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南山

《盤珠集胎產症治》~ 卷中 (6)

回本書目錄

卷中 (6)

1. 脅痛

膀胱宿有停水,惡露下而不盡,氣血與水相激,故令脅肋脹痛。

痛而嘔吐,抵聖湯(攻十二)。非薑桂之辛以行藥,勢反助其脹矣。

肝經血瘀,四物湯加肉桂、延胡、蒲黃、紅花。(補七)

肝經氣虛,四君子湯加當歸、白芍。(補四)

肝經血虛,四物湯加人參、白朮。(補七)

腎水不生肝木,六味丸。(補二)

肺金盛克肝木,瀉白散。(散二十六)

身熱汗出,加參生化湯。(和二十四)

氣血兩虛,十全大補湯。(補三十九)

怒傷於肝,兩脅脹痛,吐血寒熱,宜八珍湯加柴胡、丹皮。(補五)

白話文:

膀胱裡面如果積存了停滯的水液,或者產後惡露沒有完全排乾淨,導致氣血和水液互相衝擊,就會引起脅肋部脹痛。

如果疼痛還伴隨嘔吐,可以用抵聖湯來治療(屬於攻下藥,需要用12味藥材)。如果不用薑、桂這種辛溫的藥來幫助藥效運行,反而會助長脹痛的感覺。

如果是肝經血瘀,可以用四物湯加上肉桂、延胡索、蒲黃、紅花來治療(屬於補益藥,需要用7味藥材)。

如果是肝經氣虛,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當歸、白芍來治療(屬於補益藥,需要用4味藥材)。

如果是肝經血虛,可以用四物湯加上人參、白朮來治療(屬於補益藥,需要用7味藥材)。

如果是腎水不足以滋養肝木,可以用六味丸來治療(屬於補益藥,需要用2味藥材)。

如果是肺金過盛而克制肝木,可以用瀉白散來治療(屬於散邪藥,需要用26味藥材)。

如果身體發熱又流汗,可以加用參生化湯來治療(屬於和解藥,需要用24味藥材)。

如果是氣血兩虛,可以用十全大補湯來治療(屬於補益藥,需要用39味藥材)。

如果是因為發怒而傷到肝,導致兩脅脹痛、吐血、忽冷忽熱,可以用八珍湯加上柴胡、丹皮來治療(屬於補益藥,需要用5味藥材)。

2. 遍身痛

產後血氣失升降常度,留滯關節,筋脈引急,是以遍身疼痛,甚則腰脊強硬,手足拘攣,身熱頭痛,切勿作傷寒治之。若認作傷寒,誤發其汗,則筋脈動惕,手足厥冷,變生他症矣。趁痛散加桑寄生。(和三十一)

按之而痛緩,血虛也。四物湯加炮薑、人參、白朮。(補七)

遍身青腫,麥芽一重,牛膝一重,填入瓦罐,鹽泥封固,煅赤研末,酒下二錢。治血流諸經極效。

虛勞而指節疼痛,汗出不止。豬腎煮汁,煎當歸、人參、黃耆、生薑、韭白、淡豆豉少許,溫服。

白話文:

產後因為氣血運行失常,無法正常升降,停留在關節,導致筋脈抽緊,因此會全身疼痛,嚴重的話腰背會僵硬,手腳會抽搐,身體發熱頭痛,千萬不要當成傷寒來治療。如果誤認為是傷寒,而用發汗的方式治療,反而會造成筋脈跳動不止,手腳冰冷,引發其他病症。應該使用趁痛散,並加入桑寄生來治療。

如果按壓疼痛處會減輕,這是因為血虛。應該使用四物湯,並加入炮薑、人參、白朮來治療。

全身出現青腫,可以用麥芽和牛膝各一份,放入瓦罐中,用鹽泥封住,燒到發紅後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二錢。這個方法對治療血液流遍全身的病症非常有效。

如果因虛勞導致手指關節疼痛,又一直流汗不止,可以用豬腎煮汁,煎煮當歸、人參、黃耆、生薑、韭白、少許淡豆豉,溫熱服用。

3. 遍身皮赤兩腿肉青

此敗血流經也,生化湯加荊芥、肉桂、淮牛膝。(和二十四)

白話文:

這是因為敗壞的血流經身體所導致的現象,可以使用生化湯,再加入荊芥、肉桂、淮牛膝這些藥材來治療。(出自和劑局方卷二十四)

4. 臌脹

產婦素弱,臨產勞傷,中氣多不足,胃雖納穀,脾不健運。先服生化湯(和二十四)三、四劑。七日後,即服加參生化湯(補五十八)。以助其脾氣,自無虛滿之患。或因便秘而誤服大黃;或因多食而過服消導;或因忿怒而誤服耗氣等藥;又或恣飲寒冷,凝滯惡露以致脹者,或補氣、或健脾、或暖胃行血,當察其所因以治之。

白話文:

產婦本身體質虛弱,加上生產時過度勞累,導致中氣嚴重不足,雖然胃能正常消化食物,但脾的運化功能卻不佳。先服用生化湯(參考二十四方)三到四帖。七天後,改服用加參生化湯(參考補五十八方),藉此幫助脾氣恢復,自然就不會有虛脹的問題。

有些情況是產婦因為便秘而誤服大黃;或是因為吃太多而過量服用消食導滯的藥;又或者因為情緒激動而誤服耗氣的藥;還有可能是因為貪吃冰冷的食物,導致惡露凝滯而引起腹脹。遇到這種情況,可以選擇補氣、健脾、溫胃活血等方法,但要仔細觀察導致腹脹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5. 血塊

因惡露未盡所致。或產後氣血虛弱,風冷乘之,搏於臟腑,與血氣相結,因而成塊。切勿輕用散氣行血藥。

風冷搏血,生化湯加木香三分,磨沖服。(和二十四)

冷濕乘虛而致,生化湯加肉桂、白芷、炒姜。

半月外不散,或如腫毒高寸許,身熱食減,生化湯加肉桂、蓬朮炭,攻補並治。(和二十四)

肢節肉裡結成小核,此血虛筋燥而攣結也。由多用行血破血藥以消塊,致血不養筋,而筋不舒耳。宜補水以滋肝血,養脾以運中氣,八珍湯(補五)。歸脾湯(補十九)加減治之。

白話文:

這是因為產後惡露沒有完全排乾淨所導致的。或者因為生產後氣血虛弱,受到風寒侵襲,寒氣停留在身體內部,與氣血凝結在一起,因此形成血塊。千萬不要輕易使用散氣活血的藥物。

如果是由於風寒侵襲血液所致,可以用生化湯加上少許木香磨粉沖服。(和二十四方)

如果是因為身體虛弱時受到寒濕侵襲所致,可以用生化湯加上肉桂、白芷、炒乾薑。

如果半個月後血塊沒有消散,或者像腫毒一樣隆起約一寸高,而且身體發熱、食慾下降,可以用生化湯加上肉桂和炮製過的蓬莪朮,同時使用攻邪和補益的方法來治療。(和二十四方)

如果在四肢關節和肌肉裡面結成小硬塊,這是因為血虛導致筋脈乾燥,進而攣縮糾結所造成的。這是因為過度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來消除血塊,導致血液無法滋養筋脈,使得筋脈無法舒展開來。應該用補益陰血的方法來滋養肝血,用健脾的方法來運化中氣,可以用八珍湯(補五方)或歸脾湯(補十九方)加減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