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茂

《滇南本草》~ 第二卷 (22)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卷 (22)

1. 荊芥穗

荊芥穗,味辛、苦,性微溫。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腫,除諸毒,發散瘡癰。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

(附方),治寒邪伏於肺腑,頭目眩疼,鼻流清涕,目珠脹疼,羞明怕日。

荊芥穗(一錢),白菊花(一錢五分),川芎(一錢),梔仁(二錢炒),引用燈芯草煎服。

(又荊芥湯),治咽喉紅腫,乳蛾疼痛,飲食不下,發熱,口吐痰涎,頭痛。昔一人得傷寒症,頭疼發熱,咽喉腫痛,飲食不下。口吐痰涎,舌苔黃厚,用解表發散之藥不效,至十五、六日,得此方痊愈。

荊芥穗(五錢),生甘草(二錢),赤木通(二錢),引用黑豆(十五粒),水煎服。一服,喉疼止一半,二服,去黑豆加牛蒡子,連翹,三服痊愈。

——務本卷三

白話文:

荊芥穗,味道辛辣、苦澀,藥性稍微溫和。它能向上清除頭部和眼睛的各種風邪,能止頭痛、使眼睛明亮。能解除肺、肝、咽喉的熱痛,消腫,去除各種毒素,發散瘡瘍。能治療便血,止住婦女突然的崩漏,消除風熱,通暢肺氣,使鼻塞得以疏通。

(附帶的方子)治療寒邪潛伏在肺部,導致頭暈目眩疼痛,鼻流清涕,眼珠腫脹疼痛,怕光怕太陽。

荊芥穗(一錢),白菊花(一錢五分),川芎(一錢),炒過的梔子仁(二錢),用燈芯草引藥煎煮服用。

(又一個荊芥湯)治療咽喉紅腫,扁桃腺疼痛,吃不下飯,發燒,口吐痰液,頭痛。以前有個人得了傷寒症,頭痛發燒,咽喉腫痛,吃不下飯,口吐痰液,舌苔黃厚,用了解表發散的藥都沒效,到了十五、六天,用了這個方子就痊癒了。

荊芥穗(五錢),生甘草(二錢),赤木通(二錢),用黑豆(十五粒)引藥,加水煎煮服用。一服藥後,喉嚨疼痛減輕一半,二服藥後,去掉黑豆,加入牛蒡子、連翹,三服藥就痊癒了。

2. 青牛膝

青牛膝,一名紫花草、又名半邊蓮、又名半朵蓮、又名半枝蓮、一名半枝花、一名一枝蓮。味辛、酸,性微寒。通經絡,祛風熱,涼血熱。療疥癩膿窠瘡、血風癬瘡、腦漏鼻淵、流涕腥臭,利小便,治五淋白濁等症。

(附方),治馬眼疥癩風癬等瘡,淋症便濁。

青牛膝不拘多少,採新鮮者,搗汁,點酒服,或煎湯,點酒服亦可。

(又方),治腦漏頭眩疼,鼻淵濁涕,黃色清水,腥臭難堪,或鼻竅不通,不聞香臭。

青牛膝(五錢),臘肉骨(火煅去油一錢好火腿骨良),細黑豆(二十粒,焙炒),水煎,點水酒服。

——務本卷二

白話文:

青牛膝,又叫做紫花草,也叫做半邊蓮、半朵蓮、半枝蓮,還叫做半枝花、一枝蓮。味道辛辣、酸澀,藥性稍微偏寒。能夠疏通經絡,驅散風熱,清涼血熱。可以治療疥瘡、癩病引起的膿包瘡,皮膚出現血風癬瘡,腦部漏膿、鼻淵導致的流鼻涕帶有腥臭味,還能利小便,治療五淋、白濁等病症。

(附帶的藥方)治療馬眼疥瘡、癩病、風癬等瘡,以及淋病導致的小便混濁。

青牛膝不論用多少,採摘新鮮的,搗爛取汁,用酒送服,或者煎煮成湯藥,用酒送服也可以。

(另一個藥方)治療腦漏引起的頭暈疼痛,鼻淵導致的鼻涕混濁,呈現黃色或清水狀,帶有腥臭味讓人難以忍受,或者鼻孔不通,聞不到香臭。

使用青牛膝(五錢)、臘肉骨(用火燒過去除油脂,用一錢好的火腿骨更好)、細黑豆(二十粒,炒過),用水煎煮,用酒送服。

3. 慈菇

慈菇,味甘、微苦,性溫。主治厚腸胃,止咳嗽,痰中帶血,或咳血,嘔血。

(單方),治肺虛咳血。

生慈菇(數枚,去皮搗爛),蜂蜜(二錢),米湯沫同拌勻,飯上蒸熟。熱服效。

——務本卷二

白話文:

慈菇,味道甘甜,帶點微苦,屬性溫和。主要功效是能增強腸胃功能,止咳,改善痰中帶血或咳血、嘔血等症狀。

(單方),可以治療肺虛引起的咳血。

用生的慈菇(幾顆,去皮搗爛),加上蜂蜜(約八克),用米湯上面的米漿一起拌勻,放在飯上蒸熟。趁熱服用即可見效。

——務本卷二

4. 牙齒草

牙齒草,一名牙拾草,生田中。味苦、澀,性寒。止赤白痢疾,大腸下血、婦人紅崩漏下,惡血。

(附方),治赤白痢疾日久者。

牙齒草,山楂,各等份沙糖(二錢),同煎服。

——務本卷二

白話文:

牙齒草,又名牙拾草,生長在田地裡。味道苦澀,屬性寒涼。可以止住赤痢、白痢,治療大腸出血、婦女的血崩和漏下,以及排出惡血。

(附帶的藥方),治療赤白痢疾時間很久的:

牙齒草、山楂,各取等量,加入二錢砂糖,一起煎煮服用。

5. 地地藕

地地藕,味甘,性微寒。主治補養氣血,療婦人白帶紅崩。生新血,止尿血、鼻衄血、血淋,服之最良。

(附方),治沙鼻不時流血、鼻衄。

地地藕,煎湯,三次服斷根。

——務本卷三

白話文:

地地藕,味道甘甜,藥性稍微偏涼。主要功效是補養氣血,治療婦女的白帶和血崩等症狀。它能夠產生新的血液,並能止住尿血、鼻出血、以及血淋等病症,服用效果非常好。

(附帶的藥方),可以治療鼻子沙沙作響、並時常流血的鼻衄。

用生地地藕煎煮成湯藥,分三次服用就能完全治癒。

6. 地湧金蓮

地湧金蓮,味苦、澀,性寒。治婦人白帶,紅崩日久,大腸下血。

(單劑),地湧金蓮,煎湯,點水酒服。又血症日久欲脫,用之,亦可以固脫。

——務本卷二

白話文:

地湧金蓮,味道苦澀,藥性寒涼。可以用來治療婦女白帶過多、月經崩漏日久不止、大腸出血等症狀。

(單方使用)地湧金蓮,煎煮成湯藥,加入少許水酒服用。另外,血症日久、氣血虛脫時,使用此藥,也可以起到固脫的作用。

7. 天門冬、地龍松

天門冬,味甘、微苦,性寒。入肺經,潤肺,止咳嗽、咳血,降肺氣逆脹。生吃治偏墜疝氣,或左或右腎子腫大。

(附方),治偏墜氣疼,腎子腫大。

天門冬(五錢),用生者,去皮,煨點水酒服。

(補註),此藥熟煎,補肺,潤皮毛,悅顏色,止咳嗽、咳血。生煎利小便,下氣,清肺氣,治偏墜氣疼。

——務本卷二

地龍松,即天冬草也。以霜月其根始肥,故本草名為天冬。高尺許,葉細。世人但知其根之力,而不知其枝葉之功,勝於其根十倍。氣味甘、辛、苦,性平。無毒。專治一切九種氣疼,腎氣下陷,睪丸腫大,不拘左右子腫,服之。此草引火歸元,氣歸氣海,疼痛即消。久服此草,入煉和丸,每一日一丸,能五臟調和,六腑清潤,延年益壽,烏須黑髮,令人耳目清明,面似童顏色。

——範本卷八

白話文:

天門冬

天門冬,味道甘甜,帶點微苦,藥性寒涼。它主要作用於肺經,能夠滋潤肺部,止咳化痰、止咳血,並能平降肺氣上逆的脹滿。生吃可以治療偏墜疝氣,也就是一側或兩側睪丸腫大的情況。

(附帶的藥方)治療偏墜氣痛,也就是睪丸腫大。

用新鮮的天門冬(約15克),去掉外皮,稍微煨烤後,加入少量水酒服用。

(補充說明)這個藥如果煮熟服用,可以補養肺部,滋潤皮膚毛髮,使氣色紅潤,並且止咳化痰、止咳血。如果生煮服用,則能利尿、降氣、清肺氣,治療偏墜氣痛。

地龍松

地龍松,其實就是天冬草。在霜降的月份,它的根部開始變得肥厚,因此本草書才稱之為「天冬」。它高度約一尺,葉子細小。世人只知道它的根部有藥效,卻不知道它的枝葉功效,比根部強十倍。它的氣味是甘甜、辛辣、苦澀,藥性平和,沒有毒性。它專門治療各種氣痛,包括腎氣下陷、睪丸腫大,不論是左側還是右側睪丸腫大,都可以服用。這種草藥能引火歸元,使氣回歸氣海,疼痛就會立即消散。長期服用這種草藥,可以製成藥丸,每天服用一丸,可以調和五臟,使六腑清潤,延年益壽,使鬍鬚頭髮烏黑,使人耳聰目明,面色像孩童一樣紅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