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六 (4)
卷之六 (4)
1. 治血虛不孕
香附(一斤,四制),熟地黃(四兩),生地黃,當歸,白芍藥,人參(各三兩),川芎,鱉甲(各三兩半),白朮,黃耆,牛膝,柴胡,牡丹皮,知母,貝母(各二兩),黃連,地骨皮,玄胡索,乾薑(各一兩),白茯苓(二兩半),秦艽(一兩半),艾葉,青蒿(各四兩)
上香附等二十一味,俱為細末,用白毛烏骨雄雞一隻,緝死,去毛與腸,將艾、蒿各一半,裝入腹內,將雞並余艾、蒿同入壇內,以童便和水浸過雞二寸許,隔湯煮爛,取出去骨,焙肉乾為末,如有筋骨疼痛者,去肉焙骨焦為末,與前末和勻,雞汁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漸加至七八十丸,溫酒或米飲下。忌煎炒莧菜。
小烏雞丸,治婦人百病。
吳茱萸,良薑,白姜,當歸,白芍藥,玄胡索,破故紙,川椒,陳皮,劉寄奴,生地黃莪朮,川芎(各一兩),北艾(二兩),荷葉灰(四兩)(巧只在荷葉灰一味)
上為末,用白毛烏骨雞緝死,煮爛,去骨取肉,搗如泥,拌藥末,曬乾磨細,以雞汁作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隨引下。如從來未曾生育者,乃油膜包裹子宮,以致不能生氣成孕,宜加鳳凰衣燒存性七個(用鳳凰衣,更巧中之巧),硃砂為衣。
如腹痛血黑色者,加炒黃連;有濕痰者,加南星、蒼朮、香附同丸;月水不通,紅花、蘇木酒下;子宮久冷,茯苓煎湯下;赤帶,清茶下;白帶,牡蠣粉調酒下;血崩,豆淋酒調綿灰下;胎不安,蜜酒下(此方太熱,非胎不安者所宜);腸風,陳米飲調百草霜下;心痛,菖蒲酒下;腹痛,芍藥酒下;胎漏下血,烏梅酒下;胎死不動,斑蝥三個調酒下(斑蝥太毒,不可妄試)。
,胎衣不下,蕓薹菜研水下;胎前產後白痢,乾薑煎湯下;赤痢,甘草煎湯下(赤痢之用,亦在荷葉乎)。耳聾,臘茶清下;頭風,薄荷煎湯下。頭風眼黑,甘草湯下;身體疼痛,黃耆末調酒下;腰腳痛,當歸酒下。生瘡,地黃煎湯下(頭風眼黑,俱宗青震之義,生瘡豈可用熱藥)。
,氣塊血塊作痛,與蔥白湯間服;四肢浮腫,麝香湯下;咳嗽喘滿,杏仁、桑白皮煎湯下;常服,溫酒、醋任下。
十全濟陰丸,《方論》曰:胎嗣主於濟陰者何也?蓋人之所稟,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在女人癸水易虧而難盈,以至不育。舊方多以辛香熱燥之劑,為溫暖子宮,偏助陽氣,反耗陰血,豈能成胎。況女性多氣多郁,氣多則為火,郁多則血滯,故經脈不行,諸病交作,生育之道遂阻矣。又如脾胃虛弱者,偏用四物涼血等藥,則脾胃益虛,飲食頓減,使氣血無資生之地,何以得成胎孕?為子嗣之計者,莫如養血、順氣、調經為本,而兼以甘溫養脾,辛溫開鬱,斯為至當。其調經之法,又當因人而加減之,初無一定之法也。此方則以當歸身養血和氣為君,入手少陰經,以心主血也,入足太陰經,以脾裹血也,入足厥陰經,以肝藏血也;熟地黃補腎中元氣,生心血,與芍藥同用,又生肝血;川芎乃血中之氣藥,下行血海,通經導氣為臣;人參通經活血,助熟地黃以補下元;白朮利腰臍間血,與人參同用補益脾氣;香附疏氣散郁,佐澤蘭能生新血,而和平氣體;牡丹皮養新血去壞血,固真氣行結氣;山藥能強陰補虛,枸杞子補腎水,而止下血腰疼為佐;紫石英補心氣,散心中結氣,填補下焦;艾葉助香附和百脈,溫子宮,兼行血藥而平其寒;炙甘草通經脈血氣而和諸藥,且緩肝經之急為使。十年不孕者,此藥主之。
白話文:
治血虛不孕
將香附(一斤,經過四種炮製處理),熟地黃(四兩),生地黃、當歸、白芍藥、人參(各三兩),川芎、鱉甲(各三兩半),白朮、黃耆、牛膝、柴胡、牡丹皮、知母、貝母(各二兩),黃連、地骨皮、玄胡索、乾薑(各一兩),白茯苓(二兩半),秦艽(一兩半),艾葉、青蒿(各四兩)這些藥材,全部磨成細末。
準備一隻白毛烏骨雄雞,將其弄死後去除毛和內臟,把一半的艾葉和青蒿塞入雞腹內。將雞和剩餘的艾葉、青蒿一起放入壇子中,用童子尿和水混合浸泡,水面高過雞身約兩寸。然後隔水燉煮至雞肉軟爛。取出雞肉,剔除骨頭,將雞肉烘乾後磨成粉末。如果患者有筋骨疼痛,則將剔下的雞骨烤焦後也磨成粉末,與之前的藥粉混合均勻。再用煮雞的湯汁調成糊狀,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六十丸,逐漸增加到七八十丸,用溫酒或米湯送服。服藥期間忌吃煎炒的莧菜。
小烏雞丸,可以治療婦女的各種疾病。
準備吳茱萸、良薑、白薑、當歸、白芍藥、玄胡索、破故紙、川椒、陳皮、劉寄奴、生地黃、莪朮、川芎(各一兩),北艾(二兩),荷葉灰(四兩)(其中荷葉灰的功效最為重要)。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一隻白毛烏骨雞弄死後煮爛,去除骨頭取出雞肉,搗成泥狀,與藥粉混合均勻,曬乾後再磨成細粉。用煮雞的湯汁調成糊狀,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五十丸,隨藥引送服。如果從未生育過的婦女,可能是因為子宮被油膜包裹,導致無法正常受孕。可以加入燒成灰的鳳凰衣七個(使用鳳凰衣是關鍵之處),並用硃砂包衣。
如果腹痛且排出黑血,可以加入炒黃連;如果體內有濕痰,可以加入南星、蒼朮、香附一起製丸;月經不通暢,可用紅花、蘇木酒送服;子宮寒冷,可用茯苓煎湯送服;赤帶,用清茶送服;白帶,用牡蠣粉調酒送服;血崩,用豆淋酒調綿灰送服;胎不安穩,用蜜酒送服(此方藥性較熱,不適合胎不安者);腸風,用陳米湯調百草霜送服;心痛,用菖蒲酒送服;腹痛,用芍藥酒送服;胎漏下血,用烏梅酒送服;胎死不動,用斑蝥三個調酒送服(斑蝥毒性較強,不可輕易嘗試)。
胎衣不下,可以用蕓薹菜搗汁送服;胎前產後白痢,用乾薑煎湯送服;赤痢,用甘草煎湯送服(治療赤痢的關鍵也在於荷葉灰的功效)。耳聾,用臘茶清送服;頭風,用薄荷煎湯送服。頭風眼黑,用甘草湯送服;身體疼痛,用黃耆末調酒送服;腰腳痛,用當歸酒送服。生瘡,用地黃煎湯送服(頭風眼黑的問題,都遵從青震的理論,而生瘡不宜用熱藥)。
氣血結塊作痛,可以與蔥白湯間隔服用;四肢浮腫,用麝香湯送服;咳嗽氣喘,用杏仁、桑白皮煎湯送服;平常服用,可以用溫酒或醋隨意送服。
十全濟陰丸,《方論》中說:治療不孕的關鍵在於調養陰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體本質上,陽氣常常有餘,陰氣常常不足;氣常常有餘,血常常不足。尤其女性,月經容易虧損而難以補充,導致不孕。過去的藥方大多用辛香燥熱的藥物,來溫暖子宮,偏助陽氣,反而耗損陰血,這樣怎麼能懷孕呢?況且女性多有氣鬱,氣多就會化火,鬱悶則會血滯,導致經絡不通,各種疾病一起發生,生育之路就受阻了。如果脾胃虛弱,偏用四物湯等涼血藥物,就會使脾胃更加虛弱,食慾下降,氣血沒有來源,又怎麼能懷孕呢?所以,想要求得子嗣,最好以養血、順氣、調經為根本,同時配合甘溫的藥物來調養脾胃,用辛溫的藥物來疏通氣鬱,這才是最恰當的辦法。而調經的方法,也應該根據個人情況加減藥物,不能有固定的方法。這個藥方以當歸身養血和氣為主要藥物,它進入手少陰經,是因為心主血;進入足太陰經,是因為脾能裹血;進入足厥陰經,是因為肝能藏血。熟地黃能補腎中元氣,滋養心血,與芍藥同用,又能滋養肝血。川芎是血中的氣藥,能下行血海,通經絡、導氣機。人參能通經活血,輔助熟地黃補益下元。白朮能利腰臍間的血脈,與人參同用,能補益脾氣。香附能疏通氣機、散開鬱結,配上澤蘭能生新血,平和氣體。牡丹皮能養新血、去除瘀血,固守真氣、疏散結氣。山藥能強陰補虛,枸杞子能補腎水、止血、緩解腰痛。紫石英能補心氣,散心中結氣,填補下焦。艾葉輔助香附調和全身經脈,溫養子宮,同時配合其他血藥來平衡藥性的寒涼。炙甘草能通經絡、調和氣血,並能緩解肝經的急迫之症。這個藥方主要治療久年不孕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