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十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5)

1. 癲狂

大全,云:療產後因驚敗血衝心,昏悶發狂,如有鬼祟,宜用《局方》大聖澤蘭散,加好辰砂研令極細,每服加一字許,煎酸棗仁湯調下,一服可安。

薛氏,曰:前證乃血虛神不守舍,非補養元氣不可,仍參後各門互用。

一產婦患前證,或用大澤蘭湯而愈,後又怔忡妄言,其痰甚多。用茯苓散補其心虛,頓愈,又用八珍散加遠志、茯神,養其氣血而瘥。

一產婦亦患此證,用化痰安神等藥,病益甚,神思消鑠。余以為心脾血氣不足,用大劑參朮芎歸茯神酸棗仁四斤余而安,乃以歸脾湯五十餘劑而愈。

大聖澤蘭散,治婦人血海虛冷,久無子息及產後敗血衝心,中風口噤,子死腹中,劈開口灌藥,須臾生下,便得無恙。治墮胎,腹中攻刺疼痛,橫生逆產,胎衣不下,血暈血癖,血滯血崩,血入四肢,一應血臟有患及諸證風氣,或傷寒吐逆咳嗽,寒熱往來,遍身生瘡,頭痛惡心,經脈不調,赤白帶下,乳生惡氣,胎臟虛冷,數曾墮胎,崩中不定,因此成痰,室女經脈不通,並宜服之,常服暖子宮,和血氣,悅顏色,退風冷,消除萬病,兼療丈夫五勞七傷,虛損等病。

澤蘭葉,石膏(研,各二兩),生地黃(一兩半),當歸,川芎,芍藥,蕪荑,甘草(炙,各一兩七錢半),肉桂(一兩二錢半),厚朴(薑汁炒),白茯苓,防風,細辛,吳茱萸(湯洗七次),卷柏,柏子仁(微炒),桔梗(各一兩),黃耆,人參,白朮,丹參,五味子,川椒(去目並閉口者,微炒),川烏頭(炮,去皮臍),乾薑(炮),藁本(去苗),白芷(各七錢半),白薇,阿膠(碎炒燥,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臨臥熱酒調下,若急疾不拘時,日三服。

抱膽丸,治產後過驚發狂,或遇經行發狂。

水銀(二兩),黑鉛(一兩五錢),硃砂(一兩,細研),乳香(一兩,細研)

上將黑鉛入銚內,火熔開,下水銀攪結成砂子,下硃砂乳香,乘熱用柳木槌研勻,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空心薄荷湯下,得睡勿驚覺,覺來即安。(人之神以心為宅,水銀之液以硃砂為宅,朱之色通乎心,水銀之液通乎神,神以妙應無方,銀以圓通不滯,二者皆萬劫不衰,故以類從焉。然心火之下,陰精承之則安,水銀之流,真鉛製之則定,所以者,皆以真水制真火也。

本方以乳香通心氣,硃砂養心血,鉛汞交心腎於頃刻,而引神歸舍也,神歸則睡安矣)妙香散亦善。

辰砂遠志丸,治產後中風驚狂,起臥不安,或痰涎上湧。

石菖蒲,遠志(去心),人參,茯苓(去木),辰砂(各三錢),川芎,山藥,鐵粉,細辛,麥門冬(去心),天麻,半夏(湯泡),南星,白附子(各一兩)

上為末,薑汁煮,糊丸如綠豆大,別以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臨臥薑湯下。

加味八珍湯,產後癲狂,乃血虛神不守舍,非補養元氣不可,用此,或茯苓散、歸脾湯。(下二方,見後驚悸門)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遠志,茯神(各二錢)

上銼,加薑棗水煎服。

乍見鬼神(與前癲狂譫語門參看)

大全,云:心主身之血脈,因產傷以耗血脈,致心氣虛,其敗血停積,上干於心,心不受觸,遂致心中煩躁,臥起不安,乍見鬼神,言語顛錯,醫人不識,呼為風邪,如此為治,必不得愈,但服調經散,每服加龍腦一捻,得睡即安。(妙在加龍腦一捻)

薛氏,曰:前證若敗血停滯,用調經散;若血虛發熱,用八珍加炮姜;若心血虛損,用柏子仁散。大抵此證皆心脾血少所致,但調補胃氣,則痰清而神自安矣(前論止言瘀血而不言痰,此言痰而又不治痰,但調胃氣,設果有痰,亦須觀人勇怯為之)。若果系鬼祟所附,即灸鬼穴可愈,其或不起,多因豁痰降火,攻伐之過也。

一產婦患前證,或用調經散,愈而復作,仍服前藥,益甚,痰涎上湧,朝寒暮熱。余朝用八珍散,夕用加味歸脾湯,各五十餘劑而愈。

云岐治產後發熱,狂言奔走,脈虛大者,四物湯加柴胡(脈虛者豈可加柴胡,但從症則可),如不愈,加甘草柴胡生地黃等分煎服亦可。

調經散

方見前妄言譫語。

琥珀散,治產後瘀血攻心,迷悶,妄言見鬼。

人參,茯神,生地黃,阿膠(各七錢半),硃砂(五錢,另研),甘草,琥珀,鐵粉(另研),麝香(另研,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用金銀煎湯調下。

茯神散,治產後血邪,心神恍惚,言語失度,睡臥不安。

茯神(去木,一兩),人參,黃耆,赤芍,牛膝,琥珀(研),龍齒(研,各七錢半),生地黃(一兩半),桂心(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煎服。

一方,治產後血暈,心迷狂亂,恍惚如見鬼。(凡逐瘀之藥必香熱,此方不芳香,不燥熱,為清涼降火逐瘀聖藥,蓋與時宜者也,氣虛者忌用)

生益母草(三合,根亦可),生地黃汁(二合),童便(一合),雞子清(三枚)

上同煎三四沸,後入雞子清攪勻,作一服。

白話文:

標題:[癲狂]

內容: 大全書裏說:治療產後因爲驚嚇導致敗血衝心,使人昏沉發狂,好像被鬼怪纏身一樣,應該使用《局方》中的大聖澤蘭散,再加上優質辰砂磨成極細粉末,每次服用時加入少量,用煎好的酸棗仁湯調和服用,一劑即可安心。

薛氏認爲:前面提到的症狀是因爲血液虛損,精神無法安住於體內,非得補養元氣不可,同時參考後續各章節的治療方法共同使用。

有一個產婦出現上述症狀,有人給她用了大澤蘭湯後痊癒,之後她又開始精神恍惚,胡言亂語,且痰非常多。使用茯苓散來補心虛,病情立刻好轉,接着再用八珍散加上遠志和茯神,滋養氣血,病狀得到緩解。

另一位產婦也有類似症狀,使用化痰安神藥物後病情反而更嚴重,精神更加疲憊。我認爲這是因爲心脾血氣不足,於是使用大量的人參、白朮、川芎、當歸、茯神和酸棗仁,總劑量超過四斤,使她恢復健康,之後再用五十多劑的歸脾湯徹底治癒。

大聖澤蘭散,主治婦人血海虛冷,長久不孕以及產後敗血衝心,中風口緊閉,胎兒死於腹中。可以將藥液灌入口中,不久就能順利生產,一切平安。也可用於墮胎,腹部劇痛,難產,胎盤不下,血暈血瘕,血滯血崩,血流入四肢,所有與血有關的疾病,以及各種風氣病症,或傷寒嘔吐咳嗽,寒熱交替,全身長瘡,頭痛惡心,經脈不調,赤白帶下,乳房惡氣,胎髒虛冷,多次流產,崩中不定,因此成痰,少女月經不通,都適宜服用。經常服用可以溫暖子宮,調和血氣,美化臉色,驅退風冷,消除萬病,同時治療男性五勞七傷,虛損等病。

配方成分包括澤蘭葉,石膏,生地黃,當歸,川芎,芍藥,蕪荑,甘草,肉桂,厚朴,白茯苓,防風,細辛,吳茱萸,卷柏,柏子仁,桔梗,黃芪,人參,白朮,丹參,五味子,川椒,川烏頭,乾薑,藁本,白芷,白薇,阿膠等,將這些藥材製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空腹或臨睡前用熱酒調服。如果病情緊急,不限時間,每天可服三次。

抱膽丸,主治產後過度驚嚇引發的狂亂,或月經期間發狂。

配方成分包括水銀,黑鉛,硃砂,乳香。先將黑鉛放入鍋內加熱融化,加入水銀攪拌結成砂子,再加入硃砂和乳香,趁熱用柳木錘研勻,製成雞頭實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空腹時用薄荷湯送服,如果病人入睡,不要驚醒,醒來後就會安好。

辰砂遠志丸,主治產後中風驚狂,難以安靜臥牀,或痰液上湧。

配方成分包括石菖蒲,遠志,人參,茯苓,辰砂,川芎,山藥,鐵粉,細辛,麥門冬,天麻,半夏,南星,白附子等。將這些藥材磨成末,用薑汁煮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外面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三十粒,臨睡前用薑湯送服。

加味八珍湯,產後癲狂,是由於血虛,精神無法安住於體內,必須補養元氣,使用這個方子,或者茯苓散,歸脾湯。

配方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遠志,茯神等,銼碎後加姜棗水煎服。

突然看到鬼神(與前面提到的癲狂譫語症狀相參看)

大全書裏說:心主管身體的血脈,因爲生產損傷導致血脈消耗,致使心氣虛弱,敗血積存,上擾心臟,心臟不能承受刺激,因而感到心中煩躁,無法安寧,突然看見鬼神,言語顛倒混亂,醫生不瞭解,誤以爲是風邪侵襲,如果這樣治療,一定不會痊癒。只要服用調經散,每次加一點龍腦,能夠安睡就表示病情好轉。

薛氏認爲:前面提到的症狀如果是因爲敗血停滯,應使用調經散;如果是血虛發熱,應用八珍加炮姜;如果是心血虛損,應使用柏子仁散。基本上,這種症狀都是由心脾血量減少引起的,只要調理胃氣,痰液就會清除,精神自然安定(前面只提到瘀血,沒有提到痰液,這裏提到痰液,卻未針對痰液治療,只調節胃氣,假設真的有痰液,也必須根據個人體質來處理)。如果確實是由鬼怪纏身引起的,可以施以鬼穴灸法治療,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多半是因爲過度豁痰降火,攻擊性的治療方法過激。

一位產婦出現上述症狀,有人給她用了調經散,病情好轉後再次發作,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病情反而更嚴重,痰液大量上湧,早上寒冷晚上發熱。我早晨給她用八珍散,晚上用加味歸脾湯,各使用五十多劑後病情痊癒。

雲岐治療產後發熱,狂言奔走,脈象虛大的情況,使用四物湯加柴胡(脈象虛的人怎麼可以加柴胡,但從症狀來看是可以的),如果還不見好轉,可以加甘草柴胡生地黃等份煎服也可以。

調經散

參考前面提到的妄言譫語症狀的方子。

琥珀散,主治產後瘀血攻心,迷亂,胡言亂語,好像見到鬼。

配方成分包括人參,茯神,生地黃,阿膠,硃砂,甘草,琥珀,鐵粉,麝香等,製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金銀煎湯調和服用。

茯神散,主治產後血邪,心神恍惚,言語失控,睡眠不安。

配方成分包括茯神,人參,黃芪,赤芍,牛膝,琥珀,龍齒,生地黃,桂心等,製成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服。

一方,主治產後血暈,心神迷亂,恍惚如見鬼。

配方成分包括生益母草,生地黃汁,童便,雞子清等,一同煎煮至沸騰三四次,最後加入雞子清攪拌均勻,一次服用完。這個方子不芳香,不燥熱,是清涼降火逐瘀的聖藥,適合當時的情況,氣血虛弱的人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