慢煮,直到紫河車融化,汁液煮乾為度。然後將所有藥材取出,在石臼中搗爛,捏成餅狀,白天曬太陽,晚上露在外面,連續三天三夜,最好在月圓的時候,以吸收日月精華。然後再焙乾磨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搗一千多下,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逐漸增加到八九十丸,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隨後吃早飯,讓藥力向下行走。
忌吃生蘿蔔。(我認為此方妙處在於針對氣血虛弱而經期提前,將來月經時腹痛,經血顏色紫黑,肥胖濕氣重,或多有憂鬱的女子。這類情況都不適合服用此方,即使有所加減也需要仔細考慮)。凡是月經延後才來,或是量少或是不來,都是因為血寒血少,此時尺脈一定微弱,可以加桂心15克(夏天用9克),炙黃耆60克。如果經期提前來,是血熱的表現,脈象一定快數,可以加炒過的條芩60克,酒製生地黃45克;如果腹痛,加白芍藥30克。
凡是月經將來時,腹中先作痛,是因為血實而氣滯,如果是排出血塊,是氣凝結的表現,脈象弦數滑大,可以加酒炒玄胡索30克,陳皮24克,廣木香、柴胡梢各15克。凡是月經來過之後才腹痛,是氣血都虛的表現,尺脈一定虛弱且澀而帶緊,可以加炒乾薑9克,白茯苓30克,桂心夏天用6克,其他月份用15克。凡是月經來過三五天後,腹中隱隱作痛,或是淋漓不盡,是因為血因氣滯而未排盡,尺脈呈現沉澀或沉弦,可以加廣木香15克,柴胡18克。
凡是經血顏色呈紫色或黑色,是血熱非常嚴重,尺脈呈現洪數,可以加條芩30克,炒黃柏30克,酒浸生地黃45克。凡是月經延後而來,顏色淡,如果是肥胖的人,則有濕痰,可以加水淘過的白茯苓、陳皮、以及米泔水浸泡一夜再用鹽水炒過的蒼朮各30克,白朮15克,並減少熟地黃30克。如果是瘦弱的人,則是血虛血少,加上水液混濁,可以加桂心15克。
月經時來時斷,或是發冷發熱,這是肝經和心包絡的氣血不調,可以加柴胡24克,白茯苓30克。凡是月經不調,白帶多的,如果是肥胖的人,主要是胃中有濕痰流注,可以加製過的蒼朮、白茯苓各45克,並減少熟地黃30克。凡是瘦弱的人,多為氣多血少、脾虛,可以加木香15克,煅牡蠣、煅赤石脂、白茯苓各30克。
凡是出現崩漏的,減少香附、艾葉各30克,加炒黑的荊芥穗30克,黃芩45克。如果血崩量多,可以加阿膠珠30克,炒黑的乾薑15克,炙黃耆30克。(因為出現崩漏,而減少香附、艾葉,加入荊芥穗、黃芩,可以推想出這是治療崩漏的方法,而阿膠、乾薑、黃耆能治血崩,也可以推想出其中的道理)。如果元氣虛弱,經水閉塞,可以加酒洗牛膝6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