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本草》~ 第三卷 (3)
第三卷 (3)
1. 金星鳳尾草
金星鳳尾草,味苦,性寒。(古本附註)解硫黃毒、升丹、輕粉毒。今用洗暴赤火眼,老年昏花,退翳膜遮睛。煎湯候溫,或洗或用筆管吹。
——叢本卷中
白話文:
金星鳳尾草,味道苦澀,藥性寒涼。依照古籍記載,可以解硫磺中毒、升丹(一種含汞的藥物)中毒、輕粉(氯化亞汞)中毒。現在多用來清洗突然發紅發炎的眼睛,對於老年人眼睛昏花、以及去除遮蔽眼睛的翳膜,都有幫助。可以煎煮成湯藥,等到溫度適中時,用來清洗眼睛,或用筆管吸取藥液後吹入眼睛。
2. 接筋藤
接筋藤,形似皮條,有小葉,身上有毛,無花。氣味甘,性平。主治跌打損傷,散血和血,筋骨疼痛。以酒為使,服之即愈。
——範本卷六
筋骨草,生大川石上,亦有綠葉,無花。氣味甘、酸。無毒。主治筋骨疼痛,濕氣流痰,手戰腳軟,以燒酒為使立瘥。(筋骨草有二種,當細辨之)。
——範本卷五
白話文:
接筋藤,外型像皮條,有小片葉子,身上有毛,沒有花。味道甘甜,性質平和。主要治療跌打損傷,消散瘀血、促進血液循環,以及筋骨疼痛。用酒引導藥效,服用後就能痊癒。
筋骨草,生長在山川大石上,也有綠色葉子,沒有花。味道甘甜、酸澀。沒有毒性。主要治療筋骨疼痛,濕氣引起的痰液,手腳顫抖無力。用燒酒引導藥效,立刻就能見效。(筋骨草有兩種,應仔細分辨它們。)
3. 麻黃
麻黃,味苦、辛,性溫。入肺經。治鼻竅閉塞不通,香臭不聞,寒邪入於太陰肺經,肺寒咳嗽。藥苗,散寒邪而發表汗。根節止汗,實表氣,固虛,清肺氣,消咽噎,噎即喉中梅核之氣,咽不下,吐不出是也。麻黃,氣虛弱者禁用,恐汗多亡陽。
(附方),治傷風后,寒邪斂注於肺經,鼻塞不通,不聞香臭,鼻流濁涕,或成腦漏。
麻黃(五錢乳浸曬乾),陳皮(三錢),桔梗(二錢),梔子(二錢炒),川芎(二錢),黑豆(三錢去殼炒),共為細末,每服一錢,竹葉湯下。
——務本卷三
白話文:
麻黃,味道苦又帶辛辣,藥性溫熱。主要作用於肺經。可以治療鼻子堵塞不通、聞不到氣味,這是因為寒邪侵入太陰肺經,導致肺部受寒而咳嗽。麻黃的莖苗,可以驅散寒邪,發汗解表。麻黃的根部,則能止汗,使體表之氣更為固實,能固攝虛弱體質,也能清肺氣、消除咽喉阻塞的感覺,這裡說的阻塞,就是指喉嚨像有梅核卡住的感覺,吞不下去,也吐不出來。麻黃,氣虛體弱的人禁用,因為會導致大量出汗,可能造成陽氣耗散。
(附帶的藥方)可以治療感冒後,寒邪聚集在肺經,導致鼻子堵塞不通、聞不到氣味、流出濃稠的鼻涕,甚至可能形成鼻漏。
將麻黃(五錢,用牛奶浸泡後曬乾)、陳皮(三錢)、桔梗(二錢)、炒梔子(二錢)、川芎(二錢)、炒黑豆(三錢,去殼),一起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竹葉湯送服。
——務本卷三
4. 鐵線牡丹
鐵線牡丹_止嘔吐噁心,吞酸吐酸,痰呃逆反胃吐食,胸膈胃口作痛,飽脹慒滷,有暖胃進食之功,下行入腎,扶助命門相火衰弱,溫丹田,補火興陽。_
(附方),治反胃嘔吐,飲食胸膈飽脹,胃口疼痛,吞酸吐痰。鐵線牡丹(花蕊、葉、梗、根俱可用),為細末,每服一錢五分,滾水點酒服。忌魚、羊、蛋、蒜、生冷。
——務本卷三
鐵線牡丹,形似牡丹,延蔓而生。花開碧綠色,大瓣中又開細瓣。氣味苦。有微毒。主治一切瘡科,外敷內服。
——範本卷七
白話文:
鐵線牡丹能夠止吐、止噁心,改善吞酸、吐酸的症狀,也能治療痰多、打嗝、反胃想吐、吐出食物等情況。對於胸口、胃部疼痛,以及腹脹、悶脹等不適,鐵線牡丹有溫暖腸胃、促進食慾的功效。它能往下作用,進入腎臟,扶助命門的相火衰弱,溫暖下丹田,補益火氣、振奮陽氣。
(有一個藥方)可以治療反胃嘔吐、飲食後胸口飽脹、胃痛、吞酸吐痰等症狀。鐵線牡丹的花蕊、葉子、莖、根都可以使用,將其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滾水沖泡並加入少許酒服用。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魚、羊肉、雞蛋、蒜、生冷食物。
鐵線牡丹外形像牡丹,但會蔓延生長。花朵開出碧綠色,大花瓣中又會開出細小的花瓣。氣味苦澀,帶有微毒。主要可以治療各種瘡瘍,可以外敷也可以內服。
5. 繡球藤
繡球藤,生山中有水處。其藤貫串,有小細葉一撮,生於藤上。味苦,性微寒。無毒。主治一切下部生瘡,腎囊風癢。洗之,神效。治天疱瘡,焙乾細末,撒瘡上,三劑神效,俗呼楊梅結毒。又燒灰治鼻疳瘡,吹入鼻中。或中毒於肺,鼻不能聞香臭者,吹之,鼻竅即通。
——務本卷一上
白話文:
繡球藤,生長在山中靠近水源的地方。它的藤蔓互相串連,藤蔓上會長出一小撮細小的葉子。味道苦,屬性稍微偏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各種長在下半身的瘡,以及陰囊濕疹搔癢。用它清洗患處,效果極佳。治療天疱瘡,將其烘乾磨成細末,灑在瘡面上,三次就見效,民間俗稱楊梅結毒。另外,燒成灰可以用來治療鼻疳瘡,將灰吹入鼻腔中。或者因為肺部中毒,導致鼻子無法聞到香味或臭味時,將灰吹入,鼻孔就會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