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本草》~ 第三卷 (8)
第三卷 (8)
1. 五爪金龍
五爪金龍,即五爪藤。生山野中,葉五片並生,開綠色小花,結果似葡萄。味辛,性溫。入肝、腎二經。消炎腫,接筋骨,止血,治風濕疼痛。
白話文:
五爪金龍,也就是五爪藤。生長在山野之中,葉片五片並生,開出綠色的花朵,結果與葡萄相似。味道辛辣,性質溫和。歸肝經、腎經。具有消炎、舒緩腫脹、癒合筋骨、止血的功效,可治療風濕疼痛。
(附接骨方),鮮五爪龍,赤木通,搗爛敷患處,神效。
——於本卷下
白話文:
(附接骨配方)將新鮮的五爪龍和赤木通搗爛,敷在患處,有神奇的療效。
2. 茵芋
茵芋,氣味辛、苦,性溫,有小毒。專治一切風濕麻木,手足拘攣,筋骨疼痛,左癱右瘓,用酒為引,其功甚佳。
——範本卷十
白話文:
茵芋,它的氣味辛辣、苦澀,性溫,有輕微毒性。它可以專門治療各種風濕麻木、手腳僵硬、筋骨疼痛、左側癱瘓右側麻痺的疾病。如果用酒來引導藥效,它的效果會非常好。
3. 臭椿皮
臭椿皮,味苦、微辛,性微溫。止婦人白帶、崩血,止大腸下血。治赤白便濁,各種氣痛寒痛。
(附方),治心氣疼,面寒、背寒,胃氣疼。
臭椿皮,用新瓦焙乾,黃色為末,每服(一錢五分),熱燒酒服。
——務本卷二
白話文:
臭椿皮
,味道苦澀,略帶辛辣,性溫和。可以用來治療婦女白帶過多、子宮出血、大腸出血等症狀。也可以治療赤白濁精、各種氣痛和寒痛。
(附方)
治療心氣疼痛、臉色蒼白冰冷、背部寒冷、胃氣疼痛。
用法
將臭椿皮用新的瓦片焙乾,直到呈黃色,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1.5錢,用熱燒酒送服。
出處
務本卷二
解釋
- 臭椿皮: 指的是臭椿樹的樹皮,中醫認為它具有收斂止血、溫中止痛的功效。
- 白帶、崩血: 分別指婦女白帶異常過多和子宮出血。
- 大腸下血: 指的是大腸出血。
- 赤白便濁: 指的是精液異常,呈現紅色或白色,並伴有異味。
- 氣痛寒痛: 指的是由氣虛或寒邪引起的疼痛。
- 心氣疼: 指的是心臟氣血不足引起的疼痛。
- 面寒、背寒: 指的是臉色和背部冰冷。
- 胃氣疼: 指的是胃部氣血不足引起的疼痛。
- 一錢五分: 指的是中藥的重量單位,約為3.75克。
- 熱燒酒: 指的是用熱水煮沸後的燒酒。
4. 五抓刺
五抓刺,硬枝,枝上生葉,葉五抓,綠紅色。主治傷寒,不問陰症似陽症,陽症似陰症、傳經,不傳經,服之即愈。
——範本卷三
白話文:
五抓刺,是一種堅硬的樹枝,樹枝上生長著葉子,葉子有五個抓痕,呈綠紅色的。這種植物可以治療傷寒,不論是陰症還是陽症,還是傳經還是不傳經,服用後立馬就會痊癒。
5. 刺腦包
刺腦包,又名刺老苞、鵲不宿。味苦、辛,性涼。入脾、腎二經。治風濕疼、胃疼,跌打損傷。
(附方)骨折,用鮮根搗碎,酒炒熱敷。
——於本卷下
白話文:
刺腦包,又名刺老苞、鵲不宿。味道苦、辛,性質偏涼。能進入脾臟和腎臟的經絡。可用來治療風濕引起的疼痛、胃痛,以及跌打所造成的傷害。
(附上驗方)對於骨折的情況,可以使用新鮮的根部搗碎後,再用酒炒熱來進行敷療。
6. 法羅海
法羅海,一名土川芎,又名法落梅。產東川,葉似黃萊菔,根有菊花心。味辛、微苦,性大溫。入肺、脾二經。專治面寒、背寒、胃氣、心氣、肝氣疼,肺部疼,兩肋脹疼。用新瓦焙為末,每服一錢,熱燒酒服。
(附方)治胃寒疼,年久不愈。
白話文:
法羅海,又稱土川芎或法落梅,產於東川。它的葉子像黃色的萊菔,根部有菊花狀的心。味道辛辣、微苦,性大溫。它歸肺、脾兩經。專治面寒、背寒、胃氣、心氣、肝氣疼痛,肺部疼痛,兩肋脹痛。將其焙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熱燒酒送服。
法羅海(三錢),延胡索(二錢),薏苡仁(五錢),白朮(土炒三錢),煎服。
——叢本卷中
白話文:
法羅海(三錢):一種植物,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延胡索(二錢):一種植物,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薏苡仁(五錢):一種穀物,具有健脾益氣、清熱祛濕的功效。
白朮(土炒三錢):一種中藥材,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尿的功效。
將這些中藥材一起煎服,可以起到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化瘀、止痛、健脾益氣、燥濕利尿等作用。
7. 當歸
當歸,味辛、微苦,性溫。其性走而不守,引血歸經。入心、肝、脾三經。止腹痛、面寒、背寒痛,消癰疽,排膿定痛。
附方,治面寒、背寒、肝氣疼。
當歸,不拘多少,新瓦焙乾為末,引用燒酒服。
——叢本卷中
白話文:
當歸,味道辛辣、微苦,性質溫和。它的特點是活血化瘀,引血歸經。歸入心、肝、脾三條經脈。可以止腹痛、面寒、背寒痛,消除癰疽,化膿止痛。
8. 前胡
前胡,味苦辛,性寒。陰中陽也。解散傷風傷寒發汗要藥。止咳嗽,升降肝氣,明目退翳,除內外之痰,有推陳治新之功。
白話文:
前胡,味道苦辛,屬性寒涼。它是陰中帶陽的藥物。它是治療感冒、發汗的重要藥物。它可以止咳,升降肝氣,明目退翳,消除內外痰飲,有排除陳舊、治療新病的作用。
(附方)治傷風頭痛,發熱怕寒,身體困疼,鼻流清涕。前胡(一錢),陳皮(一錢),甘葛(一錢),枳殼(五分),蘇葉(五分),黃芩(一錢),荊芥(五分),薄荷(五分),引用生薑(一片)。水煎服。忌油葷。
(又方)治反胃。
白話文:
(附方)治療傷風頭痛、發熱怕冷、身體沉重疼痛、鼻流清涕。前胡(一錢)、陳皮(一錢)、甘草(一錢)、枳殼(五分)、蘇葉(五分)、黃芩(一錢)、荊芥(五分)、薄荷(五分)、生薑(一片)。水煎服。忌吃油膩和葷食。
昔一人,得翻胃,吐食不安之症,得此方服效。前胡(十兩打碎,忌鐵器),白酒(五斤),共入沙罐內,重湯煮二炷香,取出,俟冷。每用將酒燉化,熱飲三杯,七日痊愈。忌魚、羊、蛋、蒜。(白酒即清燒酒)。
——務本卷三
白話文:
從前有一個人,得了胃病,吐食不安。有個偏方治好了他的病。取前胡(十兩打碎,忌用鐵器)、白酒(五斤)放入沙鍋內,加大量熱水煮二柱香的時間,取出後等其冷卻。每次用熱水把酒溫熱,喝三杯,七天就痊癒了。忌吃魚、羊肉、雞蛋、蒜。(白酒即清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