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要論》~ 麻疹治方 (8)
麻疹治方 (8)
1. 麻疹治方
或加
石膏(三兩) 桔梗(二錢) 蔞仁(二兩) 大黃(一兩) 荊芥(三錢)
一疹後目疾藥味。
羌活 防風 乾葛 薄荷 柴胡 桔梗 草決明 川芎 黃連 大力 花粉 山梔 生甘草 當歸 生地 甘菊 木賊 蒙花 谷精草
初二劑當去黃連、生地,後去羌活、防風。若有稍明,照根據此方,加黃芩、石膏、升麻、膽草、蔞仁。
■
一、疹出十二三日,又發紅黑疔,小兒能自手指拔去,疔不痛癢者,急以解毒拔疔丹。使毒火盡退而愈。
礞石( ,五錢) 黃芩(二兩) 木香(一錢五分) 元明粉(五錢) 沉香(一錢五分) 大黃(二兩)
共研末,硃砂為衣,作丸服。
獨棗湯
治疹後牙齦爛,用乾紅棗二枚,雄黃一塊,入棗內,燒灰存性研末,米泔水煎服。入鹽少許,漱口即愈。
一疹後中氣虛弱,乍寒乍熱,是陰血虛也。
當歸(二錢) 生地(一錢) 麥冬(二十粒) 元參(三錢) 生甘草(八分) 黃芩(一兩) 生山梔(三錢) 丹皮(三錢) 白芍藥(一錢) 黃連(八分) 花粉(三錢) 桔梗(二錢) 骨皮(一錢)
一疹未出而乍寒乍熱,是毒未透發,用疏托。
升麻(一錢) 乾葛(二錢) 荊芥(一錢) 蟬蛻(一錢) 大力(二錢) 前胡(二錢) 桔梗(二錢) 蘇葉(一錢) 防風(二錢) 橘紅(八分) 通草(一錢)
或少加麻黃、蔥白。
一疹已出,復乍寒乍熱,二便短赤,是餘毒未盡,用涼解。
黃芩(一兩) 黃連(八分) 石膏(一兩) 山梔(四錢) 大黃(一兩) 生甘草(八分) 荊芥(一錢) 大力(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四分) 貝母(三分) 杏仁(一錢) 花粉(五分)木通(二錢) 栝蔞仁(二兩)
一疹後日熱不退,身熱燎人,二便不通,急用和解。
黃連(一錢五分) 黃芩(一兩) 生蔞仁(一兩) 石膏(一兩) 山梔(五錢) 陳皮(一錢) 枳殼(四錢) 蘇子(一錢) 杏仁(一錢) 花粉(一兩) 滑石(一錢) 生甘草(八分) 木通(一錢) 膽草(二錢)
─疹回後熱退身涼,過三五日又作熱,是餘毒復還,宜疏解。
荊芥(一錢) 薄荷(一錢) 乾葛(二錢) 前胡(二錢) 桔梗(一錢) 大力(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三錢) 黃芩(一兩) 山梔(五錢) 生甘草(一錢) 元參(三錢) 連翹(一錢)
甚者加大黃、石膏、蔞仁。
一產後出麻,本宜補血,但麻屬火,不可驟補,補則毛竅固斂,不能出透,故須升發。
白話文:
麻疹治療方
有時候,可以加入以下藥材:
石膏(112.5克) 桔梗(7.5克) 栝蔞仁(75克) 大黃(37.5克) 荊芥(11.25克)
這是麻疹後眼睛不適用的藥方:
羌活 防風 葛根 薄荷 柴胡 桔梗 草決明 川芎 黃連 大力 牛蒡子 花粉 山梔 生甘草 當歸 生地 甘菊 木賊 蒙花 谷精草
最初兩劑藥應去除黃連、生地,之後去除羌活、防風。如果病情稍有好轉,可參考此方,加入黃芩、石膏、升麻、龍膽草、栝蔞仁。
一、麻疹出現十二三天後,又長出紅色或黑色的疔瘡,如果小孩能自己用手指拔出,且疔瘡不痛不癢,應立即使用解毒拔疔的藥丸,使毒火完全消退。
礞石(18.75克) 黃芩(75克) 木香(5.6克) 元明粉(18.75克) 沉香(5.6克) 大黃(75克)
將以上藥材研成粉末,再用硃砂裹住製成藥丸服用。
獨棗湯
治療麻疹後牙齦潰爛,用乾紅棗兩枚,雄黃一塊,放入紅棗內,燒成灰後研成末,用米湯煎服,加入少許鹽漱口即可痊癒。
一、麻疹後出現中氣虛弱,時而發冷時而發熱,這是陰血虛的表現。
當歸(7.5克) 生地(3.75克) 麥冬(約20粒) 元參(11.25克) 生甘草(3克) 黃芩(37.5克) 生山梔(11.25克) 丹皮(11.25克) 白芍藥(3.75克) 黃連(3克) 花粉(11.25克) 桔梗(7.5克) 地骨皮(3.75克)
一、麻疹尚未發出時,如果時而發冷時而發熱,是毒邪沒有透發出來,應用疏通透發的方法。
升麻(3.75克) 葛根(7.5克) 荊芥(3.75克) 蟬蛻(3.75克) 大力(7.5克) 前胡(7.5克) 桔梗(7.5克) 紫蘇葉(3.75克) 防風(7.5克) 橘紅(3克) 通草(3.75克)
有時可少量加入麻黃、蔥白。
一、麻疹已經發出,但又時而發冷時而發熱,小便短少發紅,這是餘毒未盡,應用清涼解毒的方法。
黃芩(37.5克) 黃連(3克) 石膏(37.5克) 山梔(15克) 大黃(37.5克) 生甘草(3克) 荊芥(3.75克) 大力(3.75克) 陳皮(3.75克) 枳殼(1.5克) 貝母(1.1克) 杏仁(3.75克) 花粉(1.9克) 木通(7.5克) 栝蔞仁(75克)
一、麻疹後持續高燒不退,身體發燙,大小便不通,應立即用和解的方法。
黃連(5.6克) 黃芩(37.5克) 生栝蔞仁(37.5克) 石膏(37.5克) 山梔(18.75克) 陳皮(3.75克) 枳殼(15克) 蘇子(3.75克) 杏仁(3.75克) 花粉(37.5克) 滑石(3.75克) 生甘草(3克) 木通(3.75克) 龍膽草(7.5克)
一、麻疹消退後,熱退身涼,過三五天又發熱,這是餘毒再次出現,應當用疏散解毒的方法。
荊芥(3.75克) 薄荷(3.75克) 葛根(7.5克) 前胡(7.5克) 桔梗(3.75克) 大力(3.75克) 陳皮(3.75克) 枳殼(11.25克) 黃芩(37.5克) 山梔(18.75克) 生甘草(3.75克) 元參(11.25克) 連翹(3.75克)
如果病情嚴重,可加大黃、石膏、栝蔞仁的用量。
一、產後出現麻疹,本應補血,但麻疹屬火,不可立即進補,如果補則毛孔收斂,無法透發出來,所以必須用升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