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

《原要論》~ 麻症乾渴發熱論

回本書目錄

麻症乾渴發熱論

1. 麻症乾渴發熱論

(微熱 壯熱 乍熱 潮熱 復熱)

小兒口唇紅如丹,是欲發渴,皆內熱所致。然宜辨其虛實,二便閉是實,用清熱和涼之藥。二便清利,唇口淡而渴是虛,必其先食寒涼,致中氣乾燥也,急補中氣。若腹脹不食,是為敗症,至於麻症有遠近,不比於痘,或三四日,或五六日,或八九日或半月,又乍寒乍熱,至壯熱經日不退是也。若始熱遂見外疹,又宜詳察。

白話文:

小孩子的嘴脣紅得像丹砂,這是要發燒口渴的前兆,都是體內有熱引起的。但要分清虛火還是實火,大便和小便都乾燥是實火,可用清熱涼藥。大便和小便都通暢,嘴脣紅而口渴是虛火,一定是先前吃了寒涼的食物,導致中氣乾燥而致,需要趕緊調理中氣。如果肚子脹不能吃東西,就是病情嚴重。麻疹和痘痘不一樣,麻疹有遠有近,有的三四天發作,有的五六天,有的八九天,甚至半個月,而且忽冷忽熱,發高燒一整天不退。如果剛開始發燒就出現皮疹,還要仔細觀察。

有微熱者,熱輕而不壯也,此初起之時則猶可,將出之時則不可,恐其不能透表,急用疏托之藥。如沒當未盡沒時,毒輕而清,不必服藥。若夫壯熱者,熱甚而經日不退也,初見太熱,至出時而不稍退,其症必重,若先熱至出重是為順症,如已出盡而有此壯熱,宜服疏托和解之藥,至沒後而熱不退,更宜用和解之藥,以免後患。

白話文:

1、微熱:體溫輕微升高,但沒有明顯的發熱感。

在熱症的初期階段,微熱時可以服藥治療,但快痊癒時不能服藥治療,因為擔心藥物會使熱邪無法排出體外。

2、沒當未盡沒時:熱邪沒有完全排出體外。

毒邪輕微且清淺,不需要服藥治療。

3、壯熱:體溫高,且持續數天不退。

一開始就發高燒,直到痊癒時也不退燒,病情一定會很嚴重。

如果先發熱,然後熱症發出(即出汗),病情會好轉,這是順症。

如果熱症已經完全排出體外,但仍然發高燒,這時應該服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藥物。

如果熱症已經排出體外,但仍然發熱不退,這時更應該服用調和氣血的藥物,以防後患。

又有乍熱者,或熱數日,過數日又熱,或乍熱,或午熱,未出之時見之,總毒不透,急宜疏托。沒後及未沒見之,毒有未盡,宜涼解分利。亦有因病後中氣虛弱者,臨症者須酌治。若夫潮熱者,一日一至,如潮之汛而不失也。初出必無此症,至出後沒後者有之。此因氣血而作,治宜益陰而退陽可也。

白話文:

還有一種剛開始發熱的人,有時發燒持續幾天,幾天后又開始發燒,或者剛開始發燒,或者中午發燒,在發燒之前就能看到,說明毒邪沒有完全透發出來,需要及時疏通發散。在發熱退去後或者發熱還沒有完全退去的時候,如果毒邪還沒有完全清除,則需要涼解分利。還有一些人因為生病後中氣虛弱,醫生在診治時需要酌情治療。至於潮熱,一天一次,就像潮水漲落一樣,不會間斷。潮熱症狀一般在初次發熱時不會出現,而在發熱後或發熱退去後會出現。這通常是由氣血不足引起的,治療方法是滋陰退陽。

且有復熱者,謂熱退而複發也,皆因餘毒未解,宜疏解為上,妄用燥劑,必致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