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十三 (7)
卷之十三 (7)
1. 虛羸
產寶,云:產後虛羸者,皆由產後虧損血氣所致,須當慎起居,節飲食,六淫七情,調養百日,庶保無疾。若中年及難產者,毋論日期,必須調養平復,方可涉喧,否則氣血復傷,虛羸之證作矣。
白話文:
《產寶》中說,產後虛弱的人,都是因為產後氣血虧損所致。應該注意休息和飲食,避免外邪侵襲和情緒波動,並進行為期一百天的調養,這樣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如果是在中年或難產的情況下分娩,那麼無論經過多少時間,都必須調理身體,使之恢復健康,才能進行房事。否則,氣血會再次受損,虛弱的症狀也就會出現了。
薛氏,曰:前證產傷氣血者用八珍湯,飲食傷胃者用四君子湯,停食傷脾者用六君子湯,勞傷元氣者用補中益氣湯。若暖氣覺有藥味者,此藥復傷胃也,但用四君子湯,徐徐少飲,以調脾胃,若胃氣一健,血氣自生,諸證自愈矣。
白話文:
薛氏說:前面提到的因生產而氣血受傷的人使用八珍湯,飲食不當而胃部受傷的人使用四君子湯,因食物停滯而脾臟受傷的人使用六君子湯,因勞累而元氣受傷的人使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服用中藥後,感到有一股藥味,說明中藥又傷及了胃部,這時只使用四君子湯,慢慢地少量服用,以調養脾胃,脾胃健康了,氣血自然會產生,各種症狀自然會好轉。
大全,云:冷勞者,產則血氣勞傷,臟腑虛弱,而風冷客之(若為氣血虛,則為本氣虛而寒,即無風冷客之而亦寒也,治者須知不足有餘),冷搏於血氣,血氣不能溫於肌膚,使人虛乏疲頓,致羸損不平復。若久不平復,風冷入於子臟,則胞臟冷,使人無子。(初感為寒,久則為熱,若果胞冷,即本氣虛,熱者即血虛)
白話文:
《大全》說:因坐月子而體虛,產後血氣受損,臟腑虛弱,風寒邪氣入侵(如果指的是氣血虛,那就是本氣虛弱而引起寒冷,即使沒有風寒邪氣入侵也會感到寒冷,治療時須知不足和有餘),寒冷與血氣相搏,血氣不能溫暖肌膚,使人虛乏疲倦,導致身體虛弱,難以恢復。如果長期不能康復,風寒邪氣就會進入子宮,導致子宮寒冷,使人無法生育。(最開始感受寒邪,時間久了就會熱,如果胞宮寒冷,那就屬於氣虛,而熱症則屬於血虛)
薛氏,曰:前證若血氣虛弱用八珍湯,血氣虛寒用十全大補湯,胃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脾氣虛弱用六君子湯,命門火衰用八味湯,肝脾血虛用加味逍遙散,肝脾鬱怒用加味歸脾湯。
補虛湯,治產後一切雜病,只大補氣血為主。
白話文:
薛氏說:
-
如果患者血氣虛弱,可以使用八珍湯來治療。
-
如果患者血氣虛寒,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來治療。
-
如果患者胃氣虛弱,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
-
如果患者脾氣虛弱,可以使用六君子湯來治療。
-
如果患者命門火衰,可以使用八味湯來治療。
-
如果患者肝脾血虛,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來治療。
-
如果患者肝脾鬱怒,可以使用加味歸脾湯來治療。
人參,白朮(各一錢),黃耆,川芎,陳皮(各五分),甘草(炙,三分)
白話文:
人蔘、白朮(各一錢),黃耆、川芎、陳皮(各五分),甘草(炙,三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服(此方以中氣元氣為主,而無血藥者,必脾胃虛而本元不足也,其血藥只用川芎,又於補氣中以行肝血,抑血脫益氣補脾生血之良方也)。(誤矣,指白虎湯而言)熱輕,倍加茯苓;熱甚,加炒黑乾薑三分。
白話文:
將上方藥材研碎,加入三片生薑,加水煎服。(這個方劑以中氣元氣為主,而沒有補血的藥物,必定是脾胃虛弱而本元不足。它的補血藥物只用川芎,又在補氣的同時運行肝血,抑制血脫落益氣補脾生血的良方)。(誤了,是指白虎湯而言)如果發熱症狀較輕,加倍茯苓;如果發熱症狀較重,加入炒黑乾薑三分。
黃耆四物湯,新產不可用芍藥,以其酸寒,能伐生髮之氣,只以黃耆易芍藥,為補虛之要藥。
黃耆,當歸,川芎,熟地(各等分)
白話文:
《黃耆四物湯》中,新產婦不可使用芍藥,因為芍藥性酸寒,會抑制生髮之氣。因此,可以用黃耆代替芍藥,作為補虛的重要藥物。
上銼,每服四錢,水煎服。氣虛,加參朮茯苓甘草;發熱,加乾薑;自汗多者,少用川芎,勿用茯苓,倍加蜜炙黃耆;口渴,加五味子麥門冬;腹痛者,非白芍不可,雖新產亦用,但以酒炒不妨,(黃耆易芍藥者,即補血湯以黃耆為君之義,所謂氣能生血,血不能生氣,而芍藥有殺伐之性,無生長之能,故去之。加減法妙,多用酒炒,助生氣也,乃丹溪法)
十全大補湯,治產後血氣未復,形體虛弱,發熱惡寒,不能飲食。
白話文:
將材料研磨成為藥末。每次取四錢,並以水煎服。如果氣虛,加入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如果發熱,則加入乾薑。如果容易自汗,則減少當歸的用量,不要加茯苓,並且加倍蜜炙黃耆。如果口渴,則加入五味子、麥門冬。如果腹痛,就非要加入白芍,即使是新產下的孩子也可以使用。用酒炒白芍是沒有問題的。(黃耆替代芍藥,也就是補血湯中黃耆作主藥的方式,所謂的氣能生血、血不能生氣,而芍藥只有殺伐的性質,沒有生長的功能,因此要將它去除。加減的方法很微妙,多使用酒炒的方式,幫助生成元氣,這也是丹溪的法則)
人參,白朮,茯苓,黃耆,當歸,川芎,白芍(炒),熟地黃(各一錢),肉桂,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人參、白朮、茯苓、黃耆、當歸、川芎、白芍(炒)、熟地黃(各五克),肉桂、甘草(各二點五克)
上銼,加生薑五片,棗三枚,水煎服。(惡寒者陽虛,發熱者陰虛,此八物之用也,肉桂能通榮衛而和陰陽,猶諸侯之命圭,使通兩家之好也)
白話文:
將藥材打碎,加入生薑 5 片、棗子 3 枚,用熱水煎煮後服用。(惡寒的是陽虛,發熱的是陰虛,這八種東西的作用是:肉桂能調和陰陽,就像諸侯用圭命來使兩家和好一樣。)
當歸羊肉湯,治產後雖無疾,但覺虛弱,兼心腹痛,即宜服之。
肥羊肉(一斤,去脂),當歸(五兩),黃耆(四兩),生薑(六兩)
白話文:
當歸羊肉湯適用於產後雖然沒有疾病,但感覺身體虛弱,並且伴有心腹疼痛的情況下服用。 材料包括:
- 肥羊肉一斤,去掉脂肪
- 當歸五兩
- 黃耆四兩
- 生薑六兩
上先以水一斗煮羊肉,取汁八升,後下三味,煮取二升五合,分為四服(本草云:人參黃耆與羊肉同功。又謂羊肉補形,蓋有形之物者血,而參耆益氣,羊肉補形,似有懸殊,烏可同語。然有形生於無形,故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則羊肉參耆二而一者也,而四味有氣有血,能補能行,故無疾亦宜服也)。
白話文:
首先用水一斗煮羊肉,取汁八升,然後加入人參、黃耆和羊肉,煮取二升五合,分為四次服用。(中藥書中記載:人參和黃耆與羊肉具有相同功效,且認為羊肉可以補養形體,因為有形之物是血液,而人參和黃耆可以增強氣血,羊肉補養形體,似乎有很大的區別,怎麼可以並列而論呢?但是有形之物是從無形之物中產生的,所以說:形體不足的,要用氣血來溫補。那麼羊肉和人參、黃耆這兩種藥物就像一個整體,而四種藥物具有氣血,能夠補養身體,促進身體機能,所以即使沒有疾病,也應該服用。)
若覺惡露不盡,加桂三兩;惡露下多,加川芎三兩;有寒,加茱萸一兩;有氣,加細辛二兩;有熱,加生地黃汁二合。
白話文:
如果發現惡露不乾淨,再加桂皮3兩;惡露流的太多,再加川芎3兩;有寒氣,再加茱萸1兩;有氣血鬱結,再加細辛2兩;有熱氣,再加生地黃汁2合。
釋曰:所加五法,分兩多寡,皆有意義。若川芎之治惡露下多,陰中升陽也,有氣之加細辛,辛以散肝也,余可類推。
白話文:
醫家釋曰:所增加的五法,分為兩多兩寡,都有其意義。若川芎治惡露下多,是陰中升陽也,有氣的再加細辛,辛能散肝氣也,其他可以類推。
黃雌雞湯,治產後虛羸腹痛。
小黃雌雞(一隻,去翅足頭羽腸肚,細切),當歸,白朮,熟地黃,桂心,黃耆(炒,各半兩)
白話文:
黃雌雞湯,用來治療產後體虛、腹部疼痛。 材料包括:小黃雌雞一隻(去掉翅膀、腳、頭、羽毛、腸胃,切成細塊),當歸,白朮,熟地黃,桂心,黃耆(炒過,各取半兩)。
上先以水七盅煮雞,至三盅,每用汁一盅,藥四錢煎,日三服。(肝屬巽木,雞屬巽畜,雌雞者,陽中之陰,黃色者,己土之正,產後肝虛血弱,故取以補之,色之正,脾之宜也,其所配藥總以血氣為主,故曰補虛羸也。其治腹痛,全在桂心)
產寶方,治產後虛羸,不生肌肉。
白話文:
首先用七碗水煮雞,煮到只剩下三碗,每次用一碗汁,加入四錢藥煎煮,一天服用三次。(肝臟屬巽木,雞屬巽畜,雌雞是陽中之陰,黃色是己土之正,產後肝虛血弱,所以取用來滋補,正色是脾應該有的,所配的藥物總以血氣為主,因此稱為補虛羸。治療腹痛則全在桂心。)
黃耆(炒),當歸,白芍(炒),人參(各三分),桂心,甘草(炙),川芎,生薑(各四分),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炒黃耆、當歸、炒白芍、人參(各三份),桂心、炙甘草、川芎、生薑(各四份),大棗(十二枚)
上九味用水七升煮三升,分溫三服。(此即十全大補湯之變,其去地黃、白朮、茯苓者,意恐滯痰滯氣淡滲泄氣耳)
一方,治產後虛勞,骨節疼痛,頭痛,汗不止。
白話文:
把九味中藥材用七升水煮成三升,分三次服用。(這是十全大補湯的變化方,但去掉了生地黃、白朮、茯苓。去這三味藥的目的在於擔心痰濕留滯、氣機阻滯,使藥力滲泄而致氣血不足。)
黃耆(三兩),當歸,人參,生薑(各二兩),淡豉(三合),豬腎(二枚),粳米(三合),薤白(三合)
白話文:
黃耆(150公克),當歸、人參、生薑(各100公克),淡豉(15公克),豬腎(2個),粳米(150公克),薤白(15公克)
上以水一斗五升先煮豬腎,取六升,下諸藥煮取二升,分為三服,(此方與前羊肉湯相為表裡,而後四味尤佳,以其能助胃氣,內通榮衛三焦,外達頭目皮毛也。夫先天之氣生於腎,後天之氣生於脾,元神生於二氣之先,為不可名之物,其德藏而不用。
白話文:
先用一斗五升的水煮豬腎,取六升,然後加入各種藥材繼續煮,取二升,分成三份服用。(這個方子與前面的羊肉湯是相輔相成的,後面的四種藥材尤其好,因為它們可以幫助胃氣,內通榮衛三焦,外達頭目皮毛。先天之氣生於腎,後天之氣生於脾,元神生於二氣之前,是一種不可名狀的東西,它的功德是藏而不用的。
是方以人參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以歸耆生氣血於元氣之戶,豬腎、粳米益脾腎之氣於先後,生薑豆豉薤白通神明於內外,散邪穢於天壤,周行血脈而無所不通,宜養百骸而無病不治,以是骨痛頭疼自汗諸症,有邪則散,無邪則補,所謂妙用無方,隨感隨應者也,於治產後虛勞者,宜識思焉)
又方,豬腎一雙煮,入蔥豉作臛,如常食之。
白話文:
這個藥方以人參將元氣召回『無何有之鄉』,以歸耆將生氣血補充於元氣之門,豬腎、粳米把脾腎之氣補益充實於先後天,生薑豆豉薤白以其辛溫之性調通神明於內外,散發出邪穢於天壤之間,在經脈之中運行而無處不通,所以可以滋養百骸而使疾病不治而愈,因此,骨痛、頭痛、自汗等症狀,如果有邪氣則散發邪氣,若沒有邪氣則補益正氣,這就是所謂的妙用無方,隨感隨應的道理,對於治療產後虛勞的患者,應該認識並思考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