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要論》~ 論藥味所忌

回本書目錄

論藥味所忌

1. 論藥味所忌

肺屬金,輕清上浮,切忌辛熱香燥。蓋人參補肺,防其肺熱還傷肺;黃 補中,防其助痰而氣喘。當歸辛熱助火,反欲黨邪而為惡;生地補腎,腎為肺子。經曰∶實則泄其子,是腎宜瀉不宜補,防風無汗乾燥,須當表虛之堪憂。他如乾薑、附子、白朮、丁香、砂仁、肉桂、細辛、藿香、蔻仁、烏藥、草蔻、良薑、茱萸、蓽茇、香附、麝香等藥,皆以辛香,切宜禁用。

又忌食物如椒薑糖醋魚鱉蝦蟹豬犬牛羊馬肉,並一切炙 之物,非特助邪為惡,恐天行時氣必然重出,要忌四十九日外,有雞子不可食,恐其壞目,食糖恐犯牙疳。獨有歸、芎,可於血虛色白者權宜酌用。又有忌用大黃而用栝蔞何也,蓋疹發於肺,肺主氣,經曰∶氣有餘便是火,肺與大腸相表裡,肺移熱於大腸故秘結,用栝蔞仁以潤肺,佐枳殼以寬腸,則秘自通矣。

若大黃號曰將軍,有斬將搴旗之功,恐其太過,致使心血兩虛,則脾燥肺氣囂張,風火益猛矣。

白話文:

肺屬於金,性輕清向上,最忌諱辛辣溫熱、氣味芬芳乾燥的藥物。像是人參雖然能補肺,但要小心它補過頭會使肺熱反而傷肺;黃耆能補中氣,但要小心它助長痰濕導致氣喘。當歸辛溫燥熱,會助長體內火氣,反而會助長邪氣為害;生地能補腎,但腎是肺的兒子,根據「實則泄其子」的原則,腎應該瀉而不是補,否則肺會更加虛弱。防風藥性乾燥,用在無汗的虛弱體質,要擔心會加重虛弱。其他像是乾薑、附子、白朮、丁香、砂仁、肉桂、細辛、藿香、蔻仁、烏藥、草蔻、良薑、吳茱萸、蓽菝、香附、麝香等藥,都是辛香燥熱的,都要謹慎禁用。

飲食方面也要忌口,像是辣椒、生薑、糖、醋、魚、鱉、蝦、蟹、豬肉、狗肉、牛肉、羊肉、馬肉,以及一切燒烤油炸的食物,這些不僅會助長邪氣,還可能在流行病盛行時加重病情。忌口的時間至少要四十九天。期間雞蛋也不可食用,擔心會傷害眼睛,吃糖則可能導致牙齦潰爛。只有當歸、川芎這類藥,可以在血虛臉色蒼白時,權宜使用。

另外,為什麼要忌用大黃而改用栝蔞呢?因為疹子發於肺,而肺主氣,經書說「氣有餘便是火」,肺與大腸互為表裡,肺熱會傳到大腸導致便秘。用栝蔞仁來滋潤肺,佐以枳殼來寬腸,就能使大便順暢。如果用大黃這種藥性強烈的藥,有如將軍出征,可能過於猛烈,反而導致心血兩虛,脾胃乾燥,肺氣更加囂張,使風火之勢更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