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本草》~ 第一卷 (7)
第一卷 (7)
1. 草血竭
草血竭,一名回頭草。味苦、辛、微澀、性微溫。主治寬中下氣,消宿食,消痞塊,年久堅積板硬,胃氣疼,面寒疼,婦人癥瘕,消浮腫,破瘀血,止咳嗽。
(附方)治男女痞塊疼痛、癥瘕積聚。
白話文:
草血竭,又名回頭草,味道苦辛微澀,性微溫。主要功效是寬中下氣,消宿食,消痞塊,治年久堅積板硬、胃氣痛、面寒痛,以及婦人的癥瘕,消浮腫,破瘀血,止咳嗽。
(附方)可用於治療男女痞塊疼痛、癥瘕積聚。
草血竭焙為末,每服(一錢),沙糖熱酒服。氣盛者,加檳榔,臺烏。
(又方)治寒濕氣浮腫。
白話文:
將草血竭焙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熱的沙糖酒服用。如果病人氣盛,則加入檳榔和臺烏藥。
另外一個處方治療因寒濕氣所致的浮腫。
草血竭(三錢),茴香根(三錢),草果子(二錢),共為末,同鰍魚煮吃之,三、四次效。
——務本卷三
土血竭,味辛。治一切瘀血作疼,跌打損傷,神效。
——務本卷一下
白話文:
草血竭(三錢)、茴香根(三錢)、草果子(二錢),一起研磨成粉末,和鰍魚一起煮熟食用,吃三到四次即可見效。
土血竭,味辛。
**效用:**治療各種瘀血導致的疼痛,跌打損傷,效果顯著。
出自:《務本卷三》
2. 羊蹄根
羊蹄根,味苦,性大寒。治諸熱毒,瀉六腑實火,瀉六經客熱,退虛勞發燒,利小便,治熱淋。殺蟲,搽癬瘡、癩瘡。葉,貼熱毒紅腫、血風癬瘡。
白話文:
羊蹄根,味道苦澀,性寒涼。治療各種熱毒疾病,瀉除六腑實火,瀉除六經客熱,退虛勞引起的發燒,利尿,治療熱淋。殺蟲,塗抹癬瘡、癩瘡。取葉子貼在熱毒引起的紅腫、血風癬瘡上。
(單方)搽癩瘡,古方單劑,加花椒搽。今增補用。羊蹄根(一兩),石黃(二錢),雄黃(二錢),(枯礬二錢)臭菊花(二錢),花椒(一錢),共為末,真菜油調搽。或素燭油亦可。
——叢本卷上
白話文:
(單方)治療癩瘡,古方單劑,加上花椒一起擦,現在補充說明使用方法。羊蹄根(一兩),石黃(二錢),雄黃(二錢),(枯礬二錢)臭菊花(二錢),花椒(一錢),搗碎成末,用純正的菜油調和擦拭患處。或用素燭油也可以。
土大黃,一名羊蹄根,味苦,寒。同豬骨髓油拌蒸,搽楊梅結毒,亦能拔皮膚之火,解熱生肌。
——務本卷一下
白話文:
土大黃,又叫羊蹄根,它味道苦,性寒。和豬骨髓油混合蒸熟,塗擦生楊梅毒瘡,也能消除皮膚的炎症,降低熱度,生長新肉。
羊蹄根,一名土大黃,即禿葉。一名天王葉。氣味甘、滑,性寒無毒。主治腸風下血,大便秘結不通。一治小兒五疳肚大、筋青、黃瘦,大傷脾胃,化蟲,下蟲最良。又解諸魚毒,可以作菜,同煮食良。
白話文:
羊蹄根,別名土大黃或禿葉,又稱天王葉。中草藥的氣味甘甜、滑膩,寒性,無毒。主治腸胃絞痛、腹瀉下血,以及大便祕結不通的情況。特別是,它對於治療小兒五疳病(即疳積病)有很好的療效,可以緩解小兒肚腹脹大、筋青、黃瘦等症狀,同時也能修復其受損的脾胃功能,並且具有驅蟲、治療蟲症的作用。此外,羊蹄根還能解毒,可以作為蔬菜食用,與其他食物一起烹飪,效果良好。
採根,曬乾為末,敷馬刀、石癰、疔毒、癬瘡、疥癩、癰疽、瘰癧等症。用醋為使,破爛用油調搽,神驗。
採葉,貼太陽穴,治暴赤火眼疼痛效。
——範本卷十二
白話文:
將藥材的根部採集後,曬乾研磨成粉末,用於治療馬刀(皮膚潰瘍)、石癰(皮膚深層化膿)、疔毒(化膿性皮膚病)、癬瘡(皮膚癬菌感染)、疥癩(皮膚疥蟎感染)、癰疽(化膿性皮膚炎症)、瘰癧(淋巴結結核)等症狀。以醋作為藥引,破爛的傷口則用油調和塗擦,療效顯著。
採葉,貼太陽穴,治療暴發性紅腫灼熱的眼部疼痛有效。 ——範本卷十二
3. 竹帚子
竹帚子,即地膚子。味苦,性寒。利膀胱小便積熱,洗皮膚之風,療婦人諸經客熱,清利胎熱,婦人濕熱帶下用之良。
——務本卷三
白話文:
竹帚子,就是地膚子。味道苦,藥性寒冷。可以利尿通淋,治療膀胱小便積熱,也能清洗皮膚上的風熱,治療婦女經絡各處的客熱,清利胎熱,是治療婦女濕熱帶下的良藥。
竹帚草,形似掃彗,葉似竹而嫩。老時,其葉脫落,可以為彗掃地。子即地膚子也,氣味苦,寒,無毒。主治赤、白痢疾,燒灰調服甚佳。一治眼目疼痛,煎湯洗之;一治大腸熱泄瀉;一治婦人五燒之熱。兼能和氣、澀腸胃、解一切惡瘡之毒。
——範本卷十一
白話文:
竹帚草,形狀像掃帚,葉子像竹子但較嫩。老的時候,葉子會脫落,可以為掃帚清掃地面。它的果實就是地膚子,味道苦、寒,無毒。主要治療赤、白痢疾,將地膚子燒成灰燼,調和服下效果極佳。再者,治療眼目疼痛,可用竹帚草煎湯清洗眼睛;也能治療大腸熱泄瀉;還可以治療婦女五燒之熱。此外,還可以調和氣、收澀腸胃,解毒一切惡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