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茂

《滇南本草》~ 第二卷 (20)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卷 (20)

1. 野薄荷

野薄荷,味辛、微苦、麻,性微溫。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眩暈發熱,祛風痰。治傷風咳嗽、腦漏,鼻流臭涕,退男女虛勞發熱。

(附方),野薄荷湯,治男婦傷風咳嗽,鼻塞聲重。

野薄荷(二錢),陳皮(二錢),杏仁(二錢,去皮尖),引用竹葉(十五片),水煎服。

(又方)治腦漏,鼻流臭涕。

野薄荷不拘多少,水煎,點水酒服。

——務本卷三

白話文:

野薄荷,味道辛辣,帶點微苦和麻的感覺,藥性稍微溫和。主要作用是清散頭部和眼睛的各種風邪,能止頭痛、頭暈、發熱,以及化解風痰。可以治療感冒咳嗽、腦漏(鼻涕過多),鼻孔流出臭味分泌物,也能退男女因虛弱勞損引起的發熱。

(附帶的藥方)野薄荷湯,用來治療男女因感冒引起的咳嗽、鼻塞和聲音沙啞。

藥方組成:野薄荷(二錢)、陳皮(二錢)、杏仁(二錢,需去皮尖),並加入竹葉(十五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一個藥方)治療腦漏,鼻孔流出臭味分泌物。

使用野薄荷,不論多少,用水煎煮,加入少許酒一同服用。

2. 南薄荷

南薄荷,又名升陽菜。味辛,性溫。無毒。治一切傷寒頭疼,霍亂吐瀉,癰疽疥癩諸瘡等症。其效如神。

滇南處處產薄荷,老人作菜食,返白髮為黑,與別省不同。

——務本卷一上

白話文:

南薄荷,又名升陽菜。味道辛辣,性質溫和。沒有毒性。可以治療各種因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上吐下瀉的霍亂,以及癰、疽、疥瘡、癩等各種皮膚瘡瘍疾病。它的療效非常神奇。

雲南南部到處都產薄荷,當地的老人家會把它當作蔬菜食用,能使白髮轉黑,這點和其他省份的薄荷不同。

3. 姜味草

姜味草,味辛,性大溫。燥脾暖胃,進飲食,寬中下氣,療九種胃氣疼痛,面寒疼,胸膈氣脹,肚腹冷疼,嘔吐噁心,噎膈翻胃,五積六聚,痞塊疼痛,男子寒疝脹疼,婦人癥瘕作痛。

(附方),治胃氣面寒疼痛。

姜味草為末,每服一錢熱酒服。

(奇方),治五積六聚,痞塊疼痛。

(補註),五積痞塊久積,蓋因陰陽不和偏盛,臟腑虛弱,風邪搏之,客邪不受,氣鬱痰結而成;或瘀血閉滯,留住而成積聚之症矣。

心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茶杯,每聚心下,日久不愈。令人胸膈脹滿,寒熱往來。從臍上疼走上至心下,脹疼一陣,冷汗遍體,令人心煩。從心下痛走至臍,令人腹脹,大便急而不下,氣疼一陣,冷汗遍身,手足俱冷。

(附心積方)

姜味草(三錢),石菖蒲(一錢),甘草(一錢),厚朴(一錢),草豆蔻(二錢),共為末,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為丸亦可。

肝積曰肥氣,在左脅下,或方或圓,大如茶杯,或成硬塊,上至胸,下至腰脅,令人乍寒乍熱如瘧狀疼痛,口吐酸水,腰背把住,酸困難以屈伸自汗,手足冷。

(附肝積方)

姜味草(三錢),青皮(五分),川芎(二錢),柴胡(一錢),小茴香(二錢),草豆蔻(三錢),共為末,滾水點酒服一錢,或為丸。

脾積曰痞氣,痞塊在胃脘,形大如盤,脹硬成疼,吞酸吐酸,倒飽嘈雜,面黃,飲食不進,久不愈,令人大便成瀉,喜飲熱而惡寒冷。

(附脾積方)

姜味草(三錢),吳茱萸(二錢),草豆蔻(三錢),吳神麯(二錢),甘草(五分),共為末,滾水點酒服,或為丸。

肺積曰息賁,在右脅下,大如杯,或方塊,或硬上胸膈成脹疼,寒熱往來,發時令人咳嗽吼喘,或成肺癰,右邊腰間把住痠疼。

(附肺積方)

姜味草(二錢),薑黃(二錢),白豆蔻(二錢),木香(五分)共為末或為丸,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

腎積曰奔豚,在小肚丹田之位,或形如彈丸,上至臍,或上下不定,或在膀胱,或在疝氣。發時令人疼痛,腰難屈伸,骨痿消瘦,面色焦黃。

(附腎積方)

姜味草(三錢),姜智仁(二錢),沉香(二錢),荔枝核(七個焙)共為末,或為丸,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

(又方),治寒疝疼痛。

姜味草單劑為末,滾水點酒服。

(奇方),治小兒蟲犯,肚腹疼痛,或嘔吐或瀉。

姜味草(五分),點酒服,疼止後,服下蟲散下蟲。

——務本卷三

白話文:

姜味草

姜味草,味道辛辣,藥性非常溫熱。它能使脾臟乾燥,溫暖胃部,促進食慾,使胸腹氣機舒暢並往下運行,可以治療九種因胃氣不調引起的疼痛,像是臉部發冷疼痛、胸膈脹氣、肚子發冷疼痛、噁心嘔吐、吃不下飯、胃部反酸、胃部堵塞不適、以及體內形成的各種積聚腫塊疼痛,還能治療男子寒疝引起的脹痛,以及婦女因體內癥瘕形成的疼痛。

附加藥方)治療因胃氣不調引起的臉部發冷疼痛:

將姜味草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熱酒送服。

特殊藥方)治療體內因五積六聚形成的腫塊疼痛:

補充說明)五積痞塊的形成,大多是因為體內陰陽失調,某一方過於旺盛,導致臟腑虛弱,風邪趁虛而入,邪氣滯留體內,使氣血鬱結,痰液凝滯,或是因為瘀血堵塞,停留在體內而形成積聚。

心積稱為伏梁,位置在肚臍上方,大小如同茶杯,常常聚集在心下部位,久久不癒。會讓人感到胸膈脹滿,時而發冷時而發熱。疼痛從肚臍上方開始,向上延伸到心下部位,脹痛一陣後,會全身冒冷汗,讓人感到心煩。疼痛從心下部位往下延伸到肚臍,會讓人感到腹脹,想大便卻又排不出來,疼痛一陣後,會全身冒冷汗,手腳冰冷。

治療心積的藥方

姜味草(三錢)、石菖蒲(一錢)、甘草(一錢)、厚朴(一錢)、草豆蔻(二錢),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熱開水沖泡後加點酒送服,也可以製成藥丸服用。

肝積稱為肥氣,位置在左側肋骨下方,形狀或方或圓,大小如茶杯,有時會形成硬塊,向上延伸到胸部,向下延伸到腰脅,會讓人感到時冷時熱,像瘧疾一樣疼痛,口中會吐出酸水,腰背感到僵硬,難以彎曲伸展,會自汗,手腳冰冷。

治療肝積的藥方

姜味草(三錢)、青皮(五分)、川芎(二錢)、柴胡(一錢)、小茴香(二錢)、草豆蔻(三錢),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熱開水沖泡後加點酒送服一錢,也可以製成藥丸服用。

脾積稱為痞氣,痞塊位置在胃部,形狀像盤子那麼大,脹硬疼痛,會吞酸水、吐酸水,吃完飯後感到不適,面色發黃,食慾不振,久久不癒,會讓人大便稀溏,喜歡喝熱水,討厭寒冷。

治療脾積的藥方

姜味草(三錢)、吳茱萸(二錢)、草豆蔻(三錢)、吳神麴(二錢)、甘草(五分),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熱開水沖泡後加點酒送服,也可以製成藥丸服用。

肺積稱為息賁,位置在右側肋骨下方,大小如茶杯,形狀或方或塊,或硬塊向上延伸到胸膈,形成脹痛,時冷時熱,發病時會咳嗽,喉嚨發出哮喘聲,有時會形成肺癰,右側腰部感到僵硬疼痛。

治療肺積的藥方

姜味草(二錢)、薑黃(二錢)、白豆蔻(二錢)、木香(五分),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或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用熱開水沖泡後加點酒送服。

腎積稱為奔豚,位置在小腹丹田部位,形狀像彈丸,向上延伸到肚臍,或上下游移不定,或在膀胱部位,或在疝氣部位。發病時會讓人疼痛,腰部難以彎曲伸展,骨骼痿弱,身體消瘦,面色焦黃。

治療腎積的藥方

姜味草(三錢)、姜智仁(二錢)、沉香(二錢)、荔枝核(七個,焙乾),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或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用熱開水沖泡後加點酒送服。

又一方)治療寒疝疼痛:

將姜味草單獨磨成粉末,用熱開水沖泡後加點酒送服。

特殊藥方)治療小兒因蟲引起的肚子疼痛,或嘔吐或腹瀉:

姜味草(五分),用酒沖泡服用,疼痛停止後,再服用驅蟲藥來驅除體內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