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本草》~ 第一卷 (14)
第一卷 (14)
1. 鑽地風
鑽地風,即黃瑣梅根。味酸,性溫,走經絡,治筋骨疼痛、痿軟麻木,止日久赤白痢。
(單方),治赤白痢。
瑣梅根,赤地榆煎服。
(又方),治白痢。
瑣梅根,烏梅一個煎服。
(單方),治大腸下血日久,可用:
瑣梅根,槐寄生草等份煎服治之。單劑點水酒吃,效。
——叢本卷中
白話文:
鑽地風,也就是黃瑣梅的根。味道酸,性質溫和,可以疏通經絡,治療筋骨疼痛、軟弱無力、麻木,以及長期不癒的紅痢和白痢。
(單方)治療紅痢和白痢。
用黃瑣梅根與赤地榆一同煎煮後服用。
(另一種方法)治療白痢。
用黃瑣梅根與一顆烏梅一同煎煮後服用。
(單方)治療長期大腸出血,可以使用:
黃瑣梅根與槐寄生草等量煎煮後服用。單獨用藥並用少量水酒送服,效果很好。
2. 老虎刺尖
老虎刺尖,味苦,性寒。治咽喉腫痛、乳蛾。搗汁點水酒或同白酒汁服。
——務本卷三
白話文:
老虎刺尖,味道苦,藥性寒涼。可以用來治療咽喉腫痛、扁桃腺發炎。將其搗爛取汁,加入少許水酒或與白酒汁一同服用。
——出自《務本卷三》
3. 酸餃
酸餃,味甘、酸,性平。治酒化為痰,隔於胃中。同白糖煎膏。早、晚服一錢。象最喜色。
——務本卷一下
白話文:
酸餃,味道甘甜、酸澀,性質平和。能夠治療飲酒後產生的痰液,阻礙在胃部的情況。可以和白糖一起煎煮成膏狀。早晚各服用一錢。大象最喜歡這種食物。
4. 落花參
落花參,味甘、熱,無毒。鹽水煮食,治肺癆。生用,水瀉;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內冷積肚疼,服之即效。枝葉治跌打損傷,敷傷處。小兒不宜多食,生蟲變為疳積,忌之。
——務本卷一上
落花生,味甘、寒,無毒,主治補中益氣,多則滯氣。鹽水煮食養肺,炒食動火。小兒多食則生疳積。採葉治毒瘡,其效如神。
——範本卷六
白話文:
落花參
落花參,味道甘甜,性質溫熱,沒有毒性。用鹽水煮熟食用,可以治療肺癆(肺結核)。生用,會導致腹瀉;炒過後使用,可以增強火氣,促進血液循環。可以治療所有腹內因寒冷引起的積滯和肚子疼痛,服用後馬上見效。它的枝葉可以治療跌打損傷,敷在受傷的地方。小孩子不適合多吃,否則會生蟲並轉變成疳積(營養不良),要避免。
落花生
落花生,味道甘甜,性質寒涼,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補益中氣,但是吃多了容易導致氣滯不順。用鹽水煮熟食用可以滋養肺部,炒過後食用會使體內火氣上升。小孩子吃多了會產生疳積。採摘葉子可以治療毒瘡,效果非常好。
5. 金鵲花
金鵲花,一名大蛇葉。味甜,性溫。主補氣、補血,勞傷氣血、寒熱癆熱,畏涼發熱、咳嗽,婦人白帶日久,氣虛下陷者,良效。頭暈耳鳴、腰膝痠疼、一切虛勞傷損,服之效。此性不燥不寒,用之良。或煨筍雞、豬肉食亦可。
——叢本卷中
白話文:
金鵲花,又名大蛇葉。味道甘甜,藥性溫和。主要功效是補氣、補血,對於勞累損傷導致的氣血虧虛、時冷時熱的虛勞發熱,以及怕冷發熱、咳嗽,婦女因氣虛導致的長期白帶,都有很好的療效。對於頭暈耳鳴、腰膝痠痛、各種虛勞損傷,服用後也有效。這種藥性質不燥熱也不寒涼,使用起來很好。也可以用來煨燉竹筍雞肉或豬肉一起食用。
6. 響鈴草
響鈴草,味苦、微酸,性寒。入肺,斂肺氣,止咳嗽,消痰,定喘。
(單方),治久咳嗽,痰上帶血,響鈴草蜜炒煎湯服效。
——叢本卷中
響鈴草,生田野間。軟枝綠葉,葉下有一大果,似豆莢形,內有細子,老黑色。
氣味辛、酸、苦。
主治石淋內結。亦止咳嗽吐痰,定喘降氣,神奇。搗爛敷瘡最良。
——範本卷三
白話文:
響鈴草,味道苦,帶點微酸,藥性寒涼。歸肺經,能收斂肺氣,停止咳嗽,化解痰液,平定喘息。
(單方使用),治療長期咳嗽,痰中帶血,將響鈴草用蜂蜜拌炒後煎湯服用,效果很好。
響鈴草,生長在田野間。枝條柔軟,葉子綠色,葉子下面有一個大果實,像豆莢的形狀,裡面有細小的種子,老熟後呈黑色。
氣味辛辣、酸澀、苦味。
主要治療結石引起的泌尿系統疾病。也能夠止咳化痰,平定喘息,使氣機下降,效果神奇。搗爛外敷,對於瘡瘍有很好的療效。
7. 白土瓜
白土瓜,味甘,性平。白者入肺經,治肺熱、消渴、利小便。治肺癰、肺熱咳嗽,通乳汁。
——務本卷二
白話文:
白土瓜,味道甘甜,性質平和。白色的部分歸入肺經,可以治療肺熱、口渴,並有利尿的功效。還能治療肺癰、肺熱引起的咳嗽,以及疏通乳汁。
8. 苦參
苦參,味苦,性大寒。涼血,解熱毒,疥癩膿�瘡毒最良。療皮膚瘙癢、血風癬瘡、頑皮白屑,腸風下血便血。消風,消腫毒,消痰毒。
(補註)苦參丸:治疥癩瘡毒,血風癬瘡,風濕相搏,遍身瘙癢,腸風下血便血。苦參(四兩),玄參(一兩),黃連(五錢),酒大黃(一兩),枳殼(一兩),防風(一兩),黃芩(五錢),梔子(五錢),菊花(一兩),共為細末,蜜丸,每服二錢,滾水下。
——叢本卷上
白話文:
苦參,味道苦,藥性非常寒涼。有涼血、解熱毒的功效,對於疥瘡、癩病引起的膿瘡毒效果最好。能治療皮膚搔癢、血風癬瘡、頑固性皮膚白屑,以及腸風下血、便血。還可以消除風邪、腫毒、痰毒。
(補充說明)苦參丸:能治療疥瘡、癩病引起的瘡毒,血風癬瘡,風濕相互搏擊導致的全身搔癢,以及腸風下血、便血。藥材組成是:苦參(四兩)、玄參(一兩)、黃連(五錢)、酒大黃(一兩)、枳殼(一兩)、防風(一兩)、黃芩(五錢)、梔子(五錢)、菊花(一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再用蜂蜜調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