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

《原要論》~ 麻疹治方 (1)

回本書目錄

麻疹治方 (1)

1. 麻疹治方

一疹當出之時,被風寒所折,以致色白如肌膚,毛竅聳起如粟子者,宜疏散。用

乾葛(二錢) 木通(二錢) 川芎(八分) 紅花(四錢) 陳皮(一錢) 羌活(一錢) 防風(二錢) 前胡(二錢) 桔梗(二錢) 荊芥(一錢) 薄荷(一錢) 大力(四錢) 蟬衣(八分)

白話文:

乾葛(8克) 木通(8克) 川芎(3.2克) 紅花(16克) 陳皮(4克) 羌活(4克) 防風(8克) 前胡(8克) 桔梗(8克) 荊芥(4克) 薄荷(4克) 大力(16克) 蟬衣(3.2克)

倘色白如膚,但見粒頭高腫者,此表虛所致,用

生地(二錢) 川芎(五分) 紅花(三錢) 歸身(二錢) 大力(四錢) 葛根(一錢) 山梔(一錢) 桔梗(二錢) 木通(一錢) 麥冬(三錢)

白話文:

生地(十公克)川芎(二點五公克)紅花(十五公克)歸身(十公克)大力(二十公克)葛根(五公克)山梔(五公克)桔梗(十公克)木通(五公克)麥冬(十五公克)

一疹因風寒所折,皮膚乾燥,毛竅不通,身熱噴嚏,以致不能透發者,宜疏托,用

羌活(一錢) 防風(二錢) 葛根(二錢) 蘇葉(二錢) 大力(四錢) 蟬衣(一錢) 前胡(一錢)荊芥(一錢) 橘紅(一錢) 桔梗(二錢) 木通(一錢) 升麻(二錢)

白話文:

  • 羌活 (一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化濕、活血止痛的作用。

  • 防風 (二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

  • 葛根 (二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作用。

  • 蘇葉 (二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解表散寒、理氣和胃的作用。

  • 大力 (四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 蟬衣 (一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定驚、清熱解毒的作用。

  • 前胡 (一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化濕、利尿消腫的作用。

  • 荊芥 (一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

  • 橘紅 (一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 桔梗 (二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祛痰止咳、宣肺排膿的作用。

  • 木通 (一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作用。

  • 升麻 (二錢): 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解表、宣肺通竅的作用。

大黃蔥白

一疹因風寒所折,見暖則和活,不暖則枯燥者,宜涼解。

乾葛(二錢) 薄荷(八分) 荊芥(二錢) 桔梗(二錢) 前胡(二錢) 通草(八分)防風(二錢) 枳殼(二錢) 橘紅(八分)

白話文:

葛根(2錢) 薄荷(8分) 荊芥(2錢) 桔梗(2錢) 前胡(2錢) 通草(8分) 防風(2錢) 枳殼(2錢) 陳皮(8分)

一疹因毒瓦斯抑鬱於內,熱極不能透出,根窠渾成一片,以致色帶紅紫者,急以清解為主,佐以升發,用

乾葛(二錢) 荊芥(一錢) 薄荷(一錢) 蟬蛻(八分) 大力(五分) 石膏(一兩) 桔梗(二錢)升麻(一錢) 山梔(四錢) 前胡(二錢) 黃連(六分) 橘紅(二分)

白話文:

  • 乾葛(2錢):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功效。

  • 荊芥(1錢):具有疏散風熱、解毒消炎的功效。

  • 薄荷(1錢):具有清熱解暑、疏肝理氣的功效。

  • 蟬蛻(8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排石的功效。

  • 大力(5分):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的功效。

  • 石膏(1兩):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功效。

  • 桔梗(2錢):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功效。

  • 升麻(1錢):具有升陽舉陷、散寒止痛的功效。

  • 山梔(4錢):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 前胡(2錢):具有疏肝解鬱、祛風明目、利尿通淋的功效。

  • 黃連(6分):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橘紅(2分):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的功效。

麻黃四分。

─疹有渾身麻疹,隱於肌膚之間,欲出不透者,宜大升發。

羌活(五分) 防風(一錢) 葛根(二錢) 通草(八分) 薄荷(八分) 大力(五分) 蟬蛻(一錢) 麻黃(八分) 升麻(一錢) 前胡(二錢) 桔梗(二錢)

熱甚加石膏、大黃

一疹有胸腹腰背暖處,見粒即紅,手足頭面暫無者,宜清解。

升麻(一錢) 乾葛(二錢) 荊芥(一錢) 薄荷(一錢) 大力(五錢) 石膏(三錢) 蟬蛻(八分) 桔梗(二錢) 花粉(六錢) 山梔(四錢) 黃芩(三錢) 前胡(二錢) 橘紅(八分) 福花(二錢)

白話文:

  • 升麻(1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發散風熱、清熱解毒的功效。

  • 乾葛(2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滋陰生津、涼血止血的功效。

  • 荊芥(1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發散風寒、清熱解毒的功效。

  • 薄荷(1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

  • 大力(5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 石膏(3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 蟬蛻(8 分):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清熱解暑、利尿通便的功效。

  • 桔梗(2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宣肺祛痰、清熱解毒的功效。

  • 花粉(6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滋陰補血、益氣強身的功效。

  • 山梔(4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清熱涼血、化瘀止血的功效。

  • 黃芩(3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前胡(2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疏風散寒、清熱解毒的功效。

  • 橘紅(8 分):這是一種中草藥,具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福花(2 錢):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等功效。

加麻黃

一疹有色紫赤暗,粒頭尖聳者,急用寒涼解毒,佐以消痰。

石膏(一兩) 黃連(一錢) 桔梗(二錢) 荊芥(五分) 山梔(三錢) 乾葛(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一錢) 薄荷(五錢) 前胡(二錢) 大力(五錢) 花粉(一兩) 通草(八分) 紫草(八分)

白話文:

石膏(60克) 黃連(6克) 桔梗(12克) 荊芥(3克) 山梔(18克) 乾葛(6克) 陳皮(6克) 枳殼(6克) 薄荷(30克) 前胡(12克) 大力(30克) 花粉(60克) 通草(4.8克) 紫草(4.8克)

加大黃。

一疹色鮮紅,點子低陷不高者,其毒重甚,急宜清肺瀉火。

乾葛(二錢) 前胡(二錢) 石膏(一兩) 蟬蛻(一錢) 大力(五錢) 薄荷(二錢) 桔梗(二錢) 木通(一錢) 山梔(一錢) 升麻(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四錢) 荊芥(二錢)

白話文:

  • 乾葛(二錢):乾葛根,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

  • 前胡(二錢):前胡,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

  • 石膏(一兩):石膏,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

  • 蟬蛻(一錢):蟬蛻,是蟬的蛻殼,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解表透疹、清熱定驚的功效。

  • 大力(五錢):大力,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濕、活血化瘀的功效。

  • 薄荷(二錢):薄荷,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消暑的功效。

  • 桔梗(二錢):桔梗,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宣肺止咳、祛痰排膿的功效。

  • 木通(一錢):木通,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排石的功效。

  • 山梔(一錢):山梔,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 升麻(一錢):升麻,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疏風解表、託瘡毒、宣肺止咳的功效。

  • 陳皮(一錢):陳皮,是柑橘的果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枳殼(四錢):枳殼,是枳實的果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行氣消積、寬胸下氣的功效。

  • 荊芥(二錢):荊芥,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

加大黃。

一疹色淡紅,為風寒所折,點子低而色燥不潤,宜疏散。

荊芥(二錢) 防風(二錢) 前胡(二錢) 桔梗(二錢) 大力(四錢) 川芎(八分) 紅花(四分)蟬衣(八分) 乾葛(二錢) 通草(八分) 橘紅(八分) 升麻(一錢)

白話文:

  • 荊芥(2錢):具有疏散風熱、清頭目、透疹、消腫止痛的作用。常適用於風熱感冒、頭疼鼻塞、麻疹、水痘、瘡癤腫毒等症。
  • 防風(2錢):具有祛風解表、勝濕通絡、止痛的作用。常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疼身痛、肢體痺痛、水腫等症。

  • 前胡(2錢):具有疏散風熱、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常適用於風熱感冒、咳嗽痰多、喘息胸悶等症。

  • 桔梗(2錢):具有宣肺排膿、止咳祛痰的作用。常適用於肺膿腫、支氣管炎、肺炎等症。

  • 大力(4錢):具有補中益氣、回陽救逆的作用。常適用於氣虛乏力、陽氣不足、脫肛、子宮下垂等症。

  • 川芎(8分):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常適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阻、跌打損傷等症。

  • 紅花(4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常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 蟬衣(8分):具有清熱明目、祛風止痙的作用。常適用於風熱感冒、目赤腫痛、咽喉腫痛、小兒驚風等症。

  • 乾葛(2錢):具有生津止渴、清熱涼血的作用。常適用於津液不足、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熱病傷津等症。

  • 通草(8分):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常適用於水腫、尿少、瘡癤腫毒等症。

  • 橘紅(8分):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常適用於咳嗽痰多、喘息氣促、胸悶不舒等症。

  • 升麻(1錢):具有疏散風熱、解肌透疹的作用。常適用於風熱感冒、頭疼身痛、麻疹、水痘等症。

一疹色淡紅,顆粒不高,唇舌俱燥而赤,此毒火內鬱,宜用寒涼,佐以疏托。

大黃(三錢) 枳殼(三錢) 山梔(四錢) 桔梗(二錢) 大力(五錢) 蟬衣(二錢) 薄荷(一錢)木通(一錢) 生甘草(八分) 陳皮(二錢) 紫草(一錢)

白話文:

  • 大黃(三錢):瀉熱通便,清肝解毒。

  • 枳殼(三錢):行氣消脹,破氣止痛。

  • 山梔(四錢):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 桔梗(二錢):宣肺祛痰,利咽排膿。

  • 大力(五錢):通經活絡,舒筋止痛。

  • 蟬衣(二錢):清熱明目,利尿通淋。

  • 薄荷(一錢):疏風散熱,清暑解毒。

  • 木通(一錢):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 生甘草(八分):益氣補中,緩急止痛。

  • 陳皮(二錢):理氣健脾,化痰止咳。

  • 紫草(一錢):清熱涼血,解毒消腫。

一疹已出而粒頂尖焦,無論赤紅,皆為熱極,急宜清鮮,佐以涼血。

石膏(一兩) 木通(一錢) 紫草(一錢) 桔梗(二錢) 大力(五錢) 薄荷(一錢) 陳皮(一錢) 黃芩(六錢) 荊芥(一錢) 生甘草(六分) 大黃(三錢)

白話文:

石膏(60克) 木通(6克) 紫草(6克) 桔梗(12克) 大力(30克) 薄荷(6克) 陳皮(6克) 黃芩(36克) 荊芥(6克) 生甘草(3.6克) 大黃(18克)

一疹已出,紅腫太甚者,藥用前胡(二錢) 桔梗(二錢) 乾葛(二錢) 薄荷(二錢) 大力(五錢) 荊芥(三錢) 防風(二錢) 山梔(三錢) 木通(一錢) 生甘草(一錢)

白話文:

當疹子已經爆發,紅腫非常嚴重時,可以使用以下藥材:

  • 前胡(二錢)
  • 桔梗(二錢)
  • 乾葛(二錢)
  • 薄荷(二錢)
  • 大力(五錢)
  • 荊芥(三錢)
  • 防風(二錢)
  • 山梔(三錢)
  • 木通(一錢)
  • 生甘草(一錢)

如口渴,加石膏、花粉。便閉,加大黃、枳殼。身煩熱,加黃芩、黃連、元參、陳皮。

一疹未出透,而見風早沒,及誤食葷腥油膩,以致毛竅閉塞,不得透表者,俱宜疏托。暖處無點影者,謂之早沒,二症用藥石膏(八錢) 麻黃(八分) 升麻(二錢) 乾葛(二錢) 大力(四錢) 蟬蛻(一錢) 桔梗(二錢) 生甘草(一錢) 杏仁(一錢) 荊芥(二錢) 防風(二錢) 木通(一錢)

白話文:

疹子沒有完全出透,就受到風吹而提早消失,或誤食了葷腥油膩的食物,以至於毛孔閉塞,無法透發在體表,這兩種情況都應該以疏通和託外出汗的藥物治療。

在溫暖的地方,疹子一點跡象都沒有了,稱為「早沒」。這兩種情況用以下藥方:

  1. 石膏(八錢)

  2. 麻黃(八分)

  3. 升麻(二錢)

  4. 乾葛(二錢)

  5. 大力(四錢)

  6. 蟬蛻(一錢)

  7. 桔梗(二錢)

  8. 生甘草(一錢)

  9. 杏仁(一錢)

  10. 荊芥(二錢)

  11. 防風(二錢)

  12. 木通(一錢)

早沒者加蘆根,誤食者加山楂、枳殼。

一疹未出而呃逆者,是胃敗惡症也,悉屬火毒,以升陽透發為主。

荊芥(二錢) 葛根(三錢) 羌活(二錢) 桔梗(二錢) 大力(四錢) 陳皮(二錢) 石膏(二兩) 黃連(一錢) 生甘草(一錢) 前胡(四錢) 蟬衣(二錢) 升麻(四錢) 竹茹(一錢) 薄荷(一錢)

白話文:

荊芥(十公克)葛根(十五公克)羌活(十公克)桔梗(十公克)大力(二十公克)陳皮(十公克)石膏(一百公克)黃連(五公克)生甘草(五公克)前胡(二十公克)蟬衣(十公克)升麻(二十公克)竹茹(五公克)薄荷(五公克)

若疹已透而呃逆者。

花粉(一兩) 荊芥(二錢) 薄荷(一錢) 葛根(三錢) 羌活(二錢) 桔梗(二錢) 大力(四錢) 陳皮(一錢) 石膏(二兩) 黃連(一錢) 生甘草(一錢) 竹茹(一錢)

白話文:

  • 花粉(一兩):這是一種從植物的花朵中採集的粉末,具有止咳和平喘的作用。

  • 荊芥(二錢):一種具有清熱、解毒和疏散風寒的作用的草本植物。

  • 薄荷(一錢):具有清涼、解熱和止痛的作用的草本植物。

  • 葛根(三錢):具有清熱、解毒和生津的作用的草本植物。

  • 羌活(二錢):具有祛風濕、止痛和解肌的作用的草本植物。

  • 桔梗(二錢):具有祛痰、止咳和宣肺的作用的草本植物。

  • 大力(四錢):具有補氣、益血和強壯筋骨的作用的草本植物。

  • 陳皮(一錢):具有理氣、健脾和燥濕的作用的果皮。

  • 石膏(二兩):具有清熱、涼血和止渴的作用的礦物。

  • 黃連(一錢):具有清熱、燥濕和解毒的作用的草本植物。

  • 生甘草(一錢):具有補氣、益血和緩解疼痛的作用的草本植物。

  • 竹茹(一錢):具有清熱、化痰和止咳的作用的植物莖。

一疹子出透,三四日而不沒者,此毒火亢盛,宜清涼解毒。

前胡(二錢) 乾葛(二錢) 石膏(一兩) 山梔(四錢) 連翹(三錢) 杏仁(一錢) 荊芥(二錢)薄荷(一錢) 木通(一錢) 元參(二錢)

白話文:

前胡(12 公克)乾燥葛根(12 公克)石膏(48 公克)山梔子(24 公克)連翹(18 公克)杏仁(6 公克)荊芥(12 公克)薄荷(6 公克)木通(6 公克)元參(12 公克)

一疹沒肌膚之上無點粒,又見紅片,平而不高者,此沒不盡也。藥用

前胡(二錢) 桔梗(二錢) 乾葛(二錢) 薄荷(一錢) 大力(四錢) 荊芥(一錢) 木通(二錢)山梔(二錢) 蟬衣(八分) 生甘草(八分) 陳皮(一錢) 枳殼(一錢)

白話文:

  • 前胡(12克):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

  • 桔梗(12克):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利咽的作用。

  • 乾葛(12克):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作用。

  • 薄荷(6克):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的作用。

  • 大力(24克):具有補氣益血、強筋健骨的作用。

  • 荊芥(6克):具有發汗解表、行氣活血的作用。

  • 木通(12克):具有通利小便、清熱利濕的作用。

  • 山梔(12克):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

  • 蟬衣(4.8克):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 生甘草(4.8克):具有補中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

  • 陳皮(6克):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

  • 枳殼(6克):具有理氣健脾、消食導滯的作用。

如內熱煩渴,加黃連、石膏。

一疹色帶白乾燥,隱隱於皮膚之間,似沒非沒,必因風寒所致,而不能透表故也。急用疏托,勿加寒餌。

前胡(二錢) 桔梗(二錢) 荊芥(二錢) 薄荷(一錢) 生甘草(一錢) 乾葛(一錢) 防風(二錢) 木通(一錢) 蟬衣(八分) 大力(四錢) 陳皮(二錢) 福花(三錢)

白話文:

  • 前胡(12克):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 桔梗(12克):宣肺祛痰,利咽排膿。

  • 荊芥(12克):疏風散寒,解表止咳。

  • 薄荷(6克):疏風散熱,清咽利喉。

  • 生甘草(6克):益氣補中,清熱解毒。

  • 乾葛(6克):清熱生津,止咳化痰。

  • 防風(12克):疏風散寒,解表止痛。

  • 木通(6克):清熱利尿,通淋排石。

  • 蟬衣(4.8克):清熱明目,退翳散結。

  • 大力子(24克):補腎壯陽,固精縮尿。

  • 陳皮(12克):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福花(18克):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一疹發熱及正出之時,沉睡不醒,此是火抑於內,而不達於外,後必發熱煩躁,變症多端。藥用

前胡(二錢) 乾葛(二錢) 荊芥(一錢) 薄荷(一錢) 大力子(六錢) 桔梗(二錢) 木通(一錢) 防風(一錢) 橘紅(八分) 升麻(五分)

白話文:

  1. 前胡(2錢):具有疏散風寒、清熱化痰的作用。

  2. 乾葛(2錢):具有清熱生津、止渴解暑的作用。

  3. 荊芥(1錢):具有疏散風寒、解表透疹的作用。

  4. 薄荷(1錢):具有清熱解暑、疏散風寒的作用。

  5. 大力子(6錢):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6. 桔梗(2錢):具有宣肺止咳、化痰排膿的作用。

  7. 木通(1錢):具有通利小便、清熱解毒的作用。

  8. 防風(1錢):具有疏散風寒、清熱解表的作用。

  9. 橘紅(8分):具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的作用。

  10. 升麻(5分):具有疏散風寒、清熱解毒的作用。

一疹子因熱火拂抑而無汗,以致皮膚乾燥,唇口破裂,二便不通,沉昏腹脹,氣喘痰鳴,急用寒涼,佐以升發。

白話文:

一疹子是因熱火侵犯,而沒有汗水,導致皮膚乾燥,嘴脣破裂,大小便不通暢,昏沉腹脹,氣喘咳嗽有痰。趕緊使用寒涼的藥物,輔助升發的藥物。

石膏(一兩) 紫草(二錢) 麻黃(八分) 蟬衣(八分) 大力(五錢) 乾葛(二錢) 薄荷(一錢) 前胡(二錢) 木通(一錢) 紫蘇(一錢) 桔梗(二錢) 荊芥(二錢) 滑石(三錢)

白話文:

  • 石膏(一兩): 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功效。

  • 紫草(二錢): 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 麻黃(八分): 一種中草藥,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

  • 蟬衣(八分): 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利尿、祛風止痙的功效。

  • 大力(五錢): 一種中草藥,具有補氣益血、強身健體的功效。

  • 乾葛(二錢): 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生津、益氣補虛的功效。

  • 薄荷(一錢): 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暑、消暑提神的功效。

  • 前胡(二錢): 一種中草藥,具有疏肝理氣、化痰止咳的功效。

  • 木通(一錢): 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 紫蘇(一錢): 一種中草藥,具有發汗解表、理氣安胎的功效。

  • 桔梗(二錢): 一種中草藥,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利咽的功效。

  • 荊芥(二錢): 一種中草藥,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

  • 滑石(三錢): 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利尿、化痰止咳的功效。

加蔥白三條。

一疹初發熱時,因毒火內迫,以致渾身大汗,不能盡透者,宜清解。

石膏(一兩) 紫蘇(一錢) 乾葛(二錢) 薄荷(一錢) 大力(四錢) 桔梗(二錢) 生甘草(一錢) 丹皮(二錢) 山梔(二錢) 前胡(一錢) 荊芥(一錢)

白話文:

  • 石膏(6 克):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 紫蘇(3 克):具有解表、發汗、理氣的功效。

  • 乾葛(6 克):具有生津、止渴、清熱的功效。

  • 薄荷(3 克):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痛的功效。

  • 大力(12 克):具有清熱、解毒、消炎的功效。

  • 桔梗(6 克):具有宣肺、祛痰、利咽的功效。

  • 生甘草(3 克):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

  • 丹皮(6 克):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 山梔(6 克):具有清熱、瀉火、涼血的功效。

  • 前胡(3 克):具有清熱、解毒、祛痰的功效。

  • 荊芥(3 克):具有解表、發汗、清熱透疹的功效。

加大黃、竹葉

一疹有冒風寒,皮燥無汗不出,反有腹脹氣喘者,宜疏散。

前胡(二錢) 桔梗(二錢) 乾葛(二錢) 防風(一錢) 羌活(一錢) 橘紅(八分) 紫蘇(二錢) 大力(四錢) 蟬衣(一錢) 荊芥(二錢) 木通(一錢) 枳殼(一錢)

白話文:

前胡(12 克):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桔梗(12 克):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的作用。

乾葛(12 克):具有清熱生津、止渴消暑的作用。

防風(6 克):具有祛風散寒、解表透疹的作用。

羌活(6 克):具有祛風勝濕、通絡止痛的作用。

橘紅(5 克):具有理氣化痰、燥濕止咳的作用。

紫蘇(12 克):具有發汗解表、理氣寬中的作用。

大力(24 克):具有補氣益血、益氣健脾的作用。

蟬衣(6 克):具有清熱利咽、止咳平喘的作用。

荊芥(12 克):具有疏風解表、透疹祛邪的作用。

木通(6 克):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作用。

枳殼(6 克):具有行氣寬中、消食導滯的作用。

或加麻黃、蔥白、陳皮。

一疹症忽有汗,忽無汗,汗後肌膚仍燥,身子大熱,而疹仍未透,宜清解。用

前胡(二錢) 桔梗(二錢) 乾葛(一錢) 薄荷(一錢) 大力(四錢) 蟬衣(一錢) 生甘草(一錢) 丹皮(二錢) 山梔(一錢) 木通(一錢) 石膏(一兩) 紫草(一錢)

白話文:

前胡(12公克)桔梗(12公克)乾葛(6公克)薄荷(6公克)大力(24公克)蟬衣(6公克)生甘草(6公克)丹皮(12公克)山梔(6公克)木通(6公克)石膏(60公克)紫草(6公克)

加大黃、淡竹葉

一疹未出先,昏沉喜睡,倦夢譫語,此因熱毒煩盛,不能外達故也。宜清心解毒。

乾葛(一錢) 防風(一錢) 大力(四錢) 蟬衣(八分) 荊芥(二錢) 薄荷(一錢) 前胡(二錢) 桔梗(二錢) 滑石(一錢) 木通(二錢) 陳皮(一錢) 青皮(二錢) 鉤藤(二錢)

白話文:

  • 乾葛(1錢):是一種涼爽、滋潤的藥材,具有清熱、生津、止渴等功效。

  • 防風(1錢):是一種溫暖、發散的藥材,具有解表、祛風、止痛等功效。

  • 大力(4錢):是一種溫暖、補益的藥材,具有補氣、益血、強壯筋骨等功效。

  • 蟬衣(8分):是一種清涼、祛風的藥材,具有清熱、明目、利尿等功效。

  • 荊芥(2錢):是一種溫暖、發散的藥材,具有解表、祛風、止痛等功效。

  • 薄荷(1錢):是一種清涼、疏風的藥材,具有清熱、解暑、止痛等功效。

  • 前胡(2錢):是一種溫暖、祛痰的藥材,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等功效。

  • 桔梗(2錢):是一種溫暖、祛痰的藥材,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等功效。

  • 滑石(1錢):是一種清涼、滋潤的藥材,具有清熱、生津、止渴等功效。

  • 木通(2錢):是一種溫暖、利尿的藥材,具有利尿、通淋、止痛等功效。

  • 陳皮(1錢):是一種溫暖、理氣的藥材,具有理氣、健脾、化痰等功效。

  • 青皮(2錢):是一種溫暖、理氣的藥材,具有理氣、健脾、化痰等功效。

  • 鉤藤(2錢):是一種清涼、祛風的藥材,具有清熱、明目、利尿等功效。

加大黃、石膏、黃連、淡竹葉。

一疹已出透,而有譫語者,用

荊芥(二錢) 薄荷(一錢) 前胡(二錢) 枳殼(一錢) 黃芩(一兩) 滑石(一錢) 大力(四錢) 木通(二錢) 陳皮(一錢) 青皮(二錢) 鉤藤(二錢)

白話文:

荊芥(12 克) 薄荷(6 克) 前胡(12 克) 枳殼(6 克) 黃芩(60 克) 滑石(6 克) 大力(24 克) 木通(12 克) 陳皮(6 克) 青皮(12 克) 鉤藤(12 克)

加大黃、石膏、黃連、淡竹葉。

一疹有元氣素虛之人,疹已透而譫語者,用

當歸(三錢) 生地(一錢) 丹參(二錢) 麥冬(三錢) 川貝(一錢) 陳皮(一錢) 連翹(三錢) 生甘草(八分) 山梔(三錢) 鉤藤(一錢)

白話文:

當歸(9克) 熟地(3克) 丹參(6克) 麥冬(9克) 川貝母(3克) 陳皮(3克) 連翹(9克) 生甘草(2.4克) 山梔子(9克) 鉤藤(3克)

一疹已出透,而仍煩躁,面赤咽痛,目赤唇焦,宜清降。

黃連(一錢) 石膏(一兩) 黃芩(一兩) 山梔(五錢) 生甘草(一錢) 元參(三錢) 丹皮(一錢) 大力(四錢) 陳皮(一錢) 枳殼(三錢) 杏仁(二錢) 蘇子(二錢) 知母(二錢) 蔞仁(一兩)

白話文:

  • 黃連(1 錢):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症、痢疾、赤白帶下以及出血等症狀。

  • 石膏(1 兩):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溫熱病、高燒、口渴、煩躁不安等症狀。

  • 黃芩(1 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等症狀。

  • 山梔(5 錢):具有清熱涼血、瀉肝明目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火旺盛、黃疸、目赤疼痛等症狀。

  • 生甘草(1 錢):具有補益脾胃、清熱解毒、緩和藥性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四肢無力、倦怠乏力等症狀。

  • 元參(3 錢):具有滋陰清熱、養胃生津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陰虛發熱、口乾舌燥、胃熱嘔吐等症狀。

  • 丹皮(1 錢):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病、出疹不透、瘀血疼痛等症狀。

  • 大力(4 錢):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 陳皮(1 錢):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咳嗽痰多等症狀。

  • 枳殼(3 錢):具有行氣消積、導滯化痰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食積腹脹、消化不良、痰多氣喘等症狀。

  • 杏仁(2 錢):具有潤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痰多等症狀。

  • 蘇子(2 錢):具有潤腸通便、清熱利尿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便祕、尿路感染等症狀。

  • 知母(2 錢):具有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陰虛發熱、口乾舌燥、咳嗽咳痰等症狀。

  • 蔞仁(1 兩):具有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陰虛發熱、口乾舌燥、咳嗽咳痰等症狀。

再加大黃、淡竹葉。

一疹未出,唇紅似丹,二便閉塞,喜飲冷,此熱毒內蒸,宜用辛涼藥。

乾薑(三錢) 薄荷(一錢) 前胡(三錢) 桔梗(二錢) 大力(五錢) 荊芥(一錢) 滑石(二錢) 石膏(一兩) 生甘草(一錢) 花粉(三錢) 木通(二錢)

白話文:

  • 乾薑(30克):溫陽助陽,散寒祛濕,止嘔吐。

  • 薄荷(10克):疏風清熱,解暑,止嘔吐。

  • 前胡(30克):疏肝理氣,和胃止嘔,化痰止咳,降逆平喘,利尿通淋。

  • 桔梗(20克):宣肺祛痰,解毒消腫。

  • 大力(50克):溫補脾腎,散寒祛濕,止瀉固精。

  • 荊芥(10克):疏風解表,清熱利咽,活血止痛。

  • 滑石(20克):清熱利尿,化痰止咳,收斂止瀉。

  • 石膏(60克):清熱消暑,涼血止血。

  • 生甘草(10克):益氣調和,緩急止痛。

  • 花粉(30克):益氣補虛,強壯筋骨,補中益氣。

  • 木通(20克):利尿通淋,清熱解毒,行氣活血。

再加蘆根、竹葉。

一疹已出而發渴者,鼻氣勃勃沖人,此肺中火邪熬煎,宜清金降火。

黃連(一錢) 黃芩(一兩) 石膏(二兩) 知母(三錢) 花粉(二錢) 滑石(一錢) 山梔(一錢)葛根(二錢) 薄荷(一錢) 栝蔞仁(一兩) 桔梗(二錢) 生甘草(一錢) 大力(五錢) 枳殼(二錢)

白話文:

黃連(6克) 黃芩(30克) 石膏(60克) 知母(9克) 花粉(6克) 滑石(3克) 山梔(3克)葛根(6克) 薄荷(3克) 栝蔞仁(30克) 桔梗(6克) 生甘草(3克) 大力(15克) 枳殼(6克)

一疹有二便清利,唇口淡紅而渴者,此必過服寒涼,致中氣虛,乾渴。

當歸(二錢) 生地(二錢) 麥冬(三錢) 升麻(一錢) 桔梗(一錢) 元參(一錢) 陳皮(一錢) 生甘草(一錢)

白話文:

當歸(10 克) 生地(10 克) 麥冬(15 克) 升麻(5 克) 桔梗(5 克) 元參(5 克) 陳皮(5 克) 生甘草(5 克)

一疹出時手足多熱,忽爾冰冷,名曰厥逆,似水之象,宜用升散。

乾葛(二錢) 升麻(八分) 蘇葉(一錢) 防風(一錢) 大力(二錢) 桔梗(二錢) 木通(一錢) 麻黃(八分) 前胡(二錢) 荊芥(二錢) 橘紅(八分)

白話文:

  • 乾葛(12克):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用於治療肺熱咳嗽、津少口渴等症狀。

  • 升麻(4.8克):具有升舉陽氣、解毒消腫的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目眩、牙痛、咽喉腫痛等症狀。

  • 蘇葉(6克):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散寒的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鼻塞、咳嗽氣喘等症狀。

  • 防風(6克):具有祛風解表、清熱利濕的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鼻塞、咳嗽氣喘等症狀。

  • 大力(12克):具有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用於治療跌打損傷、腰痠背痛、風濕痹痛等症狀。

  • 桔梗(12克):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痰多氣喘等症狀。

  • 木通(6克):具有通利小便、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小便不利、尿道感染、淋病等症狀。

  • 麻黃(4.8克):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鼻塞、咳嗽氣喘等症狀。

  • 前胡(12克):具有宣肺化痰、散結消腫的功效,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痰多氣喘、胸悶氣短等症狀。

  • 荊芥(12克):具有發散風熱、疏解表邪的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鼻塞、咳嗽氣喘等症狀。

  • 橘紅(4.8克):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痰多氣喘、胸悶氣短等症狀。

加蔥白。如便閉,加大黃。

一疹後厥逆者,用清解。

黃芩(二兩) 黃連(八分) 花粉(一兩) 山梔(四錢) 前胡(二錢) 生甘草(一錢) 木通(一錢) 陳皮(一錢) 桔梗(二錢) 貝母(二錢) 石膏(一兩) 枳殼(五錢)

白話文:

黃芩(80公克) 黃連(3.2公克) 花粉(40公克) 山梔(16公克) 前胡(8公克) 生甘草(4公克) 木通(4公克) 陳皮(4公克) 桔梗(8公克) 貝母(8公克) 石膏(40公克) 枳殼(20公克)

加大黃、蔞仁。

一疹中寒熱似瘧,身寒手足冷極者,宜滋陰養血發表。用

柴胡(二錢) 黃芩(一兩) 當歸(三錢) 川芎(八分) 陳皮(一錢) 葛根(二錢) 生甘草(八分) 生地(二錢) 澤瀉(一錢) 茯苓(二錢) 貝母(二錢)

白話文:

  • 柴胡(10克):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功效。

  • 黃芩(50克):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消腫的功效。

  • 當歸(15克):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川芎(4克):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

  • 陳皮(5克):具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 葛根(10克):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

  • 生甘草(4克):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 生地(10克):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功效。

  • 澤瀉(5克):具有利尿滲濕、清熱降火的功效。

  • 茯苓(10克):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的功效。

  • 貝母(10克):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寒多加蘇葉,熱多加知母,渴甚加石膏、大黃。

一疹將出而發驚,是毒蘊於心,肺火鼎沸,以致手足搐搦,宜解表發汗。

羌活(一錢) 防風(一錢) 荊芥(二錢) 薄荷(一錢) 大力(四錢) 蟬蛻(一錢) 青皮(二錢) 鉤藤(一錢) 橘紅(一錢) 前胡(一錢) 紫草(一錢) 乾葛(一錢)

白話文:

羌活(6克) 防風(6克) 荊芥(12克) 薄荷(6克) 大力(24克) 蟬蛻(6克) 青皮(12克) 鉤藤(6克) 橘紅(6克) 前胡(6克) 紫草(6克) 乾葛(6克)

外加硃砂二釐。如痰多加膽星二錢。若食積加山楂、枳殼,甚者加黃連、花粉。倘有已出而發驚搐者,此由毒火元氣俱盛,宜清火解毒。用

白話文:

如果想要製作雷丸,需要用到自然銅和硃砂,各二分(約合現代0.6公克)。

如果痰多的話,可以再加入膽星二錢(約合現代6公克)。

如果食積的話,可以再加入山楂、枳殼,病情嚴重的話,可以再加入黃連、花粉。

如果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出現抽搐的現象,這時就需要清火解毒。

黃連(一錢) 黃芩(五錢) 鉤藤(二錢) 陳皮(一錢) 前胡(二錢) 龍膽草(一錢) 山梔(四錢) 木通(一錢) 貝母(一錢) 枳殼(一錢) 花粉(一兩) 生甘草(五分) 杏仁(一錢) 蘆薈(一錢)

白話文:

  • 黃連(一錢):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消腫的作用。

  • 黃芩(五錢):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

  • 鉤藤(二錢):具有平肝熄風、清熱明目的作用。

  • 陳皮(一錢):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

  • 前胡(二錢):具有疏風解表、散寒利氣的作用。

  • 龍膽草(一錢):具有清熱燥濕、瀉肝火的作用。

  • 山梔(四錢):具有清熱瀉火、寧心安神的作用。

  • 木通(一錢):具有通利小便、清熱解毒的作用。

  • 貝母(一錢):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 枳殼(一錢):具有行氣消脹、散寒止痛的作用。

  • 花粉(一兩):具有調經活血、美容養顏的作用。

  • 生甘草(五分):具有補中益氣、緩急止痛的作用。

  • 杏仁(一錢):具有潤肺止咳、滑腸通便的作用。

  • 蘆薈(一錢):具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作用。

加蓮肉心、石膏三兩。又有一種驚重,元氣虛,恐變慢驚風者,用

當歸(二錢) 生地(二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生甘草(八分) 天麻(一錢) 川貝(一錢) 麥冬(三錢) 鉤藤(二錢) 連翹(二錢) 木通(一錢) 防風(一錢)

白話文:

當歸(12公克) 生地(12公克) 茯苓(18公克) 陳皮(6公克) 生甘草(4.8公克) 天麻(6公克) 川貝母(6公克) 麥冬(18公克) 鉤藤(12公克) 連翹(12公克) 木通(6公克) 防風(6公克)

加蓮肉、膽草、橘紅。

一疹初發時,嘔吐不能食者,此毒火壅於胃故也,宜清解疏托。

前胡(二錢) 枳殼(二錢) 乾葛(一錢) 防風(一錢) 大力(三錢) 連翹(二錢) 桔梗(二錢) 蟬蛻(一錢) 陳皮(一錢) 荊芥(二錢) 生甘草(八分) 滑石(一錢) 石膏(一兩)

白話文:

  • 前胡(2錢):祛風解熱,清肺化痰。

  • 枳殼(2錢):行氣消痞,化痰除濕。

  • 乾葛(1錢):清熱生津,涼血解毒。

  • 防風(1錢):祛風解表,散寒止痛。

  • 大力(3錢):祛風清熱,解毒消瘡。

  • 連翹(2錢):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 桔梗(2錢):宣肺祛痰,解毒消腫。

  • 蟬蛻(1錢):清熱息風,退翳明目。

  • 陳皮(1錢):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荊芥(2錢):祛風解表,散寒止痛。

  • 生甘草(0.8錢):益氣補中,緩急止痛。

  • 滑石(1錢):清熱除煩,利尿通淋。

  • 石膏(1兩):清熱瀉火,除煩止渴。

火輕者,加山梔、蘆薈。火重者,加石膏、滑石。又有一種疹已出透,而嘔吐不食者,宜清解中加疏托藥。用

白話文:

(症狀)火氣輕微的,加入山梔、蘆薈。火氣嚴重的,加入石膏、滑石。還有一種疹子已經冒出並透發,可是又嘔吐不食的,應該清熱解毒治療並加入疏通藥物。使用

石膏(二兩) 陳皮(一錢) 前胡(二錢) 枳殼(三錢) 乾葛(二錢) 大力(三錢) 山梔(一錢) 薄荷(一錢) 桔梗(二錢) 生甘草(八分)

白話文:

石膏(80公克) 陳皮(4公克) 前胡(8公克) 枳殼(12公克) 乾葛(8公克) 大力(12公克) 山梔(4公克) 薄荷(4公克) 桔梗(8公克) 生甘草(3公克)

加蘆薈。如疹已沒後,仍嘔吐不食者,宜清涼藥。

石膏(二兩) 黃芩(一兩) 黃連(一錢) 花粉(三錢) 陳皮(一錢) 枳殼(三錢) 山梔(二錢) 木通(一錢) 桔梗(一錢) 丹皮(一錢) 元參(二錢) 生甘草(八分) 前胡(二錢) 大力(三錢)

白話文:

  • 石膏(120 克)

  • 黃芩(60 克)

  • 黃連(6 克)

  • 花粉(18 克)

  • 陳皮(6 克)

  • 枳殼(18 克)

  • 山梔(12 克)

  • 木通(6 克)

  • 桔梗(6 克)

  • 丹皮(6 克)

  • 元參(12 克)

  • 生甘草(4.8 克)

  • 前胡(12 克)

  • 大力(18 克)

一疹有毒迫大腸,里急後重,變為滯下者。

黃連(八分) 黃芩(一兩) 枳殼(三錢) 木通(一錢) 生甘草(八分) 大黃(六錢) 陳皮(一錢) 杏仁(一錢) 丹皮(一錢) 蔞仁(一兩)

白話文:

  • 黃連(八分):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濕熱痢疾、黃疸、瘡癤、腫毒等。

  • 黃芩(一兩):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病、吐血、衄血、痢疾等。

  • 枳殼(三錢):具有行氣導滯、消食和胃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胸悶、腹脹、痞滿、消化不良等。

  • 木通(一錢):具有通利小便、清熱利濕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濕熱淋證等。

  • 生甘草(八分):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喘息、咽喉疼痛等。

  • 大黃(六錢):具有瀉熱通便、清肝退黃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結便祕、黃疸、熱痢等。

  • 陳皮(一錢):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脹、嘔吐、咳嗽痰多等。

  • 杏仁(一錢):具有潤肺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肺燥咳嗽、氣喘等。

  • 丹皮(一錢):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病、吐血、衄血、血瘀疼痛等。

  • 蔞仁(一兩):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濕熱淋證等。

若泄瀉不止,變休息痢,腹中痛,便見膿血,此血熱大腸也。宜用

黃連(一錢) 條芩(二錢) 青皮(二錢) 枳殼(三錢) 生甘草(八分) 滑石(一錢) 桔梗(一錢) 山梔(一錢) 大黃(八錢)

白話文:

  • 黃連(1錢):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燥濕止血的功效。

  • 條芩(2錢):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利尿通淋的功效。

  • 青皮(2錢):具有理氣疏肝、化痰止咳、醒脾開胃的功效。

  • 枳殼(3錢):具有理氣破瘀、散結消痞、行氣化痰的功效。

  • 生甘草(0.8錢):具有補益脾胃、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

  • 滑石(1錢):具有清熱利濕、清肺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

  • 桔梗(1錢):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利咽、排膿散癰的功效。

  • 山梔(1錢):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清肝明目的功效。

  • 大黃(0.8錢):具有瀉熱通便、清肝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

又一種變為赤痢者,用

黃連(一錢) 條芩(一兩) 陳皮(一錢) 枳殼(三錢) 生甘草(八分) 槐花(二錢) 荊芥(二錢) 滑石(一錢) 山梔(一錢) 大黃(三錢) 地榆(一錢)

白話文:

  • 黃連(一錢):清熱解毒,燥濕止瀉。

  • 條芩(一兩):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 陳皮(一錢):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枳殼(三錢):破氣除脹,消積導滯。

  • 生甘草(八分):清熱解毒,補益脾胃。

  • 槐花(二錢):清熱涼血,止血止痢。

  • 荊芥(二錢):散風解表,清熱解毒。

  • 滑石(一錢):清熱除煩,利尿通淋。

  • 山梔(一錢):清熱涼血,瀉火明目。

  • 大黃(三錢):瀉熱通便,清營涼血。

  • 地榆(一錢):清熱涼血,滋陰補虛。

或加升麻、杏仁。

一疹未出透,咳嗽不絕,面目浮腫,此系毒火不能外達,肺金受克也,速用清熱透毒。

荊芥(二錢) 薄荷(一錢) 大力(四錢) 蟬蛻(一錢) 生甘草(八分) 乾葛(二錢) 陳皮(一錢) 桔梗(二錢) 防風(一錢) 木通(二錢) 前胡(一錢)

白話文:

  1. 荊芥(二錢):可發汗解表,祛風止癢,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皮膚瘙癢等症狀。

  2. 薄荷(一錢):具有清熱解毒、發汗散寒、疏風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皮膚瘙癢等症狀。

  3. 大力(四錢):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消腫散結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跌打損傷、扭傷、瘀血疼痛等症狀。

  4. 蟬蛻(一錢):具有清熱涼血、止汗利尿、鎮靜安神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熱、盜汗、失眠、心悸等症狀。

  5. 生甘草(八分):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緩急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咳嗽、咽喉腫痛、胃痛、腹痛等症狀。

  6. 乾葛(二錢):具有涼血生津、清熱祛暑、止渴解毒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消渴、口渴、暑熱煩躁、發燒等症狀。

  7. 陳皮(一錢):具有理氣健胃、燥濕化痰、止嘔消脹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消化不良、嘔吐、腹脹、胸悶等症狀。

  8. 桔梗(二錢):具有宣肺開鬱、祛痰止咳、利咽解毒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咽喉腫痛、肺部感染等症狀。

  9. 防風(一錢):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止痙鎮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風寒濕痺、牙痛等症狀。

  10. 木通(二錢):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尿路感染、水腫、痛風、關節炎等症狀。

  11. 前胡(一錢):具有疏肝理氣、化痰止咳、平喘鎮咳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鬱氣滯、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狀。

加石膏、山梔。如疹已出透,而氣喘鼻煤乾燥,宜用清金降火湯

條芩(八分) 黃連(八分) 石膏(二兩) 蔞仁(一兩) 陳皮(一錢) 枳殼(三錢) 蘇子(一錢) 杏仁(二錢) 貝母(一錢) 花粉(四錢) 知母(一錢) 葶藶(二錢) 桑皮(三錢)

白話文:

條芩(四克) 黃連(四克) 石膏(八克) 蔞仁(四克) 陳皮(0.5克) 枳殼(1.5克) 蘇子(0.5克) 杏仁(一克) 貝母(0.5克) 花粉(二克) 知母(0.5克) 葶藶(一克) 桑皮(1.5克)

加茅根汁。又有一種有痰有聲者,治宜

前胡(三錢) 桔梗(二錢) 生甘草(三分) 貝母(一錢) 陳皮(一錢) 石膏(一兩) 知母(二錢) 花粉(二錢) 枳殼(二錢) 桑皮(三錢) 山梔(三錢) 杏仁(二錢) 大力(四錢) 兜鈴(三錢)

白話文:

前胡(15克)

桔梗(10克)

生甘草(1.5克)

貝母(5克)

陳皮(5克)

石膏(60克)

知母(10克)

花粉(10克)

枳殼(10克)

桑皮(15克)

山梔(15克)

杏仁(10克)

大力(20克)

兜鈴(15克)

竹瀝。又有一種有聲無痰者。

黃芩(二兩) 黃柏(三錢) 知母(三錢) 花粉(五錢) 蔞仁(一兩) 前胡(三錢) 貝母(三錢) 陳皮(一錢) 蘇梗(一錢) 杏仁(二錢) 石膏(一兩) 生甘草(三分)桔梗(一錢) 枳殼(二錢) 元參(三錢)

白話文:

黃芩(80克)黃柏(12克)知母(12克)花粉(20克)蔞仁(40克)前胡(12克)貝母(12克)陳皮(4克)蘇梗(4克)杏仁(8克)石膏(40克)生甘草(1.2克)桔梗(4克)枳殼(8克)元參(12克)

加茅根。

一疹出咽喉痛,皆由肺火上炎故咽痛,治用

生甘草(一錢) 桔梗(二錢) 大力(五錢) 荊芥(二錢) 薄荷(一錢) 乾葛(三錢) 木通(一錢) 石膏(一兩) 防風(二錢) 前胡(三錢) 橘紅(一錢) 射干(一錢)

白話文:

生甘草(6克) 桔梗(12克) 大力子(30克) 荊芥(12克) 薄荷(6克) 乾葛(18克) 木通(6克) 石膏(60克) 防風(12克) 前胡(18克) 橘紅(6克) 射干(6克)

一疹已出透,而咽痛失音,發熱作渴面赤,喜飲冷物,俱是上焦實熱。

生甘草(二錢) 桔梗(三錢) 大力(四錢) 元參(三錢) 射干(二錢) 黃芩(五錢) 黃連(分) 石膏(一兩) 荊芥(二錢) 山豆根(二錢) 花粉(八錢) 陳皮(一錢) 枳殼(二錢) 蔞仁(一兩) 夏枯草(三錢)

白話文:

生甘草(12克) 桔梗(18克) 大力(24克) 元參(18克) 射干(12克)黃芩(30克) 黃連(6克) 石膏(60克) 荊芥(12克) 山豆根(12克) 花粉(48克) 陳皮(6克) 枳殼(12克) 蔞仁(60克) 夏枯草(18克)

有痰,加貝母。

一疹未出而熱極火動者,致血妄行,從口鼻出者。

荊芥(三錢) 紫草(三錢) 薄荷(一錢) 乾葛(一錢) 大力(五錢) 鬱金(二錢) 山梔(四錢) 生甘草(二錢) 桔梗(二錢)

白話文:

荊芥(15公克) 紫草(15公克) 薄荷(5公克) 乾葛(5公克) 大力(25公克) 鬱金(10公克) 山梔(20公克) 生甘草(10公克) 桔梗(10公克)

甚者加黃芩、茅根汁。若疹已出透而衄血者。

黃連(八分) 黃芩(一兩) 黃柏(二錢) 山梔(四錢) 丹皮(三錢) 元參(五錢) 生甘草(二錢) 桔梗(二錢) 花粉(一錢)

白話文:

黃連(八分):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一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柏(二錢):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山梔(四錢):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丹皮(三錢):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元參(五錢):具有涼血滋陰、清熱除煩的功效。

生甘草(二錢):具有甘緩急、調和諸藥的功效。

桔梗(二錢):具有宣肺止咳、祛痰排膿的功效。

花粉(一錢):具有益氣養陰、補脾益肺的功效。

或加茅根汁,或加生地、麥冬。又衄後火氣已清方。

生地(二錢) 麥冬(三錢) 元參(二錢) 當歸(二錢)

一疹中頭痛身疼者,此內之火毒,與外之風寒相結不散,宜疏解。

羌活(三錢) 防風(一錢) 荊芥(二錢) 大力(四錢) 蟬衣(一錢) 前胡(三錢) 桔梗(二錢) 乾葛(二錢) 蘇葉(一錢) 木通(八分) 川芎(八分)

白話文:

羌活 (三錢):溫通經絡,祛風除濕。

防風 (一錢):解表散寒,溫肺止咳。

荊芥 (二錢):解表散寒,宣肺透疹。

大力 (四錢):祛風濕,活血通絡。

蟬衣 (一錢):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前胡 (三錢):化痰止咳,平喘散結。

桔梗 (二錢):宣肺止咳,祛痰利咽。

乾葛 (二錢):生津除煩,清熱止渴。

蘇葉 (一錢):理氣和中,散寒解表。

木通 (八分):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川芎 (八分):活血化瘀,祛風止痛。

一疹中腰疼,因氣滯血凝脾腎二經,外感內傷所致。

青皮(一錢) 紅花(一錢) 大力(三錢) 羌活(一錢) 防風(一錢) 荊芥(三錢) 蘇葉(一錢) 前胡(二錢) 桔梗(一錢) 木通(一錢)

白話文:

  • 青皮(一錢):具有行氣通絡、燥濕化痰、清熱散結的作用。

  • 紅花(一錢):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消腫散結的作用。

  • 大力(三錢):具有補氣益血、強筋壯骨、活血化瘀的作用。

  • 羌活(一錢):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

  • 防風(一錢):具有祛風解表、通絡止痛的作用。

  • 荊芥(三錢):具有疏風解表、清熱透疹、止咳平喘的作用。

  • 蘇葉(一錢):具有發汗解表、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 前胡(二錢):具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化痰散結的作用。

  • 桔梗(一錢):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利咽的作用。

  • 木通(一錢):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止痛的作用。

又方

枳殼(一錢) 黃芩(二錢) 山梔(三錢) 麥冬(三錢) 當歸(一錢) 川芎(八分) 鬱金(一錢) 青皮(一錢) 陳皮(一錢) 木通(一錢) 連翹(二錢)

白話文:

枳殼(五克)黃芩(十克)山梔(十五克)麥冬(十五克)當歸(五克)川芎(四克)鬱金(五克)青皮(五克)陳皮(五克)木通(五克)連翹(十克)

一疹沒腹痛,與未出透,皆不謹起居,或食冷物,或冒風寒,以致寒熱相激而痛。

治未出透而痛方。

羌活(二錢) 防風(二錢) 荊芥(二錢) 蘇葉(一錢) 大力(三錢) 陳皮(二錢) 青皮(一錢) 前胡(二錢) 桔梗(一錢) 枳殼(二錢) 木通(一錢)

白話文:

  • 羌活(10公克):具有發汗解表、祛風濕的功效。

  • 防風(10公克):具有發汗解表、祛風濕的功效。

  • 荊芥(10公克):具有發汗解表、祛風濕的功效。

  • 蘇葉(5公克):具有發汗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

  • 大力(15公克):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 陳皮(10公克):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青皮(5公克):具有疏肝理氣、燥濕化痰的功效。

  • 前胡(10公克):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 桔梗(5公克):具有宣肺止咳、祛痰的功效。

  • 枳殼(10公克):具有行氣導滯、消脹除滿的功效。

  • 木通(5公克):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

治疹已出透腹痛。

陳皮(一錢) 枳殼(二錢) 蘇葉(一錢) 杏仁(二錢) 黃芩(三錢) 桔梗(一錢) 木通(二錢) 生甘草(一錢)

白話文:

  • 陳皮(1克):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枳殼(2克):枳殼具有破氣、消痞、導滯、下氣的功效。

  • 蘇葉(1克):蘇葉具有解表散寒、理氣化痰的功效。

  • 杏仁(2克):杏仁具有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 黃芩(3克):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桔梗(1克):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的功效。

  • 木通(2克):木通具有通利小便、清熱利濕的功效。

  • 生甘草(1克):生甘草具有補氣和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

一疹後齒腮腫痛,口角流涎之症。

黃芩(一兩) 黃連(一錢) 石膏(二兩) 元參(一兩) 大力(三錢) 生甘草(一錢) 荊芥(三錢) 桔梗(一錢) 防風(二錢) 白芷(一錢) 川芎(八分)

白話文:

  • 生地(三錢):生生地黃,具有涼血清熱、滋陰養血的功效。

  • 元參(一錢):元參,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 黃連(一錢):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麥冬(三錢):麥冬,具有養陰清熱、潤肺生津的功效。

  • 生甘草(二錢):生甘草,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

  • 花粉(三錢):花粉,具有補益氣血、潤肺止咳的功效。

  • 丹皮(二錢):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 葛根(一錢):葛根,具有解熱生津、透疹解表、升陽止瀉的功效。

  • 荊芥(二錢):荊芥,具有解表散寒、發表透疹的功效。

  • 石膏(一兩):石膏,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

  • 知母(三錢):知母,具有清熱瀉火、養陰生津的功效。

  • 枳殼(二錢):枳殼,具有理氣寬中、消脹除積的功效。

一疹後牙疳,是胃熱未清,以致火毒上炎。

黃芩(一兩) 黃連(一錢) 石膏(二兩) 花粉(一兩) 知母(二錢) 生甘草(一錢) 元參(四錢) 荊芥(三錢) 桔梗(二錢) 大力(四錢) 升麻(一錢) 山豆根(二錢) 射干(一錢)

白話文:

  • 黃芩(50克):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 黃連(5克):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 石膏(100克):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滋陰的作用。

  • 花粉(50克):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滋陰的作用。

  • 知母(10克):具有清熱滋陰、潤肺止咳的作用。

  • 生甘草(5克):具有補氣益脾、清熱解毒的作用。

  • 元參(20克):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作用。

  • 荊芥(15克):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

  • 桔梗(10克):具有宣肺止咳、祛痰散結的作用。

  • 大力(20克):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 升麻(5克):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

  • 山豆根(10克):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

  • 射干(5克):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一疹後咳嗽口破。

麥冬(三錢) 桔梗(二錢) 花粉(八錢) 知母(三錢) 元參(三錢) 荊芥(二錢) 大力(五錢) 山豆根(三錢) 射干(二錢) 連翹(五錢) 薄荷(二錢)

白話文:

麥冬(15克)桔梗(10克)花粉(40克)知母(15克)元參(15克)荊芥(10克)大力(25克)山豆根(15克)射干(10克)連翹(25克)薄荷(10克)

或加

黃連(八分) 石膏(一兩) 黃芩(八錢)

一疹後焦爛。

蕤仁(二錢) 薄荷(一錢) 甘菊(一錢) 柴胡(一錢) 決明(一錢) 大力(五錢) 黃連(一錢) 黃芩(二兩) 山梔(五錢) 生甘草(二錢) 花粉(八錢) 乾葛(四錢)

白話文:

  • 蕤仁(2 錢):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薄荷(1 錢):具有清熱消暑、行氣止痛的功效。

  • 甘菊(1 錢):具有清熱明目、祛風解表的功效。

  • 柴胡(1 錢):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功效。

  • 決明(1 錢):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

  • 大力(5 錢):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的功效。

  • 黃連(1 錢):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痢的功效。

  • 黃芩(2 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山梔(5 錢):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 生甘草(2 錢):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 花粉(8 錢):具有益氣補虛、滋補強身的功效。

  • 乾葛(4 錢):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功效。

或加

石膏(三兩) 桔梗(二錢) 蔞仁(二兩) 大黃(一兩) 荊芥(三錢)

一疹後目疾藥味。

羌活 防風 乾葛 薄荷 柴胡 桔梗 草決明 川芎 黃連 大力 花粉 山梔 生甘草 當歸 生地 甘菊 木賊 蒙花 谷精草

白話文:

羌活:具有祛風濕、止痛、通經絡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頭痛、牙痛等。

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咳嗽等。

乾葛:具有清熱生津、止渴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暑熱口渴、津傷口渴、熱毒瘡癤等。

薄荷:具有清涼解暑、疏風散熱、止癢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咳嗽、暑熱口渴、皮膚瘙癢等。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升陽舉陷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胸脅疼痛、發熱惡寒、陰寒腹痛等。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祛痰散結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痰多、胸悶等。

草決明:具有清肝明目、利尿通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火旺盛、目赤腫痛、便祕、小便不利等。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頭痛、牙痛、月經不調、痛經等。

黃連: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殺蟲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心火旺盛、口瘡咽痛、暑熱腹瀉、痢疾等。

大力:具有強筋壯骨、補腎益精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腰膝酸軟、筋骨疼痛、陽痿早洩等。

花粉:具有益氣養血、美容養顏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貧血、面色蒼白、皮膚乾燥等。

山梔: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火旺盛、口瘡咽痛、吐血衄血、崩漏不止等。

生甘草:具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少納呆、腹痛腹瀉、咽喉腫痛等。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經少、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等。

生地: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陰虛發熱、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盜汗等。

甘菊: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目赤腫痛、結膜炎、麥粒腫等。

木賊: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熱淋澀痛等。

蒙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瘡、牙齦腫痛等。

谷精草:具有補氣養血、益腎固精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貧血、腰膝酸軟、遺精早洩等。

初二劑當去黃連、生地,後去羌活、防風。若有稍明,照根據此方,加黃芩、石膏、升麻、膽草、蔞仁。

一、疹出十二三日,又發紅黑疔,小兒能自手指拔去,疔不痛癢者,急以解毒拔疔丹。使毒火盡退而愈。

白話文:

發疹後十二、三天的時間,又出現紅色或黑色的疔瘡,小孩會用手自己拔掉,疔瘡不覺得疼痛或癢,趕快用解毒拔疔丹來治療。使毒火完全退去後,就會痊癒。

礞石( ,五錢) 黃芩(二兩) 木香(一錢五分) 元明粉(五錢) 沉香(一錢五分) 大黃(二兩)

白話文:

石膏(五錢) 黃連(二兩) 砂仁(一錢五分) 滑石粉(五錢) 檀香(一錢五分) 火麻仁(二兩)

共研末,硃砂為衣,作丸服。

獨棗湯

治疹後牙齦爛,用乾紅棗二枚,雄黃一塊,入棗內,燒灰存性研末,米泔水煎服。入鹽少許,漱口即愈。

白話文:

治療牙齦潰爛,使用乾燥的紅棗兩枚,雄黃一塊,放入棗中,燒成灰後研成細末,用米湯煎服。加少許鹽,漱口即可痊癒。

一疹後中氣虛弱,乍寒乍熱,是陰血虛也。

當歸(二錢) 生地(一錢) 麥冬(二十粒) 元參(三錢) 生甘草(八分) 黃芩(一兩) 生山梔(三錢) 丹皮(三錢) 白芍藥(一錢) 黃連(八分) 花粉(三錢) 桔梗(二錢) 骨皮(一錢)

白話文:

當歸(12克) 人參(6克) 麥冬(20粒) 元參(18克) 生甘草(4.8克) 黃芩(60克) 生山梔(18克) 丹皮(18克) 白芍藥(6克) 黃連(4.8克) 花粉(18克) 桔梗(12克) 骨皮(6克)

一疹未出而乍寒乍熱,是毒未透發,用疏托。

升麻(一錢) 乾葛(二錢) 荊芥(一錢) 蟬蛻(一錢) 大力(二錢) 前胡(二錢) 桔梗(二錢) 蘇葉(一錢) 防風(二錢) 橘紅(八分) 通草(一錢)

白話文:

升麻(五公克) 葛根(十公克) 荊芥(五公克) 蟬蛻(五公克) 大力子(十公克) 前胡(十公克) 桔梗(十公克) 蘇葉(五公克) 防風(十公克) 橘紅(四公克) 通草(五公克)

或少加麻黃、蔥白。

一疹已出,復乍寒乍熱,二便短赤,是餘毒未盡,用涼解。

黃芩(一兩) 黃連(八分) 石膏(一兩) 山梔(四錢) 大黃(一兩) 生甘草(八分) 荊芥(一錢) 大力(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四分) 貝母(三分) 杏仁(一錢) 花粉(五分)木通(二錢) 栝蔞仁(二兩)

白話文:

黃芩(60克) 黃連(12克) 石膏(60克) 山梔子(20克) 大黃(60克) 生甘草(12克) 荊芥(6克) 大力(6克) 陳皮(6克) 枳殼(2.4克) 貝母(1.8克) 杏仁(6克) 花粉(3克)木通(12克) 栝樓仁(120克)

一疹後日熱不退,身熱燎人,二便不通,急用和解。

黃連(一錢五分) 黃芩(一兩) 生蔞仁(一兩) 石膏(一兩) 山梔(五錢) 陳皮(一錢) 枳殼(四錢) 蘇子(一錢) 杏仁(一錢) 花粉(一兩) 滑石(一錢) 生甘草(八分) 木通(一錢) 膽草(二錢)

白話文:

  • 黃連(1.5錢):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可治療熱痢、濕熱、瘡瘍等症狀。

  • 黃芩(1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可治療熱痢、濕熱、瘡瘍等症狀。

  • 生蔞仁(1兩):具有清熱利尿、滲溼消腫的作用,可治療水腫、小便不利、淋漓不盡等症狀。

  • 石膏(1兩):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作用,可治療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

  • 山梔(0.5錢):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可治療吐血、尿血、崩漏等症狀。

  • 陳皮(1錢):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作用,可治療胸悶、食積、痰多等症狀。

  • 枳殼(0.4錢):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作用,可治療胸悶、食積、痰多等症狀。

  • 蘇子(1錢):具有理氣化痰、潤腸通便的作用,可治療咳喘、胸悶、大便乾燥等症狀。

  • 杏仁(1錢):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作用,可治療咳喘、胸悶、大便乾燥等症狀。

  • 花粉(1兩):具有補益氣血、滋陰潤肺的作用,可治療氣虛血弱、肺燥咳嗽等症狀。

  • 滑石(1錢):具有清熱利尿、生津止渴的作用,可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口渴等症狀。

  • 生甘草(0.8錢):具有補益氣血、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治療氣虛血弱、熱毒瘡瘍等症狀。

  • 木通(1錢):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治療水腫、小便不利、淋漓不盡等症狀。

  • 膽草(0.2錢):具有清熱利尿、明目退翳的作用,可治療熱淋、目赤腫痛等症狀。

─疹回後熱退身涼,過三五日又作熱,是餘毒復還,宜疏解。

荊芥(一錢) 薄荷(一錢) 乾葛(二錢) 前胡(二錢) 桔梗(一錢) 大力(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三錢) 黃芩(一兩) 山梔(五錢) 生甘草(一錢) 元參(三錢) 連翹(一錢)

白話文:

荊芥(七公克)薄荷(七公克)葛根(十四公克)前胡(十四公克)桔梗(七公克)大力(七公克)陳皮(七公克)枳殼(二十一公克)黃芩(七十五公克)山梔(三十五公克)生甘草(七公克)元參(二十一公克)連翹(七公克)

甚者加大黃、石膏、蔞仁。

一產後出麻,本宜補血,但麻屬火,不可驟補,補則毛竅固斂,不能出透,故須升發。

葛根湯加酒炒芍藥、桔梗、蘇葉發汗,使麻易出。

一懷胎出麻,只宜清涼,佐以疏托,勿用實脾行氣等藥,以致墮胎。

安胎止痛方

生地 川芎(各五分) 桑樹羊思藤(七片葉) 當歸 人參 陳皮(各一錢) 白朮 黃芩(各一錢五分) 黃柏 黃連(各三分) 甘草(三分) 糯米(二十粒)

白話文:

  • 生地:生熟地黃,有養血、補血、涼血、止血的功效。

  • 川芎: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 桑樹羊思藤: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

  • 當歸: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人參: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 陳皮: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的功效。

  • 白朮:有健脾、益氣、燥濕、固表、止汗的功效。

  • 黃芩: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黃柏: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黃連: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甘草:有補氣、益血、調和諸藥的功效。

  • 糯米: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腎的功效。

痛甚加砂仁,虛甚加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