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生編》~ 保產心法 (1)
保產心法 (1)
1. 保產心法
2. 懷孕部
生產之順易。全在一有胎孕。即加調養。誠水流之源也。要知婦人生子。與牝雞覆卵相似。雛在卵殼中。臨出。乃雛自啄破卵殼而出。兒在胞胎內。乃兒自吮開胞衣而生。凡有艱難延久者。多為胞衣堅厚。胎氣肥大所致。孕婦能守淫佚諸戒。產自不難。且又保嬰兒之壽康。若不從孕時謹護。猶舍源而逐流。烏可得哉。
白話文:
生產是否順利,完全取決於懷孕開始就及時調養,就像水流的源頭一樣。要知道婦女生產,就像母雞孵蛋一樣。小雞在蛋殼裡,快要出來時,是小雞自己啄破蛋殼出來;嬰兒在胞胎裡,是嬰兒自己吸吮開胞衣而出生。凡是生產困難、時間拖很久的,多半是因為胞衣太厚、胎兒過於肥大所導致。孕婦如果能遵守禁慾等戒律,生產自然不會困難,而且也能保證嬰兒健康長壽。如果不在懷孕時謹慎保護,就像捨棄源頭去追逐支流,怎麼可能會有好結果呢?
3. 戒交媾
婦一有孕之後。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居另室。不與共寢。恐動欲念也。大抵三個月以前犯之。則欲起而子宮復開。多有漏下。胎動。諸患。如三個月以後犯之。則胞衣厚而難產。要知欲火傷胎。必致汙濁凝積。且兒身白滯痘毒瘡疾。醫治難痊。俱因父母不慎也。試以物觀。
其理易曉。牛馬犬豕。胎胎順易而無損。在人則未能矣。蓋牛馬犬豕一受胎後。絕不交合。遇牡逼身。輒蹄之不得近。謂之護胎。人受胎後。多不禁欲。每受此害。與其婦產艱難。子多病夭。何如戒一時之欲。受無涯之福。但婦難解。夫男當細與講明。
白話文:
婦女一旦懷孕之後,務必戒絕性行為。所以古時候的人,婦女懷孕後,就會搬到另一個房間住,不和丈夫同睡,就是為了避免產生性慾。大概來說,懷孕三個月以前發生性行為,容易引發子宮再次打開,導致出血、胎動不安等各種問題。如果懷孕三個月以後發生性行為,胎盤會變厚而導致難產。要知道性慾之火會傷害胎兒,一定會導致污濁之物堆積,而且生出來的孩子容易有白斑、痘瘡、皮膚病等,這些疾病很難治癒,都是因為父母不小心所造成的。我們可以觀察其他動物,就能明白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牛、馬、狗、豬,牠們每次懷孕都能順利生產而沒有損傷,人類卻做不到,原因在於牛、馬、狗、豬一旦懷孕之後,就絕對不會再交配。如果遇到雄性逼近,牠們會踢牠,不讓牠靠近,這就叫做保護胎兒。人類懷孕後,大多無法控制性慾,所以經常受到傷害。與其讓婦女生產困難、孩子多病夭折,不如戒掉一時的慾望,換取無窮的福氣。只是婦女可能不了解這個道理,丈夫應該好好跟她說明。
4. 戒惱怒
人有惱怒。最傷血氣。血氣既傷。自不能養胎。多有因此動胎者。即幸而不動。其怒氣入胎。生兒多疾矣。
白話文:
人如果常常生氣發怒,最容易損傷體內的血和氣。血氣一旦受損,就無法好好滋養胎兒。很多孕婦因此發生動胎(流產)的情況。就算幸運沒流產,怒氣也會進入胎兒體內,生下來的孩子通常會體弱多病。
5. 戒安逸
婦人懷孕。原賴血以養之。氣以護之。宜當常行小勞。令血氣周流。胞胎活動。則氣強而胎旺。如久坐。久臥。久勤女工。紡織之類。不得行走散蕩。以致氣不運行。血不流潤。胎必凝滯不活。致多難產。且又胎氣微弱。生兒軟弱多病。凡孕婦。雖欲小勞。但不可登高。上梯。
舉重妄作。恐有跌僕損傷之虞。常見田野辛苦之婦。必然途中腹痛。立便生產。在富貴之家。每多難產。此安逸太過之驗也。
白話文:
婦女懷孕,原本是依靠血液來滋養胎兒,依靠氣來保護胎兒。應該常常做些輕微的勞動,讓血液和氣可以順暢運行,胎兒的活動也能活躍起來,這樣氣血強盛,胎兒也會長得好。如果長時間坐著、躺著,或者長時間做女紅、紡織之類的事情,而不去走動散步,就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胎兒也無法得到滋養,必定會凝結停滯不活動,造成難產。而且胎氣也會變得虛弱,生出來的嬰兒也會軟弱多病。懷孕的婦女,即使想做些輕微的勞動,但也不可以爬高、上梯子,舉重物或胡亂行動,以免跌倒受傷。常常看到田野裡辛苦勞作的婦女,經常會在路上腹痛,就直接生產了。反觀富貴人家,卻常常發生難產。這就是安逸過度的證明。
6. 戒暖熱
凡有胎孕。宜微涼。而忌太暖。北方火炕。南方火箱。皆不宜睡。凡胎動不安者。虛僅二三。熱有八九。慎之哉。
白話文:
懷孕的人,身體應該稍微保持涼爽,切記不要太過溫熱。北方的火炕、南方的火箱,都不適合孕婦睡臥。一般來說,胎動不安的情況,屬於虛弱的只有少部分,大多是因身體過熱引起的,務必謹慎注意啊!
7. 戒猛藥
有孕十日半月。脈微難辨。未曾過月。自亦不知。或過身體不快。醫人不知。誤投破胎之藥。傷損甚多。前賢云。人知二三月墮胎。豈知月內傷胎者眾也。
白話文:
懷孕十天半個月左右,脈象非常細微難以辨認,因為還沒超過一個月,孕婦自己也不知道懷孕了。有時會感到身體不舒服,醫生也不清楚狀況,就誤用了會導致流產的藥物,對胎兒造成很大的傷害。前人說過,人們只知道懷孕兩三個月墮胎很傷身,卻不知道其實懷孕一個月內就傷到胎兒的情況更多。
8. 戒驚駭
受胎後。不可受驚駭。如涉險。儺神。以及入廟。見異奇鬼怪形像。俱宜謹戒。則肝能育魄。不致種胎毒胎驚。
白話文:
婦女懷孕之後,不可以受到驚嚇。像是遇到危險、參與驅鬼儀式、進入寺廟,或是看見奇異鬼怪的形象,這些都要謹慎戒除。這樣肝臟才能順利滋養胎兒的魂魄,不至於產生胎毒或胎驚等問題。
9. 戒放縱
受胎至三四月後。宜緊束其腹。勿令胎放則易產。此又不可束之太緊。恐胎難於長成。束至六七個月。八九個月。胎忽亂動。三兩日間。或痛或止。或有水下。但腰不甚痛。胎未離經。名曰轉胎。只要直身坐臥行立。不可驚憂逼迫。若論產期。必以腰痛為候。古云陣痛連腰。胎即立脫。言腰痛之急。一陣痛一陣也。
白話文:
懷孕三到四個月後,應該稍微束緊腹部,不要讓肚子過於放鬆,這樣生產時會比較順利。但也不能束得太緊,否則可能會影響胎兒的成長。束到六、七個月左右就可以了。到了八、九個月的時候,胎兒可能會突然亂動,三兩天之間,可能會出現肚子痛或不痛、甚至有羊水流出的情況,但如果腰部不太痛,表示胎兒還沒準備好要出生,這種情況叫做「轉胎」。這時候只要保持身體直立坐著、躺著或走路就好,不要過度驚慌或施加壓力。至於什麼時候要生產,一定要以腰痛為判斷標準。古人說,陣痛如果連到腰部,胎兒很快就會生出來,這是在說明腰痛的急迫性,而且是一陣一陣的疼痛。
10. 調理脾胃
常人身體康健。氣血充足。皆由脾胃調和。飲食有節。若懷胎婦人。脾胃尤為緊要。蓋胎元全賴氣血以養。氣血又藉脾胃飲食而生。若飲食不節。脾胃必然受虧。更或七情內傷。氣血因而漸耗。則痰火發熾。惡阻癇症等病起矣。所以明醫。一見孕婦脾胃不和。急先調理。雖有他症。
以末治之。但懷孕至二三月。六七月。飲食多不甘美。不妨少進香美。扶助胃氣。凡新米新面。黏硬難消之物。極傷胎元。切宜謹戒。至於食不可頓飽。應吃得十分者。只食六七分。頻頻多頓。乃調理脾胃之要法。
白話文:
一般人身體健康,氣血充足,都是因為脾胃功能調和,飲食有節制。如果是懷孕的婦女,脾胃更是尤其重要,因為胎兒的發育完全依賴氣血來滋養,而氣血又需要透過脾胃消化飲食而產生。如果飲食沒有節制,脾胃一定會受到損傷,再加上情緒不佳,導致氣血逐漸耗損,就會造成痰火旺盛,出現噁心嘔吐、子癇等疾病。所以明智的醫生,一旦發現孕婦脾胃不調和,會先趕緊調理脾胃,即使有其他的症狀,也會先從調理脾胃開始處理。但是懷孕到二三個月或六七個月的時候,孕婦常常會覺得吃東西沒有味道,這時可以稍微吃些味道較香甜美味的食物,來幫助提升脾胃功能。像是新米、新麵等黏膩堅硬難消化的食物,非常傷害胎兒,一定要特別謹慎避免。至於飲食方面,不可以一次吃太飽,本來可以吃十分飽的,只要吃六七分飽就好,並且少量多餐,這是調理脾胃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