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茂

《滇南本草》~ 第一卷 (8)

回本書目錄

第一卷 (8)

1. 青箱子

青箱子即雞冠子。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肝經,明目,淚澀難開,白翳遮睛、花凌青翳,用之良效。

——叢本卷中

白話文:

青箱子就是雞冠子的種子。味道甘甜,帶點微苦,藥性稍微偏寒涼。歸肝經,有明目的功效,對於眼睛乾澀難以睜開、白翳遮蔽眼睛、以及初期花翳(角膜白斑)等眼疾,使用它會有很好的效果。

——出自《叢本》卷中

2. 雞冠花

雞冠花,味苦、微辛,性寒。花有赤、白。止腸風血熱,婦人紅崩帶下。赤痢下血,用紅花效;白痢下血,用白花效。

——叢本卷中

白話文:

雞冠花,味道苦澀,帶點微微的辛辣味,藥性偏寒涼。花朵有紅色和白色兩種。它能夠止住腸風血熱,以及婦女的經血量過多或帶下異常。若是赤痢(血便)出血,使用紅花效果較好;若是白痢(白便)出血,則使用白花效果較好。

——出自《叢本》卷中

3. 五葉草

五葉草,出京都者良,名老官草。治筋骨痰火症,河南衛輝亦出。味辛、苦,性溫。祛諸風皮膚髮癢,通行十二經絡。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軟、手足筋攣麻木。利小便,瀉膀胱積熱。攻散諸瘡腫毒,退癆熱發燒。治風火牙疼、疥癩、痘疹等症。兼解諸癆熱,其應如響。敷跌打損傷,能定痛治瘀。

(奇方)治婦人經行,預染風寒,風寒邪閉塞子宮,令人月經參差,前後日期不定,經行發熱,肚腹膨脹,腰肋作疼,不能受胎。服之即能調經受孕,以經行後月事斷止。用淨酒和水煎,臨臥時服。

五葉草(五錢),川芎(二錢),大薊(二錢),吳白芷(二錢),引水酒一杯和水煎服。

晚間服後忌風,見風令人手足面目腫。小便利,自消。

——叢本卷下

六陽草,土名老鸛草。生太華山頂羅漢寺。葉似豌豆葉。味辛、苦,性溫。入肝,行經絡。治半身不遂,筋骨疼痛,手足戰搖、痿軟等症。此草主治一切腰疼肚腹冷疼。

昔一人左手中風,半身不遂,手足痿軟,筋骨疼痛,一人傳此方服效。六陽草(一兩),全歸(一兩),川芎(五錢),川石南藤(五錢),八仙草(五分),桂枝(二錢),川牛膝(二錢),陳木瓜(五錢),虎骨(五錢酥炙),燒酒(五斤),重湯煎,一炷香每服三杯,燉熱用,數日愈。

——務本卷三

六陽草,一名老鸛草。生北地者,枝硬葉細;產南方者,枝苗柔軟,蓋地氣使然也。味甘辛、苦,性溫。主行經絡,治半身不遂,筋骨疼痛、痿軟等症,神效。北地老鸛草,花如鳥首,故名老鸛草。

——範本卷九

老鸛草,南方老鸛草,氣味辛、苦,無毒。主治舒筋和血暖骨,又潤筋養血。滇中太華山多生此草。

——範本卷九

白話文:

五葉草,以京都產的品質最好,又名老官草。可以治療筋骨、痰火引起的疾病,河南衛輝也有出產。味道辛辣、苦澀,藥性溫和。能夠祛除各種風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疏通全身十二經絡。可以治療筋骨疼痛、痰火引起的肢體痿軟、手腳抽筋麻木。能利尿、排泄膀胱的積熱。還能攻散各種瘡腫毒,退治因虛勞引起的發熱。可以治療風火牙痛、疥瘡、癩病、痘疹等疾病。同時也能解除各種虛勞引起的發熱,效果迅速。外敷於跌打損傷處,能夠止痛化瘀。

(奇方)治療婦女在月經期間,因受風寒,導致風寒邪氣閉塞子宮,引起月經不調,經期不定,經期發熱、腹脹、腰痛,甚至影響受孕。服用此藥可以調理月經,幫助懷孕,使月經恢復正常。用乾淨的米酒和水一同煎煮,睡前服用。

用五葉草(五錢)、川芎(二錢)、大薊(二錢)、吳白芷(二錢),加入酒一杯和水一同煎煮服用。

晚上服藥後要避風,吹到風容易導致手腳和面部浮腫。小便順暢後,浮腫會自行消退。

六陽草,又名老鸛草。生長在太華山頂羅漢寺附近。葉子類似豌豆葉。味道辛辣、苦澀,藥性溫和。歸肝經,能疏通行經絡。可以治療半身不遂、筋骨疼痛、手腳顫抖、肢體痿軟等疾病。此藥主要治療各種腰痛和腹部冷痛。

曾經有人左側中風,導致半身不遂,手腳痿軟,筋骨疼痛,有人傳授此方服用後有效。用六陽草(一兩)、當歸(一兩)、川芎(五錢)、川石南藤(五錢)、八仙草(五分)、桂枝(二錢)、川牛膝(二錢)、陳木瓜(五錢)、虎骨(五錢酥炙),加入燒酒(五斤),隔水加熱煎煮,每次服用三小杯,溫熱服用,數日即可痊癒。

六陽草,又名老鸛草。生長在北方地區的,枝幹較硬,葉子細小;生長在南方地區的,枝條柔軟,蔓生,這是因為各地氣候不同所造成的。味道甘辛、苦澀,藥性溫和。主要作用是疏通行經絡,治療半身不遂、筋骨疼痛、肢體痿軟等疾病,效果顯著。北方產的老鸛草,花朵像鳥的頭部,因此得名老鸛草。

老鸛草,南方產的老鸛草,氣味辛辣、苦澀,沒有毒性。主要作用是舒筋活血、溫暖骨骼,同時能滋潤筋脈、養血。雲南太華山一帶多生長這種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