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茂

《滇南本草》~ 第三卷 (7)

回本書目錄

第三卷 (7)

1. 黃花地丁

黃花地丁,味苦、微辛,性寒。發散瘡癰,解瘡毒腫痛。入肺,消痰、定喘、止咳嗽,肺痿等症。

(單方),治久遠咳嗽,痰喘氣粗,喉內如拽鋸之聲,夜臥不寧。用:

黃花地丁(二錢蜜炒),響鈴草(二錢蜜炒),竹葉為引,煎湯服之。

——叢本卷上

白話文:

黃花地丁,味道苦澀,帶點微辛,藥性寒涼。它可以幫助散發瘡瘍,解除瘡毒引起的紅腫疼痛。入肺經,能夠化痰、平定喘息、止咳,對於肺痿等病症也有幫助。

(單方),治療長期咳嗽,痰多氣喘、呼吸粗重,喉嚨裡像拉鋸子一樣有雜音,夜晚睡不安穩。用法是:

黃花地丁(二錢,用蜂蜜炒過),響鈴草(二錢,用蜂蜜炒過),用竹葉作為藥引,加水煎煮後服用。

2. 黃花草

黃花草,生田邊。串枝,開黃花,結黑小子。味苦,性寒。主治熱結火症,日夜燒不退,五經血燥,煎服立愈。

——範本卷六

白話文:

黃花草,生長在田埂旁邊。它的枝條是串連生長的,會開黃色的花,結黑色的果實。味道是苦的,藥性寒涼。主要治療因為熱邪鬱結而引起的發炎症狀,像是發燒持續不退,或是體內五臟的經絡血脈乾燥等問題,用煎藥的方式服用,很快就會痊癒。

3. 三葉草

三葉草,味辛、微苦,性微溫。治瘡瘍腫毒,發散瘡癰,點水酒服。

——務本卷二

白話文:

三葉草,味道辛辣,帶點微苦,屬性稍微溫和。可以治療瘡、癰等腫毒,能幫助瘡瘍散開,將三葉草搗碎後用酒調和服用。

4. 藍花接骨草

藍花接骨草,氣味酸、甘,性平。主治筋骨疼痛,風濕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損傷。筋骨碎斷者,包敷患處,可以接續,其效如神。

——範本卷十二

白話文:

藍花接骨草,味道帶酸又帶甜,藥性平和。主要治療筋骨疼痛、風濕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損傷。如果是筋骨碎裂斷開的情況,將它包敷在患處,可以幫助接合,效果神奇。

5. 紫金皮

紫金皮,味辛、苦,性溫。有毒。入肝脾二經,行十二經絡。治筋骨疼痛,風濕寒痹,麻木不仁,癱瘓痿軟,濕氣流痰,暖筋,止腰疼。治婦人血寒腹痛,吃之良效。炙用燒酒炒。

(附方),治男婦筋骨疼痛,痰火痿軟,濕氣流痰。紫金皮(二錢酒炙),秦歸(五錢),川牛膝(三錢),羌活(三錢),木瓜(三錢),用好酒(五斤)

重湯煎一炷香時取出,去火毒,露一宿方可用。

——叢本卷下

白話文:

紫金皮,味道辛辣、苦澀,藥性溫熱,有毒。主要作用於肝經和脾經,能運行全身十二條經絡。可以用來治療筋骨疼痛、風濕寒痹、麻木不仁、癱瘓無力、濕氣引起的痰液積聚,能夠溫暖筋骨、止住腰痛。對於婦女因血寒引起的腹痛,服用效果很好。使用時需要用酒炙烤過。

(附帶的藥方)可以治療男女筋骨疼痛、痰火引起的軟弱無力、濕氣引起的痰液積聚。藥方組成:紫金皮(用酒炙過,二錢)、秦當歸(五錢)、川牛膝(三錢)、羌活(三錢)、木瓜(三錢),用優質好酒(五斤)一起放入鍋中。

隔水加熱燉煮約一炷香的時間後取出,去除藥的火毒,放置一夜使其充分吸收露水後才可以使用。

6. 鐵刺枝

鐵刺枝,一名刺枝。硬枝鐵梗,開小白花,冬秋無花,似鐵釘刺,多出石旁。味苦,無毒。採取曬乾為末,治酒毒衝心,胃中結疼,或成酒蟲、酒龜,在腹內作痛不能忍者,服之效。

取楊梅根同此刺枝根共為末,治癱瘓痰軟。每服三錢,用無灰酒下,神效。忌蘿蔔。

——務本卷一上

白話文:

鐵刺枝,又名刺枝。它的枝幹堅硬如鐵,開白色小花,冬天和秋天不開花,枝條上的刺像鐵釘,多生長在石頭旁邊。味道苦,沒有毒。採集後曬乾磨成粉末,可以治療因喝酒引起的毒素衝擊心臟、胃部疼痛結塊,或是形成酒蟲、酒龜,在肚子裡疼痛難忍的情況,服用它有效。

取楊梅樹根和鐵刺枝的根一起磨成粉末,可以治療癱瘓、痰多軟弱無力的症狀。每次服用三錢,用沒有灰的酒送服,效果顯著。服用期間忌吃蘿蔔。

7. 赤木通

赤木通,一名野蒲桃根,又名金剛散。味酸、苦,性寒。利膀胱積熱,消偏墜下氣,走經絡,定痛,散乳結腫痛,治癰瘡,排膿,通利五淋、赤白便濁,止玉莖痛。

(附方),治膀胱偏墜、疝氣疼痛。

赤木通(三錢),小茴香(一錢炒),吳茱萸(五分),水煎點水酒服。疝氣加,橘核(一錢炒),荔枝核(七個炒),為末,亦照前點水酒服。

——務本卷三

白話文:

赤木通,也叫做野蒲桃根,又叫做金剛散。味道酸、苦,性質寒涼。它可以幫助膀胱排除積熱,消除陰囊腫大下墜的狀況,疏通經絡,止痛,散開乳房的結塊腫痛,治療癰瘡,排出膿液,通暢小便,改善小便時赤白混濁的狀況,並且能止住陰莖的疼痛。

(附帶的藥方),用來治療膀胱陰囊下墜、疝氣疼痛。

使用赤木通(三錢),小茴香(一錢炒過),吳茱萸(五分),用水煎煮後,加入少量酒服用。若是疝氣比較嚴重,可以加入炒過的橘核(一錢),以及炒過的荔枝核(七個),一起磨成粉末,也一樣用少量的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