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麻科》~ 不食(十六)

回本書目錄

不食(十六)

1. 不食(十六)

人以胃氣為主,不食則胃氣必傷,此為實熱壅塞而然也。回後重用石膏以清胃火,大便秘結須加大黃,不憂寒涼太過,不憂盪滌傷胃,《經》云:百凡欲食最為先。《經》云:安穀則昌,絕谷則亡。不食應知各有緣,有熱邪犯胃而不食也,亦有胃虛火閉不食者,此則火閉無疑非胃虛也。

胃虛不食身安靜,胃熱人煩體自炎外。又有飲食過多,或痰凝氣滯,與夫寒邪閉塞胃熱者,皆令不食,須知其食過多,致脾不消穀而成痞脹者有之。

白話文:

人以胃氣為根本,不吃東西胃氣一定會受損,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體內有實熱堵塞所造成的。康復後要大量使用石膏來清除胃火,如果大便不通暢就要加用大黃,不用擔心藥性太過寒涼,也不用擔心藥物過於強烈會傷害胃。就像《黃帝內經》說的:「各種情況都以想吃東西最為重要。」《黃帝內經》也說:「能消化食物就健康,不能消化食物就會衰亡。」不想吃東西的原因應該要知道,有的是因為熱邪侵犯到胃部而不吃,也有的是因為胃虛導致火氣鬱結而不吃,但如果屬於火氣鬱結,就絕對不是胃虛。

胃虛引起的不想吃東西,身體會顯得安靜;胃熱引起的不想吃東西,人會煩躁不安,身體會發熱。另外,還有吃太多、痰液凝結、氣機阻滯,以及寒邪閉塞胃熱等原因,都會導致不想吃東西。要知道,吃太多會導致脾胃無法消化食物,進而形成痞脹的情況,也是有可能的。